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曼殊,是读家藏诗集里面有一首苏曼殊写的《本事诗·春雨》在日本时候写的,诗中那种落寞,又倾尽缭乱的心扉似如感同身受,弥漫着青春孤寂在异国他乡的凄惘,袅袅的萧音交缠在雨丝中。孤独和凄冷是来自心灵的孤单感受,心理中的凄苦最是难捱,诗人的孤寂回首遥望家乡的思乡之情写得真是淋漓尽致。真是喜欢的一读再读,有时喜欢谁会在潜意识里有一种本质的莫逆的归属感,喜欢曼殊的诗词一直难忘,更感叹他的才气和孤寂的生涯羁旅的一路短暂的泥泞。。
本事诗·春雨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苏曼殊的诗歌,会让人遥想到北宋的苏轼被贬居在海南,竹杖芒鞋一路颠沛之流移的感觉,又让我一时的想到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李叔同,有禅意的人生,大多会聪慧而且太过悟性就会薄命过早离世,曼殊生于【1884-1918】能诗善文,很早就出家为僧,研究佛学,教育,做翻译和当大学教书,1918年在上海广慈医院去世。年仅35岁,曼殊死后葬在杭州西湖北麓,曼殊身后孤苦无依,葬礼由南社创始人柳亚子等集资埋葬了他,建曼殊塔,纪念他。
几次去杭州,但是始终没有走到去曼殊墓地去看看,总是觉得这样的人儿确具有江南才子的别梦依稀感。弥漫着点点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