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军阀或者国家都会培养自己的特种部队,这些特种部队在战争的结果上往往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比如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曹操的虎豹骑,都为其主立下过汗马功劳。因之,要谈论姜维的北伐,就不得不提一下蜀汉的特种部队——无当飞军。
说起无当飞军,还真要佩服诸葛亮的大智大慧。诸葛亮在北伐前“五月渡沪、深入不毛”,终于把孟获给收拾踏实了,可这个时候诸葛亮担心这些人只是一时顺服,毕竟他们是游牧民族,现在这么一闹,都成无业游民了,万一以后再忍不住骚扰蜀汉百姓怎么办呢。于是诸葛亮就把这些人收编了起来,组建了一支军队,也就是后来的无当飞军的前身。
然而,组建军队需要经费,诸葛亮身为政府首脑,才不会让政府出钱呢。于是,诸葛亮就强行让当地的土豪贵族们出钱养兵。唉,真是无法想像南方豪强们的感受,青壮年人被强行拉走参军也就算了,还伸手向他们勒索钱财,这简直就是流氓行径啊。
换做以前,他们还能反抗,可现在呢,反抗的资本也没有了,只得为国奉献了。而且,改革后的蛮族在蜀国也拥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子继父爵,代代相传,相对来说,也算是对他们的一点安慰了。
恩威并施,先斥后赏。不得不说,诸葛亮够阴险,够狡诈。
在三国时期府兵制盛行的情况下,诸葛亮迁南人北上,培养职业军人,以游牧民族之勇,为农耕民族戍疆作战,这无疑是增加蜀国生力军,提高蜀军战斗力的绝好政策。
蛮人成军后,诸葛亮让魏国降将王平做了无当飞军的第一任统率,由于诸葛亮南征后紧接着就是写《出师表》,兴兵北伐,加之收蛮人入王师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无当飞军还没有经过多久的训练就被匆匆地拉上了战场,因之在当时,诸葛亮也并没有在他身上押太大希望。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无当飞军的首次作战就使得蜀国众将对其刮目相看。
这次战役就是诸葛亮北伐史上有名的街亭之战。
当时诸葛亮命无当飞军统率王平(当时王平的官职并不太高,如果诸葛亮看重无当飞军的话,完全可以让魏延、马岱、赵云等做统帅,而诸葛亮却偏偏选中了降将王平,则这正好证明了诸葛亮对这支新建的军队虽然看中,但并没有太过注视,毕竟这支队伍还没有实战经验,是否有高效战斗力还有待观察)做马谡的副将,马谡战败后,断后的正是无当飞军。王平率领无当飞军浴血奋战,成功地拖住了魏将张郃,使蜀汉大军,以及自己,都得全身而退。除却王平本身的优秀统率力外,刚入战场的蛮人大军也展现了其独有的魅力——农耕文明下的士兵即使再精锐,在力量上也无法与游牧文明下的蛮人相比,再加之诸葛亮这位大发明家的超凡智慧,使得蜀军的装备也高魏军一等,所以无当飞军首入战场就取得了相当优异的战绩。
《三国志·黄李吕马王张传》:魏大将军司马宣王攻亮,张郃攻平,平坚守不动,郃不能克。
第二次是在建兴九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王平率领无当飞军阻挡魏将张郃多时,为蜀军主力攻克司马懿大营争得了宝贵时间。
第三次是在公元244年,魏大将军曹爽、征西将军夏侯玄率大军伐蜀,此时诸葛亮已死,王平作为镇北大将军,率领无当飞军成功防御了魏军的攻击,为蜀大将军费祎击败曹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后来,王平病逝,荡寇将军张嶷继其职,接任了无当飞军的统率。延熙十七年(魏国纪年为嘉平六年,公元254年)二月,魏帝曹芳与中书令李丰、光禄大夫张缉(张皇后的父亲)、太常夏侯玄商议,一致认为司马师野心太大,恐有不臣之心,于是密谋要让夏侯玄接替司马师做大将军,使朝政重归曹氏。只可惜事情泄露,李丰、张缉、夏侯玄等都被司马师诛杀灭族,魏帝曹芳也被司马师废为齐王,魏国顿时陷入一片混乱,狄道长李简也秘密地向蜀汉请降。于是,在同年六月,姜维率军攻魏,得李简献城,遂占狄道。十月,姜维率军进围襄武,身领前军的荡寇将军张嶷自然就带着无当飞军走在了最前面,与魏将徐质相遇。此时的张嶷已入花甲,患有风湿,行将就木,加之徐质勇猛,魏军甚多,故遭到魏军围攻。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张嶷依然率军与徐质死战,最终马革裹尸,而其麾下的无当飞军,也随之全军覆没。
《三国志·黄李吕马王张传》:既到狄道,简悉率城中吏民出迎军。军前与魏将徐质交锋,嶷临陈陨身,然其所杀伤亦过倍。
张嶷虽然战死,但无当飞军成功地牵制了两倍以上的魏军,以全军覆没的代价为姜维北伐的成功铺平了道路。在张嶷战死后,卫将军姜维率大军赶到,与徐质相遇,遭张嶷突击的徐质此时阵脚已乱,在姜维的攻击下迅速溃败,徐质也被姜维当场斩杀。魏军溃败后,姜维乘胜进军,攻破河关、临洮两县,大奏凯歌。最后,在姜维回军时,将河关、临洮、狄道三县的百姓强行迁入东川,而此次北伐也宣告完胜。
《三国志·蒋琬费祎姜维传》:复出陇西,守狄道长李简举城降。进围襄武,与魏将徐质交锋,斩首破敌,魏军败退。维乘胜多所降下,拔河关、狄道、临洮三县民还。
张嶷与无当飞军以牺牲自己为代价,助姜维取得了胜利。而此战过后,震惊中原的无当飞军也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虽然在后来的战争中,蜀汉又对飞军进行了新建和重组,但其战力、统帅,再也不能与曾经的那支骁勇的军队相比,以至于我现在都在思索,以无当飞军为代价,换三县百姓归川,真的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