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107600000016

第16章 沈岭之战

都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是,司马氏想真正地取代曹氏还真不那么容易。先有夏侯霸降蜀,后有夏侯玄等人闹事、李简献城。这不,在公元257年(蜀汉延熙十九年)的时候,连曾经帮助司马师讨伐毌丘俭等人叛乱的征东大将军诸葛诞,也快要坐不住了,密谋着联合东吴,起兵反叛。

原来,诸葛诞一直都是忠于大魏朝廷的,之前之所以帮助司马师讨伐毌丘俭,并不是因为他与司马师关系有多好,或者多么拥护他,而是诸葛诞本身就与毌丘俭不和,正想趁此机会除掉他。结果,在诸葛诞的帮助下,司马师成功地平定了毌丘俭与文钦的反叛,而诸葛诞也因此功被封为高平侯,升征东大将军。

虽然此战诸葛诞帮了司马师,但他在心底还是不满司马师专权的,特别是在公元254年,与诸葛诞交好的夏侯玄等人以谋反之名被司马师诛杀,使得他对司马师更加愤恨和畏惧,只是慑于司马师的权势而敢怒不敢言,于是,他开始在辖地收买人心,又于私下蓄养数千死士,以图自保。

公元256年,司马师之弟司马昭初任大将军之位,怕诸将有异议,即遣部下慰劳征东、征西、征南、征北四将军,以考察和监视他们的动向。右长史贾充抵达淮南,见到诸葛诞后,就坐在一起说话,贾充说道:“诸葛兄,你看啊,这自古以来都有尧禅位于舜,舜禅让于禹的做法,甚至我们的世祖文皇帝的皇位也是禅让得来的嘛,在特殊时刻实行禅让,则有利于国家安定呐。现在洛阳城中很多贤明、有远见的人,都希望当今圣上能实行禅让,把帝位禅让于有德之人(就差说出大将军司马昭的名讳了),您对此事是怎么看的?”

从语气中可以看出,贾充是非常客气、非常委婉地跟诸葛诞说话的,言语之中也多有试探之意,谁知诸葛诞听罢后,火冒三丈,差点跳了起来,异常严厉地说:“你和你的家族世世代代受到魏朝的恩惠,现在不思忠君报国,反倒想把国家转送他人,你是何居心?我今天把话撂在这里,如果洛阳城中发生危难,我宁愿为国而死,也不会屈身事贼!”

贾充听毕,默然无语,在碰了一鼻子灰后匆匆回到洛阳。

《晋书》:后为文帝大将军司马,转右长史。帝新执朝权,恐方镇有异议,使充诣诸葛诞,图欲伐吴,阴察其变。充既论说时事,因谓诞曰:“天下皆愿禅代,君以为如何?”诞历声曰:“卿非贾豫州子乎,世受魏恩,岂可欲以社稷输人乎!若洛中有难,吾当死之。”充默然。

贾充回到洛阳后,便对司马昭说:“这诸葛诞有点死心眼儿,一时半会儿想不开,恐怕不太会支持您上位。而诸葛诞在淮南很得民心,所以建议您先把他召回朝廷,封个大官,即使他不听从(现在反叛),也远比以后他积蓄力量聚众反叛要强得多。”

《魏晋世语》:司马文王既秉朝政,长史贾充以为宜遣参佐慰劳四征,于是遣充至寿春。充还启文王:“诞再在扬州,有威名,民望所归。今征,必不来,祸小事浅;不征,事迟祸大。”

司马昭听从了贾充的建议,于257年下诏升诸葛诞为司空,并让其入朝任职。诸葛诞接得诏命后非常震惊,怕步夏侯玄之后尘,于是在淮南发动叛变,杀魏扬州刺史乐綝,并让儿子诸葛靓去东吴请求援兵。东吴闻讯后,派文钦与全怿等人领兵北进,进入寿春城与诸葛诞会军,同时,遣吴将朱异率军在寿春外围进军,策应诸葛诞。于是,轰轰烈烈的寿春之战就此爆发。

《魏晋世语》:(司马昭)乃以(诸葛诞)为司空。书至,诞曰:“我作公当在王文舒后,今便为司空!不遣使者,健步赍书,使以兵付乐綝,此必綝所为。”

当然,这等绝好时机我们的姜维是绝对不会错过的。同年十二月,蜀汉后将军姜维率兵数万出骆谷,至沈岭,袭击长城。当时,魏国大军大都被司马昭带走征讨诸葛诞了,只在西部留守了一少部分兵马,而姜维所要袭击的长城正是魏国的屯粮之地,当地守军闻姜维兵至,都非常恐惧。魏征西将军司马望和安西将军邓艾闻讯后,立即合军据守。姜维军进至芒水,依山扎寨,就地为营,而邓艾呐,也跟着姜维近水筑寨,模仿当年司马懿苦熬诸葛亮的方法,深沟高垒,据守不出,任蜀军屡次挑战都视而不见。姜维急攻不得,遂于芒水与邓艾长期对峙。

景耀元年(公元258年)四月,与邓艾熬了四个月的姜维听闻诸葛诞兵败被诛,感觉自己再这么对峙下去也没什么意义了,所以就引军退回蜀都。

《三国志·蒋琬费祎姜维传》:维欲乘虚向秦川,复率数万人出骆谷,径至沈岭……魏大将军司马望拒之,邓艾亦自陇右,皆军于长城。维前住芒水,皆倚山为营。望、艾傍渭坚围,维数下挑战,望、艾不应。景耀元年,维闻诞破败,乃还蜀都(原词是四川省会,这上面无法显示,故改为蜀都),复拜大将军。

此次北伐亦是无功而返。唯一的值得一提的就是,姜维官复原职,再任大将军了。

此战过后,姜维自己也已经意识到自己常年出兵,劳师无功,对国家不利,所以开始静下心来认真研究汉中的防御措施(也就是我们下一章要讲的“敛兵聚谷”)。其实,我们放眼史书就可以看到,自姜维独掌大权以来,其北伐到目前一共是五次:

第一次:配合吴太傅诸葛恪伐魏,攻南安不克,闻恪兵败后撤军。

第二次:司马师杀李丰、夏侯玄,魏廷动荡,狄道长李简投降,姜维趁机伐魏,斩杀徐质,攻破河关、临洮、狄道三县,迁三县之民入川。

第三次:司马师病亡,姜维趁机出兵,大破王经,斩首万计,垒尸数里。

第四次:姜维出祁山,至段谷,与邓艾激战,蜀将胡济失誓未至,姜维大败,损兵近万,退回汉中。

第五次:也就是这一次,对峙数月后退兵。

(两胜一负两平)

观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得出个结论,每逢姜维用兵,必是天下有变——或是魏廷不稳,或是东吴伐魏,不管怎么说,都不失为伐魏的上好时机(段谷之战是姜维想携洮西之战之势,乘胜进军)。姜维选择在彼时出军,确是对大魏的有力打击,而非空穴来风,肆意用兵,徒耗粮草。换言之,如果在魏廷动荡的情况下不攻打魏国,那等到司马氏掌握了魏廷的绝对权力,兵力正盛之际,偏安一隅的西蜀又岂能是大魏的敌手?

同类推荐
  • 三天读懂五千年世界史

    三天读懂五千年世界史

    诸葛文编著的《三天读懂五千年世界史》涵盖了可谓是人类的全部历史,浩渺无垠。为了方面读者朋友们阅读,《三天读懂五千年世界史》严格按照时间顺序编写,力求做到条理清晰,脉络通顺。
  • 带着部队到宋朝

    带着部队到宋朝

    现代中国军人,出现在宋朝,不一样的故事,一样的中国军魂。
  • 间明

    间明

    "我们有位前辈,巧舌如簧,一力促成六国合纵。""我们有位前辈,制造木马,夜入坚城特洛伊。""我们有位前辈,"身在曹营心在汉",八公山上大秀草木皆兵。""我们还有位前辈,间术无双,以至所有秦姓后辈无法正常出境。"
  • 帝国的新生

    帝国的新生

    文明与野蛮不可并存那么是野蛮踏破文明还是光明照耀黑暗且看一无名小卒引领历史潮流。重振皇汉荣光。
  • 崛起北国

    崛起北国

    一段架空的历史,一个血与火的年代,没有永远强大的军队也没有永远强大的民族。丹真族,人如龙马如虎上山如猿下水如蛟。本该大有作为,却分裂数百年。纷乱之中,一少年率众而出,发下了他的誓言:马蹄踏处,既为牧场。弯刀所向,无不臣服。
热门推荐
  • 梦魇神秘园

    梦魇神秘园

    H大是一座美丽的校园,但是这里人际关系复杂。本书的写作目的就是怒揭校园江湖的黑幕,并向我最同情的清华投毒案受害人朱令姐姐致敬。
  • 免费的前男友

    免费的前男友

    青春就像一列急驰的列车,窗外的风景只是一场美丽的花火,灿烂一瞬然后消失不见。一个人没经历过如何成长?那个出现在我的生命,却没有陪我走到最后的人,感谢你陪我一程,伴我成长,愿今后一切安好。
  • 海东高僧传

    海东高僧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韫儿

    韫儿

    最可悲的事情是,失去了自我,只剩下空躯壳。亓官韫和郗卓,爱得真爱得切,然而却又爱得痛。亓官韫的目光闪烁,说道:“如果我早知我们的爱,像在荆棘丛里翻滚过一番,我就不会要这份姻缘了。”“那么说,你后悔了。”郗卓瞪着韫儿,闷声道。“不,不是,我只是不想看到你那么痛苦。”亓官韫说。
  • 谜仇涯

    谜仇涯

    付出了再多,也可能换不了他的一份心意。他并非无情,但却用在了非常道上,顺着他的爱人,一步步走向了不归路上。真心人的阻拦无能为力,假意的人却招揽一身。究竟什么才是正,什么才是反。
  • 君于忘川等妾

    君于忘川等妾

    一杯清茶,袅袅烟气。笑看人海茫茫,你我缘分又有多少?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何少

    何少

    她默默地喜欢着他,而他却不再意她的爱,她默默地爱着她,很久很久。
  • 天堂太远,人间太乱

    天堂太远,人间太乱

    陆只影爱上了一个男人,这本不是什么坏事。坏就坏在她已婚,她已婚也不是什么坏事。坏就坏在这个男人是她继女白云朵深爱的男人,这其实也不是最坏的事,坏就坏在这个男人也爱上了她。她有不一样的身世,她有不一样的婚姻。她是不一样的坏女人,年长她二十四岁的丈夫爱惨了她,小她两岁的继女恨绝了她。原以为只是简单的爱,却掺杂了男人之间的阴谋与诡计,漩涡之中的陆只影仓惶逃离。那个男人费尽心思,不顾一切找到她时,她于佛前起誓,为了他,她愿意负尽天下人。她终究没有想到,最后的最后,她以为千斤重的爱,不过轻如鸿毛。
  • 莫倾城

    莫倾城

    我无法再去相信你,今生来世我最后悔的事情就是相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