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化是涞江出山后流经的第一个小城,这里地势和缓,江面宽广,看上去更像是一面大湖,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上美丽风光,让这里成为大晋与楚国交界处有名的交通要冲之一。
镇子不大,龟缩在这片浩渺江水的西北角,江对岸渔家村落隐现于山林之间,中间的水面上渔船商船还有花船各走各的路,看上去倒也融洽的很。
付老五这日准备划着自己家小船,去镇上会一会老相好。他是镇上米行的船工,米行也不是天天都要运货,他闲时就打渔谋生,好在活到四十好几还是光棍一条,整天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凑合着也过得下去。
船很小,平时就随手停在野猪林外的江边,那里一般没什么人,所以倒也不怕被谁偷走。付老五哼着前些日子戏里听来的小曲儿,慢悠悠地走进林子。
这是初夏时节的一个清晨,南风吹进树林,过了不到片刻,树林中那阵一直荒腔走调的曲子突兀地停了下来。又过了许久,将将中午时,平时这会儿已经在镇上拱女人胸脯子的船工付老五,极为反常地原路从林子里走了出来。
这次他背上趴着一个孩子,衣衫破旧但还算干净整洁,只是那孩子低着头闭着眼,脸色苍白,像是晕厥了过去。
刚才付老五看到他时,他正躺在船的旁边,闭着眼睛面色苍白,两条腿还在水里。
他看不到男孩的眼睛,不然可能早就转身离开。那个看上去像是被河流冲下来的孩童,眼里带着一些异乎寻常的冷漠,还有些狡诈,好奇。他背对着岸边,听到脚步声传来时,唇角勾起一个不似这个年龄孩子该有的笑容。然后他转过身去,脸上只剩下天真和茫然。就看到一位胡子拉茬穿着破烂的中年大叔,眼神中掩饰不住的戒备和好奇,但也有一丝隐藏很深的怜悯。
陈拙刚准备张口,想着问一下这里是哪里,顺便能够蹭顿饭吃啥的,然而……
付老五转身就走。
陈拙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心里感慨着果然啊果然。哪料想没过多久,那个消失的足音又在耳边响起。
那个大叔又回来了。
付老五站住脚,回头看向躺在水中的孩子,这时候才发现他身上穿着的衣服似乎是丝绸。
“喂,小子,你怎么在这里的?”
“我也不知道……”
“你家里人呢?”
“……”
陈拙没说那名女子的坟墓就在不远处的江边,昨晚收拾了一下身上留着的所有东西,也不知道她叫什么。所以没有立碑。
好像连上辈子都算上,都没有一个人为了救他连命都不顾。
但他只是磕了俩头,暗暗记下那个地方。
陈拙看着付老五走近来,却不说话只是看着自己,心想这人不会是想谋财害命吧,不曾想这大叔居然跟他说,“先跟我回去吧。”
付老五是附近陈家岗的村民,年轻时走南闯北也算见过世面,但可能是运气不咋滴,以前一起出去跑的发达的不少,他却混成了渔工。这事儿在陈家岗几乎成了一则笑料,没事就被人拿出来挤兑他。而且这人好吃懒做啥的臭毛病不少,好在性格还不错,听到嘲讽话也不放心上,遇到麻烦事了也能扛起来些,在附近河面上打渔的人中间,倒也算有几分名声。
陈家岗在河边的小山丘下,村子不小,足有几百户人家。往前数两三百年,听说是前朝的一位陈姓将军避难来了这里,后来慢慢发展,就有了陈家岗。现如今村子里的人就杂了,除了陈姓,也多了刘、李两家大姓。至于付家,在这里只不过是个连家族也算不上的外来户。
陈拙不知道这些,他低着头有些茫然地跟着付老五向树林外走去,走了大概小半个时辰,直到看到山坡下有一片房子时,他才放下心来。
“小子,发什么呆呢?”付老五无意中回头,瞥见陈拙站在村口的牌坊前不走了。
“没,没事。”陈拙应了一声,没再发呆。
好像上辈子旅游时去过的羌寨,但牌坊前的石头上,却分明写着耒阳郡。
而且落款好奇怪,晋神龙三十七年。
在前世陈拙算是个历史迷,所以他很清楚在那个世界所存在的历史中,所有与晋朝或晋国相关的年号中,并没有“神龙”。只有武则天那个传奇女子用过那个年号。
看来真的不是古代中国。
说不上什么感觉,陈拙一时有些恍惚,丝毫没察觉到眼前这个村子会因为他的到来而变得热闹起来。
等他回过神来,他已经跟着付老五走进了村子。然后……
“老五,这娃是谁人家的孩子?瞧着这么俊。”首先开口的是一位膀大腰圆的大婶,陈拙闻声抬头看了一眼,又连忙低下头去。这得有三百斤重吧。
付老五没有搭腔,只是不耐烦地翻了一下白眼,他的房子在村子西北边,所以要经过半个村子。
“老五,你花多少钱买的孩子啊?这事儿可别让刘捕头知道,这孩子一看就是汉家种……”
“老五,这难不成是镇上小桃子早些年给你生的……但跟你也不像啊……”
”老五,赶明儿你可以去镇子上砸崔瞎子的算命摊儿了,还说你命中无子……“
……
从那些闲言碎语里,陈拙听出来眼前这位大叔似乎还是个单身汉,没孩子没婆娘,在村子里也没啥地位,而且,小桃子?陈拙低着头嘴角笑意莫名,只是有些冷。
看来并没有穿越到一个多么友好的世界啊,不知道小孩子很记仇的吗?等着啊,亲爱的乡亲们。
在这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群里,笑起来带着些傻气的陈拙偷偷看着两旁或嘲讽或调笑的人们,心情忽然间格外的好起来。这里很像小时候他待过的那个陕北农村,付老五像,村里的人也像,连阿猫阿狗都像。他心想总算是活下来了,而且也不会那么快饿死。
-
同一时刻,离陈家岗三百里远的南阳郡城,一位脸色苍白的中年文士正乘坐着一辆马车,驶出了当地望族——陈家的后宅,向着北城门行去。
梅娘和拙儿,这会儿应该过了新野吧?
咳咳……咳……
他放下车窗,不再看窗外。
离乡之人不思乡。
只因牵肠人在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