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2700000027

第27章 伤寒明理论(3)

舌上胎第二十二

伤寒舌上胎,何以明之?舌者,心之官,法应南方火,本红而泽。伤寒三四日已后,舌上有膜,白滑如胎,甚者或燥或涩或黄或黑,是数者热气浅深之谓也。邪气在表者,舌上即无胎。及邪气传里,津液结抟,则舌上生胎也。寒邪初传,未全成热,或在半表,或在半里,或邪气客于胸中者,皆舌上胎白而滑也。经曰: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邪初传入里者也。阳明病,胁下鞕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是邪气在半表半里者也。阳明病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是邪客于胸中者也。藏结宜若可下,舌上胎滑者,则云不可攻也,是邪未全成热,犹带表寒故也。及其邪传为热,则舌之胎不滑而涩也。经曰:伤寒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是热耗津液,而滑者已干也。若热聚于胃,则舌为之黄,是热已深也。《金匮要略》曰: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若舌上色黑者,又为热之极也。《黄帝针经》曰:热病口干,舌黑者,死。以心为君主之官,开窍于舌。黑为肾色,见于心部,心者火,肾者水,邪热已极,鬼贼相刑,故知必死。观其口舌,亦可知其逆顺矣。

衄血第二十三

伤寒衄者,何以明之?鼻中血出者是也。杂病衄者,责热在里。伤寒衄者,责热在表。何以言之?《病源》曰:心主血,肝藏血,肺主气,开窍于鼻。血得热则散,随气上从鼻中出,则为衄,是杂病者,责在里热也。经曰: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宜麻黄汤。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小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以此观之,是伤寒衄者,责其表热也。《千金翼》曰:吐血有三种:一曰肺疽,二曰伤胃,三曰内衄。既吐血家,谓之内衄,则其鼻中出血者,可谓之外衄,是经络之血妄行也。经络热盛,阳气壅重,迫血妄行,出于鼻则为衄。经曰: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

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又曰: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

言衄为经中阳盛也。凡伤寒脉浮,鼻中燥,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是欲衄也。经曰:阳明病,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又有不应发汗而强发汗,因致衄者。经曰: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是也。衄家,虽为邪热在经,而又不可发汗。经曰:衄家不可发汗,发汗则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前云桂枝汤、麻黄汤治衄者,非治衄也,即是发散经中邪气耳。若邪气不得发散,拥盛于经,逼迫于血,则因致衄也,即非桂枝、麻黄汤专治衄也。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是经中之邪随而散则解矣。故知衄者,不待桂枝汤、麻黄汤发散之也。衄者,若但头汗出,身无汗,及汗出不至足者,死。黄帝又皆以为不治之疾。临病之际,审而治之,则不失矣。

哕第二十四

伤寒哕者,何以明之?哕者,俗谓之咳逆者是也。音噎近于哕。者,但胸喉间气,寒(塞)不得下通,然而无声也。若哕,则吃吃然有声者是也。哕者,成(戊)金也。胃受疾,故哕哕也,也,皆胃之疾,但轻重有差尔。虚寒相抟,反饮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抟,其人即,言胃气虚竭也。伤寒,大吐大下之后,极虚,复极汗出者,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又,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即是观之,哕、皆胃疾可知矣。经曰:跌阳脉浮,则为气,脉滑则为哕。

此为医咎,责虚取实之过也。大抵妄下之后,胃虚气逆,则成哕也。经曰:湿家,若下之太早则哕。本虚,攻其热则哕;而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则哕。诸如此者,皆下之后,胃虚而哕者也。然者,正为水寒相抟,必曰小青龙汤去麻黄加附子而可矣。至于哕者,则又热气拥郁,气不得通而成者也。轻者,有和解之证。重者,有攻下之候。经曰:有潮热,时时哕,与小柴胡汤者,即是和解之证也。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即可攻下之候也。伤寒至于哕,则病已极也,非若渴烦等轻缓之候。如太阳中风,以火劫发汗,阴阳俱虚竭,身体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而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语,甚者至哕,是言其极也。又,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是为真病。其若是者,虽有神医之术,当斯脱绝之候,又何以措其手足哉?

咳第二十五

伤寒咳者,何以明之?咳者,声咳之咳,俗谓之嗽者是也。肺主气,形寒饮冷则伤之,使气上而不下,逆而不收,冲击膈咽,令喉中淫淫如痒,习习如梗,是令咳也。甚者,续续不已,连连不止,坐卧不安,语言不竟,动引百骸,声闻四近矣。咳之由来,有肺寒而咳者,有停饮而咳者,有邪气在半表半里而咳者,虽同曰咳,而治各不同也。《内经》曰:肺之令人咳,何也?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寒气,寒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咳嗽者,是肺寒而咳也。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小青龙汤主之。少阴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者,真武汤加五味子、细辛、干姜主之。二者是停饮而咳者也。虽皆为水饮所作,而小青龙汤所主,为水饮与表寒相合而咳者;真武汤所主,为水饮与里寒相合而咳者。又不可不知也。伤寒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咳者,小柴胡汤去人参、大枣、生姜加干姜、五味子主之。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者,四逆散加干姜、五味子主之。二者是邪气自表传里而咳者。虽皆为邪气传里,而小柴胡汤所主,为阳邪传里,动肺而咳者;四逆散所主,为阴邪传里,动肺而咳者。又不可不识也。表寒也,里寒也,协水饮,则必动肺,以形寒、寒饮则伤肺故也。阳邪也,阴邪也,自表传里,则必动肺,以藏真高于肺故也。咳为肺疾,治之必发散而可矣,而又有不可发汗者。经曰:咳而小便利者,不可发汗,发汗则四肢厥逆冷。又曰:咳而发汗,蜷而苦满,腹中复坚。兹虽逆也,又脉散者,为心火刑于肺金、鬼贼相刑,必死。临病之侧,可不察之?

喘第二十六

伤寒喘者,何以明之?肺主气,形寒饮冷则伤肺,故其气逆而上行,冲冲而气急,喝喝而息数,张口抬肩,摇身滚肚,是为喘也。伤寒喘者,有邪气在表,气不利而喘者;有水气之气射肺而喘者,各不同也。喘家作,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伤寒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喘者,小青龙汤去麻黄加杏仁主之,是欲发散水寒也。经曰:喘而汗出者,与葛根黄芩黄连汤以利之。汗出而喘者,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以发之。二者如何而然也?且邪气内攻,气逆不利而喘者,因喘而汗出,见其邪气在里也,虽表未解,未可和之。若邪气外盛壅遏,使气不利而喘者,虽汗而喘不已,见其邪气在表也,虽经汗下,亦可发之。此亦古人之奥义。伤寒,止于邪气在表而喘者,心腹必濡而不坚。设或腹满而喘,则又为可下之证。经曰: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为因满胀而喘矣。又或邪气内盛,正气欲脱,气壅上逆,亦主喘也。

经曰:直视语,喘满者,死。又汗出发润,喘不休者,此为肺绝。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此为命绝,皆为不治之喘也。

省疾问病,更宜消息。

呕吐第二十七

伤寒呕吐,何以明之?呕者,有声者也。俗谓之啘吐者,吐出其物也。故有干呕,而无干吐。是以于呕则曰食谷欲呕,及吐则曰饮食入口即吐,则呕吐之有轻重可知矣。伤寒,呕,有责于热者,有责于寒者。至于吐家,则悉言虚冷也。经曰: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又曰:胃中虚冷,故吐也。呕家则不然。呕有热者,有寒者,有停饮者,有胃腕(脘)有脓者,皆当明辨之。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与其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大柴胡汤主之者,是邪热为呕者也。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与其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是寒邪为呕者也。先呕后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后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是停饮呕者。呕家有痈脓,不须治脓,尽自愈,是胃脘有脓而呕也。诸如此者,虽有殊别,大抵伤寒表邪欲传里,里气上逆则为呕也,是以半表半里证多云呕也。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是知邪气传里者,必致呕也。至于干姜附子汤证云,不呕不渴,为里无热;十枣汤证云,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即此观之,其呕为里热明矣。呕家之为病,气逆者必散之,痰饮者必下之。《千金》

曰:呕家,多服生姜,此是呕家圣药,是要散其逆气也。《金匮要略》曰:呕家,用半夏以去其水,水去呕则止,是要下其痰饮也。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者,谓其气逆而未收敛为实也。其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已为难治,盖谓其虚寒之甚也。医者,必审其邪气之虚实,疾证之逆顺,为施药圆,治则当矣。

悸第二十八

伤寒悸者,何以明之?悸者,心忪是也,筑筑踢踢然动,怔怔忪忪,不能自安者是矣。心悸之由,不越二种,一者气虚也,二者停饮也。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少阴病四逆,其人或悸者,四逆散加桂五分;是气虚而悸者也。饮水多,必心下悸,是停饮而悸者也。其气虚者,由阳气内弱,心下空虚,正气内动而为悸也。其停饮者,由水停心下,心为火而恶水,水既内停,心不自安,则为悸也。

又有汗下之后,正气内虚,邪气交击,而令悸者,与气虚而悸者,则又甚焉。太阳病,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太阳病,若下之,身重,心下悸者,不可发汗;少阳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少阳病,不可发汗,发汗则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是数者,皆汗后协邪者,与其气虚而悸者有以异也。或镇固,或化散之,皆须定其气浮也。又饮水过多,水饮不为宣布,留心下,甚者则悸。《金匮要略》曰: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饮之为悸,甚于他邪。虽有馀邪,必先治悸,何者?以水停心下,若水气散则无所不之。浸于肺则为喘、为咳,传于胃则为哕、为噎,溢于皮肤则为肿,渍于肠间则为利下,不可缓之也。经曰:

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与茯苓甘草汤,后治其厥。不尔,渍于胃,必作利也。厥为邪之深者,犹先治水,况其邪气浅者乎?医者可不深究之?

渴第二十九

伤寒渴者,何以明之?渴者,里有热也。伤寒之邪,自表传至里,则必有名证,随其邪浅深而见焉。虽曰一日在皮,二日在肤,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其传经者,又有证形焉。太阳主气而先受邪,当一二日发,头项痛而腰脊强者是矣。太阳传阳明,则二三日发,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也。阳明传少阳,则三四日发,胸胁痛而耳聋,此三阳皆受病,为邪在表,而犹未作热,故不言渴。至四五日,少阳传太阴经,邪气渐入里,寒气渐成热。当是时也,津液耗少,故腹满而嗌干。至五六日,太阴传少阴,是里热又渐深也。当此之时,则津液为热所抟,渐耗而干,故口燥舌干而渴。及至六七日,则少阴之邪传于厥阴,厥阴之为病,消渴,为里热已极矣。所谓消渴者,饮水多而小便少者是矣,谓其热能消水也。所以伤寒病至六七日,而渴欲饮水,为欲愈之病,以其传经尽故也。是以厥阴病云,渴欲饮水,少少与之愈者是也。邪气初传入里,热气散漫,未收敛成热,熏蒸焦膈,抟耗津液,遂成渴也。病人虽渴,欲得饮水,又不可多与之。若饮水过多,热少不能消,故复为停饮诸疾。经曰:凡得时气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饮水,饮不能多,勿多与也。何者?以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便更与人作病也。若大渴欲饮水,犹当依证与之。与之常令不足,勿极意也,言能饮一斗与五升。又曰: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至于大渴,欲饮水数升者,白虎汤加人参汤主之,皆欲润其燥而生津液也。凡得病,反能饮水,此为欲愈之病。其不晓病者,但闻病饮水自差,小渴者乃强与饮之,因成大祸,不可复救,然则悸动也,支结也,喘咳,噎哕,干呕,肿满,下利,小便不利,数者皆是饮水过伤。

而诊病之工,当须识此,勿令误也。

振第三十

伤寒振者,何以明之?振者,森然若寒,耸然振动者是也。伤寒振者,皆责其虚寒也。至于欲汗之时,其人必虚,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振近战也,而轻者为振矣。

战为正与邪争,争则为鼓栗而战。振但虚而不至争,故止耸动而振也。下后,复发汗,振寒者,谓其表里俱虚也。亡血家发汗,则寒栗而振者,谓其血气俱虚也。诸如此者,止于振耸尔。其振振欲擗地者,有身为振振摇也,二者皆发汗过多,亡阳,经虚不能自主持,故身为振摇也,又非若振栗之比。经曰: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太阳病发汗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二汤者,皆温经益阳,滋血助气之剂。经虚阳弱得之,未有不获全济之功者。

战栗第三十一

伤寒战栗,何以明之?战栗者,形相类而实非一也。合而言之,战栗非二也;析而分之,有内外之别焉。战者,身为之战摇者是也。栗者,心战是也。战之与栗,内外之诊也,昧者通以为战栗也。通为战栗,而不知有逆顺之殊。经曰:

胃无谷气,脾涩不通,口急不能言,战而栗者。即此观之,战之与栗,岂不异哉?战之与振,振轻而战重也。战之与栗,战外而栗内也。战栗者,皆阴阳之争也。伤寒欲解,将汗之时,正气内实,邪不能与之争,则便汗出而不发战也。邪气欲出,其人本虚,邪与正争,微者为振,甚者则战,战退正胜而解矣。经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者是也。邪气外与正气争,则为战,战其愈者也。

邪气内与正气争,则为栗,栗为甚者也。经曰:阴中于邪,必内栗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方其里气不守,而为邪中于正气,正气怯弱,故成栗也。战者,正气胜;栗者,邪气胜也。伤寒六七日,欲解之时,当战而汗出,其有但心栗而鼓颔身不战者,已而遂成寒逆,似此证多不得解,何者?以阴气内盛,正气太虚,不能胜邪,反为邪所胜也,非大热剂与其灼支(艾),又焉得而御之?

四逆第三十二

伤寒四逆,何以明之?四逆者,四肢逆而不温者是也。

积凉成寒,积温成热,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同类推荐
  •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所谓“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所谓“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和《春秋左传》。自宋代朱熹编定之后就广为流传,影响深远。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六韬

    六韬

    《六韬》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和《犬韬》,是以周文王、武王和姜太公对话的形式写成的一部兵书。《《六韬》是一部卓有价值的军事经典著作,在战国和秦汉时即已广泛流传,具有很大的影响,深受刘备、诸葛亮、孙权等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重视。
  • 庄子大智慧全集

    庄子大智慧全集

    庄子需要理解,但又有几个人能写到庄子心里去泥。我们只能去近似地理解庄子,以求更多地走近庄子的内心。天下滔滔,人为名利所趋,为世事而求索奔忙,从来不问何处有净土可退。生活有时一叶障目,耽于眼前物欲,我们便不知道也不相信有“至德之世”的美妙意境。而即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活也需要庄子的浓墨重彩、美仑美奂的理想王国。
  • 三略

    三略

    顾名思义,《三略》是专讲战略的兵书。其上略、中略、下略都是从战略的高度论述问题,始终贯穿着战略思想。在西汉以前,这样紧紧围绕战略问题的兵法专著还不曾出现。可以说,《三略》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战略专著,影响极为深远。
  • 红风传

    红风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永恒大进化

    永恒大进化

    第八尊古鼎的解封,让天地法则瞬间回归。浩瀚的法则之力给地球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恐怖的灾难。嗜血的丧尸,恐怖的进化兽,神秘的特殊生命……种种神奇的存在,种种未知的生命体,都将会在这个大时代一一呈现。蛮荒降临,众星争霸,神话再现!在这个大时代中,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怀中抱着无尽绝色娇女,脚下跪伏无数能臣猛将,在这个大时代,他就是唯一的王!
  • 走出困境:如何应对人生中的挫折与压力

    走出困境:如何应对人生中的挫折与压力

    本书故事感人,可读性和启发性强;本书智慧含量高,独特性和实用性大。深入分析当前形势,透析个人的失败案例,演绎成功人士的卓越智慧,使大家分享到最具前沿的危机策略,掌握危机公关技能和实战策略,在危局中寻求突破,逆市飞扬,使你在困境中走得更远!
  • 挽琴弦,墨殇离

    挽琴弦,墨殇离

    在远古时代,有宿兽,也有它们的宿主,他们分别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以及玄武的两个徒弟:麒麟,凤凰。几千年之后,姬挽墨获得重生,当她得知自己是凤凰宿主,她会何去何从呢?“若是本座可以选择,我绝对不会当这凤凰宿主!”“墨儿,师兄一直在你旁边。”“挽墨,朕是真的配不上你啊……”“姬挽墨,你是高高在上的凤凰宿主又怎样?身边的人都离你而去,而他们的结果全都是因为你!”“师父……墨儿再也不喜欢你了……”“墨儿,和师兄走吧。”“师父,望您能够赐婚于师兄与我。”“好。”(尽心之作,绝不弃文,欢迎入坑~)
  • 亲家,别闹了

    亲家,别闹了

    “还我儿来!”“亲家,别闹了,吾儿正被令郎罚跪搓衣板呢!”“还我闺女!”“亲家,您先别闹了,您的小外孙正睡觉呢!”
  • 太古凌天

    太古凌天

    天封帝曰难为魔,白日依旧伴心间。通天策月难预命,天地劫难近在前。一个都市男孩,意外车祸后却未身亡,而是来到了传说中的仙界。阴差阳错之间,投胎进入了异世大陆。历练、战斗,宿命是真是假?天地大劫,如何化解?一切尽在——太古凌天!
  • 萌学园之奈亚抉择

    萌学园之奈亚抉择

    她,含着恨来到萌学园。他为了寻找她,听从暗黑长老的安排。她是夸克的奈亚公主,他是暗黑大帝的遗孤,暗黑未来的领袖,那么他们会擦出什么火花。。。。。
  • 空间重生之冷妻商女

    空间重生之冷妻商女

    苏宁柔再睁眼时,回到十五年前,重生了!一场重生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前世默默无闻,艰苦几年无法改变自身与家人,那么就让她有野心来与这世间争一争,为家人,为自己,为未来,空间让她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豪门,一路披荆斩棘,势力,权利,金钱,她如愿站在了那个凌驾于所有人的顶峰,俯视那些看不起她,伤害她的人。
  • 大小姐的贴身特种兵

    大小姐的贴身特种兵

    全球通缉的顶尖杀手、佣兵界排名第一的佣兵、还有曾经轰动世界的江洋大盗都是江宇辰一手调教出来的徒弟,出道不到两年时间便横扫整个佣兵界和杀手界创下赫赫威名,人称特种兵王。全球发布一项佣金过亿的SS级别任务,江宇辰不想接却无奈被视财如命的美女师傅威逼利诱,最后来到临海市保护富豪家族的大小姐,却不想目标还在幼儿园上大班……
  • 异界影魔

    异界影魔

    浩斯上一世是个修行者,宗门覆灭后他闯到恶魔的界,并成为一头最低等的恶魔蛆,他第一步便是如何在这个世上生存下去
  • 夏恋之季

    夏恋之季

    一个豪门千金,一个富家公子,经一场邂逅相遇,经一次离别知心,经一次重逢相爱,他们的感情会怎样发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