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中的茶已经凉了许久,茶叶的芬芳也完全缩回在冷水里,林千秋却毫不在意地品着凉茶,内心似乎还能感觉一股苦涩,以及茶水的冰冷。
一旁的站立的中年人似乎很能体会他的感受,拍了拍他的肩,嘴里却发出了无良的笑声。
“千湫啊,我看那个小家伙真的和你很有缘分啊——哈哈——”
林千秋听此,刚才被木叶激起的波澜似乎又开始在心头翻滚起来了。他确实没有想到,木叶会将自己的烦恼“转移”给自己,虽然这本是自然之举,但偏偏他对此也有心结。
喧笑终是陷入了沉寂,也遮不住背后的沉重与忧愁。中年人也就是林千秋的师叔吴仰篁严肃了一些,微微叹息着,道:“却是没想到,你的心结还是未解开,反而有加重的趋势。”
林千秋笑笑,他知道这是师叔“委婉”之言,自从上次百花园之后,他就不想再放下了,或许,放下可以让他这只鹏鸟真正展开双翼,卸下身上的枷锁束缚,甚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去追求修者所向往的永恒不朽。但是,那又何妨呢?
吴仰篁看到林千秋嘴角的笑,熟悉林千秋的他自是明白,这是林千秋已经下定了决心,基本上不可能有所更改。他记忆中,这样的笑容还出现过两次,一是他为救妻子,拜入门下,无悔踏上修道之途;二是他修道有成,踏出山门,远赴万里,寻觅海角天涯,为妻子求药。而这一次,也与那个女子有关。
不过,他还是缓缓道:“千湫,遗迹的事情还是由你负责吧。”
林千秋听闻,身形一颤,他知道吴仰篁这样做是不合规定的,因为他的修为已经无法恢复了,主管的权力理应回到吴仰篁的手上。林千秋望着吴仰篁的双眼,终是没有拒绝。或许,他心里还留有一份希望吧。
气氛沉重了些。吴仰篁见林千秋承担了下来,松了一口气,也不想在此事上过多纠葛。于是,话题又转移了回来,微微一笑,道:
“不过,千湫呀,你这样跟那个小家伙讲,他跨过这道坎吗?这个选择于他来说,还是太早了些。”
林千秋微微一叹,他也明白,但是他也相信少年会有一个好的选择,或许也是希冀吧。
回到半个时辰之前。
······
林千秋“嗯”了一声,却没想到木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自己为何修道?
答案很清楚,但是自己似乎从来未曾对外提及过,即使是对老人萧云与挚友木槿。老人勘破世事,体谅自己,从不提及,而挚友则一见如故,细腻如水的心思,怕是早有察觉,但默然于心。大概也因如此,让林千秋免去了吐露心事的尴尬,也获得了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这或许也是他能在云烟山下停留那么久的一个原因吧。
所以?
所以,木叶当然不知道他的过往。在少年人的心里,他的老师是一个极其光辉的角色,甚至比父亲与爷爷的形象更加高大,因为父亲早逝,所以记忆里留下的痕迹已经很模糊了,而老人历经坎坷,老来难免会流露出几分伤感,高大的身躯也难免有几时会弯下腰肢。而林千秋,始终如一地挂着微笑,从来见过他伤感过,重情义却又显得潇洒,比如他对木槿的感情就是如此。
所以,林千秋此时有些犹豫,对少年人吐露往事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林千秋知道总有一天,木叶会明白:老师也不是无所不能,也不是始终微笑的。但是,他不希望自己现在去揭开这个帷幕,不是因为吐露往事就像揭开了伤疤或者打开了心防,而是。
林千秋心里有些复杂,他在心里叹了口气。在这一点上,他和老人很像,但又有不同。老人历经坎坷,过去的岁月多是苦难,这也导致他不会像别的年纪大了的人经常回忆起他早年的荣光,而更多选择去逃避,木叶就成为他最好的寄托。但一个生命即将到达终点的人,不会有什么未来,岁月留给他的只有过去,所以,他无从逃避,过去就像藤蔓,一点一点将他缠绕,早年的遗憾苦痛成为他难解的心结,慢慢吞噬着他的生命。不过,幸运的是,在临终之前,最终得以释怀。
同是与记忆有着千丝万缕的牵绊,林千秋与老人却有着很大的不同,他像老人一样游走在记忆与现实交织的世界里,但身为一个年轻人,他却拥有着无尽的未来,只是他心里甘愿放弃这份未来,而选择与过去一同沉沦。但又由于他的情感倾注的极深,导致他最终是无法坦然面对过去。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在时间之外,选择逃避。这也就是他十数年如一日,在人间流浪,却始终放不下。
老人丰富的经历让全身上下遍布伤痕,退伍之后的岁月抚平了往日的创伤,而老人的孙儿又救赎了亲人离世的悲意,他虽然始终难以全部挂怀,但老人也不会始终纠结于某一件事,最终,当死亡来临之际,纠葛在一起的线团,却在生死的视域下,重新得以审视,不同的悲痛不但没有叠加,反而因着不同的事情而相互慰藉,最终也因为早年老道人留下的话语,而最终释然。
但林千秋却似乎并没有这种幸运。执着于一件事是困难的,也是可怕的,她可以帮助一个人获得光辉伟大的成就,但也会让一个人无法放下一种执着。因为无比简单,无比纯粹,所以也无懈可击。
······
沉默。良久的沉默。
即便沐浴在阳光里,林千秋内心却并不安然,反而有些焦灼。他终究是没有开口,哪怕只是简单的告诉木叶,只是一句话,他修道只因为一个人。或许,他不告诉是因为他不愿意给木叶带来不好的影响,他不愿意木叶也因此像他一样,只因一人的修道太过脆弱。亦或许,与她相关的所有,是他生命最深处无法吐露给任何人的一片荒芜的净土。
好在,在良久的等待之后,木叶虽有些失望,但没有强求。
迎着木叶那有些失望的双眼,林千秋心里越发不安了,但他又有点希望时间快快流去,让他不用这么纠葛。终于,木叶有些失望的垂下脑袋。林千秋望着眼前似乎一下子失去了气力的身影,心里越发难受了,他不敢去想象木叶此时的心情与想法。
少年人耷拉着脑袋,两眼有些无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他无意识的伸出手,从衣襟里掏出来一抹翠绿的颜色,像极了云烟山下苍翠的绿竹。他虽然有些失望,但天性不会使他责怪他人,反而有些理解,每个人都有一些无法吐露的心事,这无关于秘密,木叶也不知道为什么无法说出来,在他并不漫长的岁月里,无论他自己,还是他深深了解的老人,以及今日他明了的林千秋,都是如此。
他轻轻抚摸着眼前的玉笛,无神的双眼慢慢平静了下来。轻轻地,他打破了沉寂。
“老师,可以给我讲讲这个笛子的故事吗?”
心里正愧疚着的林千秋忽然听到少年的声音,抬起头,却看到了那抹翠色以及少年温润的笑,心里除了欣慰、感动,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复杂。目光缓缓凝聚到那支玉笛上,再也不在别处停留。
伸手轻轻接过这把自己送出的笛子,放在眼前细细端详,林千秋心里是复杂的,却是没想到自己逃避了许久,似乎还是没有逃避的了,宛如宿命。手指轻轻抚摸着表面的玉纹,记忆的闸门打开,或许,也从未关闭。微微出神的林千秋此时仿佛有一种不知名的力量,让木叶也安静了下来。
下午,和煦的日光洒在安静的屋子里,林千秋的声音温润,带着一丝柔情,似乎融化在这和风里。他给木叶讲了一个故事,不,应该说只是这个故事的结尾。一位士子和一名吹笛的艺妓相恋,女子便把自己吹奏的玉笛给了男子,作为定情信物,而此后,这位笛艺高绝的女子却再未吹过笛子。二人婚后,琴瑟和鸣。后来,女子重病难治,男子为了救女子,踏上修道之路。然而,天命难违,女子最终逝去。玉笛成为女子留给男子最后的遗物。后来,这支玉笛陪伴着男子走过了万水千山,终于在一座山下,被男子送给了一位少年······
木叶听着,他望着眼前的笛子,却是未曾想到这支笛子对于林千秋来说如此重要。林千秋略去了很多很多东西,但是他的眼睛却瞒不住所有。木叶头一次发现,这支在父亲葬礼上向林千秋讨要来的笛子是如此的沉重,她不光承载了自己对于父亲、母亲还有奶奶、爷爷的回忆,她也承载了林千秋或许是他生命里最重要的记忆。
木叶有些惭愧,也有些埋怨自己年少无知,为何要向林千秋讨要这支玉笛。他早已记不清那天葬礼上林千秋的表情,想来那时他恐怕也很纠结,却不知道为何会将这支笛子送给年幼的自己。想来,那也很难受吧。
木叶抬起头,望着此时微笑着地林千秋,一如记忆里最初的那样,还是黑发,一点也没有苍老。时间在眼前这名男子上留不下任何痕迹,或许,也因为如此,才让身边的人忽视了时间也会在他的身上留下伤痛与痕迹。
这一刻,木叶,很想将笛子还给林千秋,对于他来说,笛子的意义远比木叶更加重要。但林千秋已经察觉到了木叶的想法,缓缓地又坚定地将玉笛放到了木叶的小手里,又将木叶的手掌握好。
木叶能明白林千秋动作透露着的坚定,心里十分感激,却又不免有些困惑。他的目光透露着询问之意,可林千秋并未回答。只听,眼前的男子道:“叶儿,吹一支曲子给老师听听吧。”
木叶没有拒绝,便驾轻就熟地将笛子递到了唇边,不过,与以往吹奏时的感觉已有些不同。他停了一会儿,不知道吹奏些什么,望了一眼林千秋,见他望着窗外,没有任何表示。想了想,木叶凝视着眼前的玉笛,想着刚才的故事,一曲笛音渐渐响起。
这是笛子的故事。林千秋听着,笛音将那单薄的文字间的间隙慢慢填满,这是他所熟悉的回忆与往事,然而,笛子的讲述却并没有他往日里哀伤的情感。此时,他并不如以往一般作为故事中的主角,而只是一个观众。他一点一点看着时光里两人的命运,从相遇到相恋,从甜蜜到不幸,从盛开到凋零,从相伴到伶俜。似乎像两只蝴蝶,萦绕而舞,翩跹而飞,最终却不能长久。玉笛无泪,无法控诉命运,却铭记着所有,内敛着一种怜惜。最终,玉笛换了主人,却并没有忘却所有,而是承载着一切,继续记录着这个人间里的悲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