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这样过去。随着不少学子相继步入心澄之境,以及李子木的催促之下,木叶也打算第二日去百花园碰碰运气,不过他的心里倒是不抱什么希望。因为上一次踏入那个玄妙之境的时候,所处的环境与百花园大不相同。
第二日,木叶起了个大早,出门一看,却未想到昨夜一场大雨,而地面还有一些积水,天也阴沉着,还刮着冷风。木叶皱了皱眉,望着门前被吹打得七零八落的树叶,还是决定去百花园看一看,毕竟今日也没有别的安排。
沿着一条小路,木叶穿过了湿淋淋的草丛,跳过了几滩积水,看路上的草木,耷拉着身姿,不复春日应有的活力。木叶心里的希望更是渺茫,也加快了脚步。转过这条小巷,再越过那座石桥,就进入了百花园。
百花园,名字很简单,有些俗气,远不如另一处清泉轩那样富有诗意,园内唯一可以称道的也就是一年四季芬芳不断的花,不过也没有百种。花园的中心是一座荷花池,春日里当然没有荷花盛开。荷花池旁有几棵高大的垂柳,不过摇曳的身姿却透露着婉约的影子。柳树周围是一片草地,草地四周有几丛灌木,或是牡丹,或是杜鹃,柳树旁还立着几棵樱花树。整座百花园,陪着园前的小桥流水,很有仕女的美感,而与之相比,以松柏翠竹为主的清泉轩则更像是一位君子。
今日,在一夜狂风骤雨之后,也是将近暮春的缘故,百花园里大部分花都随风凋落了,落红满地,即使有一些还残留在树枝上,也并不完整,像是破碎的锦缎和折翅的蝴蝶,令人怜惜。或许是自小生活在云烟山下,也是深受父母爷爷影响的缘故,木叶也有着惜花的情思。一路走来,穿过花丛间的石径,木叶轻轻用手碰触着枝上的残花,有时蹲下,拾起地上沾染污泥的落红。眼里流露着一丝不忍,心里却也在宽慰着自己,这是自然大化的一部分。有诗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正是此理。
雨后的百花园无疑是寂静的。昏暗的天空与阴冷的风,这让很多原本打算来这里的人都打了退堂鼓。早晨,伴着雨后清新的空气,夹杂着泥土与花蕊的气息,百花园里空无一人,除了站在池边的木叶。
望着池中自己的倒影,心由几分怜惜所带来的悲意与沉重变得宁静,甚至是有些冰冷。这种冰冷让木叶的心绪无法流转,也无法如往日一般在安静时想起过往。木叶觉得自己仿佛就成了一面镜子,倒映着此时此地的百花园,阴冷的天、黯然的柳、彻骨的水、满地的落红,心里却没有丝毫的温度。这或许更接近于那日早晨,第一次的大道和鸣,却也比那时更加安静,但是这一次道的韵律却迟迟未至,有的只是越来越冰冷的内心。
木叶察觉到了有些不对,但心却与神相背离,神仿佛被窒息,想要大声呼喊,却撼不动这面镜子。终于,一只黄鹂在此时鸣叫了一声,激起了一池涟漪,心中的那面镜子也随之破碎。木叶从刚才那种境域中抽身而出,长呼了几口气,心里有些后怕。细柳轻抚过他的面庞,木叶心里慢慢平静下来,回想刚才,却不知为何会如此,也不知为何自己会对那样一种心境感到害怕,甚至有一种窒息感,似乎自己的身体甚至心灵都不属于自己了。
甩了甩脑袋,木叶斜依在柳树上,将刚才的一幕驱逐出脑海。暂时不去管它了,木叶心里这样想着,还是继续去考虑如何进入心澄之境吧,毕竟已经来这里了。
木叶半倚在柳树上,望着远处的花草,甚或是更遥远的石桥,目光有些游移不定。在微愣中,心思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而时间也过得很快。木叶觉得这样子不行,自己似乎又陷入执着了,正打算离去。却没想到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青色身影,林千秋。木叶原本有些失意的暗淡的双眼立即变得鲜活起来,见到熟悉的人总是让人开心的,而且是在这样一个时间。
林千秋也看见了他,不过眼中闪过了一丝错愕。自上次山长云落仙发现他心结未解,并指点他来百花园看看之后,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或许是因为最近的事情有些多,自从上次与师叔吴仰篁长谈之后,林千秋又与他交谈了几次,主要处理的也是远古遗迹的探索问题,除此之外,还要上一些课程,并且他抽了个日子,拜访了一下十年前对他有所照顾的那位浮生书院的老师。这林林总总,导致林千秋将来百花园这件事拖了很久。
不过,这是不是所有的原因。或许,林千秋自己觉得不止于此,他似乎一直想要去拖延,为的或许是暂缓一份别离。
终于,到了暮春时节,林千秋终于找了个时间,出来走走,却没想到是在大雨之后,也没想到会见到木叶,那份要解开心结的心思也淡了许多,不执著,也不强求。于是,也微笑的迎了上去。最近是有好一阵子没见面了。想起来,林千秋心里有些愧疚,自己还是没有照顾好他。
木叶望着林千秋的双眼,心里有些温暖,行了一礼,道:“老师,今日怎么来百花园啦?”
林千秋用手抚摸着木叶的脑袋,调侃道:“当然是和你一样,去悟道了。”
木叶听此有些讶异,但也因为林千秋提及悟道,想起刚才的事情,有些气馁,道:“悟道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林千秋看木叶的神态、样子,便知道发生了什么,轻轻一笑,宽慰道:“这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修道之人也不会少之又少了。”又向前走了几步,回过头,继续说道:“叶儿,陪老师坐坐?”一边说着,一边指着一旁的石桌石凳,上面的积水已经被他用真气蒸干了。
木叶见此有些羡慕,也想陪一陪老师,就在此坐下了。两人聊了一阵子,林千秋问了问木叶的近况,话题也不经意间被带回了云烟山下的岁月。在阴暗的天空下,依依垂柳,一片萧瑟里,那一桌之地,却是宁静温暖的。
两人都不觉陷入了沉默,各自陷入了回忆里。良久。林千秋轻轻说道:“叶儿,老师想听听你吹得笛子了。”一旁,木叶似乎还未走出回忆,只是缓缓从衣襟里掏出来玉笛,慢慢送到嘴边,似乎是忘记了对林千秋行礼,也没有看他一眼,从石凳上站起,慢慢走远,似乎又回到了时光里,又似乎是从回忆里走出,轻轻吹起。
这是那首老人临终时听到的曲子,关于时光与回忆。一幕幕往事随笛声展开在两人面前,木叶紧闭着双眼,似乎不敢去看这天幕下展开的画卷,老人、山樱、温柔如水的男子、小丫头、小胖子······而另一旁,林千秋眼前的画卷则更加浩瀚,似乎包括了无限河山,有很多很多的人与故事,但始终有一抹倩影相伴,一同走过万水千山。曲声越来越悲凉,因为回溯的时光终到了老人离世的那一幕,而林千秋也沉浸去了,他脑海里浮现出十多年前,他回到宗门时看到的那个冰棺。
风,阴冷却变得柔软,似乎能轻易的穿过衣衫的间隙,直入内心。木叶的眼角轻轻流下了眼泪,他继续吹奏着,但前方似乎已经无路可走,有一种声音告诉他,就沉默在这种悲凉之中吧,过往不会再来,死去的人也不会再活过来。然而,生活还是要继续,离开了云烟山,见到了更多的人。此时,木叶睁开了双眼,望着眼前的书院,想到了这里的几个人影,悲凉的曲调渐渐趋于平缓,但那几个人明显承担不起这份悲凉。似乎乐曲声将要在这份悲意中戛然而止。
正在此时,天上的层云破开了一片空隙,阳光从中洒落,掉在那一树凋零的樱花上,很美,满地破损的沾染泥土的樱花,在阳光里泛着粉金相间的色泽。被风雨吹打的湿漉漉的叶片,此时,叶上的雨水也泛着晶莹,折射着此时的初晨的阳光,显得那么有生机与希望。木叶不禁回忆起老人走的那个黄昏,最后一抹夕阳,此时回忆起来除了悲凉,却有一种安然的味道。
回忆与现实重合,此时的笛声,不只有悲凉,也有一份希望在其中,恰如那时给老人吹奏时一样,在最后的最后,安静是终止,也是孕育新生的土壤。此时,木叶忽然想到了浮生书院门前的那副对联:“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心里有一层薄薄的膜被戳破了。他知道自己是踏入了那个境界,心澄之境,不过此时他的心除了安静之外,还有一丝难以抹去的悲意与希望,正如此时渐渐绽放的蔚蓝的天空。
而一旁的林千秋,在木叶笛声变化的时候,心绪也随之流转,走到了云烟山下,看到了老友、老人、叶儿。但他的心却慢慢跟不上笛声的跳动,越来越难以合拍,他望着地上的落红,却是很难走出那种悲意,很难放下,或者迈过最后一道坎,他还是无法欺骗自己的内心。在笛声终结之前,被逐了出来,当即吐了一口鲜血。林千秋连忙拿着绣帕接住,又看了一眼一旁的木叶,见他正在适应心澄之境,没有注意到,松了一口气。
林千秋侧着头,望向远处的满地落花与残红,望着绽开的蓝天,阳光洒下。林千秋并不否认这份温暖,他也能感觉到这份自然的生生不息的力量。但他还是无法如木叶一般走出,或者在悲哀里看到希望。因为那一束花是唯一,不会被代替,也无法代替。因为有些人终究会离去,有些人却是永恒。也因为,他踏入此门,修道的起点,只为了那一人。因一人而成,也因一人而败。
林千秋此时的心境倒是平和了许多,他知道自己的心结并未因此而解开,反而越系越深了。不过他倒是有些释然。他有些明白山长此前让他去百花园的原因,那时百花应该才刚刚盛开,自是冬去春来,希望所在,而如今······命运似乎又给他开了个玩笑,也是他自己选择的缘故。在这里,他也见到了希望,但他更见到了繁花凋零。不过他不后悔,因为这样他才看到了花的所有,从悲伤到希望的所有以及他自己的所有。也因此他走不出,也是命运注定的。他知道,那一束花,注定要在他的生命里绽放成永恒。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