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韩元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憋着劲要到城里去闯荡一番时,却有人几乎以衣锦还乡的姿态回来了,这人便是几年前考入大学,毕业后留在城里工作,并娶了城里媳妇的何宝强三哥何宝成。作为全村人的骄傲,当年何家的三儿子何宝成考上大学时,着实让何家,包括整个何姓家族在官渡村风光了一把。送他报到的那天,几乎全村人都聚集到了清河码头,说是送行,何宝成的家人和家族里的长辈才有资格,更多的人是来看热闹的,也为了让自己家的孩子沾沾喜气,也能将来考上大学,有个好前程。那天村里有头有脸的人先后送上祝福鼓励希望之后,摆渡的老根叔的一番话让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这官渡,官渡,顶个空名有些年头了,今天宝成从这里上船便走上了为官的路了,咱官渡村也该时来运转了。从这以后,宝成的名字经常成为官渡村家家户户茶余饭后的话题。宝成大学毕业了,分配到城里环保局坐机关了,娶了在城里大医院当大夫的姑娘做媳妇了。每一次消息传开,都会引起人们的感慨与羡慕。对于何宝成的每一次回家,自然也成了村里人关注的一件事。而这一次又尤其不同——一家三口人是开着私家车回来的。
本来是可以绕行三十公里,经连接东源与SL县的唯一跨清河通道泊湾大桥回村的,但何宝成有意选择了仍然乘摆渡船过河,因为他知道,这官渡码头在村里人心中的份量。清河上尽管建了大桥,两岸绵延几十公里祖辈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为了通行方便,仍保留下了两处延用久远的摆渡码头,官渡村码头就是其中之一。摆渡船历经沧桑,从摇橹挂帆的渡船已演变为柴油机驱动的平板驳船,驳船不但可以载人,也可以载除重型货车外的两台小型车。何宝成这会就在老根叔的指挥下驾驶着自己的捷达轿车上了摆渡船,头一次体验汽车乘船的媳妇兰洁心和女儿玥玥都充满了几分紧张和新鲜感,在人们羡慕的目光注视下,兰洁心还尽量保持着她的优雅和矜持,而女儿玥玥则兴奋得一会摇下车窗,看着河面,一会又下得车来,围着汽车转圈,急得兰洁心直喊她注意安全。何宝成坐在驾驶位上,摇下车窗,不时和熟识的村人打着招呼,就这样被媳妇的娇嗔,女儿的欢叫,乡音的问候包围着,一种发自内心的自信与满足感充盈在他脸上。
驳船靠岸,何宝成驾车驶上岸堤,更多的等待乘船的村民惊讶地看到是何宝成驾驶的轿车,纷纷围拢上来,和他打着招呼,打听着车的价格,牌子,烧多少油,啧啧称赞着。何宝成一边应对着人们的询问,一边小心驾驶,缓慢地驶出人群,仿佛以一种检阅的姿态不断向两边夹道欢迎的人点头示意。
宝成买汽车啦!这在本世纪初,对城市家庭来说也不多见,更别说在官渡村这样的北方农村,于是从码头到何宝成家这一路上,人们跟随着,追逐着,议论品评着,一直把这一家回乡省亲的城里人护送到何家。由于何家的宅院设计时并没考虑过儿子能开着汽车回来,院门无法进去,便只好把车停在了当街的村路上。早就迎候在家门口的宝成爹妈,见儿子以这种风光的方式回来,更是乐得合不拢嘴。
何宝成下得车来,走到车后,动作潇洒地打开车的后备箱,从里边往外拿着一包包衣服,成盒的水果和点心,还有精致包装的白酒.宝成爸妈上来抢着接东西,招呼着屋内的宝成两个哥哥来帮忙,脸上的皱纹乐得都聚在了一起,两人嘴上却说着:“家啥也不缺,咋回来一趟还带这些东西。”“可不是,人回来看看比啥都强。”
站在一旁的兰洁心见那一包包旧衣服展现在众人面前,脸上却有些挂不住了,说道:“我就说么,回来买点礼品就行了,挺好,他偏要把这些家里淘汰的旧衣服往回搬,真是何苦呢。”
宝成妈说:“这哪是旧衣服,我看都是新的,扔了也是可惜了了,拿回来用得着。在乡下,这都是好衣服,他们平时舍不得买。”
在一旁的宝成爸嫌媳妇说话嘴无遮拦,忙补充道:“在乡下干活能穿出啥好来,都快进屋吧。”
这时有邻居打趣道:“还是宝成顾家呀,没进了城就忘了爹娘,将来能有大出息呀!”
宝成矜持地笑着,和人们点着头。
宝成妈叫着:“快进屋,家里猪都杀了,就等你们了。”
兰洁心矜持地叫了声:“妈。”
玥玥也问了声:“奶奶好。”
宝成妈笑得陶醉:“哎,好好,我孙女真乖。”说着,她放下手里的东西,抱住玥玥就在她脸上亲了一下。
玥玥不情愿地看了妈妈一眼,兰洁心皱了皱眉。玥玥用衣袖擦着脸上被亲过的地方。
屋内,两大包用旧床单包裹的旧衣服被堆放在炕上。宝成的两个嫂子和大哥的女儿晓霞在一件件挑选,往自己的面前摆放着。
二嫂拿起一件毛衫:“这件多好,还是新的,咋就不要了?”
大哥的女儿晓霞一把抓过来:“我试试。”说罢套在身上在镜子前照着。二嫂瞪了她一眼,转身又去旧衣堆里翻找。
兰洁心看着她们,只抿着嘴笑,并不回答。
二嫂把一件外衣套在自己身上,尽管有些瘦,她仍然舍不得脱下来:“这件衣服像是给我做的似的。”
晓霞看了一眼,揶揄地:“你能把扣子系上就行。”
二嫂不服地:“现在时兴不系扣穿。”
在外屋灶间,宝成妈揭开锅,里边煮的是猪下水,灌好的血肠。她一边忙活着,一边叨咕着:“这都去挑衣服了,也不来帮我。”
在另一间屋的大哥见状,推开屋门喊到,你们差不多行了,快出来做饭。这时屋内由于开门,灶间煮猪下水的气味飘进屋内,兰洁心立刻捂了嘴。她站起来,穿过灶间跑到室外才缓过一口气来。这时,屋内大嫂和二嫂却因为一双宝成穿过的皮棉鞋争起来。大嫂说是她看好了放在一边的,给大哥穿正合适。二嫂却说好东西谁不会挑呀,你看好了,我也看好了,老二穿也合适。两人就这么把这双鞋一人拿了一只在手里都不肯给对方。大哥和二哥见状脸上觉得挂不住了。
大哥说:“我不要,给老二吧。”
二哥也说:“我也不要,你俩别争了,赶紧出来干活。”
两个人一赌气,把鞋扔到了地上。都出来到灶前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