漾濞,永昌军行营中军大帐内,一班人马围坐在“大理府沙盘”周围,上首位上赫然在座的是黔国公沐天波,而在其左右两侧坐着的为段鹏和杨镇宇,其余众人居于更下的位置之处。
“诸位,目前的局势已经是极其的危险了,别的我就不多说了,先请黔国公说说昆明方向的情形吧。”段鹏冷峻的说道,以目前的情形之下,他已是沐天波在整个云南的军政依仗了。
闻听此话,沐天波摆了摆手,道:“段大人,还是由杨大人来给诸位讲解下吧。”似乎他有些沮丧,并不想去谈及这些个“不堪”之事。
“嗯。”见此情形,段鹏也就没有再说什么了。
“各位大人!”杨镇宇并没有多少的客套话,局势危急,他直接把话题切入了正题上,“此次参与在昆明反叛的沙定洲部,大致有五千人马左右,但这并不是沙定洲的全部兵马,按我们锦衣卫之前的估测,整个蒙自,阿迷土军的总数应该是大致五万人左右。而且,与吾必奎不同的是,沙定洲在云南土司中,是个极具号令之人,我们认为,在他的感召之下,滇南乃至中部的一些土司们会加入到他的阵营中去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加上他所侵占的地盘,那他的总兵力很有可能超过十万人之巨的。”
“十万人?”下首位的马六倒吸了口凉气。
“应该有这个数,不过。”杨镇宇忽然也感觉此时不应该把这些说出来,他陡然进行了下诠释,“不过,沙军的人马都是东拼西凑来的,不如你们永昌军整齐。”
“不错!我们永昌军虽然兵力没有那么多,但都是精兵类的。”段兴也看出了问题。
“杨大人,城中的情况怎样?都司,布政司这些衙门里的人呢?”段鹏突然问及了这个。
“我与黔国公停驻在楚雄时,曾收到过散落在昆明城里的锦衣卫人员消息,这些衙门里的官员多数被擒后,卖身投靠了沙定洲,巡抚吴兆元被俘,具体情况不明。”杨镇宇道。
“黔国公,这事必须即刻去办理才是了。您是我们云南的执掌人,万不可被沙定洲先手拿到了云南的“法理权”!不然的话,您和我们就都会背负“叛军”的罪名的。”段鹏巧妙的把自己的想法暗示了出来。
“对!段大人这话说的有道理!爹,我们得赶紧向朝廷禀报才是了,不若此的话,您从昆明带出来的官印和世袭铁券就没有用了!”沐忠罕也意识到了此事的严重性。
而沐天波先前对段鹏的话还并没有太大的反应,且听了自己儿子的话,浑身一震,脸色突然一变,但他并没有发作出来,只是冷冷的说道:“这沙源的儿子想把我们沐家逼上绝路啊!忠罕,你马上起草一封奏折,由我和锦衣卫杨大人连署,要派人火速送往朝廷!”
“是!”沐忠罕应承着,事关重大,他连商议都没再参加,直接出去布置此事去了。
沐天波这时才开始继续说道:“段大人,在临来永昌府的路上,我已与锦衣卫杨大人合议过了。鉴于云南都司,布政司这些衙门被毁,为提防沙定洲借此“发号施令”,我们决定共同举荐你为云南都指挥使司指挥使,统辖云南的兵马,不知你意下如何?”
听了沐天波这话,段鹏苦笑了一下,“统辖云南之兵马”?现在云南的一大半都在沙定洲的掌控之下,这统来统去,不就只掌管着自己原来这些兵马吗?
见段鹏这般神情,杨镇宇知道他在想什么,开始慢条斯理的解释道:“现在大理府,丽江府,北胜州还在我们的掌控之下。此外,杨畏知还掌管着楚雄城;龙在田土司在石屏;禄永命土司在宁州。”
“杨大人,你觉得龙在田和禄永命能抵挡的住沙定洲军马吗?参将李大贽呢?他在武定的兵马呢?”段鹏反问道。
“这个。。。。。。李参将部已在回师昆明时溃散,其本人也战死了。段鹏,事在人为吧,我和黔国公的意思,就是希望你能在这危难之际,担当起这个责任,统领起余下的人马。”
“嗯。”段鹏没有再反驳下去了,“大理方面的情况怎样?”
“黔国公在楚雄时,已传令于大理卫指挥使陈桢大人和卫守备陈诲,要其二人死守大理城;澜沧卫指挥使李君植,也已经领军赶赴大理城去了。”杨镇宇道。
见段鹏在思索,段兴开始问道:“杨大人,大理军的兵马有多少?”
“不到万人。”杨镇宇实话实说。
“不到万人?”段兴简直有些瞠目结舌了,大理府辖地有如此众多的卫所,却仅集结了这么点的军力。
“段佥事,大理这边不比你们永昌,没有太多的财路来源,能集结成这般,已属不易了。”杨镇宇说的是实情,自卫所制实施在现在,军屯早已不复往昔的模样了。
“鹏哥,要不分兵吧?仅凭这点人,大理城是守不住的!”段天宇建议道。
“不可!”沐天波和杨镇宇齐声反对道。
“分兵乃兵家大忌!万历四十六年的萨尔浒之战就是因为分兵而导致失利的!况且,永昌军的兵力并不多,如若再分,唯恐两边都守不住!”杨镇宇解释道。
“杨大人所言甚是!”沐天波也同意这种观点。
“段鹏,我与黔国公在来之前想到一件事,你必须立即去处理一下。”杨镇宇看了看段鹏,这才继续说道:“我们以为,永昌军目前最大的危险在陇川!如果陇川的土司借此机会反叛的话,那我们就身处前后夹击的状况了。据锦衣卫辗转来的消息,现在云南各地的土司们都在“串动”,以谋取更大的利益,吾必奎和沙定洲就是个例子。我们知道你与刀岩交好,也并不是不放心他,而是希望你能去趟陇川,把他那里给宽抚好!”
这话让段鹏听得有些哭笑不得,在此等军情之下,居然还要派遣自己去陇川,这也太“杯弓蛇影”了点。于是,他解释道:“黔国公,杨大人,陇川方向应该是无碍的,这个您二位大人可放心。”
“段鹏啊,小心能行万年船啊,这次的教训是很深的了,你就不必再推辞了,漾濞军营,可以暂交由段佥事署理,你那里应该很快就回来了的。”这次是黔国公来劝阻了。
有黔国公说话,段鹏也就不好再推托了,他说道:“那就依黔国公的意思吧,不过,大理方面还需要尽快的征集人马才是,像永胜州这边,军屯众多,不必担心银子的事,待我回到保山后,专门召集钱铺里的人赶往这些地区。”
“如此甚好!”见段鹏终于应承了下来,沐天波开始松了口气。土司反叛,如今已成了他的心头大患,假如陇川的刀岩那里再出什么纰漏的话,他简直不敢去想象了的。
这样,在会后段鹏即刻吩咐完该提防的事务,便率众亲兵返回了保山城。在城中,接了杨琇儿母女后,众人开始赶往陇川。
。。。。。。。。。。。。。。。。。。。。。。
而就在段鹏离开后不久,一直停留在漾濞军营里的杨倩儿,从无意间知晓了杨琇儿母女之后,醋意大发,砸毁了段鹏在军营住所里的所有物件,然后愤然带着张悦宜和李明宇等旧属,离开了漾濞。昆明是无法再去了的,她们只好奔往丽江府,借此来避开段鹏。
出走之时,连黔国公沐天波,杨镇宇等人都拦不住她。至于永昌军的人,在没有得到段鹏的命令之下,更加的不敢阻拦杨倩儿的。情形之下,段兴只好派遣鸟铳营的李啸尘把总,率五百军士紧紧跟随在杨倩儿等人的后面,谨防出事。与此同时,段兴更是修书两封,急令传令兵送往大理城的陈桢指挥使,及丽江府的木懿土司,请他二人妥为照料。
八天后,段鹏等人赶到了陇川。
在刀岩的宣抚使司府内,段鹏游览了各土司间相互传递来的消息。对云南土司们来说,他们方才是“一家人”,故此,对这种私下里的联络是极为看重的,而陇川原本就隶属于麓川王朝,与大明朝廷不是那么“一条心”的,所以刀岩这里所收录到的信函也最多。
与刀岩简单的交换了下对局势的看法后,段鹏在王涵易的建议之下,把杨琇儿母女留在了陇川。王涵易的想法很简单,段鹏的女儿是她儿子的定亲媳妇,不管怎么说,即使沙定洲攻了进来,也得掂量掂量下刀岩在陇川的土司势力。而杨琇儿对此倒没有什么意见,平心而论,她更愿意留在陇川,这样就不会再受到什么拘束的。
结束了陇川之事后,段鹏这才又带着众人,匆匆的再度赶往了漾濞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