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叶病了,郁郁不振。头脑有些昏沉,教室外阳光很好,晴空如练,万里无云。但木叶此时却难得地觉得阳光与蓝天是如此的讨厌,连窗外的黄鹂清扬的鸣声也觉得刺耳起来。也不知为什么他有些提不起精神,想在自己的小屋子里盖上被子,大睡一场。
林千秋对此很担心,最初的时候他只以为是前几日天气骤冷所引起的身体不适,不过日子长了以后他才发现有些不对。细细观察之下,他发现虽然每日还是听课十分认真的少年,他的眼里却藏不住一丝疲惫与迷茫。他捕捉到这丝迷茫,似乎又想起了云烟山下,少年跟随他出发之前的那晚。
······
“叶儿,这一走至少几年之内是不会再回来了?你还要跟老师一起走吗?”
“嗯”
少年的声音还透着稚气,但仍能听出其中的几分坚定以及对自己的依赖。林千秋当时倒是有些惊讶,因为他明白少年与老人的感情,他更应该眷恋不舍,而不是离去。或许,这数月下来,少年人已经思索了很久呢。嗯,还有那封老人的信。林千秋目光温润的审视着木叶的脸庞,也捕捉到了微微沉下的眸子里那隐藏着的几分迷茫。
······
到底还是个孩子呀?
哪那么容易懂得什么选择呢?
林千秋此时已经明了木叶之所以得病的原因所在:心病。或许,也没有那么严重。只是踏入这个年纪的少年人会遇到的几许忧愁。对于早熟的木叶来说,当然不止于一些懵懂青涩的心绪,而更多的却是脚下的道路与选择。
林千秋有些感叹,到底还是来了。虽然,他一直希望被少年隐藏起来的云烟山下的悲伤与迷惘,能够随着时光慢慢走远,木叶会慢慢在书院的时光里,寻觅到新的朋友,也会渐渐懂得他所好奇的求道是什么样子,还有他所好奇的世界是什么模样。
坦言说,林千秋虽然尊重少年人自身的意愿,但他更希望木叶能踏上修道之路,不是因为修道之人会拥有更悠长的生命,也会拥有常人难以理解的仙术能力,而是因为修道会让一个人的灵魂从世俗的庸碌中超越出来,像获得新生一样,重新发现自己与这个世界。而这时,灵魂会感觉到一种别样的美,仿若赤裸裸地站在世界面前,时间搭起了一个舞台,灵魂与世界起舞。
而且······
林千秋现在隐隐约约地觉着,其实这万千尘世里的芸芸众生,其实也都行走在道上吧,只是他们从未发现,日用而不知。
不过,虽然林千秋有意让木叶坚定继续问道的心思,但他也不希望······
想到这里,林千秋望着眼前这个又长高了的有些瘦弱的身影,澄澈如墨的眸子,一如既往的深如幽潭,但却有些灰暗,似乎少了几分往日里应有的灵气。眼睛无神的游移着,林千秋见此加深了他的判断。也正因如此,他才特意在课后,喊木叶来教学斋来,打算开释一下他的心结,也听听这个少年人心里的想法。
话题都是从身边的琐碎的事情开始的。
“木叶最近上课感觉还好吧?老师的课好听吗?”
“藏书阁有本书不错,你有空可以去看看。”
“最近百花园里荷花开了,你有没有去看看?”
······
林千秋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开导者与聆听者,始终挂在嘴边的温润微笑,还有儒雅安然的气质,安静时如亭亭翠竹。平实的话语,有着几分厚重的嗓音,还有眼中的温柔与肯定。这让与他谈话的人都觉得如沐春风,仿佛冬日里的阳光,让人感觉到温暖,同时也能如脱下裹着的棉袄一般卸下心里的防备。
话题就这样不经意间走向了深入。人终归还是需要他人的,将事情憋在心里无疑是一种最坏的逃避方式,这只是因为身边没有可以信任与理解的人,而如果有的话,谁愿意将不开心的事情藏在心里呢。
未时刚过,午后的阳光在灰褐色的屋檐下翻了个筋斗,跃进了打开的窗户,最终落在那葱葱郁郁的文竹上。在小小的房间里,文竹轻轻摇曳着身姿,似乎也和主人一样在期待少年人敞开心扉的话语。
终于,在林千秋询问之后的小小沉默过去以后,木叶抬起了头,眼睛里的那抹阴霾也更重了。他没有望向林千秋,目光直直的伸出去,似乎望着窗外的翠竹,又似乎没有任何焦距。只听他轻轻说道:“老师,我有些看不清远方了。”
林千秋静静地听着,他知道木叶还有下文。
“和那时在云烟山下很像,却又不一样,那时我也会犹豫,会去思考未来的方向,但内心还是安然的,就像偶尔蓝天上飘过浮云,但改不了蓝天的广阔。但是,此时,我也在犹豫,却似乎陷入了迷茫。我感觉视线都被大雾遮蔽。我能感觉到修为每日都在精深,如今莲花已经含苞,但对于接下来的道路,就像被推着前行·····”
林千秋听着,心里有些讶异木叶进境的迅速,虽然他能预料得到灵寂之境是挡不住木叶的。但是······按常理,如果心中没有对道的坚守,不会进境如此呀?林千秋按下了心头的疑惑,伸出手抚摸着木叶的脑袋,和缓地道:
“迷茫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也算是一件好事。”
木叶听闻,抬起头来,眼中写着大大的疑惑。林千秋目光温和,笑着继续说道:
“我本以为你会过些日子才会有这个问题,也希望你能在迈过闻音之境以后,再有这个问题。但看来是不行了,不过,这也是件好事。”
林千秋脸上滑过一丝苦笑。他凝目望向木叶,声音和缓,慢慢透出一种坚定的味道:
“叶儿,我讲课时说过:修道也好,人生的道路也罢,最困难的事情无非两种,一是选择,二是坚守。而这是每一个人生命历程中,都会反反复复遇到的。你现在就再一次站到了选择的门口。”
说着,林千秋望着木叶的眼里带上了几分怜惜。
“本来,像你这么大年纪的孩子,是很少会做出选择的,即使很多人会因为修道的原因,面临闻音之境的选择,但对于他们来说实际上还是没有选择。因为他们当中很多人由于家族或者其他原因是必须要踏上修道之路的。而且,在这个年纪,即使很多人少年老成,也不会经历很多风雨,有很多大人帮他们庇佑并且做出选择。而你不同。”
林千秋轻轻吐出最后四个字,似乎害怕触动了少年人敏感的心。他凝望着少年人低下去的脑袋,心里不免起了几分愧疚,或许自己应该像别的大人一样,帮他做出选择,而不是把他赤裸裸的放在命运的面前,逼着他默然无助的做出选择。
不过,这或许也更让你接近了修道的本意,修道即是修心,道也就是生命之路的一个倒影。修道的种种磨难,也就是生命历程中的种种纠葛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展现出来的结果。
轻轻叹了一口气,林千秋在心里默默对自己说道,也没有就此继续深入,而是转向另一个问题。
“我本身希望,你能凭借一颗赤子之心,像很多前辈一样,跨过问道四境。在书院的生活里渐渐找寻到新的道路。以此,来完成一个平稳的过渡。当然,我是有私心的。”
林千秋坦诚了这一点。
“我更希望你能踏上修道之路,只不过,如今看来似乎······”
正在林千秋摇头之际,一阵坚定的声音传来。
“老师,我想继续修道。”
少年顿了一下,继续道:
“而且,我也切实感受到,修道对我的帮助,阅读经典,是神交古人,而自我体悟,却是与天地参,或许自己还达不到那种境界,但心境确实有所提高。”
林千秋有些讶异地抬起头,他本以为少年人是对修道产生了困惑,不过看来似乎不是这回事儿,而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少年人的修为能一如既往的快速增长了,甚至离灵寂之境大成只差临门一脚。
“而且,我的初衷仍未更改,我还是想去看看这个世界,还有这个世界上活着的人。”
木叶抬起头望着有些讶异的林千秋,带着一股青涩与些许成熟,眸中闪烁着坚定,最后的半句话他是慢慢说出口的,带着几分强调的味道,也是他在书院这数月来的所得。
“不过,我思虑的是,似乎我还缺少一种动力,亦或许是一种支撑感?”
木叶的话语有些晦涩,他自己也没有搞明白,他现在在思虑什么,又缺乏着什么。毕竟,认识自己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更何况是他这样的年纪。
“嗯,或许,嗯,老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嗯”,林千秋答应了一声。
“您为何要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