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开的灵魂之力就像一张蛛网,一张无影无形而又无处不在的蛛网。
在这张蛛网的笼罩之下,任何事物的动荡都无法逃脱查觉。哪怕那种动荡微小到如睫毛轻颤,如轻颤后的静止,都会汇聚成灵魂波动进入到散开者的脑海中。
葛先生进门、关门、挪灯、掏手帕,甚至因掏手帕而引起的心跳加速,都一丝不错的纳入到了成东行的脑海里,所以那方纯棉手帕出乎意外又完全不出意外的敷在了葛先生的口鼻之上,所以那三根黑色的钉子射进了墙体内而没有射进他的体内。
“你还有什么要问的吗?”成东行从床上坐起,一手抚胸做惊吓状,也或者说只是想这样抚一下,然后以淡淡的口吻问道。
葛先生又苦笑着摇了摇头,没有用言语回答。既然连最后的一击都已失效,他还有什么资格开口。
“好!”成东行说着这个字,从床上下到地上,缓步走到门边,将那扇被他栓死的门打开,一步跨过门槛,再扭身把门带上。他才整了整衣衫,向葛先生的书房走去。
从病房到书房的距离并不远,大约有二十来丈,中间隔着四间房。
成东行如平时散步般轻松的走着,属于八九岁孩童的脚掌踏在由雨花天青石铺成的路面上,发出微不可闻的“哒哒”声。
这一路行来,直到打开书房的门,他也没有碰到一个其他人。这主要是因为病房重地,平时禁止闲人打扰的原因。当然,他散开灵魂之力提前预警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走进书房,反手将房门掩上,他就摸索着向临窗的那张书桌走去。碎着小步来到书桌前,又摸索着在桌子中间的抽屉里取出打火器,想了一想,他并未打火,而是将打火器放入到了衣服的口袋里。
放好打火器,又用手按了按,确认不会掉落,他才扭转身子离开书桌,向靠西山墙放置的一个大书架走去。
作为书房,书架是其中必不可少的设施之一。葛先生的这间书房并不算太大,但是他所选用的书架却是大得有些出奇。如果在白天,就会看到那三个紫檀木书架几乎占居了书房一半的空间。而靠西山墙放置的那一个更是大得没有理由。不但高到最上两层需要踩了梯子才能够到,就连宽也可以并排放三本最宽的书而绰绰有余。
因为取书方便,一般的书架宽度只比一本书稍宽一些就已足够。太宽了不但浪费材料,而且不实用,可以说没有一点好处。没有哪一个人会喜欢像捉迷藏一样的去找一本书读。
由此看来,靠西山墙放置的那个书架已经脱离了一般的范筹。既然已脱离了一般的范筹,它是不是就已不能再被称之为书架。如果不能再称之为书架,那么它又应该被称之为什么?
黑暗中的路并不好走,虽然这条路的距离极短,短到甚至不能以路的名义冠名,但是它还是存在的。在险些撞倒两张凳子之后,成东行也终于走完了这条短路。
触手的感觉中确认了身前立着的是那一个高大得出奇的书架,他的嘴角微动,在黑暗里绽出了一丝笑容。然后他就在这丝笑容里蹲下身子,伸出右臂,摸向书架最底层中间靠左的那一个阁子。
在这个阁子里放置的最厚的三本书上,他摸索的动作停止,随后掌心用力,将那三本厚书向下压了下去。
他的这个手掌下压的动作很普通,也很简单。普通简单到就算在光天化日,围满一屋子人的目光下,也看不出什么特别的地方来。
然而就是在这普通而简单的动作下,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那三本书,或者说整个书架都因此而发生了不普通更不简单的变化。
受力下压的三本书,因纸张叠加的原故,硬度并不比木块差多少。所以受到压力后它们并没有变形,而是径直的向下沉去。
为了能起到较好的防潮作用,书架的最后一层离地面都会有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并不确定,可大可小,不过一般都是一本书的高度左右。
这个高和宽都脱离了一般范筹的书架,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一点的设计上并没有显示出它的与从不同。它的最后一层离地面的距离刚好是那三本书的高度。所以当那三本书被压下去后,它们很快就与书架的底部平齐了。
书为什么能够下压到与书架的底部平齐?这是一个很多人都想不明白也无法理解的事情。
书就是书,就算再薄的一本书,也不可能与书架的底部平齐。何况这三本书并不薄,不但不薄,它们几乎已是这个书架上最厚的书。
然而对于这个事情,成东行并未作太多的思考,他只知道只要这样做就对了。因为这是他灵魂之力探查的结果。对于用灵魂之力探查出的结果,他认为完全没有怀疑的必要。
当那三本书下压到与书架底部平齐之后,一阵微不可闻的“嘎嘎”机簧弹动声,从书架的中间位置传出,然后放在书架正中间的那个书阁里的书迅速向里缩去。并在它们回缩的过程中,一个五寸见方的小木平台从这个书阁的底部升了起来。
平台上升到五寸高时停止,那细微的“嘎嘎”声随着它的停止也逐渐消失。
一切归于平静,成东行站起身子,在如墨的黑夜中望着小木平台,望着小木平台上的三件东西,呼吸没来由的加重了起来。
小平台上的三件东西是以叠加的方式放置的。最上面的一件他认识,那是一枚戒指,一枚颜色黑灰,看上去如石质一样的戒指。
当然,如果一定要说这枚戒指是石质的,那也并不为错。它确实是由石头制作而成,只不过这种石头并不是一般的石头,而是空间纳石。
空间纳石在无名大陆并无出产,所以这枚戒指的价值就贵重了起来。
在戒指下面的是一把四寸来长一指来宽的无柄小剑。小剑颜色呈亮银色,但又并不是用银打制而成的,单看外表,分不清它是什么材质所做。
无柄小剑下是一本书,一本不知道什么名字,也不知道记载内容的薄书。
书的纸张有些旧有些黄,边角处还有些磨损,看上去应该有历史并且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