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深夜,秦君嬴开正伏案读书,桌台上的烛光洒落遍布整个房间。偶然一阵细细的冷风从门缝里钻进屋内,烛火好似有灵性般感应到冷风的亲昵,不禁微微打了个冷颤,挪动了身姿。房间里的黑影也随之舞动。秦君似乎也感到寒气逼人,稍稍提了一提衣襟,继续埋头苦读。
此时,上大夫南宫捷正策马奔腾赶来秦宫。等到了宫外正门,南宫捷左手拉紧缰绳,马头随之仰起,马蹄向后踏了几步才稳定了下来。南宫捷继而抬起右腿横跨马背后下了马,将缰绳递给守卫,急冲冲地穿过一条条走廊,绕过一面面宫墙往秦君嬴开的书房里赶去。像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要禀告秦君嬴开。
等到了秦君嬴开的书房,南宫捷在门外喊道:“主上,南宫捷有事禀告。”身边的侍从推开了房门,南宫捷踱步走了进来,向嬴开作了一揖。说道:“主上,探子回报说周宣王驾崩了,现如今太子姬宫湦正主持葬礼。下月十五镐京便将要举办新王的登基大典。”
嬴开听完,放下了手中的书简,站起身来说道:“噢?那是得要准备贺礼上京祝贺新王登基了。”
南宫捷应和道:“是该准备了,估计各方诸侯也都赶往镐京,主上不妨趁此次机会多与诸侯们结识交好。”
嬴开点了点头说:“是啊,我们秦人的祖先是羌人,各诸侯都直呼我们秦人为秦戎,向来不待见。如若能趁机拉拢几位,对我们秦国将来的宏图大业理应有所帮助。”
刚刚主持完葬礼的太子姬宫湦,如同卸下身上的重负,立马变得神采奕奕。姬宫湦大摇大摆的踏入寝宫,坐下没多久。便召来数个侍女为其搓腰捶背,时而调戏下身旁的侍女,时而发出一阵阵狞笑。
此时赵叔带赶来东宫,正好撞见姬宫湦与侍女嬉戏打闹,津津乐道的场景。赵叔带脸色暗沉,横眉立目,严肃地站着门口,不作声响。
韩公公急忙跑道太子跟前,说道:“回禀太子,赵丞相已在门口了。”
姬宫湦望了一眼赵叔带凛若冰霜的表情,立马变得严肃了起来,正襟危坐。使了使眼色示意侍女们退下。旋即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说道:“赵丞相,所来何事啊?”
赵叔带向前走了几步,向姬宫湦作了一揖,说道:“太子殿下,明日便要举行登基大典,各方诸侯都已进贡朝贺。这是诸侯带来的礼单,请殿下过目。”说毕,赵叔带双手奉上礼单,韩公公上前接了过来,递给了姬宫湦。
姬宫湦草草地瞥了一眼礼单,便说:“甚好,甚好。爱卿办事牢固,本宫很是放心。以后此等琐事就不用来劳烦本宫了。”
赵叔带缄默不语,站着一动不动。
姬宫湦又说:“还有什么事情吗?”
赵叔带本想把话咽回去,但思前想后还是开了口说道:“殿下,有一事微臣不得不说。先王去世不久,殿下现在还处于服丧时期,理应斋戒。可微臣前日见殿下大鱼大肉,今日又与侍女亲亲我我。若是传了出去,众人是会笑话殿下不懂礼数,不知廉耻。”
姬宫湦被说得脸红耳赤,不耐烦地说道:“好了,退下吧退下吧。”姬宫湦急不可耐地赶赵丞相出去,赵叔带也无可奈何的走出了宫殿。
翌日,新王登基大典上,各方诸侯,文武百官齐聚殿上,场面气势磅礴,众大臣齐向姬宫湦朝拜道贺:“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姬宫湦喜笑颜开,抬起右手说道:“众爱卿平生。”
公元前782年,姬宫湦继位,史称周幽王。
周幽王身旁的内监躬身垂首,双手握着诏书。向前走了几步后,仰首挺胸,打开诏书宣读道:“奉天承运,天子召曰’申氏温文尔雅,德才兼备,特立为王后。公子姬宜臼日表英奇,天资聪慧,册立为太子。普天同庆,大赦天下。钦此。’”
众人齐齐跪拜,异口同声道:“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王后千岁千岁千千岁,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登基大典过后,王宫里举行盛大的舞宴招待群臣,与新王新后同庆。秦君嬴开也在宴会之中,一边欣赏歌舞,一边与周围的大臣们高谈阔论,举杯对饮。
秦君环顾周遭,见赵叔带正与一人热议。便问身后的南宫捷道:“赵丞相旁边那位是?”
“他是申后的父亲,申侯。”
“对此人,你是否有了解?”
“据说申侯喜欢被人奉承,平日里也喜欢把玩玉石。此人没什么本事,能当上申侯也是因为申后的关系。”
嬴开举起酒杯便向赵叔带和申侯面前走去。嬴开对赵叔带和申侯谦卑地作了一揖,开口说道:“在下秦国嬴开,拜见丞相、侯爷。”
赵叔带笑脸相迎道:“秦君有礼,数年不见,秦君风采依旧啊。”
嬴开回应道:“丞相谬赞了,丞相主持朝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申侯如今已为国丈,更是荣宗耀祖,如日中天。在下在二位面前,真是微不足道。”
申侯开怀大笑道:“哈哈哈,秦君抬举了。这都承蒙大王的厚爱。”
“诶!怎可如此妄自菲薄,想起当年秦君与秦庄公驰骋沙场,横扫羌戎,可谓是威武凛凛啊。”
“好汉不提当年勇。来!祝贺两位大人福星高照,洪福齐天。”
三人举杯对饮,聊得不胜欢喜。
登基大典过后,幽王继而需忙于朝政,日理万机。面对国家诸多政务,幽王时时感到心慵意懒。
天蒙蒙亮,又到了上早朝的时候了。可幽王仍是呼呼大睡,鼾声如雷。此时韩公公站在幽王的寝宫门外,耳凑到房门边,却没有听见幽王有起身的动静,着急地喊着:“大王,上早朝的时候到了。”
幽王还是一声不吭,一动不动。此时躺在枕边的申后被叫醒,睁开朦胧的双眼,起身梳妆打扮。片刻后,见幽王仍无下床之意,便凑到床前说道:“大王,大王。”
幽王翻转了一下身体,忿忿地说道:“别吵寡人睡觉。”
申后继续喊着:“大王,上早朝的时间到了,文武百官可都在等着大王您呢?”
幽王很不耐烦地起身,怒吼道:“吵什么吵,今日寡人不上早朝了。”
申后见幽王发怒便躬身垂首,不敢再言。
众大臣在朝堂上等得心急如焚。内监总管韩公公前来传达大王的旨意:“各位大臣,今日大王不上早朝了,请各位都回去吧。”
听完后,文武百官议论纷纷。众人都围着丞相赵叔带说:“如今边关战事连连,迫在眉睫,大王却不上早朝商议国事,这可如何是好啊丞相。”
赵叔带脸色及其难看,叹了口气说:“大家都回去吧。我自会劝谏大王。”
众人无可奈何,摇摇头走出了宫殿。
而赵叔带却赶到大王的寝宫门外候等大王起身召见。
等到了晌午,幽王终于睁开朦胧的睡眼,起身定了定神。对着韩公公问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韩公公回答道:“大王,现在已是午时了。”
“给寡人更衣。”幽王站起身来,展开双臂。身旁的侍女便上前为幽王穿衣戴帽。
韩公公接着说道:“大王,赵丞相从早上到现在一直在门外等大王召见呢。”
“他来干什么?不是又来训寡人的吧?”
韩公公说:“据说是有要事须禀告陛下。”
“那宣他进来吧”
韩公公便走出门口,卑恭地对赵叔带说:“丞相大人,大王宣您进殿。”
赵叔带迅速踱步而入,跪拜在幽王面前,说:“拜见大王。”
“爱卿,起身吧。”
赵叔带站起身来,说:“大王,今日有一事甚为攸关。不得不前来与大王商议。”
“何事。”
“近日西戎时常骚扰我国土边界,烧杀掠夺,民不聊生。性命攸关,望大王早做决策,选举人才平定西戎。”
“那爱卿可否有人选啊?”
“先王曾经派秦庄公前去与羌戎交战,连败羌戎,使之闻风丧胆。如今秦庄公虽已过世,但臣听闻秦庄公次子嬴开骁勇善战,且因秦人与羌戎接壤,谙熟他们的习性,理应能胜任此重任。”
“既然如此,就依丞相所言,命秦君嬴开为元帅,领三百战车前去平定边界。”
“诺。”
韩公公手携诏书,前往秦君嬴开居住的驿馆。
等到了驿馆下了马车,驿馆馆长和秦君嬴开出门迎接。
韩公公严肃地对嬴开说道:“秦君,请接旨。”众人齐齐下跪听旨。
韩公公揭开诏书,侃然正气地宣读道:“奉天承运,天子召曰。近日西戎猖狂,时常干扰边界,使得边疆灾祸连连,民不聊生。特命秦君嬴开为元帅,率领三百战车前往边界,平定战乱。钦此。”
“微臣遵命。”嬴开双手接过诏书。
翌日,嬴开协同南宫捷全副武装,领着三百战车浩浩荡荡奔去站线。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幽王不喜朝政,终日偎慵堕懒,贪图玩乐。丞相好言相劝,苦口婆心,惹得幽王厌恶至极,进而避而远之。朝中唯有虢石父,尹求二人巧言令色,时常拍幽王马屁,倒是深得幽王喜爱。
虢石父近日应幽王之命,在全国各地搜寻美人,忙得不可开交。虢石父派兵到处强抢民女,百姓们都愤恨不已。好不容易收集到上百个花容月貌的黄花闺女。先送入虢石父的府邸,精心调教她们琴棋书画,梳妆打扮。
虢石父终于盼到送美人入宫的这一天,心想:“大王见到她们应当是不甚欢喜,我升官发财也指日可待了。”
等入了宫,虢石父让秀女们一批一批入殿,周幽王刚开始兴致勃勃,满心欢喜。但阅览过后,却是显出横眉立目,各种嫌弃。
虢石父双手合十,向幽王躬了躬身说:“大王,上百万位秀女都在此了,是否有中意的?”
“虢爱卿,你这些都是什么审美啊?寡人让你找美人,你却弄了一大堆庸脂俗粉来糊弄寡人?”幽王疾言厉色道。
虢石父吓得连忙跪倒在地,惶恐不安地说:“大王息怒,微臣鼠目寸光,没料到大王早已阅人无数,审美境界已登峰造极。微臣这就回去继续为大王寻找绝世美人。”
虢石父甩手示意让众秀女退下,自个儿正准备走的时侯,突然一阵巨响袭来,震耳欲聋。房屋随之晃动了几下。宫里的人都吓到胆战心惊。幽王心惊肉跳地说:“虢爱卿,这是怎么回去啊?”
虢石父回答道:“微臣不知,估计是哪里发生地震了吧。”
过了一段时间,赵叔带协同几位大臣赶来宫中,急忙对幽王说道:“大****发生地震了。这一时之间,泾、黄、洛三川同时发生地震,压死、压伤居民无数。大王请尽快派人安民治民啊。”
幽王轻视道:“地震乃常事,丞相何需大惊小怪。本王最近忙于选秀,没时间理这些鸡毛蒜皮之事。”
“大王有所不知,昔日因洛水竭而夏朝亡,黄河水枯而商朝亡。现如今三川水竭,岐山崩塌,而岐山乃我大周发祥之地,如若不采取补救措施,恐怖…”阳伯父欲言又止。
“哼,愚人妄言国政,妖言惑众,有什么可值得听的?”大王不以为然道。
赵叔带谏言道:“大王,国之兴亡不在天,而在人。如今山崩地裂,生灵涂炭乃祸事也,如若置之不理,任其哀鸿遍野,百姓将积愤不泯。请大王体恤百姓,速速停止选秀一事,及时派人去岐山安抚百姓。”
虢石父辩驳道:“丞相此言差矣,地震是小,大王选秀,绵延子孙是大。微臣认为选秀一事不可停止。”
大王听完,点点头说道:“虢公此言甚是。”
赵叔带愤愤不平道:“处理国家政务乃天子之责,如今大王却轻信佞臣的花言巧语,日日花天酒地,不理朝政。试问大王忘记先王临终前的嘱托了吗?”
“大王,赵丞相居然出言不逊,大逆不道。请大王明察。”幽王早已恼羞成怒,虢石父出言推波助澜。
“好你个丞相,日日与寡人作对。是可忍,孰不可忍?免去丞相一职,贬为庶民。”
大夫褒垧急忙劝住:“大王,赵丞相乃三朝元老,国之栋梁。若是将其驱赶,势必令众大臣心寒啊。”
幽王大怒:“来人啊,将褒垧关进大牢。”
侍卫听令,立马将褒垧拖了出去。
众人敢怒不敢言。赵叔带心灰意冷,冷笑道:“先王,您嘱托我的重任,微臣无法替您分忧了。如今唯有以死谢罪。”说罢,赵丞相拔起侍卫的刀剑,剖颈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