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这三点作战策略是正确的
人才市场招人的情况不是很好,于是我们只能求助于网络招聘,不曾想网络招聘也不理想。佛山本地人较多,对于销售这个行当并不是很感冒。而多数外地人普遍在工厂里打工,素质稍微高一些的就更愿意去几十公里外的广州。说到这,不仅仅找工作,还有逛街买衣服等,佛山人都更愿意到广州去,可以说广州对佛山的影响极其深远。
就这样,我们11月4号进驻佛山,11-18号公司正式开业,一共就招了十个人。这里面除了我说的“擦鞋的”和那个问东问西的老林,还有几个佛山本地人,再就是几个之前在工厂做过的外地人。这和我之前规划的“18号开业要招满20人”相差甚远。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只能各放进3个人去丹丹、小姜、小马的部门,虽然看起来并不像一个部门的建制,但是没办法,先干起来再说吧!
上集我说过开拓FS市场的三点作战策略:
1、城市包围农村;
2、服务业带动工业;
3、老客户服务带动销售。
事实证明,这三点策略是非常正确的。佛山不像深圳,还没有禁摩,好几个员工都有摩托车。我们当时率先开发的都是市区的服务行业,丹丹、小姜坐在摩托车后座,叱咤佛山街头,两个人一天可以拜访4-5个客户。在大量的拜访活动中,员工得到了快速的成长。尤其是美女丹丹,每天拜访完客户,晚上还要组织分享会,让员工交流拜访经验。这对于一些还没有拜访过客户的同事,也是一次重要的提升。有量,就有质的突破。陆陆续续地,我们签下了季华路美食街的花江狗肉店、一家瑜伽店、一个知名律师、酒吧一条街里的某酒吧……
2005年在业绩不断增长中结束
老林刚开始来的时候,一直都带着一种不屑的感觉。如果放在深圳,我早就让他Game over了!但这里是佛山,招人难啊!身边的同事们都陆续开始签单了,老林却一直没有成果,一来文化水平不高,二来电脑都不会——如何开关机都不知道。但他有一个优势,白话讲得很好。要知道佛山和广州一样,本地人都讲白话。老林的白话水平要高出普通话十个档次,所以和老板沟通还是占有很大优势的。转机出现在12月底,有一天上午老林打电话给丹丹,要丹丹送几份合同到电脑城去。丹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不知道这个老林在搞什么鬼。
丹丹二话不说坐上机车,到了电脑城后才知道原来老林签单了!但是因为太激动了,用力太大把合同写错了好几份,因此需要江湖求救。后来在丹丹的协助下,客户做了一些关于电脑的网络推广,签单金额好几万。老林回来之后我们让他分享签单经历,隔着空气就能感觉到他很激动,甚至都有流泪的冲动了。记得当时他拿出钱包,里面有一张20元的港币。他说这是他所有的积蓄,还是他做服务员时一个香港人给他的小费,一直舍不得花。今天去电脑城拜访客户,他去的那个门店里面摆满了电脑,看到好几个人在搬电脑没空搭理他。他放下皮包,撸起了袖子,开始和那几个人一起搬起了电脑。等电脑搬完,一个一起搬电脑的小胡子就问他有什么事情,老林就说明了自己的来由。小胡子一听挺感兴趣,就和老林聊了起来。当店里的伙计叫起老板的时候,老林才知道刚刚一起搬东西的小胡子就是老板。小胡子也看老林人醒目,愿意帮帮这个走投无路的老林。可能是幸福来得太突然了,老林竟然写坏了两份合同……
那次签单以后,小胡子来过我们公司,非常认同我们的理念,还介绍了一些朋友来合作,好几次都是我接待的。第一次签单成功后,老林对待事情的态度变了,对待我的态度也变了。偶尔加班的时候,他还会给我们带夜宵。更值得一提的是,老林用赚来的提成在小胡子那买了电脑,准备认真开始学习电脑……
再来说说“擦鞋的”这个AH同事,讲话都讲不清楚是他的特点,此外目标性很强,脸皮也很厚。虽然之前他也出了一些单,但大多都是几千块的合同。当看到一起来的老林已经硕果累累,擦鞋的也很着急。还记得2005年12月31日跨年夜,马上就要迎来2006年了。按道理年轻人在这个时候都会出门玩耍放松放松,而我们好几位同事都还在拜访客户。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位擦鞋的,当时他主攻酒吧行业,那天的酒吧生意格外好,在轰鸣嘈杂的音乐下,他在11点50拿回了5000块。当刘大姐清点好这些现金,关上公司大门时,时钟正好指向12点。2006年来临了——我们只有15人的团队用了42天时间做出了86万的销售业绩,创造了一个小奇迹。42天,我们就收回了公司筹建的成本,并且实现盈利20多万。
2005年以跌跌撞撞开始,以完美的成绩宣告落幕。那年彪哥税后拿了12万,在那个春节告别了绿皮火车,开始选用新的交通工具——飞机,此外也开始用起了智能手机多普达。彪哥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收入,拿出了4万块给了老爸老妈,作为办大事的本钱。2005年就这么结束了,业绩的高增长却隐藏着暗暗的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