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家井子村的党员大会对林琳的触动很大,她大学毕业之后曾经在一个小公司做过短暂的职员,工作性质与“大学生村官”完全不同,考上村官后,曾对组织部门把她分到较偏远的乡镇很有情绪,甚至有过四年大学白念了的感觉,觉得英雄没有用武之地。
后来,由于母亲身体每况愈下,她觉得自己应该调剂到离家近点的乡镇,最好是自己的老家金井镇,那样可以多些时间照顾母亲。
为这事,她没少缠着从小就对她关照有加的邻居大哥柏青松。起初柏青松很为难,因为他最初想把林琳调到北岭子镇的想法都没实现,现在把她调回金井镇就更没有把握了。大学生村官虽然不占编制,可是需要调剂也得县委组织部和接收乡镇同意。柏青松和金井镇的领导不熟,问过县委组织部党建科的张科长,这老先生左一个不行、右一个不行,理由就是金井镇的大学生村官也不少,不能再往里加人了。
要说机缘巧合,这话儿一点儿不假。这位张科长有个亲戚居住在北岭子镇,家庭十分困难,想办个低保。说来,他这个亲戚的贫困程度确实符合低保条件,可是农村人都有一个心理,就是不懂政策,以为啥事都得上边有人说话。于是找到了张科长,张科长又找到了北岭子镇主管低保工作的柏青松。这样,柏青松就“轻轻松松”地趁机敲了张科长的“竹杠”,把林琳调剂到了北岭子镇。
虽说调到北岭子镇离林琳原来的想法还有差距,但是比原来的那个偏远的白堡镇要强得多。那个镇,虽然通公路、通铁路,却是兰水县最偏远的乡镇,离县城150公里,距金井镇90公里。林琳分到那里后,总共没去过10次,可每次都感觉不方便。金井镇到那里的小型客车一般是每天往返一次,却不守时,总是等客满了才发车。有时是上午10点,有时是中午12点,有一回甚至由于就林琳一个乘客竟然拒载了。火车呢,更甭提了,一天就一趟。
虽然柏青松也做过她的思想工作,大小道理都没少讲,可是林琳听不进去,她是铁了心要调离白堡镇。当柏青松问她愿不愿意来北岭子镇时,她二话儿没说就答应了。北岭子镇虽说离金井镇也挺远,却是离兰水县城最近的乡镇。更主要的是能够和柏大哥在一起工作,彼此也有个照顾。至于母亲呢,可以把金井镇的房子租出去,跟她在县城找个房子先住下,以后有了条件再贷款买个房子。
刚到北岭子镇的时候,她对于枯燥的政府办工作也不是很适应,但是她没法再抱怨了,只能强迫自己静下心来工作。
听柏青松说,同样作为大学生村官的黎鸣干得很有热情,而且还被组织上正式派到罗家井子村任职,在她的心里掀起了不小的涟漪。
都是大学生村官,为什么黎鸣能够干得风生水起,得到上上下下的认可,而自己却不能呢?既然当上了这个“村官”,就得干出点儿模样来,不能让别人小瞧了呀!林琳暗暗下了决心。
自从陆春向她们几个人布置了迎检任务后,林琳就开始琢磨如何在自己任党支部副书记的三道村弄出点特色来,不敢说“一炮打响”,但也总得让镇上、村上的干部看看,自己还是能干点儿事的。这对千辛万苦把自己调到北岭子镇的柏大哥而言,脸上也有光彩。
从罗家井子村回来之后,她就把自己的想法跟柏青松说了,想让他帮自己出出主意、想想路子,看能不能找出三道村党建工作的“亮点”来。
可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却是“热心肠碰上了冷面孔”。柏青松对她的想法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热情,反而劝她说三道村的情况跟罗家井子村不一样,确实挖掘不出什么特色,只要做好“规定动作”就不差啥了。
林琳实在是弄不明白,为什么罗家井子村可以有“自选动作”,而三道村、张井村就只能做“规定动作”?而且还做好就不差啥了?不过,她还是很顺从地听取了柏青松的意见,按照县里的检查要求,尽心尽力地做起了“规定动作”。
从内心来讲,柏青松也想让林琳早些干出成绩来,但是有着多年基层经历的他,深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三道村的村党支部书记刘子友,虽说也在村书记的岗位上了干了四届,近十年了,可是这个人工作起来有点儿“唯上”,喜欢看领导得眼色行事。有的工作他能完成得很出色,比如合作医疗收缴、苞米杆子出村,还有秋整地、清地等等,凡是“面上”的活儿,他一般是不会“掉链子”的。
可是说起基层党建工作,这个刘子友表现得就不够积极、主动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如制作工作图板、建立规章制度等,他还是能够去做的。然而,深层次的党建工作,比如罗家井子村的“缴纳特殊党费”、党员包扶贫困户等做法,他是不会主动去做的,除非上边有硬性要求。尤其是全镇的清地工作已经全面铺开了,三道村的土地问题相对于罗家井子要复杂的多了,他刘子友哪有心情在搞啥党建示范点呀?你要是跟他提,他会有一百句话等着你。
柏青松对于这个刘子友,向来是敢怒而不敢言的。虽然看不惯他的做法,可人家是王金水、刘元共同认可的干部,他只好在“面子”上保持着对他的友好,尽管他知道这个刘子有是北岭子镇几个对他柏青松不很“感冒”的村干部之一。
有了对刘子有的这种复杂态度,柏青松就觉得林琳的想法很幼稚,但又不愿意伤害她的积极性,只能勉励她做好“规定动作”。柏青松知道,这个刘子友虽然对上面部署的工作基本是不会走样的,但是在他们村是不会挖掘出什么特色来。即使绞尽脑汁想出什么“工作法”来,那也是假的。
柏青松把罗家井子村的做法分别同镇党委书记王金水、镇长刘元、党群书记李华夏做了汇报,几位镇领导都很感兴趣。不过,他们也很理性,一再嘱咐柏青松要多“上上心”,进一步加强对罗家井子村的指导,争取上级验收的时候,能够得到肯定。
看见领导这么重视,柏青松心里也很高兴。这种高兴掺杂着几分得意,还有就是对罗有和黎鸣的佩服,基层干部要是个个能像他们那样干点事,中国早就提前奔小康了。
冷静下来之后,柏青松心里又感到“不太得劲儿”,心想自己是不是多余?这事应该是党群书记和组织委员的事,自己跟着凑什么热闹?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不管林琳和柏青松等人是如何想的,总之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准备,北岭子镇标准化党支部验收的事基本上是“万事俱备,只欠检查”了。
党委书记王金水和党群书记李华夏、组织委员陆春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特意到被确定为标准化党支部试点的三个村子走了一遍,其他两个村的总体感觉还可以,都是按照上级的检查要求进行部署的。
在罗家井子村,几位领导都显得很激动。虽说他们事先听了柏青松的汇报,但是到了罗家井子村实地参观了已经制成图板的特殊党费缴纳制度、流程和“三联”工作法之后,他们都觉得是个“亮点”,值得推广。
罗有把功劳都记在了柏青松和黎鸣头上。黎鸣很不好意思,几次想插话,可是罗有的话儿几乎是一气呵成的,一点儿也不给她机会。
黎鸣心里既愧疚又不安,她并没有做什么呀?平心而论,还不如人家柏青松做得多呢。柏青松是包扶罗家井子村的镇领导,而且包扶多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今,罗有把绝大部分功劳都归在她和柏青松的身上了,说柏青松有功,她还能够接受。可是说她有功,跟折煞她没有什么区别。
黎鸣的心情好久都无法走出不安的阴影,她想今后一定要加倍地去为罗家井子的群众做事,把“虚功”变为“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