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令没有女儿,只生有二个儿子。
大儿子徐爱民三十多岁,老司令本来希望他能从军的,但是他认为现在是和平年代,在部队里不会有大的作为,而且他偏爱文学和政治,不愿学武,大学毕业后在N市政府任职。
因为在观点上和老司令常常是严重不一致,两人几乎是一见面说不上三句话就得吵起来。徐爱民成家后干脆就搬出去住到市政府的宿舍,一年也难得回家一次,现在已有了自己的儿子。
小儿子徐拥军承接了老司令的愿望—从军,17岁参军,19岁考入军校,毕业后,在F省的军队,听说现在好像已升到营级,还没有成家。
他是老司令的骄傲,老司令也最疼这个幺儿。只不过F省离家千里,他又以部队为家,一年也难得回来一次。
平时家里也就老将军夫妇俩,周末的时候奶奶都会独自去大儿子家住一天,看望孙子,奶奶最疼小孙子强强了。
警卫排和勤务班的战士住在小楼后的营房里,整个小楼一般是很安静的。尤其老司令退休后,保留了勤务班,警卫撤走了,小楼显得更寂静了。
老司令在职时,有什么人来一般都在办公室里接待,很少带回家来。退休后,基本上就没有人来找他了。偶尔有亲戚来,老两口都会热情的招待一翻,将军楼里才会热闹两天。
燕子发现有一个漂亮的姑娘,经常来看望老司令和奶奶。
姑娘面容很清秀,约160CM的身高,身形稍有些壮实,一看就知道是小时候在农村里干过不少的农活。
姑娘二十六七岁,打扮得非常时髦,长发烫成大波浪卷,脚上穿着10CM的高跟鞋,耳朵上戴着两粒珍珠坠子,走起路来一摆一摆的,很是婀娜。
远看近看都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只是眉宇间总带了些轻愁。燕子觉得她要是打扮得朴素大方一些,也许会更好看。
那姑娘叫孙自芳,这名字听说是老司令起的,好名字!老司令一员武将,没想到文采也很好啊!
“花自芳菲香自来”,燕子总将她的名字记成“花自芳”。
听说她是奶奶娘家的农村亲戚。抗日战争时,老司令带领的连队在那一带打鬼子,她的爷爷是当地救助队的队长,多次救了许多战士的命。
被敌人的炮弹炸得奄奄一息的老司令,就是被她的爷爷冒着生命危险从阵地上背下来,并留在家里治疗、照顾直到痊愈归队。可以说她们家是老司令的救命恩人。
她很殷勤的喊奶奶“婶”,每次来都帮着抢着干活,和奶奶坐在厨房门口边摘菜边唠家常,有一种刻意的亲近。她很会烧饭,做的菜非常好吃,每次奶奶都是一边吃着一边赞叹不已。
奶奶非常喜欢她,说她不仅长得漂亮,性格温柔,还是一个勤俭持家的好姑娘,也是为了报恩,有意将她许配给小儿子徐拥军。
燕子听说她都等了徐拥军八年了。
可是老司令不置可否,私下对燕子说:“你奶奶是乱拉配对,现如今还搞什么父母之命,强迫老二娶她,这是不对的。”
燕子说:“奶奶很喜欢她呢,奶奶是为了报恩的,再说也没人说不喜欢她啊。”
老司令脸上有些释然,压低声音说到:“恩是一定要报的,我将她当作亲闺女一样,给她在军属企业里安排了一个工作,介绍了一些军官给她认识,不过她不和我说看没看上。你奶奶认定了她,我也没办法,家里的事我也得听你奶奶的。”
“反正我很敬佩小孙姐姐,她执着的等待一定会等到幸福的。”
“老二最是倔强,他要是喜欢早就带她走了,还等到现在!都快赶上八年抗战了。小芳那孩子什么都好,就是文化和气质差了些,和老二说不到一块去。”
“八年抗战连日本鬼子都打跑了,还能感动不了人心!”燕子真的为小孙姐姐的执着而敬佩。
“唉,这个难说哦,耽误了俩孩子啦!”
老司令心疼两人,接连叹了好几口气。
老司令和燕子在后花园里说着悄悄话,看到奶奶走近,就假装整理花草。
老司令每次看到孙自芳都慈祥的打个招呼,然后摇着头,叹着气走开,去忙他自己的了。
好几次,燕子都看见孙自芳躲在后花园里偷偷一个人靠在围墙上哭,那抽动的背影可怜而可叹!
燕子站在窗口看着,心中也是感慨不已。
她作为一个没读多少书的村姑,虽然清丽,但要嫁给一位将军的军校毕业的儿子,中间的鸿沟得有多深!燕子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她明知委屈、明知艰难还要去笑脸争取呢?没有平等、没有爱情的婚姻值得去争取吗?同时燕子对她也产生了敬佩,她应该是很爱徐拥军的吧,用一个女人最好的八年青春年华,去执着的,一直等待着他。
燕子有些好奇,徐拥军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
燕子来将军楼也快半年了,他都一直没有回来过,燕子也就没有见过他。
当当当,霸气的男二将军要出场啦!哦,这时还不是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