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寸间可以改变贫穷和落后。
又是四年过去了,大瑶村在时间老人神奇的手术中,悄悄地进行着一场伟大的变革。村民们纷纷推倒原来世世世代代住的土楼,在原址上盖起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而且,由于国家实行村村通工程,不但通了电,还通了有线电话,在家里就能与远在千里之外打工的亲人聊上天,这让不少从未出过门的山里人感到震惊。
柳家成了大瑶村人心目中的小康之家。柳家兄弟们合资开办的砖瓦厂由于赶上了好时机,生意异常红火,规模越来越大,吸纳了不少村里人来打工。由于老大柳成龙为人稳重仗义,又乐善好施,渐渐成了村里人心目中的大能人,是柳家新一辈中的代表。
小妹柳成荫也不简单,她刻苦钻研养殖技术,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鹅专业户。她的鹅场建在冷水河边,这里水草丰茂,鹅吃饱后就下河嬉戏,优哉游哉的,一只只都长得膘肥体壮,令人眼热。
柳成荫养鹅成功致富后,前来向她取经的人不少,她也总是悉心传授,毫无保留,扶植起不少专业户。
这一年,村里的领导班子进行了三年一次的换届民主选举。柳成龙以极大的优势票击败了邱国成,成了一村之长,而原村长邱国成众叛亲离,落选了,而且选票排名滞后,令他颜面扫尽,大为恼火。此后不久,邱国成大病了一场,几经治疗,病情仍未见好转,每况愈下。
在选举当天的就职典礼上,柳成龙又宣布了三条好消息:第一,继续办好砖瓦厂,吸纳更多村民来砖厂工作,让大伙儿都推倒土楼,搬进新居;第二,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养鹅业,探索肥肝鹅的饲养,将来还要开办鹅产品加工厂,对鹅进行深加工,同时聘请柳成荫为技术指导员,对各养鹅专业户进行指导;第三,今年的村提留,乡统筹款减免一部分,以后逐年减少,直至全免。
听到这三条大好消息,村民们都欢呼雀跃,奔走相告,然后自发凑钱请来客家半班,大唱了三天三夜。欢乐的锣鼓声、高昂的唢呐声响彻云霄,驱散了人们心头的疑云,带来了新一年的憧憬和希望。
儿子柳成龙当选村长是柳铁嘴心中最快慰之事。终于彻底击败了邱国成这个斗争了快一辈子的冤家对头,柳铁嘴觉得浑身舒坦。
女儿柳成荫养鹅成功后,丰厚的经济收入彻底改变了家里贫穷的经济状况,更让柳铁嘴底气十足,人前说话也响了几分。村民们也更加敬重这位耿直、能干的老先生,家里有什么红白喜事,一定要奉他为座上宾。
柳铁嘴心里像灌了蜜一般,甜滋滋的。“人啊,就是不能穷,穷了,连狗都瞧不起。”心血来潮的时候,他常常这样感慨万分地对老伴道。
每每这时,柳母就要同他唱对台戏,道:“人啊,只要平平安安的,穷点没什么大不了。”
柳铁嘴知道老伴心有所指,那就是六年来依然杳无音信的小儿子柳成林。这也是他心中无法抹平的伤痛,只好哑口无言,默默地想着心事。
是啊,儿子离校出走,六年不知所终,这事不管摊到谁头上,都一定不会好过。不光如此,随着时光的一天天流逝,柳铁嘴夫妇担心的不光是儿子柳成林,女儿柳成荫一样令他们放心不下:俗话说,女大不中留,如今,柳成荫已经是二十四岁的老姑娘了,人家的闺女这个年龄早巳是几个孩子的妈了,而柳成荫呢,虽说已同柳成林订了婚,可日子一天天过去,柳成林依旧杳如黄鹤,生不见人死不尸的,日子长了,难保成荫不起二心。尤其是柳成荫这样漂亮、聪明又能干的女孩,打着灯笼都难找,若不
是已同柳成林订了婚,恐怕家里的门槛都被媒婆踏平了呢!现在虽说没有媒婆明目张胆地登门说媒,可背地里依然还有不少人在打她的主意。柳铁嘴知道,这些人里面有一个叫耿秋华的,是成萌在东莞打工时的工友,曾到过自己家几次。他家在黄泥岗街上,开着一间家电维修店,这小子人挺不错,家里也宽裕,可近三十了,还不愿婚娶。他妈托媒人带来一个又一个姑娘,可这小子不是避而不见,就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说人家这也不是那也不好,这可急坏了他妈,经过旁敲侧击地细心询问,才明白儿子心中已有意中人,于是立即打发媒婆前去说媒,可人家已经许配人了,而且是个童养媳。柳铁嘴还清楚地记得那天媒婆登门的情景,自己毫不客气地羞辱了媒婆一顿,把她轰出了家门,此事很快就传开了,自此,来提亲的才渐渐销声匿迹。然而,事过不久,柳铁嘴就发现,这个姓耿的小子并未因此死心,他常常趁柳成荫赶集的时候对她大献殷勤。柳成荫虽然不为所动,严词拒绝,但日子一长,恐怕夜长梦多。如果真是这样,那岂不人财两空了吗?
想到这里,柳铁嘴心里不免暗暗着急起来,此后一连几天,吃不下睡不香的。
柳母看在眼里,一天晚饭后,见女儿柳成荫回房去了,就悄悄地道:“老头子,这几天你怎么啦,心神不宁的,好像有什么心事?”
柳铁嘴叹了口气,道:“女大不由娘啊!”
“怎么啦,你说清楚点,别说半截留半截的。”柳母道。
“荫儿这丫头同黄泥岗街上那姓耿的小子还有来往哩!”柳铁嘴无奈地道。
柳母一听,赶紧压低嗓门道:“别瞎说,荫儿是同林儿订了婚的,她可不是这种人。”
“好,算我说错了,是那姓耿的小子还在死缠着荫儿。”柳铁嘴道,“哎呀,你不晓得,在黄泥岗街上那姓耿的小子又是请吃又是送礼物,末了还要帮荫儿挑担十里相送呢。”
“那荫儿接受了吗?”柳母道。
“没有,一样也没有,我都暗中盯得仔细。”
“那你还担心什么呢?”
“哎呀,你不知道,好女难经赖汉缠,何况林儿又无踪无影的消失快六年了。”柳铁嘴道,“你就担保荫儿没有变心的那一天?”
听了这话,柳母才感到事情的严重,她焦急地道:“那可怎么办呀?”
柳铁嘴道:“办法倒是有两个。八月初一快到了,你同成荫一起上大瑶寺去上香拜菩萨,让它保佑成林平平安安的,再托个梦让他赶快回来;第二呢,我要瞅着机会好好地教训一下那姓耿的小子,让他彻底死了这条心
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一,都是赣南客家人传统的朝神拜佛的好日子,村民们对此极为重视,朝圣日前的好几天,家家户户就开始清扫,还要斋戒。这并不是做做样子给人看的,他们要发动全家老小把家里家外打理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以万分的虔诚去迎接朝神日的到来。在这前后一段时间里,集市上的卖肉铺一概冰冷肃静,大大小小的饮食店也绝不敢用猪油炒菜煮饭炸油条,否则,给食客掀翻了台発椅事小,万一亵渎了神灵,怪罪下来,定要吃不了兜着走。民间流传着许许多多一不小心触犯神灵被惩罚的经典故事,足令每一个村民铭记在心。比方说有一个人不小心失嘴骂了人,结果好端端的牙齿忽然疼了几天;有的人嘴馋,禁不住偷吃了鱼肉,结果肚子立马就翻江倒海起来,上吐下泻,吐完了,泻完了,肚子也就不疼了……
朝神日前后这段日子,也是寺庙一年中最风光最热闹的时候。村村寨寨的男女老幼仿佛约好了一般,成群结队,敲锣打鼓,手提肩挑着各种供品,涌向大大小小香雾缭绕的寺庙。
如今,村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出手就更加大方,供品从通常的香纸蜡烛、水果点心发展到大豆芝麻、茶油蜂蜜,还有的直接捐钱,当然,他们去朝神拜佛都有自己的目的,求财求丁、祈福祈寿、寻人找物、除灾去病,不一而足,还有的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少平安,合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