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半个月的组织筹备,“多彩神州。溶洞探秘”摄制组正式在清真县开机拍摄。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旅游局和文化厅的第一把手,省电视台台长和清真县的四大班子都出席了开机仪式。
这一炮我已经走红。在开机拍摄之前,短短一个月的世间就有十个县市和我们签订了合作协议,每个县出资二十五万元,除了拍摄二十五分钟的“溶洞探秘”专题之外,另外“赠送”五分钟的“书记县长谈旅游”访谈节目。这一次成功之后,全省八十多个县、市势必都会争相参与。连省里的“大脑壳”都为本省旅游代言了,谁不想趁此机会向老大表个态?而且还实质性的推介了自身的旅游资源。
整个上午,各行业各业的“大脑壳”都在开机仪式上讲话。吃完午饭之后,“大脑壳”们各自打道回府,摄制组这才开始朝王庄乡洛阳村出发。老林也跟着摄制组来到黑蟒洞口,但是不和摄制组进洞。我想他不是不愿,而是不敢进去才对。我就不一样了,我是节目的主编导,必须战斗在第一线,现场的拍摄,后期的写稿编辑,都得亲历亲为。二十五岁的摄像记者李洪辰,算是我的半个徒弟,实际上是我的徒孙。他的老师就是我的大弟子,所以平常我对他也教导不少。这一次,就是他和我一起担任了黑蟒洞这一期节目的摄制工作。
我和李洪辰也都是一身探险队员的装备,只是他拿的是小型摄像机,而我配备的是记录仪。一场惊险刺激的探秘行动正式拉开序幕。
“驴友探险队”是不愧是专业的,六人中包括一个队长,一个卫生员,野外探险的装备样样齐全。当然他们也不是义务的,我们还得每期节目支付给他们两万元,条件是每个探险队员必须用记录仪拍摄所有探险过程。队员们有的是经验,而且都是买了保险的,所以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只是,六个队员所记录下来的视频资料,我们后期剪辑的工作量可是“大得无法形容”。嘿嘿,我想得太多了。
黑蟒洞的入口处有二十多米高,由于常年无人涉足,洞口杂草丛生。我们刚刚进入洞口几十米,就惊起了一大片黑压压的蝙蝠。
“大家小心”。队长路远才二十六岁,身高一米八二,比我还高出两厘米;黝黑的肤色和健壮的体格,加上恰如其分的发号施令,使他显得很早熟。看见洞里有蝙蝠群,他就小心地提醒着:“大家千万不要碰着蝙蝠,谨防被咬伤抓伤,只要一直用强光灯照射,蝙蝠群就会飞开的”。
于是大伙就齐刷刷地把探照灯开到最强档,直接对着洞中照射。果然,蝙蝠群扑腾了一会儿,全都躲进了洞顶上的小洞里去了。
除了杂草荆棘和蝙蝠群的骚扰之外,洞口的这一段路还算好走,宽敞平坦,偶尔有点小坡小坎,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小儿科,无半点惊险神秘可言。再深入一些,对讲机和手机就没有了信号,但是手机上面的“动动计步”还是有效的,可以记录我们行走的里程数。我把手机装进登山服里,掖好,然后跟在队员们的最后面,我空有一身武功却没有半点探险经验,所以只能殿后。而摄像小李猫着腰前后奔走忙碌着,时不时的拍摄这探险队员和那些并不算奇特的钟乳石。
五天前杨大婆给我说过,她在五十年前曾经来过黑蟒洞,洞里开始的一公里路程是可以正常行走的。我当时以为她说的疯话。但是现在我突然有些害怕,这段路程的平坦,证明了杨大婆所言非虚,也就是说她的确来过。那么,她所说的一切,难道也都是真的吗?
那天凌晨五点多钟,我再次到出气洞“找感觉”的时候,居然遇到了杨大婆。我就和她坐在“出气洞”边上,听她百很久远很神秘的故事。摆着摆着,她居然又开始神神叨叨地用唱山歌的调子说着她的胡话:“人分三种人,天上的叫‘竹杆人’,地上的叫‘扁担人’,地下的叫‘筷子人’,你大伯他们就在出气洞的底下,是‘筷子人’”。看来杨大婆的确是一个疯子,可惜了她刚刚给我讲的动人故事,条理那么清晰整洁,情节那么起伏跌宕,主题那么荡气回肠。
凌晨六点多钟,天已大亮,我急忙搀扶着杨大婆回敬老院,就算是一个疯子,也需要吃饭休息,除了言行怪异之外,需求跟正常人无异。何况杨大婆并不是一个彻底的是疯子。
临走的时候,杨大婆突然冲着“出气洞”口大声喊叫:“殿哥哥,过几天你要来接我哦”。声音在洞里隐约回荡,白雾诡异至极,我几乎是提着她仓皇逃离的。
殿哥哥是谁?杨大婆为什么老是出现在出气洞边……一连串的疑问我找不到答案。
但是杨大婆说的黑蟒洞里有一公里的平路,现在我亲自来证实了,是真的。我的心莫名的有些慌乱。
又走过两公里多,洞里的路逐渐坎坷狭窄起来,一路上或是攀爬或是滑行,行进有些艰难。再深入一些,洞口突然变小,大约两米高一米宽,可以容纳两个人同时通过。路远一马当先走进去探路,半分钟后,他就在里面大声招呼,叫后面的人跟进。进入洞口十多米后才发现,洞口倒是和之前一般大小,但接下来却是一个长斜坡,探照灯打下去也看不见尽头,不知道下面会是什么样的状况。
“这样吧,我先下去看看。”路远一边说一边解下系在腰间登山绳,叫其他两个队员也解下绳子,他就把三根登山绳连接在一起,全长起码有30米。然后把一端拴在自己的腰上,一端交给两名身强力壮的队员,交待说:“你们把绳子先缠在那块石柱上,这样有个缓冲,我下去之后你们就一点一点的放,我喊放你们就放,喊停你们就停。”两名队员点头答应,路远随后紧了紧皮手套的口子,然后双手拽紧绳子,慢慢滑进了倾斜的洞道。
时间在不断“放”和“停”的指令中很快过去了十多分钟,下面传来了路远的声音,经过洞壁若干次回音才传上来,显然已经失真,不过还算可以听得清楚:“好了,接下来不要这么麻烦了,你们直接拽紧绳子,慢慢的就可以梭下来的,但是要注意,中间大约十八米的地方有一个包块,也不会伤着人的,慢一点小心点就行了”。
就这样,我们把绳子固定在洞口的一根石柱上,一个个拽着绳子滑着身子梭了二十多米,好在是缓坡,而且洞壁光滑湿润,梭下来还算顺利。
滑下来之后是一个三米多宽、两米多深的坑道,爬上坑道之后发现,洞里竟然很宽敞,足有三百多平米的空间,可容纳几百人,算是一个洞厅。我和路远一商量,就把这里定位一号洞厅,还取了一个名字,并且让李洪辰记录下来,叫做“九拐洞”。因为刚刚经过的那个长斜坡,一共有九处拐弯的地方。
让人惊异的是,九拐洞里居然还有的光亮,可以隐约看见远处的岩壁上有不少盛开的野花,这的确让我们感到奇怪。仔细观察,原来很遥远的洞顶上有一个小孔,象碗口一般大小。光,应该就是上面透下来的。我仔细一想,顶上的小孔应该就是地面上某一个地方的“出气洞”了。阳光和空气就从出气洞里渗透下来,所以岩壁上才会有花开。再仔细一想,九拐洞离地面起码也有好几百米,我们在洞底居然能看见碗口大的洞口,洞顶的这个出气洞应该是非常大的。
我赶紧叫李洪辰把第一个神奇的发现拍摄下来,又仔细观察了一遍这个“大厅”,还真是躲避匪患的好场所,洞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根铁棒就守住大门,滑下来一个敲掉一个。不知道以前的村民是否曾经利用过这个避难场所?
“我们离地面应该有八百米了吧”?我忽然感觉有点冷,于是问路远,话音刚落路远就回答说:“你估算得很标准,我刚刚测过,现在我们身处的位置,已经低于海拔四百九十一米,洞口那里的海拔高度是三百一十八,现在我的位置离地面八百零九米”。
一股冷气袭来,我禁不住打了一个寒颤。
我想,这里离我家地里的“出气洞”应该还有四五公里的路程。但是刚刚走过的四公里,我们足足花了三个小时,而且其中几乎有两公里几乎是按平地上的正常速度行走的,如果再继续深入,我们能否在天黑前赶回洛阳村黑蟒洞的出口呢?
路远也就想到了这一点,于是召集队员们在宽敞的“大厅”里席地而坐,开了一个碰头会。路远首先叫一个队员顺着刚刚滑下来的缓坡返回,试一试爬上这个坡道的难度。几分钟后队员返回报告:“这个缓坡回程是没有问题,用登山鞋蹬着就能爬上,就算陡一点的地方,我们可以用小铁镐几下就能刨出道道来防滑”。
路远看了一下手表:还不到五点钟,于是决定:“大家稍事休息,补充食物之后,再往前面走一段看看,四点钟准时返程”。 于是大家赶紧吃了一点压缩饼干和面包,又喝了一些水。十分钟后,路远宣布探险行动继续。
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
这事怪我,本来一直是我断后的。
由于洞厅场地很宽,我们八个人散得有点远,刚刚起身出发,我却跑到了路远的身边,准备率先一睹秘洞深处的“风景”,不料身后突然传来一声惊呼:“啊……啊……啊……”一个“啊”字都要用三个颤抖的音符来完成,分贝从低到高,众人急忙回头一看,走在后面的队员小赵,脚上分明挂着两盏绿幽幽的小灯笼。路远大叫一声“不好,有怪兽!”说完第一个返身冲了过去。我也急忙朝小赵方向一个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