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的作品就像他的家乡浙江的风物一样,充满了山水婉转的低调的活着,一种顺势的生活的姿态。格调这个问题见仁见智,中国式的生活永远都不是豪富聒噪的风云奢靡,而是亲近自然,贴近亲情,在自然的平民故事里,躲在生活的一隅里,有茶有诗,有吃有喝,不奢华不浮躁,丰子恺的散文就是这样,喜欢的不得了。
在丰子恺的家庭生活世界里,丰子恺会把自己家书房里自贬粗陋的几件家具每月总要搬几回,他说直到搬到痰盂不能移动一寸,这是闲的乐,闲的精神自然,我非常理解赋闲在家的那种闲居的快乐和寂寥。
有时我也会趴在地上慢慢的压腿,扭动酸痛的脖子,在一边看电视和母亲闲聊中,会翻动着自己粗浅得知的几句名言,诠释着对生活的理解。每每心中有很多感慨,希望能说出来,说给陌生人听,就写下来也算是一种在特定时光里的体会。
励志的话现在基本不看,小时候读柏杨读鲁迅的痛苦批驳生活态的庸碌感到有趣,我跟着作者一起嘲弄着愚民的无知,但是我忘记了自己同时依然是愚昧的傻乎乎的缺乏思索的答应着。
现在我并不反感他们也不赞扬他们,我觉得他们太苛刻,太照顾自己的感慨,而失去了真实生活与真实历史人物情场的身不由己,生活是快乐和痛苦交至的,人也是顺应生活的,只要把饭菜做的有滋有味,生活的温暖的舒适,人就会有幸福感。
中国人热爱革命,革命了上百年,几百年,革命的气质中有很多作家会饱含控诉的心境,把现实生活里的复杂归纳为反抗或者敏感的奚落,把对生活的悲悯变成仇恨的鞭笞。
实际上,现在我更欣赏丰子恺绘画格调的家庭禅的真实豁达的活着,平淡的活着,绝大多数安静不卑不亢正常的活着,却是一种释放心境的真的坦白,真平凡的出脱。也喜欢梁实秋平滑的记忆描述着生活,一边聊着外国名著的人物,一边在矛盾的体会中国传统的文明里的灵魂的优越感,书生姿势的享受感,我感到这是真实的人性。。
所以中国的文化是不紧不慢在缓慢中有一种坚韧的中庸的格调。就像古人张潮云:人莫乎乐,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