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2700000016

第16章 伤寒论注释(11)

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鞕,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太阳、少阳并病,为邪气在半表半里也,而反下之,二经之邪乘虚而入,太阳表邪入里,结于胸中为结胸,心下鞕;少阳里邪乘虚下于肠胃,遂利不止。若邪结阴分,则饮食如故,而为藏结。此为阳邪内结,故水浆不下而心烦。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浮而紧,浮为伤阳,紧为伤阴,当发其汗,而反下之。若浮入里,为阳邪入里,则作结胸。浮不入里,而紧入里者,为阴邪入里,则作痞。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鞕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下利,呕逆,里受邪也。邪在里者可下,亦须待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不恶寒者,表已解也。头痛,心下痞,鞕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者,邪热内畜,而有伏饮,是里未和也。

与十枣汤,下热逐饮。

十枣汤方

芫花(熬)味辛,温甘遂味苦,寒大戟味苦,寒大枣十枚(擘)味甘,温辛以散之,芫花之辛,以散饮。苦以泄之,甘遂、大戟之苦,以泄水。水者,肾所主也;甘者,脾之味也。大枣之甘者,益土而胜水。

右上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太阳病,因发汗,遂发热恶寒者,外虚阳气,邪复不除也。因复下之,又虚其里,表中虚,邪内陷,传于心下为痞。发汗表虚为竭阳,下之里虚为竭阴。表证罢为无阳,里有痞为阴独。又加烧针,虚不胜火,火气内攻,致胸烦也。伤寒之病,以阳为主,其人面色青,肤肉动者,阳气大虚,故云难治。若面色微黄,手足温者,即阳气得复,故云易愈。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心下鞕,按之痛,关脉沉者,实热也。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虚热也。大黄黄连汤,以导其虚热。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味苦,寒黄连一两味苦,寒《内经》曰:“火热受邪,心病生焉。暠苦入心,寒除热。大黄、黄连之苦寒,以导泻心下之虚热。但以麻沸汤渍服者,取其气薄而泄虚热。

右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心下痞者,虚热内伏也。恶寒汗出者,阳气外虚也。与泻心汤攻痞,加附子以固阳。

附子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右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本因下后成痞,当与泻心汤除之。若服之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为水饮内畜,津液不行,非热痞也。与五苓散,发汗散水则愈。一方:忍之一日乃愈者,不饮者,外水不入,所停之水得行,而痞亦愈矣。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胃为津液之主,阳气之根。大汗出后,外亡津液,胃中空虚,客气上逆,心下痞鞕。《金匮要略》曰:“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暠故令噫。干噫食臭者,胃虚而不杀谷也。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土弱不能胜水也。与泻心汤以攻痞,加生姜以益胃。

生姜泻心汤方

生姜四两(切)甘草三两(炙)人参三两干姜一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洗)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右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鞕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甘草泻心汤主之。伤寒中风,是伤寒或中风也。邪气在表,医反下之,虚其肠胃而气内陷也。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者,下后里虚胃弱也。心下痞鞕,干呕,心烦,不得安者,胃中空虚,客气上逆也。与泻心汤以攻表,加甘草以补虚。前以汗后胃虚,是外伤阳气,故加生姜。此以下后胃虚,是内损阴气,故加甘草。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黄芩三两干姜三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黄连一两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鞕,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馀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伤寒服汤药下后,利不止而心下痞鞕者,气虚而客气上逆也,与泻心汤攻之则痞已。医复以他药下之,又虚其里,致利不止也。理中丸,脾胃虚寒下利者,服之愈。此以下焦虚,故与之,其利益甚。《圣济经》曰:“滑则气脱,欲其收也。如开肠洞泄、便溺遗矢,涩剂所以收之。暠此利由下焦不约,与赤石脂禹馀粮汤以涩洞(固)泄。下焦主分清浊,下利者,水谷不分也。若服涩剂而利不止,当利小便,以分其气。

赤石脂禹馀粮汤方

赤石脂一斤(碎)味甘,温禹馀粮一斤(碎)味甘,平《本草》云:涩可去脱,石脂之涩以收敛之。重可去怯,馀粮之重以镇固。已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三服。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鞕,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伤寒吐下后发汗,则表里之气俱虚,虚烦,脉甚微,为正气内虚,邪气独在。至七八日,正气当复,邪气当罢,而心下痞,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者,正气内虚而不复,邪气留结而不去。经脉动惕者,经络之气虚极,久则热气还经,必成痿弱。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石汤主之。大邪虽解,以曾发汗吐下,胃气弱而未和,虚气上逆,故心下痞鞕,噫气不除。与旋复代赭石汤,降虚气而和胃。

旋复代赭石汤方

旋复花三两味咸,温人参二两味甘,温生姜五两(切)味辛,温代赭石一两味苦,寒大枣十二枚(擘)甘,温甘草三两(炙)味甘,平半夏半升(洗)味辛,温鞕则气坚,咸味可以软之,旋复之咸,以软痞鞕。怯则气浮,重剂可以镇之,代赭之重,以镇虚逆。辛者散也,生姜、半夏之辛,以散虚痞。甘者缓也,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补胃弱。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前第三卷廿六证云: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为与此证治法同。汗下虽殊,既不当损正气则一,邪气所传既同,遂用一法治之。经所谓若发汗若下若吐后者是矣。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外证未除而数下之,为重虚其里,邪热乘虚而入,里虚协热,遂利不止而心下痞。若表解而下利,心下痞者,可与泻心汤。若不下利,表不解而心下痞者,可先解表而后攻痞,以表里不解,故与桂枝人参汤和里解表。

桂枝人参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甘草四两(炙)味甘,平白术三两味甘,平人参三两味甘,温干姜三两味辛,热表未解者,辛以散之;里不足者,甘以缓之。此以里气大虚,表里不解,故加桂枝甘草于理中汤也。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大下后复发汗,则表里之邪当悉已。

此心下痞而恶寒者,表里之邪俱不解也。因表不解而下之,为心下痞,先与桂枝汤解表,表解乃与大黄黄连泻心汤攻痞。《内经》曰: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鞕,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伤寒发热,寒已成热也。汗出不解,表和而里病也。吐利,心腹濡耎,为里虚;呕吐而下利,心下痞鞕者,是里实也。

与大柴胡汤,以下里热。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鞕,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病如桂枝证,为发热,汗出,恶风,言邪在表也。头痛项强,为桂枝汤证具。若头不痛,项不强,则邪不在表而传里也。浮为在表,沉为在里。今寸脉微浮,则邪不在表,亦不在里,而在胸中也。胸中与表相应,故知邪在胸中者,犹如桂枝证,而寸脉微浮也。

以胸中痞鞕,气上冲咽喉不得息,知寒邪客于胸中,而不在表也。《千金》曰:“气浮上部,填塞胸心。胸中满者,吐之则愈。暠与瓜蒂散,以吐胸中之邪。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黄)味苦,寒赤小豆一分味酸,温其高者越之,越以瓜蒂、香豉之苦。在上者涌之,涌以赤小豆之酸。《内经》曰:酸苦涌泄为阴。

右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

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傍,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藏结,死。素有宿昔之积,结于胁下为痞。今因伤寒邪气入里,与宿积相合,使藏真之气结而不通,致连在脐傍,痛引少腹,入阴筋而死。

伤寒病,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若吐、若下后,七八日则当解,复不解而热结在里。表热者,身热也。里热者,内热也。本因吐下后,邪气乘虚内陷为结热,若无表热而纯为里热,则邪热结而为实。此以表热未罢,时时恶风。若邪气纯在表,则恶风无时;若邪气纯在里,则更不恶风。以时时恶风,知表里俱有热也。邪热结而为实者,则无大渴,邪热散漫,则渴。今虽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未为结实,邪气散漫,熏蒸焦膈,故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与白虎加人参汤,散热生津。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气有胜复胜复之作有德有化有用有变人参汤主之。无大热者,为身无大热也。口燥渴,心烦者,当作阳明病。然以背微恶寒,为表未全罢,所以属太阳也。背为阳,背恶寒,口中和者,少阴病也,当与附子汤。今口燥而渴,背虽恶寒,此里热也,则恶寒亦不至甚,故云微恶寒。与白虎汤,和表散热,加人参止渴生津。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渴者,宜麻黄汤,渴者宜五苓散,非白虎所宜。大渴欲水,无表证者,乃可与白虎加人参汤,以散里热。临病之工,大宜精别。

太阳、少阳并病,心下鞕,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心下痞鞕而眩者,少阳也。颈项强者,太阳也。刺大椎、肺俞,以泻太阳之邪,以太阳脉下项侠脊故尔。

肝俞以泻少阳之邪,以胆为肝之府故尔。太阳为在表,少阳为在里,即是半表半里证。前第八证云:不可发汗,发汗则语。是发汗攻太阳之邪,少阳之邪益甚,干胃,必发语。此云慎勿下之,攻少阳之邪,太阳之邪乘虚入里,必作结胸。《经》曰: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太阳、阳明合病,自下利,为在表,当与葛根汤发汗。阳明、少阳合病,自下利,为在里,可与承气汤下之。

此太阳、少阳合病,自下利,为在半表半里,非汗下所宜,故与黄芩汤以和解半表半里之邪。呕者,胃气逆也,故加半夏、生姜,以散逆气。

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味苦,寒甘草二两(炙)味甘,平芍药二两味酸,平大枣十二枚(擘)味甘,温虚而不实者,苦以坚之,酸以收之,黄芩、芍药之苦酸,以坚敛肠胃之气。弱而不足者,甘以补之,甘草、大枣之甘,以补固肠胃之弱。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若呕者,加半夏半升,生姜三两。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湿家下后,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是邪气入里,而为下热上寒也。此伤寒邪气传里,而为下寒上热也。胃中有邪气,使阴阳不交,阴不得升,而独治于下,为下寒,腹中痛。阳不得降,而独治于上,为胸中热,欲呕吐。与黄连汤,升降阴阳之气。

黄连汤方

黄连味苦,寒甘草(炙)味甘,平干姜味辛,热桂枝(去皮)味辛,热各三两人参二两味甘,温半夏半升(洗)味甘,温大枣十二枚(擘)味甘,温上热者,泄之以苦,黄连之苦以降阳。下寒者,散之以辛,桂、姜、半夏之辛以升阴。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益胃。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二服。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抟,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伤寒与中风家,至七八日再经之时,则邪气多在里,身必不苦疼痛。今日数多,复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者,风湿相抟也。烦者,风也。身疼不能自转侧者,湿也。《经》曰:“风则浮虚。暠《脉经》曰:“脉来涩者,为病寒湿也。暠不呕不渴,里无邪也。脉得浮虚而涩,身有疼烦,知风湿但在经也。与桂枝附子汤,以散表中风湿。若其人大便鞕,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桂,发汗走津液。此小便利,大便鞕,为津液不足,去桂加术。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味辛,热生姜三两(切)味辛,温甘草二两(炙)味甘,平大枣十二枚(擘)味甘,温风在表者,散以桂枝甘草之辛、甘;湿在经者,逐以附子之辛热;姜、枣辛甘,行荣卫,通津液,以和表也。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去桂加白术汤方栙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白术四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四两,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鞕,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鞕,小便不利,当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栙据赵开美本补。

妇,宜减服之。

风湿相抟,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风则伤卫,湿流关节,风湿相抟,两邪乱经,故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也。风胜则卫气不固,汗出,短气,恶风不欲去衣,为风在表。湿胜则水气不行,小便不利,或身微肿,为湿外抟也。与甘草附子汤,散湿固卫气。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味辛,热白术二两味甘,温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桂枝、甘草之辛甘,散风邪而和卫。附子、白术之辛甘,解湿气而温经。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

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浮为在表,滑为在里。表有热,外有热也;里有寒,有邪气传里也。以邪未入府,故止言寒,如瓜蒂散证云“胸上有寒暠者是矣。与白虎汤,以解内外之邪。

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味苦,寒石膏一斤(碎)味甘,寒甘草二两味甘,平粳米六合味甘,平《内经》曰:“热淫所胜,佐以苦甘。暠知母、石膏之苦、甘,以散热。

热则伤气,甘以缓之,甘草、粳米之甘,以益气。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同类推荐
  • 反经

    反经

    本书共9卷,内容上起尧舜、下迄隋唐,围绕权谋政治和知人善用,探讨了经邦济世的长短纵横之术,品评了前哲先贤的智勇奇谋。
  • 传世藏书:世说新语(上)

    传世藏书:世说新语(上)

    《传世藏书》是一套囊括我国从先秦到晚清历代重要典籍的大型丛书。精选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一流名著一千余种,门类从经书到小说,从科学到艺术及至闲适杂书,应有尽有。全书分经、史、子、集四库,每库又分若干部类,共计二亿五千万字、一百二十三册,总计一万四千印张,二十一万一千二百页, 定价:98000.00元。是继《四库全书》二百年来最大的古籍整理工程。
  • 唐伯虎集

    唐伯虎集

    本书精选唐伯虎诗、词 。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又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身于商人家庭。他不仅长于绘画,文学上亦富有成就。画与沈石田、文徵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诗词曲赋与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中四才子)。唐伯虎的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
  • 照世杯

    照世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蟫史

    蟫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无限位面穿越

    重生之无限位面穿越

    陈吾生的独白:我遇到了未来的我。为了亲人的生命,为了能够变得强大起来,我借出了自己的身体。从那天起,我和未来的我开始穿梭在一个又一个时空里。我不是主角,但我为主角代言。第一站,釜山行。(又名尸速列车)
  • 夕阳下莫回头

    夕阳下莫回头

    看一温柔如水的弱女子如何变身女汉纸。。。穿越又如何,受欺负又如何,既然这身子属于我,那我就要活出我的天下。。
  • 纨绔世子的特工妃

    纨绔世子的特工妃

    她是现代的死神特工却因为一场车祸灵魂穿越来到异世。先有庶姐庶妹先后来找麻烦,后有皇子来退婚。冰月表示,这些小角色她根本不想理,因为这些小把戏实在是太幼稚。可是老天,你是不是故意跟我作对呀,为什么派那么腹黑,纨绔又高冷的男人来到我身边这简直就是虐待我呀,我哪惹到你了。两个月以后,他们就要结婚了,大家都急忙的在筹备婚礼,可是一个不速之客回来了,回来也就算了,可是为什么要抢走这个男人……凌逸得知她死去的消息后,很愤怒,但也因此得到了一个能到古代的机会,一个月以后带着她的妹妹来到古代,却看到她被人背叛,那伤心欲绝的表情,让凌逸无比心痛。他决定要替她报仇……四年后,四人回来了。她们会怎样报复……
  • 魔女遇见爱

    魔女遇见爱

    她——夜诗泪,黑道女生。个性冷酷,下手狠毒。唯一的弱点是情!他——冷列,黑道男生。个性孤僻,甘愿为夜诗泪付出一切!她——伤依涵,黑道女生。个性冷傲。为了情可以毁掉一切!包括得来不易的友情!他——沈炜翊,黑道男生。个性高傲,却带着小孩子气!没有尝过爱情的味道,一但尝过不顾一切的保护。他们之间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土地之位

    土地之位

    天道逆转,阴阳颠倒,有缘之人,得此传承。
  • 极品狂枭

    极品狂枭

    杀手王小样重生了,变成一名初三的学生。本来只想平平淡淡过一生,但为了保护身边至亲至爱的人,他决定重回巅峰,成为一代枭雄!踩纨绔、灭黑道、聚财富、笑傲花丛!少年,就是要轻狂!少年,就是要在阳光下挥洒汗水!少年,就是要在逆境中茁壮成长,不走回头路!
  • 异世界的现代军团

    异世界的现代军团

    一代特种兵王穿越了,来到了异世界,有人类,有兽人,有精灵,同样也有许多怪物,战争必不可少!看特种兵王如何在异世界逍遥,打怪兽,救美女,去探险,去寻宝,这是真实版的奇幻异世界。
  • 妃绝天下:夜王独宠傲视王妃

    妃绝天下:夜王独宠傲视王妃

    21世纪的医毒小天才,被承奉看中收入坐下。该死的,第一天见师父,就遭人暗算!我靠,要不要这么悲催!还要我,交出我的宝贝,呸,交你个大头鬼。被逼无奈,跳进了空河!再次醒来的她。的知了穿越到了前世?不仅是废材,还要嫁给一个冷冰冰的冰块?哇靠了,什么狗血剧情。好吧!看你是我的前世我就替你走完以后的路!既来之则安之!古灵精怪的她总有一堆奇怪的想法渲染着夜奉肖。嗯,是他征服她还是她征服他呢?
  •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点亮自己的心灯,擦亮迷失的双眼,寻找到内心的安宁,浸润一颗善心而获取生活的幸福。本书从卷帙浩繁的佛经中,精选出多个富含哲理与智慧,充满幽默与诙谐的故事加以独到梳理,并结合现实生活给予精练评析,以阐释佛的博大与精深。
  • 破碎玥夜

    破碎玥夜

    父亲来接她回家的时候,唯一的条件便是要她跟他分手。母亲以死相逼,父亲带人威胁。殊不知这其中究竟有何恩怨。如果他们知道了10年前发生的事情还能坦然面对么?我不曾后悔与你相遇,但也不愿重来一遍。如果只是相遇,而不能相守,人生最好不相见。而,破镜不能重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