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7500000012

第12章 天堂往左,郑国往右(二)

整个公元前701年冬季和次年春季,郑国和宋国都在为了经济问题而大肆扯皮,双方非但没有建立想象中的同盟关系,反而相互怨恨,渐行渐远。

入夏后,郑国实在受不了宋国无休止地责贿,便寻求第三方介入,企图通过外交斡旋使得宋国见好就收。

郑国相中的第三方势力是鲁国。鲁国是周王朝有口皆碑的社会公益人士,各诸侯国有什么家庭矛盾、邻里纠纷或红白喜事,都习惯找鲁国帮忙协调处理,反过来这也是鲁国借以在国际上布达威望、彰显身份的传统做法。因此鲁桓公将郎地之战的旧隙暂时放到一边,很爽快地接受了郑国的请求。

秋季,鲁桓公和宋庄公在谷丘会晤,专门商讨关于宋国减免郑国债务并达成双方和解的议题。

宋庄公是个老财迷,发自内心地不想让郑国赖掉尾款,不过碍于鲁桓公(鲁桓公的母亲仲子是宋庄公的姑姑,不知这个因素是否起到了某种程度的积极作用)的面子,他支支吾吾地应付了过去。

鲁桓公散会后仔细一想,宋庄公的态度那么勉强,说话那么含混,只怕是在敷衍鲁国,转头还会和郑国没完没了。既然肩起了和事佬的担子,鲁桓公就决心把宋国的思想工作做深做透,绝不能砸了鲁国的金字招牌。

稍后,鲁桓公在虚地会晤宋庄公,苦口婆心地劝他不要继续讨债了。为了感化宋庄公,鲁桓公甚至提出,可以将郜鼎还给宋国。

所谓郜鼎,就是郜国用来祭祀的一个青铜大鼎。郜国原本是宋、鲁交汇处的一个小国,后来被宋国吞并,成为了宋国的郜地,而国宝郜鼎也落入了宋国手中。

公元前710年,宋国的华父督作乱,弑杀了宋殇公。为了防止周边大国武力干涉,华父督向它们遍施重贿,其中送给鲁国的礼物,就是郜鼎。鲁桓公对郜鼎十分钟爱,曾经把它置放在太庙里祭祀祖先。

鲁桓公亮出郜鼎的用意很明显,那就是提醒宋庄公不要忘了,当时若非郑国和鲁国等诸侯的成全,宋庄公不可能这样舒舒服服捡个现成的国君来当。既然如此,你宋庄公又何必苦苦相逼呢?

宋庄公微微羞赧,却又推说自己搞不太清楚,需要回去查阅档案才行。

鲁桓公口干舌燥,只好打道回府,静候佳音。

谁知这一别后,宋国那边就了无音信,自秋而冬,转眼已近年关。尼玛就算是翻《四库全书》也翻完了,就算是收集龙珠也收集齐了,鲁国却依然没有收到宋国查阅档案的结果反馈。

可是郑国就不同了,宋国前来逼债的使者络绎不绝,旋踵接至,遮天蔽日,蔚为壮观,搞得郑厉公都想顶风冒雪出去避几天风头再说。

这时,感人的一幕发生了。鲁桓公不辞烦劳,再次致电宋庄公,邀请他在龟地会晤,共商如何尽快化解宋、郑外交危机。

然而令鲁桓公和全世界人民意想不到的是,这次会晤的过程十分简洁,没有浪费一丁点多余的口水,宋庄公竟然直接拒绝了鲁桓公的和平倡议,并且很不耐烦地告诉鲁桓公,这件事是宋国和郑国之间的纠葛,鲁国少管闲事,OK?

鲁桓公终于勃然大怒,给脸不要脸,你宋庄公要了钱去买棺材啊?

发罢飙,鲁桓公立即与郑厉公在武父结盟,紧接着宣布,合兵伐宋。

行侠仗义、打抱不平,我仿佛感到一股古君子之风自鲁桓公身上扑面而来。鲁桓公,老子如果早生3000年,自带装备也要报名参军,追随您一起去痛扁宋庄公这个猪头三四五,简直就不是个家伙,是可忍孰不可忍!对吧?

公元前700年冬发生的郑、鲁伐宋之战,是郑、宋债务纠纷多边化的一个显著标志。这个头一开,哗啦啦啦不得了,竟然在极短的时间内演变成了中原政治格局的大洗牌。

中原另一个主要大国卫国以及最早介入中原事务的边缘大国齐国,还有平时出镜率不那么高的纪国和南燕国,也积极主动地参与了进来。

其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公元前699年,郑国率领郑、鲁、纪三国联军与宋、齐、卫、南燕四国联军爆发了东周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庞大的战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老师准备从两个层面进行解构。

一是宏观层面。东周时代,礼乐崩坏,诸侯各国不再满足于固守分封之初确定的势力范围,纷纷向四面拓展,导致各国边境充分交汇(分封之初,诸侯国散布在广袤的大地上,人们的生产生活主要集中在城邑及城邑周边,国与国之间还留有大片空白的缓冲地带)的同时,政治经济往来越来越频繁,利益关联也越来越紧密。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任意两国之间关系的张驰,都会引起其他各国不同程度的连锁反应。在这样的环境中,固守中立非但没有可能,而且没有意义。中立只能说明你没有打手,没有朋友,没有后台,况且最后无论谁输谁赢,赢的人觉得你不肯归附,输的人觉得你见死不救,总之两头结怨,里外不是人。

二是微观层面。在这场两方七国的战争中,助拳的诸侯并不是完全为了支持郑国或支持宋国而来,他们只是藉由参与这场战争调整平时积累的各种其他矛盾。

譬如很明显可以指出的是,齐国和纪国是老冤家。公元前868年纪炀侯进谗,周夷王用酷刑烹杀了齐僖公的八世祖父齐哀公。

即便抛开这段仇怨不说,单从地缘角度看,纪国位于临淄东南不过百里,齐国若想扩张就必须吞并它,鲁国则一直暗中支持纪国对抗强齐。

卫国和南燕国长期以来就有联手抗击郑国侵蚀的传统,而卫国公然收容被郑厉公赶下台的郑昭公,则是延续了它一贯的做法(以前曾收容反叛郑庄公的共叔段),寄望日后实行以郑人制郑国的策略。

当然,也许还有一些上不了台面的过节,譬如谁勾引了谁的老婆呀,谁昨晚打牌抽了老千呀,谁玩魔兽被造塔阴死一怒之下准备到现实生活中报仇雪恨呀,不一而足。鉴于春秋年代久远,史籍对相关事件的记载又语焉不详,可以推断,某些稀奇古怪的理由应该是存在的。

这场战争的结果,老师也是找了好久,才在孔子编纂的《春秋》中找到,那上面粗略地说:“齐师、宋师、卫师、燕师败绩。”

败绩的意思,《左传》庄公十一年里有一句话可作为注释:“大崩曰败绩”。言下之意,那就是惨败了。

败绩这个词在《春秋》所述242年间(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亦即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无数的战争记录中出现的次数不多,总共16次。也就是说,郑国联军在本次战争中以巨大优势取得了罕见的辉煌胜利。

但是,同学们在考量胜利的含义时,要注意区分两个层次,一个是战术上的胜利,另一个是战略上的胜利。

举个例子,二战中纳粹德国依靠闪击战术偷袭苏联,从边境马不停蹄地一直打到莫斯科,然后突然发现自己陷入了与英国和苏联两线作战的不利境地,以此为转折点,纳粹德国最终走向了不可逆转的死亡。

这充分说明了战术胜利无关大局,真正决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还是战略势态。

我们回过头来再审视一下郑国的胜利,它在鲁国和纪国的帮助下,击败了宋国联军没错。可是,自公元前719年被宋、卫、鲁、陈、蔡五国联军入侵以后,郑国二十年来在中原呼风唤雨,颐指气使,几时面临过如此严峻的挑战?

所以,公元前699年的这场战争,其最大的看点不是规模巨大,也不是郑国轻松取胜,而是郑国安全形势的急剧恶化。

如果同学们觉得这场战争反映郑国衰退的意味还不明显,那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就非常表象化了。

战后,郑国派使者赴鲁,请求鲁国不再计较郎地之战的恩怨情仇。公元前698年春,郑厉公和鲁桓公在曹国会见。同年夏,郑国派使者赴鲁,重温武父盟会和曹国会晤的友好。

同学们看,四年前还在郎地耀武扬威的郑国,突然间开始百般讨好鲁国,这难道不足以说明郑国现在严重缺乏安全感吗?

更有说服力的证据出现在同年冬,宋国联合齐、卫、陈、蔡四国伐郑。

这一回,郑国没有找到援兵,独立支撑,结果兵败如山倒。联军首先攻占郑国东郊的牛首,然后长驱直入,至于新郑,焚毁了新郑的渠门(一座城门的名称),前锋冲进新郑市中心,最后拆了郑国祖庙的一根椽木作为战利品带回宋国,用作了宋国西郊的卢门(也是一座城门的名称)的椽子,以示羞辱郑国。

无论如何,当一个国家的都城出现了敌对国家的军队,我都坚持认为,这个国家相当于已经死了一次。

公元前698年,让我们向曾经叱咤中原的郑庄公致以祭奠。郑庄公活着的时候,把郑国的影响力拔举到了其他同时代诸侯国难以企及的高度。但正是在这空前成就的反衬下,在后人看来,郑庄公的人生显得格外的悲情。

因为他一手创下的大好基业,犹如昙花一现般,只绽露出刹那芳华就匆匆凋谢。这个东周历史上最年轻的国家,它留给世界所有最波澜壮阔的映像,都已随着郑庄公的死亡而骤然逝去,化作一缕青烟,再也无从追觅。

假如郑庄公的魂灵泉下有知,他是否会为这无情的沧桑变迁挥洒一掬英雄泪呢?他又是否会像个参透成败的豪客般发出浩然喟叹呢?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尘事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呜呼哀哉!尚飨!

同类推荐
  • 三国之霸王盖世

    三国之霸王盖世

    魂穿千年,霸王只手盖九州……重生在乱世,唯一能做的就是活下去……
  • 在繁华中沉没·清帝国

    在繁华中沉没·清帝国

    中华帝国的脚步沉重而拖沓,而且,陷入了一个怪圈:从王朝初建的清明,到末期的腐朽,随后被不堪重压的农民起义推翻,而新的王朝又重复这样的轮回。我们的帝国,犹如意气风发的少年,在这样的轮回中逐日变为垂垂老者,巨大的身躯轰然倾倒于烟尘之中。在帝国的历史中,我们看到惊人的相似:制度的承袭、人物的脸谱化……每个中国人,在借此套丛书回望来时路之时,都将为我们的历史而欢呼、惊讶、愤怒,甚至于椎心泣血。本书内容包括:孝庄、选储风波、皇帝和权臣、科场黑幕、民族怀柔之策、满族的婚姻习俗、郑成功、“康乾盛世”、两种文明的碰撞、洋务运动、袁世凯等。
  • 胡华文集(第一卷)

    胡华文集(第一卷)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中国历史概要、中国近代革命史讲话、日本投降以来美帝国主义侵华史略、日本投降以来中国政局史话等。
  • 公元191

    公元191

    白楚峰遭遇的意外是否跟这个有没有关系?奇异遭遇之后,他到了一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他既身系这个世界,但这个世界又于他何干?他心中对那个她有所挂念,但他也感激带给他新生活的她,他遇到了倾国倾城的美人,但欣赏及同情比贪恋更多。他无法振臂一呼,就立刻有小弟拜他做大哥,在英雄面前他不过是个凡人,但却是英雄的知己。他更无法与不世群雄瓜分这个世界,但他却希望维系一个属于他的小天堂。本文不是爽文,没有金手指。不是1111,没有艳福无边,只有多情自古伤离别。可以是酒的香烈,可以糖水的甘甜,也可以是茶那般浓郁,就当是散心那样去走过那一段历史而已。
  • 羽式春秋

    羽式春秋

    一位军人,一位官场落魄者,一次重生,另一段经历,另一段兄弟情,这是别样的春秋,华丽的战场,斗智斗勇,绝对在你意料之外。
热门推荐
  • 傲娇帝少:太撩人

    傲娇帝少:太撩人

    新婚之夜,顾天依无故失踪,让新郎东方泽陷入绝望之地。一年后,她刚一出现就被抓了个正着,他用尽各种方式对她折磨,目的是要将她留在身边。她越是想要逃走,他就越是穷追不舍。这一辈子,无论天涯海角,顾天依也别想逃脱他东方泽的手掌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是否爱过,是否拥有

    是否爱过,是否拥有

    请跟着我一起念:An安,呢俺南――An南。对!没错。An南.An南,你也可以叫我安南。想过游历于文字之间,行走在天下的靠“卖字”为生的行者。我是An南一个因为没有故事而创作故事的行者。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永恒魔主

    永恒魔主

    落魄不失心,雄冠不失礼,畅快生死事,贯彻绝古今。蛮荒大陆,诸神损落,谁是最后的主宰者?妖魔并起,万族争锋。谁是背后的博弈者?看我少年郎,如何从幽冥中走出一条淌血的仙途……
  • 《十二星座之当天际混乱》

    《十二星座之当天际混乱》

    茫茫宇宙中,神秘的星座如此美丽!!白羊、天蝎、狮子、金牛、双鱼、双子、水瓶、处女、摩羯、天秤、射手、巨蟹十二星座都有着守护者,他们和睦相处。一场叛变、一场灾难,打乱了这和平幸福。。。。一个善良的人类女孩与守护者的故事。看他们,挽救灾难。。
  • 魔愈堂

    魔愈堂

    本是兄弟,旗鼓相当。当至高无上的权利出现,一个变成恶魔,一个是恶魔中的天使。一场带有心机的比试,两败俱伤,一个落到无尽黑暗的魔下界,一个降临在光明的人间午后。自此魔界大乱,无主。一千年后......一个现代学生,得知自己背负了千年的梦,大家早已坐立不安,黑暗泉水汩汩涌动,黑暗力量即将苏醒,谁才是真正的魔主?(本文求收藏!)群号:476255668
  • 九州浮沉录

    九州浮沉录

    生老病死,万物循坏之道。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神州大地上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以自身为炉,吸天地灵气,纳日月精华。久而久之,竟突破人体桎梏,可容颜不老,寿元倍增。其大能者,更可摘星逐月,移山填海。他们,称自己为修真者。他们生活的世界叫做,修真界。
  • 萌主嫁到:恶魔校草的小淘妻

    萌主嫁到:恶魔校草的小淘妻

    她是软萌的元气少女,他是学院公认的校草王子,她视他为恶魔,恨不能避而远之,他却早已对她暗生情愫……她是温和有礼的大家闺秀,他是外人眼中不爱说话的冷面男神,唯独对她体贴入微,她对他充满好奇,他对她一见钟情……那么问题来了:恶魔校草和贴心男神,哪一款才是你的料?日久生情与一见钟情到底哪个才是王道?
  • 锦食天下

    锦食天下

    他连续数次拒绝了米其林三星厨师的称号。他连续数年登上了米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全球最有影响力人物排名前十中,他是唯一来自餐饮界的入选者。他撰写的《食经》总销量销量仅次于《圣经》,成为全球性的饮食指南。华夏最大媒体曾经这样评论过他:他是一个高尚的厨师,一个纯粹的厨师,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厨师……
  • 岳不群传

    岳不群传

    他为了理想走入黑暗,迷茫过,徘徊过,堕落过,但从未曾忘却过那曾经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