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祖龙地图
孙士明关上书房的门,又见他在一个书架上拨弄几下,那个书架“吱吱”自动向一边退去,书架后面的墙上露出一扇小门。孙士明带头钻进去,时广明对老古董和卫亚男点点头,也跟了进去。
刚一进里面,黑漆漆伸手不见五指,几个人抓住扶手跟着孙士明摸下台阶,转一个弯,到了一个平坦的地方。孙士明打开灯,灯光照亮一个宽大豪华的地下室。地下室里不仅配备桌椅沙发,连电脑录像机等电器一应俱全。
“这里足够安全。”
孙士明招呼几个人在沙发上坐下,然后从上衣身上拿出一件东西,摆在中间的茶几上。
“它真的是一幅地图,”老古董把祖龙壁抢过去,两只小眼睛闪着精光。“毫无疑问,它是一件无价之宝,在我几十年的考古生涯中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有价值的东西。”(注:这里需要图片)
时广明深有同感,指着祖龙壁上的线条说:“这是一幅秦始皇陵方圆几十公里内的地图,秦始皇陵处在祖龙壁的中心,周围的山岭沟壑两千年来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你们看——这些横平竖直交叉的线条,横向十六条,竖向十六条。”
“祖龙壁边缘上那半圈字,正好也是三十二个字。”老古董把祖龙壁放在茶几上,“这些线条跟地形是分开的,就像是地球仪上的经纬线。”
“没错!”时广明说道,“横向纵向总共三十二条,分别对应着白玉壁边缘上的三十二个字。‘岂曰无衣,与子同胞。王于兴师,修我戈矛。’是《诗经。无衣》中的四句,对应的横向的十六条线。‘蒹葭苍仓,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诗经。蒹葭》中的四句,对应纵向的十六条线。”
卫亚男一直听他们说,突然问道:“秦始皇焚书坑儒,在他陪葬坑里的东西中发现《诗经》里的句子?”
“这确实有些古怪,”时广明也一脸疑惑,“两首都是《秦风》中的句子,或许秦始皇对自己祖宗的遗产还是很看重,烧的都是秦国以外的?”
“一首柔情似水,一首又慷慨激昂,为什么要这样设置?”卫亚男又问道。
时广明说道:“这两首诗的主题分别是爱情和战争,在古代,爱情和战争往往是时代的主题,两首诗里或许还隐藏了某些信息。——这个且放在一边,我猜测:这些经纬线可能是想指出某个点,这个点很重要。”
老古董点点头,说:“十六乘以十六,三十二条线交叉构成256个点,《无衣》的十六个字是横向的坐标,《蒹葭》的十六个字是纵向的坐标。为了避免重复,‘苍苍’两个字中后面一个‘苍’写成了‘仓’。这进一步说明地图制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标注某一个点。”
“这是一把打开一扇历史大门的钥匙。”教授的话又在时广明的耳边回响。羽田芳子也说过,祖龙壁是打开秦始皇陵的钥匙。关中地区民间流传着一个说法:秦始皇陵修筑了一条秘道。地图标注的难道是秘道的入口?
“你看这面,”老古董把祖龙壁翻过来,(这里需要图片)“我们只顾着解释这上面中间那个符号,忘了环绕符号的那个圈了。以老朽之见,那是一个太阳崇拜的符号。秦始皇刚愎自用,夸耀连光芒四射普照大地的太阳也环绕着他运转?”
“太阳崇拜?”
时广明摇摇头,拿起祖龙壁仔细地察看,环绕祖龙壁的环圈或断或连,总共有七段,其中五段长度一样,剩下的两段只有一半长。
“不,这是一个八卦符号。”时广明说,“那两段短线可以认为是一个阴爻‘--’,上面的线条是五个阳爻‘—’加一个阴爻‘--’,一个卦正好是六爻。”
“六爻连成一个卦,完全合乎情理。”老古董点点头。
卫亚男说道:“上面的《诗经》未完,《易经》又来了。《诗经》《易经》都是儒家经典,都是秦始皇要烧的。”
时广明耸耸肩,兴奋地说道:“那个且不管它,我们在六爻里找出一个卦来,应该可以和背面的地图联系起来。”
“五个阳爻一个阴爻?”老古董略一思索,“总共可以得出六个卦,分别是:天风‘姤’,天火‘同人’,天泽‘履’,风天‘小畜’,火天‘大有’,山天‘大蓄’。只是,这六卦的方位各不相同,我们怎么找出方位正确的那个?”
“也是,我们无法找出六爻正确的排列。”时广明自言自语,也陷入困惑之中。“要是能够确定第一爻就好了。”
“不,它已经指出来了。”老古董指着盘绕柱子的那条龙说道,“你看中间这个‘祖龙’符号,落脚点的那根柱子跟‘龙尾’分别指向的是一个阳爻‘—’,以此为初爻,顺着龙身盘旋的方向,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正确的卦。”
“‘同人’卦!”时广明眉头舒展,连连点头。“是‘同人’卦,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同人’卦。”(注:这里需要图片)
“上‘乾’下‘离’天火‘同人’,”老古董说道,“‘乾’天在先天八卦里是南方,‘离’火在后天八卦里也处南方,‘同人’在西南的位置。”
时广明又把祖龙壁翻过来,老古董看了一眼说:“地图上没有标注南北东西。”
“秦始皇周边的地理状貌两千年来的变化不会太大,南面是骊山。”时广明把祖龙壁摆好方位。“秦始皇陵西南方向也是骊山。”
老古董说:“东南方位交叉的点又何其多,我们只能找到一个大致的位置。”
“现在需要经纬线的配合了,”时广明站起来,一只手指着祖龙壁上的“同”字,一只手指着一个“人”字。“横坐标‘岂曰无衣,与子同胞。王于兴师,修我戈矛。’十六个字中有个‘同’字,纵坐标‘蒹葭苍仓,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中有个‘人’字,‘同人’就是我们要找的点。”
时广明两只手一交叉,落在一个点上,那个点正处在地图上骊山深处的一个山坳里。
“太好了!原来秘道就在骊山之中。”孙士明握紧拳头说道,“就像东经108度北纬34度是西安在地球上的位置一样,经纬线确定的‘同人’位置就是秘道的位置。”
有意思!老古董也大呼过瘾:“标注点先用八卦设定方位,再用经纬线确定具体的位置,相当于上了两把锁。祖龙壁分成两半,即使得到一半也发现不了其中的玄机。这个位置处于骊山之中,难道真如民间传说的那样,骊山有一条通往秦始皇陵的秘道?”
从古到今,关中地区一直流传着很多关于秦始皇死后的故事。人们传说,骊山上有盏神灯。每当夜幕降临,黑夜的骊山显得格外宁静而神秘。一盏枯黄色的灯在山影里忽上忽下,东飘西游,闪烁不定。人们说,这盏灯是秦始皇的阴魂从秘道里出来游玩的向导。还有人说,每逢打雷闪电刮风下雨的时候,人们都会听到通道里人欢马嘶的声音。
“羽田芳子也说过,传说快要变成现实了。”时广明自言自语,“只是即使有秘道,地图上一个点的范围是很大的,要找到秘道也是无异于大海捞针。”
“现在可以肯定,这个点就是秘道的位置。”孙士明站起来,兴奋之情难抑,只见他走到一边,从一个书箱里找来几本地图。
他摊开一幅比例尺较大的西安周边地图,指着上面说道:“就是这个山坳里,这个位置有几个村子。你们看,这里是廖家村、桽桥村、冬孑村……”
孙士明的手指指到冬孑村的时候,卫亚男心头一震:父亲在浐灞医院的时候,一直想对自己说些什么,他吐字含糊,自己一直没有听清楚。现在看到‘冬孑’两个字,她蓦然记起父亲断断续续的话里似乎有这两个音。难道父亲早就看出了秘道就在冬孑村?
她暗暗地朝时广明踢一脚,时广明会意,点头说道:“这些地方有人居住,那些村民在那里生活了多少年,有秘道的话早就应该被他们发现了。”
“不,”孙士明说道,“你看这秘道图,设计得多么工于心计。秘道的设计肯定比这更加巧妙,那些老百姓怎么能发现得了秘道。等南头过来,我们一起去寻找秘道,我们一定要在羽田芳子之前找到秘道。——我这就给南头打个电话。”
“好!”老古董也是蠢蠢欲动,兴奋之情难耐。
时广明理解,从事考古的人,总是渴望在有生之年看一眼秦始皇陵地宫。其实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果能够作为秦始皇陵秘道的发现者之一,那将是自己个人史上大书特书的一笔。而且孙士明提到跟南头一起去,他的心里也就放了下来。
孙士明打完电话,在原地不停地来回踱着步,时不时看看手表,显然是有些不耐烦。后来他说道:“现在时间还早,我就带各位去参观一下我的展品,同时也希望得到田馆长和时教授两位大家的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