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2700000026

第26章 伤寒明理论(2)

头痛一切属三阳经也,而阴病亦有头痛乎?太阴少阴二经之脉,皆上至颈胸中而还,不上循头,则无头痛之证。惟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眦,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病亦有头痛。经曰干呕,吐涎沫者,吴茱萸汤主之者是矣。夫头者,精明之府也,神明居之。小小邪气作为头痛者,必曰发散而可也。其或痛甚,入连于脑,而手足寒者,又为真病,岂能发散而已哉?呜呼!头痛为外疾,犹有不可治者,又矧藏府之疾乎?

项强第十二

伤寒项强,何以明之?太阳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臂内,侠脊抵腰中。经曰:太阳之病,项背强痛而恶寒,以太阳感受风寒,则经脉不利,而项为之急,颈为之强尔。伤寒颈项强急者,太阳表证也,必发散而解之可也。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是皆发散之剂也。二者均是项背强而发散,又有轻重者。

盖发热汗出恶风者为表虚,表虚者,可解肌。无汗恶风者为表实,表实者可发汗,是以为治不同也。桂枝加葛根汤方,是桂枝加麻黄葛根;又,葛根汤方,亦是桂枝汤中加麻黄葛根。深详究之,无汗恶风为表实,正可发汗,则于桂枝汤中加葛根麻黄为当矣。汗出恶风为表虚,表虚者可解肌,恐是桂枝汤中但加葛根,而不加麻黄也。几,音殊。几,引颈之貌。几,短羽鸟也。栙短羽之鸟,不能飞腾,动则先伸引其头尔。项背强者,动亦如之,非若几按之几而偃屈也。太阳伤寒,项背强,其或太阳中风,加之寒湿而成痉者,亦项强也。

经曰: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脉赤,独头面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金匮要略》曰:

太阳病,其证项背强几几,然脉反沉迟者,此为痉,桂枝加栝蒌汤主之。虽项背强,然太阳病表证悉,当发散。又有结胸病者,项亦强,如柔痓(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圆主之。

临病之际,审其表里,可汗可下,随证投汤,则万全矣。

头眩第十三

伤寒头眩,何以明之?眊,非毛而见其毛。眩,非玄而见其玄。眊为眼花,眩为眼黑。眩也,运也,冒也,三者形俱栙据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几,音紧,义同。

相近。有谓之眩运者,有谓之眩冒者。运为运转之运,世谓之头旋者是矣。冒为蒙冒之冒,世谓之昏迷者是矣。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以少阳居表里之间,表邪气传,渐行于里,表中阳虚,故时时目眩也。二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运眩冒者,以少阳与太阳并病故眩者,责其虚也。伤寒有起则头眩与眩冒者,皆发汗、吐、下后所致,是知其阳虚也。

故《针经》有曰:上虚则眩,下虚则厥。眩虽为虚,而风家亦有眩者,盖风主运动故尔。伤寒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为阳明中风。是风亦主头眩也。诸如此者,皆非逆也。及其诸逆发汗,剧者言乱,目眩者死,命将难全。呜呼!病势已成,可得半愈。及病势已深,虽神医其能已之耶?

胸胁满第十四

伤寒胸胁满,何以明之?胸胁满者,谓胸膈间气塞满闷也,非心下满者也。胁满者,谓胁肋下气胀填满也,非腹满者也。邪气自表传里,必先自胸膈已,次经心胁而入胃。邪气入胃,为入府也。是以胸满多带表证,胁满者,当半表半里证也。经曰: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又曰: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是胸满属表,而须发汗者也。盖胸中至表犹近也。及胁者,则更不言发汗,但和解而已。经曰: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

又曰:胸胁满不去者,小柴胡汤主之。本太阳病不解,传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脉沉紧者,属小柴胡汤主之。是知胁满属半表半里明矣。大抵胸胁满,以邪气初入里,未停留为实,气郁积而不行,致生满也,和解斯可矣。若邪气留于胸中,聚而为实者,非涌吐则不可已。故华佗曰:四日在胸,吐之则愈。是邪气已收敛而不散漫者,则可吐之。《内经》曰:其高者,因而越之。病在胸膈之上为高,越之为吐也。经曰:病在胸中,当吐之。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则以栀子豉汤吐之。若胸中痞鞕,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中有寒也,则以瓜蒂散吐之。二者均是吐剂,栀子豉汤吐胸中虚烦客热也,瓜蒂散吐胸中痰实宿寒也。若能审明药剂之轻重,辨别邪气之浅深,对证投汤,不为效者,未之有也。

心下满第十五

伤寒心下满,何以明之?心下满者,谓正当心下高起满鞕者是矣。不经下后而满者,则有吐下之殊。若下后,心下满者,又有结胸、痞气之别。经曰: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邪结在胸中,心中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又曰:脉浮而大,心下反鞕,有热,属藏者攻之,不令发汗,属府者不令攻之。兹二者为不经汗下而心下满者,或吐之,或下之,看其邪气之高下。高者,则因而越之,下者,则因而竭之,要在泄其邪也。至于阳明病,虽心下鞕满,又未可攻。经曰:阳明病,心下鞕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是邪气自表传里,至于心下留结为实者,则不可下,乃吐之可也。若未全为实者,则不可下,故有此戒也。又邪气在表,未应下而强下之,邪气乘虚结于心下。实者,鞕满而痛,为结胸。虚者,满而不痛,为虚痞。经曰: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但满而不痛者,此为虚痞。盖实邪留结,则为鞕为痛。虚邪留滞,则但满而不鞕痛也。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鞕者,大陷胸汤主之。明其邪实可知矣。脉浮而紧,而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明其邪虚可知矣。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表邪未罢,医反下之,胃中空虚,客气动隔(膈),阳气内陷,心中因鞕,则为结胸,须陷胸汤圆攻之可也。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心下痞鞕而满,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而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空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须诸泻心汤散可也。二者俱是心下满鞕,一为虚,一为实。凡投汤者,大须详审。结胸虽为实邪,众皆共知,当用陷胸汤圆下之。或脉浮大者,则不可下,下之则死。即是犹带表邪,未全结实,下之重虚其里,邪深结则死。设或结胸形证悉具,而加之烦躁者,又为不治之疾。药之所以能胜邪者,必待胃气施布药力,始能温汗吐下之,以逐其邪气。邪气胜,胃气绝者,汤药纵下,胃气不能施布,虽神丹其能为效也?

腹满第十六

伤寒腹满,何以明之?腹满者,俗谓之肚胀是也。华佗曰:伤寒,一日在皮,二日在肤,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入胃谓入府也,是在腹也,犹未全入里者。虽腹满为里证,故亦有浅深之别。经曰:表已解,而内不消,非大满,犹生寒热,则病不除。是其未全入府。若大满大实,坚有燥屎,自可除下之,虽四五日不能为祸。谓之邪气已入府也。伤寒,邪入腹,是里证已深,故腹满乃可下之者多矣。

如经曰: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少阴病,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诸如此者,皆为里证是也。虽曰腹中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去之。然腹满不减者,则为实也。若腹满时减者,又为虚也,则不可下。经曰: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

《金匮要略》曰:腹满时减,复如故,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和之。盖虚气留滞,亦为之胀,但比之实者,不至坚痛也。

大抵腹满属太阴证也。阳热为邪者,则腹满而咽干。阴寒为邪者,则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太阴者,脾土也,治中央,故专主腹满之候。又发汗、吐、下之后,因而成腹满者,皆邪气乘虚内客为之,而所主又各不同。经曰: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伤寒吐后,腹胀满者,调胃承气汤主之。伤寒下后,心烦,腹胀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三者有当温者,有当下者,有当吐者何?邪气不一也。且发汗后腹满,当温之。邪气在表,因发散则邪去。胃为津液之主,发汗亡阳,则胃气虚而不能敷布,诸气壅滞而为胀满,是当温散可也。吐后腹满,可下之。邪气在胸者,则可吐之,吐之邪去则安。若吐后,邪气不去,加之腹胀满者,是胸中之邪下传入胃,拥而为实,故生胀满,当须下之可也。下后腹满可吐者,邪气在表,未传入府,而妄下之,邪自表乘虚而入,郁于胸中而为虚烦,气上下不得通利者,腹为之满,故当吐之可也。凡为医者,要识邪气所起所在,审其所起,知邪气之由来,观其所在,知邪气之虚实,发汗、吐、下之不差,温补针艾之适当,则十全之功自可得也。

少腹满第十七

伤寒少腹满者,何以明之?少腹满者,脐下满是也。少腹者,下焦所治。《难经》曰: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其治在脐下。邪气自上而下,至于下焦,结而不利,故少腹满也。胸中满,心下满,皆气也,即无物也。及腹满者,又有燥屎为之者。至于少腹满者,非止气也,必有物聚于此而为之满尔。所以然者,身半以上,同天之阳,清阳归之。身半以下,同地之阴,浊阴归之。清者在上,而浊者在下。《内经》谓: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当出不出,积而为满,是在上而满者气也,在下而满者物也。所谓物者,溺与血尔。

邪气聚于下焦,则津液不得通,血气不得行,或溺或血,留滞于下,是生胀满而鞕痛也。若从心下至少腹皆鞕满而痛者,是邪实也,须大陷胸汤下之。若但少腹鞕满而痛,小便利者,则是畜血之证。小便不利者,则是溺涩之证。经曰: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又曰:少腹鞕,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

其小便利而少腹满者,为太阳随经瘀血在里,太阳自入府者也。经曰: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未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桃仁承气汤主之。是少腹鞕满,为物聚于下可知矣。渗之利之,参酌随宜,可为上工。

烦热第十八

伤寒烦热,何以明之?烦者,热也。与发热若同而异也。发热者,怫怫然发于肌表,有时而已者是也。烦者,为烦而热,无时而歇者是也。二者均是表热,而烦热为热所烦,非若发热而时发时止也,故谓之烦热。经曰: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曰: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再与桂枝汤。又曰: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即此观之,烦为表热明矣。故又有烦疼,即是热疼;又有烦渴,即是热渴也。以烦为热,又何疑焉?至于胸中烦、心中烦、内烦、虚烦,皆以烦为热。设伤寒至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烦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扰者,与脉和,大烦,目重,睑内际黄者,又皆为欲解。所以言大烦者,以肌表大热,则是邪热欲去,泄达于外也,故为欲解。《内经》曰:谨熟阴阳,以意调之。

虚烦第十九

伤寒虚烦,何以明之?虚烦者,心中郁郁而烦也。有胸中烦,有心中烦,有虚烦,诸如此者,皆热也。若止云烦者,表热也。及其邪热传里,故有胸中烦、心中烦、虚烦之别。

三者要在观其热所从来,审其虚实,而治为不同也。如不经发汗、吐、下而烦者,则是传经之热,不作膈实者,但多和解而已。故经曰: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者,小柴胡汤主之。少阴病二三日,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

少阴病,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是皆和解而彻热者也。

若因吐、下、发汗后而烦者,则是内陷之烦,但多涌吐而已。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者,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圆药大下后,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是皆取其吐而涌其热者也。虚烦之状,心中温温然欲吐,愦愦然无奈,欲呕不呕,扰扰乱乱,是名烦也,非吐则不能已。

经曰: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脉乍结,心中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宜]瓜蒂散。

二者证均是烦也,药均是吐也,而又轻重之不同。吐、下、发汗后,邪气乘虚而入为烦者,则为之虚烦,与栀子豉汤,则是吐剂之轻者。不因吐、下、发汗后,邪气结于胸中,则为膈实,与瓜蒂散,则是吐剂之重者。又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则是烦之实者也,与调胃承气汤下之。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则是烦之虚者也,与小建中汤补之。烦为热也,悸而烦,复为虚者,以悸为虚,悸甚而烦,故为虚也。少阳之邪入府者,烦而悸,则为热也。大抵先烦而悸者,是为热也。先悸而烦者,是为虚也。《内经》曰:治病必先求其本。诚哉是言也。

烦躁第二十

伤寒烦躁,何以明之?烦为扰,扰而烦躁,为愤躁之躁。

合而言之,烦躁为热也。析而分之,烦也,躁也,有阴阳之别焉。烦,阳也。躁,阴也。烦为热之轻者,躁为热之甚者。

经有烦疼、烦满、烦渴、虚烦,皆以烦为热也。有不烦而躁者,为怫怫然便作躁闷,此为阴盛隔阳也。虽大躁,欲于泥水中卧,但饮水不得入口者是矣。所谓烦躁者,谓先烦,渐至躁也。所谓躁烦者,谓先发躁而迤逦复烦者也。烦躁之由,又为不同。有邪气在表而烦躁者,有邪气在里而烦躁者,有因火劫而烦躁者,有阳虚而烦躁者,有阴盛而烦躁者,皆不同也。经曰:当汗不汗,其人烦躁。太阳中风,脉浮而紧,不汗出而烦躁,大青龙汤主之者,是邪气在表而烦躁者也。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此有燥屎也,是邪气在里而烦躁者也。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太阳病二日,反燥火熨其背,令人大汗出,大热入胃,躁烦者,火劫令烦躁者也。阳微发汗,躁不得眠;与之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者;及发汗若下之,病仍不去,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者,阳虚烦躁者也。少阴病,吐利,手足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者,阴盛而烦躁者也。诸如此者,证之常也,非逆也。设或结胸证悉具,烦躁者,死。?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少阴病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是数者,又皆为不治之证。呜呼!烦躁为常有之疾,复有诸不治之证,临病者之侧,又当熟审焉。

懊第二十一

伤寒懊,何以明之?懊者,懊恼之懊。者,郁闷之貌。即心中懊懊恼恼,烦烦,郁郁然不舒畅,愦愦然无奈,比之烦闷而甚者,懊也。由下后,表中阳邪乘虚内陷,郁而不发,结伏于胸心之间,故如是也。经曰:表未解,医反下之,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又曰:下之益烦,心中懊如饥。即是阳气内陷,为诸懊也。其治之法,或吐之,或下之。若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与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而不结胸,心中懊,饥不能食,但头汗出,二者为邪热郁于胸中,当须栀子豉汤吐之,以涌其结热也。阳明病下之,心中懊而烦,胃中有燥屎者;与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者,必发黄,二者为邪热结于胃中,当须大承气汤、茵陈汤攻之,以涤其内热也。识诸此者,吐下之不差,汤剂之适当,则无不愈者。一或当汗反吐,疗热以温,则变证百出,斑出黄生者多矣。其为医者,请精究之。

同类推荐
  • 素书(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素书(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山海经(中华国学经典)

    山海经(中华国学经典)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我国古代的独具风格的一部奇书,有着极丰富的内容,关于我国古代地理、历史、神话、民族、动物、植物、矿物、医药、宗教等方面,均有涉猎,真可以说是包罗万象。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有,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不详。
  • 吴子兵法

    吴子兵法

    《吴子》主要论述了战争观问题。该篇既反对持众好战,也反对重修德,而废弛武备。它认为只有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才能使国家强盛。
  • 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菜根谭(感动中国学生的国学经典)

    菜根谭(感动中国学生的国学经典)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本书主要介绍了感动中国学生的国学经典。
热门推荐
  • 阴风

    阴风

    一直不相信封建迷信的陈西北,被他爷爷的逼迫下,学了一套风水术。本以为这种旁门左道素来毫无用处,不料当他离开了小村庄后,怪事接踵而至,那套被他瞧不起的风水术竟然渐渐派上了用场…………这仅仅是一本揭露民间风俗,接地气的恐怖小说。
  • 九十九次拒婚:傲娇女神抱回家

    九十九次拒婚:傲娇女神抱回家

    [如果不能与你重逢,万千世界我也不会再遇见一个唐落千。]唐落千看着妖孽无双的宫夜终于忍不住了,你不能要点脸,宫夜:老婆有就行了。唐落千气结,我们不熟,宫夜妖孽一笑,睡过算吗,唐落千终于大叫一声,苍天啊,说好的高冷男神呢?我要退货!
  • 庶女成后,魔尊束手就擒

    庶女成后,魔尊束手就擒

    双面娇娃,人前一个样,背后一个样,样样儿都是她被分手时来穿越,生化女博士表示此生做人要低调!但,一不小心降服魔尊,统领大陆,称霸武林,牛哄哄的人生谁能挡?皇后嫡长子,全国企盼,理当为北冥国第一继承者只可惜天生银发,眉心朱砂,天师断言,妖孽之子母后废弃,驱逐蛮荒,竟成为天下第一魔尊当冷漠寒心的他偶遇装傻卖乖的她,人生只剩下:宠宠宠
  • 衍州断史

    衍州断史

    衍衍不息,繁荣昌盛,故谓之衍洲。看一众少年如何继先人之荣耀,谱今人之传奇。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异界重生逆神

    异界重生逆神

    主角偶然机会穿越到异界大陆,在异界大陆争霸天下、逆神杀神。精灵、人族、龙族等美女尽在其中。
  • 杀手逍遥

    杀手逍遥

    从一个孤儿到成为杀手的过程。冰火大陆,这大陆很奇特,东部是一个冰雪的世界而西部却是火热的世界。冰火大陆只有4种魔法元素就是风火水土。有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没斗气和魔法但精神力很强就是幻术师,当主角曹梦学会阵法后更如虎添翼。
  • 魔君的指环

    魔君的指环

    千年前万恶的魔尊犯下大错被天神镇压,各大天神将魔尊元神打散,元神伴随着魔尊的能量被一分为六,分别分散在六界之中,这六股强大的能量隐藏在各界的至宝当中,只要集齐这六个至宝,再加上魔君的指环就可以让这些能量全被收入指环,得指环者得天下,不过需要一个人得血才能启动指环,而且指环是会人主人得,不会轻易被控制。而那个能开启指环能量得人确实千荨……妖界得九公主,魔尊最宠爱的儿子的未婚妻。
  • 神动都市

    神动都市

    一路横推,肆意逍遥,都市里绝对的男主角,精彩生活从征服女人开始……
  • tfboys之奶油糖一般的爱恋

    tfboys之奶油糖一般的爱恋

    三个女生一次不一样的邂逅。因为爱复仇计划一触即发让人胆战心惊。三个男生,,一次相遇而重逢,因为误会而分离。。。。分分合合究竟结果会在一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