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2700000015

第15章 伤寒论注释(10)

沫音末。懊上於刀切,下奴刀切,又女江切,心乱也。懊,痛悔声。窒陟栗切,塞也。擗脾入切。眴音县,目摇也。栗音栗,惧也。蕴问切,积也。嘿音墨,静也,但见下音现。饴音怡,饧也。烝诸仍切,火气上行也。募音墓。渗色荫切。谛音帝,审也。

水蛭音质。虻音盲。峻上音决,下思俊切,险也。

栙人葠,即人参。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第七

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何如?

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何谓藏结?

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结胸者,邪结在胸;藏结者,邪结在藏。二者皆下后,邪气乘虚入里所致。下后邪气入里,与阳相结者为结胸,以阳受气于胸中故尔。与阴相结者为藏结,以阴受之则入五藏故尔。气宜通而塞,故痛。邪结阳分,则阴气不得上通;邪结阴分,则阳气不得下通;是二者,皆心下鞕痛。寸脉浮,关脉沉,知邪结在阳也。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知邪结在阴也。阴结而阳不结,虽心下结痛,饮食亦自如,故阴气乘肠虚而下,故时时自下利。阴得阳则解,藏结得热证多则易治。舌上白胎滑,邪气着结胸中亦寒,故云难治。

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藏结于法当下,无阳证,为表无热。不往来寒热,为半表半里,无热。其人反静,为里无热。《经》曰:“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胃(胸)中有寒。暠邪气以表里皆寒,故不可攻。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而反下之,则表中阳邪入里,结于胸中为结胸。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而反下之,则表中阴邪入里,结于心下为痞。

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痓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方。结胸病,项强者为邪结胸中,胸膈结满,心下紧实,但能仰而不能俛,是项强,亦如柔痓之状也。与大陷胸丸,下结泄满。

大陷胸丸方

大黄半斤味苦,寒葶苈半斤(熬)味苦,寒芒硝半斤味咸,寒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味苦、甘,温大黄、芒硝之苦咸,所以下热。葶苈、杏仁之苦甘,所以泄满。甘遂取其直达,白蜜取其润利,皆以下泄满实物也。

右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

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结胸为邪结胸中,属上焦之分,得寸脉浮,关脉沉者,为在里,则可下。若脉浮大,心下虽结,是在表者犹多,未全结也。下之重虚,邪气复结,则难可制,故云下之则死。

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结胸证悉具,邪结已深也。

烦躁者,正气散乱也。邪气胜正,病者必死。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阳气内陷,心下因鞕,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馀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也。动数皆阳脉也,当责邪在表。睡而汗出者,谓之盗汗。为邪气在半表半里,则不恶寒。此头痛发热,微盗汗出,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当发其汗,医反下之,虚其胃气,表邪乘虚则陷。邪在表则见阳脉,邪在里则见阴脉,邪气内陷,动数之脉所以变迟,而浮脉独不变者,以邪结胸中,上焦阳结,脉不得而沉也。客气者,外邪乘胃中空虚入里,结于胸膈,膈中拒痛者,客气动膈也。《金匮要略》曰:“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暠短气躁烦,心中懊,皆邪热为实。阳气内陷,气不得通于膈,壅于心下,为鞕满而痛,成结胸也。与大陷胸汤,以下结热。若胃中空虚,阳气内陷,不结于胸膈,下入于胃中者,遍身汗出,则为热越,不能发黄。

若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者,热不得越,必发黄也。

大陷胸汤方

大黄六两(去皮)苦,寒芒硝一升咸,寒甘遂一钱匕苦,寒大黄谓之将军,以苦荡涤。芒硝一名消石,以其咸能软鞕。夫间有遂(隧)以通水也,甘遂若夫间之遂(隧),其气可以直达透结。胸陷三物为允。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鞕者,大陷胸汤主之。病在表而下之,热入因作结胸。此不云下后,而云伤寒六七日,则是传里之实热也。沉为在里,紧为里实,以心下痛,按之实鞕,是以为结胸。与大陷胸汤,以下结热。

伤寒十馀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伤寒十馀日,热结在里,是可下之证,复往来寒热,为正邪分争,未全敛结,与大柴胡汤下之。但结胸无大热者,非热结也,是水饮结于胸胁,谓之水结胸。周身汗出者,是水饮外散,则愈。若但头微汗出,馀处无汗,是水饮不得外泄,停畜而不行也。与大陷胸汤,以逐其水。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鞕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重发汗而复下之,则内外重亡津液,而邪热内结,致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也。日晡潮热者属胃,此日晡小有潮热,非但在胃。从心下至少腹鞕满而痛,不可近者,是一腹之中,上下邪气俱甚也。与大陷胸汤,以下其邪。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心下鞕痛,手不可近者,结胸也。正在心下,按之则痛,是热气犹浅,谓之小结胸。结胸脉沉紧,或寸浮关沉,今脉浮滑,知热未深结。与小陷胸汤,以除胸膈上结热也。

小陷胸汤方

黄连一两苦,寒半夏半升(洗)辛,温栝蒌实大者一个苦,寒苦以泄之,辛以收之。黄连、栝蒌实之苦寒以泄热,半夏之辛以散结。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太阳病二三日,邪在表也。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者,以心下结满,卧则气壅而愈甚,故不能卧而但欲起也。心下结满,有水分,有寒分,有气分。今脉微弱,知本有寒分。医见心下结而反下之,则太阳表邪乘虚入里,利止则邪气留结为结胸;利不止,至次日复如前下利不止者,是邪热下攻肠胃,为挟热利也。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

脉浮者,必结胸也;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此太阳病下之后,邪气传变。其脉促者,为阳盛。下后脉促,为阳胜阴也,故不作结胸,为欲解。下后脉浮,为上焦阳邪结,而为结胸也。《经》曰:“结胸者,寸脉浮,关脉沉。暠下后脉紧,则太阳之邪传于少阴。《经》曰:“脉紧者,属少阴。暠《内经》曰:“邪客于少阴之络,令人嗌痛,不可内食。暠所以脉紧者,必咽痛。脉弦则太阳之邪传于少阳。《经》曰:“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暠其脉循胁,络于耳,所以脉弦者,必两胁拘急。下后邪气传里,则头痛当止。脉细数,为邪未传里而伤气也,细为气少,数为在表,故头痛未止。脉沉紧,则太阳之邪传于阳明,为里实也。沉为在里,紧为里实,阳明里实,故必欲呕。脉滑则太阳之邪传于肠胃,以滑为阴气有馀,知邪气入里,干于下焦也。沉为血胜气虚,是为协热利。

浮为气胜血虚,是知必下血。《经》曰:“不宜下而便攻之,诸变不可胜数。暠此之谓也。

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病在阳,为邪在表也,法当汗出而解,反以冷水潠之灌洗,热被寒水,外不得出,则反攻其里,弥更益烦。肉上粟起者,水寒之气客于皮肤也。意欲饮水者,里有热也。反不渴者,寒在表也。与文蛤散,以散表中水寒之气。

若不差,是水热相抟,欲传于里,与五苓散,发汗以和之。始热在表,因水寒制之,不得外泄,内攻于里,结于胸膈,心下鞕痛,本以水寒伏热为实,故谓之寒实结胸。无热证者,外无热,而热悉收敛于里也,与小陷胸汤,以下逐之。白散下热,故亦可攻。

文蛤散方

文蛤五两味咸,寒咸走肾,则可以胜水气。

右一味,为散,以沸汤和一升温服,汤用五合。

白散方

桔梗三分味辛、苦,微温芭(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辛,温贝母三分味辛、苦,平辛散而苦泄。桔梗、贝母之苦辛,用以下气;芭(巴)豆之辛,用以散实。

右件三味,为散,内芭(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身热,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者,若水以潠之、洗之,益令热劫不得出,当汗而不汗,则烦。假令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鞕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语。脉弦,五六日,语不止,当刺期门。

太阳之脉,络头下项。头项强痛者,太阳表病也。少阳之脉,循胸络胁,如结胸心下痞鞕者,少阳里病也。太阳、少阳相并为病,不纯在表,故头项不但强痛,而或眩冒;亦未全入里,故时如结胸,心下痞鞕,此邪在半表半里之间也。刺大椎第一间、肺俞,以泻太阳之邪;刺肝俞,以泻少阳之邪。邪在表,则可发汗;邪在半表半里,则不可发汗,发汗则亡津液,损动胃气。少阳之邪,因干于胃,土为木刑,必发语,脉弦。至五六日传经尽,邪热去而语当止。若复不止,为少阳邪热甚也。刺期门,以泻肝胆之气。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中风,发热恶寒,表病也。若经水不来,表邪传里,则入府而不入血室也。因经水适来,血室空虚,至七八日邪气传里之时,更不入府,乘虚而入于血室。热除脉迟身凉者,邪气内陷而表证罢也。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语者,热入血室而里实。期门者,肝之募,肝主血,刺期门者,泻血室之热。

审看何经气实,更随其实而泻之。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中风七八日,邪气传里之时,本无寒热,而续得寒热,经水适断者,此为表邪乘血室虚,入于血室,与血相抟,而血结不行,经水所以断也。血气与邪分争,致寒热如疟,而发作有时。

与小柴胡汤,以解传经之邪。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伤寒发热者,寒已成热也。经水适来,则血室空虚,邪热乘虚入于血室。若昼日语,为邪客于府,与阳争也。此昼日明了,暮则语,如见鬼状,是邪不入府,入于血室,与阴争也。阳盛语,则宜下。此热入血室,不可与下药,犯其胃气。热入血室,血结寒热者,与小柴胡汤,散邪发汗。此虽热入血室,而不留结,不可与发汗药,犯其上焦。热入血室,胸胁满如结胸状者,可刺期门。此虽热入血室,而无满结,不可刺期门,犯其中焦。必自愈者,以经行则热随血去,血下不已,则邪热悉除而愈矣。所为发汗为犯上焦者,发汗则动卫气,卫气出上焦故也。刺期门为犯中焦者,刺期门则动荣气,荣气出中焦故也。《脉经》曰:“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暠岂谓药不谓针耶?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伤寒六七日,邪当传里之时。支,散也。呕而心下结者,里证也,法当攻里。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为外证未去,不可攻里。与柴胡桂枝汤,以和解之。

柴胡桂枝汤方

桂枝(去皮)黄芩人参各一两半甘草一两(炙)半夏二合半芍药一两半大枣六枚(擘)生姜一两半(切)柴胡四两右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伤寒五六日,已经汗下之后,则邪当解。今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即邪气犹在半表半里之间,为未解也。胸胁满,微结,寒热,心烦者,邪在半表半里之间也。小便不利而渴者,汗下后亡津液,内燥也。若热消津液,令小便不利而渴者,其人必呕,今渴而不呕,知非里热也。伤寒汗出则和,今但头汗出而馀处无汗者,津液不足,而阳虚于上也。与柴胡桂枝干姜汤,以解表里之邪,复津液而助阳也。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柴胡半斤味苦,平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干姜二两味辛,热栝蒌根四两味苦,寒黄芩三两味苦,寒牡蛎二两(熬)味咸,寒甘草二两(炙)味甘,平《内经》曰:“热淫于内,以苦发之。暠柴胡、黄芩之苦,以解传里之邪。辛甘发散为阳,桂枝、甘草之辛甘,以散在表之邪。咸以软之,牡蛎之咸,以消胸胁之满。辛以润之,干姜之辛,以固阳虚之汗。津液不足而为渴,苦以坚之,栝蒌之苦以生津液。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鞕,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伤寒五六日,邪当传里之时,头汗出,微恶寒者,表仍未解也。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鞕,脉细者,邪结于里也。大便鞕为阳结,此邪热虽传于里,然以外带表邪,则热结犹浅,故曰阳微结。脉沉虽为在里,若纯阴结,则更无头汗恶寒之表证。诸阴脉皆至颈胸中而还,不上循头,今头汗出,知非少阴也。与小柴胡汤,以除半表半里之邪。服汤已,外证罢而不了了者,为里热未除,与汤取其微利则愈,故云得屎而解。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伤寒五六日,邪在半表半里之时;呕而发热,邪在半表半里之证,是为柴胡证具。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不罢者,不为逆,却与柴胡汤则愈。若下后,邪气传里者,邪在半表半里,则阴阳俱有邪。至于下后,邪气传里,亦有阴阳之异。

若下后,阳邪传里者,则结于胸中为结胸,以胸中为阳受气之分,与大陷胸汤以下其结。阴邪传里者,则留于心下为痞,以心下为阴受气之分,与半夏泻心汤以通其痞。《经》曰:“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暠此之谓也。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半升(洗)味辛,平黄芩味苦,寒干姜味辛,热人参已上各三两味甘,温黄连一两味苦,寒甘草二两气味甘,平大枣十二枚(擘)味甘,温辛入肺而散气,半夏之辛,以散结气。苦入心而泄热,黄连、黄芩之苦,以泄痞热。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缓之。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同类推荐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据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山海图”流行于世。《山海经》分《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虽仅有三万一千余字,但其内容涉猎甚广,从天文、地理、传说、神话、宗教,到种族、动物、植物、矿产等,包罗万象,体系庞大,堪称我国古籍中的百科全书式的著述。然而,由于它所述多奇诡怪异,常被人斥为荒诞不经。
  • 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华夏国学书院主编的《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遴选的唐诗囊括自初唐伊始至唐代末年近百位诗人的三百余首作品,其中不乏各时期为人耳熟能详的名篇,亦有此前为其他选本所忽略的佳作。解读语言晓畅明白,深入浅出,兼顾文学性和权威性,是一部普及性强的唐诗选本。在选编时,本书除了考虑唐诗自身的影响力与地位外,还参考了中学教材中的唐诗选用情况。因此本书的赏析注重配合中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要,注释详尽,诠释到位,有利于读者把握唐诗语言的准确意义与其使用的修辞技巧。
  • 智囊(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智囊(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雨花香

    雨花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女总的王牌保镖

    女总的王牌保镖

    一千年前的大宋第一保镖不明不白的被害,穿越到了小保安赵剑峰的身体里,于是,他就成了明远集团新任美女总裁的贴身保镖……
  • 树娅不寂寞有我陪着你

    树娅不寂寞有我陪着你

    我喜欢你,很喜欢很喜欢可是你不喜欢我,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了那个女人把我丢在那里....
  • 末世苏醒的少女

    末世苏醒的少女

    末世来了。于是徐唯借着末世的幌子开始把妹。所以说妹子把妹会不会被砍死呢?
  • 庄生蝶

    庄生蝶

    穿越?好吧我内心强大挺的住,但是穿成五岁小娃是闹哪样?什么?有人等着我去救?什么!我是这异世前世的霸王!一样一样慢慢来,看我如何玩转这狂乱异世称霸天下。(此文为女强,喜欢的快点进来)
  • 鬼医王妃:腹黑王爷宠妻无度

    鬼医王妃:腹黑王爷宠妻无度

    二十一世纪的顶端杀手,因为刺杀一个人,在途中被被人推下坠楼而亡,上苍给她一次重生却意外穿越,她,冰冷无情,拒人千里之外,却只为他温柔,他,妖孽美男却不近女色,但只让她接近,他戎马一生却她依然倾倒,他们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他想护她一生,她只能做他的“小娇妻”.........
  • 源战纪之位面战争

    源战纪之位面战争

    宇宙文明纷繁杂多,根据文明高低程度大致分为五级——行星文明,恒星文明,星际文明,星系文明,还有无人能印证的神之文明。在遥远的古老传说中,还有一种文明凌驾众生之上,甚至连神之文明都要退避三舍。
  • 观妓

    观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心素以瑶

    我心素以瑶

    有个青梅竹马的霸道总裁是种怎样的体验呢?哈哈哈……当然是在不久的将来,迎娶高富帅,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走上人生巅峰……想想都有些小激动呢!喂,醒醒啦!口水都淹没枕头啦!喂,快醒醒啊!工头喊你去搬砖啦!唔,别吵!让我再睡会儿!……
  • 谁与争仙

    谁与争仙

    仙者,遗世而独立,世人皆道仙人与世无争。殊不知仙路尽头只有一人立身之处。又有谁能不为长生仙路你争我夺。
  • 魅世红颜:魔帝傲九天

    魅世红颜:魔帝傲九天

    她本是黑暗中的王者,兜兜转转,寻寻觅觅,从一人口中竟得知自己是魔界公主。难怪她喜黑暗,原来她本为魔。知道自己身为公主却出现在现代的原因,又该是怎样的风雨。她道:“风雨欲来,吾战于世,与吾为敌,吾必杀之,血流成河,万兽饮之,木秀于林,吾欲摧之,见佛屠佛,遇神弑神;挡吾之路,吾必除之,报仇之路,必是荆棘,血色之路,吾定踏之,父母之仇,必将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