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清楚地记得她刚当律师的时候,起草一份客户委托协议。合同双方分别称为甲方和乙方,她顺手就把事务所填在在甲方的位置,把客户放到了乙方一栏。结果客户的法律部主任一看这合同,就生气了:“我们当然是甲方。怎么能把我们放在乙方?这不是乱了套吗?”“被称作甲方或者乙方有什么区别啊?关键得看双方都有什么权利义务啊,叫什么又不影响合同权利义务?”赵静在心里暗暗嘀咕,但没敢吭声。带赵静去的合伙人吴双赶紧说:“主任,是我们的不对,我们马上改过来。您看看其他条款有什么意见吗?”“一定得改过来,委托方当然得是甲方!”主任又强调了一遍。
从客户那儿出来,赵静忍不住问吴双:“吴律师,他们为什么那么在意甲方乙方的称呼?这有什么实际意义啊?”“纯粹是心理因素。甲乙丙丁…..中文中的数字甲是排第一个的啊,那谁当这个甲方就意味着谁是老大呗。还有,工程招标中,习惯上发标方都称为甲方,甲方意味着给钱的一方,是买主;中标的是乙方,是干活的,是卖方。出钱的人就要当老大呗!你看咱们不以为然的事情,人家很当真。咱们得把所里的标准委托合同文本改一改,一律把客户作为甲方,咱们是乙方,不能弄颠倒过来了!”吴双是个雷厉风行的人,一边说一边就打电话给事务所行政的人,要他们改法律事务委托合同文本。
这差不多是赵静律师生涯中上的第一课。这么多年下来,赵静和她的同事们都习惯了并且坦然接受了自己的乙方地位和称呼,习惯了代表事务所签字的时候永远签在签字页的最下面或者是最右边的那一栏。他们私底下经常的叹息就是“咱们什么时候也能当回甲方,过过瘾啊?!”高磊的名言是:“我靠,还真有人在意是甲方还是乙方!给我一千万律师费,别说当乙方,就是当孙方都行!不是当孙子啊!我可不是为了钱,干啥都行的人哦!”
高磊的个性是不会拘泥于对律师永远乙方的定位上的。办公室广为流传的一则关于高磊的轶事就是高磊曾经把他的客户训哭了,彻彻底底地颠倒了甲方乙方的角色分配,过了把甲方的瘾。流传的故事是这样的:
高磊是学物理出身的,他那些校友什么的好多都出来创业了,弄什么互联网、生物制药这些热门的TMT行业,要融资、上市的什么就都来找高磊。有个他们学校的小师弟弄了个公司,写了个商业计划书,来找高磊,让高磊帮他一起忽悠VC什么的进来。估计项目不靠谱,那个师弟挺傲慢的,也不尊重高磊的专业意见。有一次就在高磊办公室,两人谈着谈着就吵起来了。高磊本来嗓门就大,咱们办公室的隔音也不好,坐在他办公室外面的秘书助理什么的都听见他们吵架。最后,那个客户红着眼圈摔门而去,高磊坐在屋里动都没动。
赵静向高磊求证此事的时候,高磊说有这么回事:“那丫太狂,不知自己几斤几两!”。“您把人家训哭了,造成了什么后果啊?”高磊回答:“后果?就是那丫不肯付我律师费了呗!”“哈哈哈,这符合您大律师性格。这种事也就您干得出来!”赵静笑道。
高磊的个性还体现在他的不修边幅。和电视剧里永远西装革履的男神律师不同,高磊经常穿着体恤、休闲裤和一双休闲皮鞋。其实很多男律师在办公室也是这种日常穿着,还有几位个性人士索性穿着双布鞋,更是怎么舒服怎么来。办公室的工作区和会议室是分开的,客户是进不了工作区的。会见客户也都在会议室进行。事务所是有很细致的着装要求的,什么男生不能穿短袖、凉鞋、短裤,T恤、牛仔裤,女生的裙子必须有袖子、裙子不能短于膝盖上两寸、不能穿凉拖鞋和露趾凉鞋、领口不能太低….但是好多男合伙人就说了“我今天又不见人穿那么整齐干吗?”。行政主管一天就急了:“什么话?我们不是人啊?”“哎呀,您别生气。穿的那么一本正经、束手束脚的把我的思路也束缚了,没法写东西,没法干活了!咱们不都是自己人嘛!求担待担待吧。”行政主管一看连合伙人也这样,上行下效的,很多男律师也是如此,实在也没法管,也就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只是强调:“见客户的时候不能这样啊!别给我丢人!”。“我们有分寸,见客户的时候我们自然就换了。您放心。”
当有未预约的客户到访或者律师被客户临时通知去客户那儿开会的时候,办公区就会上演这样有趣的一幕:“谁有西装啊?借我一下?还有领带。我靠,客户搞突然袭击。”通常是一位男律师一边嚷嚷一边在各个办公室探头探脑地寻找着。“我这有一条黄色的领带,不知道合不合适?”“好好好,快给我!顾不上什么颜色了。随便扎一个吧。3点开会现在才通知,我得赶紧走了!谢谢了哥们!”或者是“随便给我一个,我就用一会儿。客户在会议室等着呢!”女生一般比较低调也更仔细些,会悄悄地跑去找和自己身形差不多的好朋友,借一件小西装或者一双高跟鞋对付一下。赵静通常会在办公室放上一套西装套裙还有一双黑色高跟鞋,以便不时之需。
高磊总是特立独行的,见人还是不见人都是一套行头。“人靠衣服马靠鞍,说的是没有自信的人。我这风度天成、自信满满的人穿什么都行!找律师又不是选时装模特。穿上西装扎上领带,这法律问题就能解决了?荒唐!”高磊常年混迹的TMT行业里,充满了不修边幅,以套头T恤、牛仔裤和运动鞋为标配的创业者,或者是娱乐圈的时尚人士们。高磊在他们中间很和谐。Theyspeakthesamelanguageandtheydressthesamedress。他们说同样的语言,他们穿同样的衣服。
不过,出了他们的TMT行业,大家对律师形象的期待还是有所不同的。高磊也不在乎披露他马失前蹄的事情。他说起自己的糗事也是绘声绘色、嘴下不留情的:“有个证券公司找我,说要和德国的一个公司谈合作,那个德国公司主要是做TMT行业投资的。让我先去和他们董事长内部讨论一下,再一起见德国人。证券公司前台那小丫头盯着我盘问我半天,很是怀疑我的律师身份。我在会议室等了一会,他们董事长带着一群人进来了。男男女女一水的黑西装,搞得我以为是来参加葬礼的。那董事长一开始都有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没谈几句就说今天到这吧,不用我参加后面的会议了。靠,一大早的把我叫去,没半个小时就说又不用我参与了,什么事啊?等我出来我就问介绍我过来的我那姐们,什么情况?你们这董事长什么个行事方式啊?你们猜我那姐们怎么说?”高磊停顿了一下,卖了个关子。“饭团”同志们都摇摇头。“我那姐们说,是因为我穿的太随意,他们老板觉得我和他们公司的形象不匹配,所以当场决定不让我一起见那帮德国人了!”“哈哈哈,看到了吧,不是所有人都像您那些TMT客户那么脱俗的吧!”饭团同志们都乐不可支了。“律师因为穿着不当被开了的,您这是头一个吧!”“哪个公司啊?是不是那个金蟾?”赵静问道。“赵大律师神机妙算啊!”高磊表情夸张地看着赵静。“哎呀,你要在去之前问问我,就不会发生这惨剧了。”赵静说道。“此话怎讲?”“他们董事长对着装要求高在业内是出了名的。他自己穿衣打扮挺得体的,他也要求员工这样,才能代表他们公司形象。要求向华尔街的那些银行家看齐,男的要衣冠楚楚,风流倜傥,女的得干净利索、娇而不媚。据说他曾经让所有的员工打扮齐整后,一个一个从他面前走一遍,他和人力资源老总从头到脚地看是不是合格。不合格立马回家换衣服。您这次算是撞到枪口上了!”“靠,这么俗!把我开了也好,这客户我也伺候不来。”
“不过,律师穿什么衣服、开什么车还真是一门学问。客户的心理有时候挺微妙的。像高磊这么潇洒的不多,该装的时候还得装。”曹云志说,“知道我那个外地酒厂的项目吧?公司管这项目的人,对资本市场一窍不通,都是卖酒出身的,搞公关特别行,其他的就不懂。跟他说规范运作、法律风险什么的,一方面不太明白,一方面也不以为然。觉得资本市场运作还是得靠他们公关那一套。会计师和券商都是本省的,说话也没什么分量,公司还老说他们也不懂。会计师和券商就跟我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老撺掇着我去跟公司说。”“那可不得你说。您这博士,还是留过洋的,政府机关也待过;梳着大背头、西装笔挺的,一看就是BJ来的大律师啊!绝对有说服力!”高磊不失时机地调侃云志。“在现场,我就一直端着,也不想跟公司混得太熟了。太熟了一些原则就不好坚持了。他们总问我老家哪儿的。我跟他们说我SH人。可不敢说我们老家其实就离他们酒厂几十里路!说话都跟他们一样!”“哈哈,你这大骗子!”“那怎么办?这都是为情势所逼的。现在我说点什么他们还听,还觉得咱是个专业人士,跟他们有些不一样。他们要是知道我跟他们一样出身,首先得扯上个老乡什么的,灌酒灌死我,然后心里还想“有啥好牛的,还不跟我一样”。”“云志说的有道理。俗话说远的香近的臭。人的心理就是很难把握的。”周虹筠说道,“比如律师开什么车,也是门学问。开个太好的车吧,客户看了心里不舒服,觉得是不是律师费付的太多了,让律师赚了太多的钱;开个破车吧,客户又觉得这律师混得不怎么样啊,是不是业务不行呢…..怎么都不好。”云志说:“嗯,美国好像有不少书专门写怎么处理律师和客户关系,就是关于这些穿什么衣服、开什么车、去哪儿吃饭之类的生活细节的。在中国这个更难把握,值得好好研究研究。”“对呀,在中国这个更复杂,老外客户和中国客户的差异也特大。跟你们说个乐事。”赵静喝了口水说道,“有一次我带咱们外商投资组的Celina杨大律师去见一个国企的客户,谈的还不错,中午就和客户一起吃工作餐。饭桌上大家就聊起年龄、家庭、孩子什么的,杨大律师就特不自在。回来的路上,跟我说:“你那客户为什么老问我多大了、哪年毕业的、有没有孩子什么的。他们知不知道只是隐私啊,尤其是女士。太没礼貌了!”我就跟杨大律师解释,中国人对这个本来就没那么忌讳,而且客户跟我们很熟悉了,所以就聊的不限于工作了呗。他们都知道我多大,我也知道他们的年龄,没啥好隐私的。她的客户都是老外,老外比较在意这个,和女士谈话也更谨慎些。礼貌不礼貌的,得结合国情看哦,不能一棒子打死!杨大律师还是有点耿耿于怀的……”“靠,律师就得是个变色龙,见不同的客户得穿不同的衣服,说不同的话,遵守不同的游戏规则。谁要咱是乙方呢?规则是人家甲方定的,要赚人家钱就得遵守人家的游戏规则。简单道理!”饭团们在云志的总结性发言中结束了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