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像是这个时代的必须,特别是在人口密度较低的美国。如果拒绝网络人际,社交面会窄很多。如果接受,到什么程度才是合适的?我承认是有所保留,就像电子书没法与纸质书等同。是因为,没信心把持自己,抵制诱惑?网络,有直接而不真实的本质。倒是没必要为初识途径较劲,不能挑剔太多,现实不是小说。现实中认识的说不定他们是网络骗子呢。爱情快餐,是配合这个信息时代的感情方式。我似乎落了一拍,很多人都在矛盾中吧。与网络有关么,因为社交面被虚拟地延伸了,可能性被扩充了,给人一种错觉。当然,网络从根本上会模糊会美化事物本身,因为它承载着人们的期望;于是它应运而生。总之,利用自我坚实的认知去判断去感受去抉择,便是真谛。
在与人接触之初,我能游刃有余,有足够我回旋的距离;随着距离的拉近,我便不知所措,特别是当对方主动的时候,往往招架不当。不够沉着,缺乏约束和耐力训练,即修养。所谓礼仪(冠冕堂皇)或公规,就像语言最基本的职能是传递信息;之后可以巧用妙用。倘若一开始就说些瞎话,让人摸不着头脑,是很讨厌可嫌的。既然大三已经开始Beaqueen,后来外在表现还是比较规矩的,虽然心理辗转反侧,但毕竟经历了那个阶段;内在或潜意识会在不知不觉,举手投足间散发出来。回头想想,我的“外表”超越了“内在”?我已经发展到了比我自己认为的高度还要高么。还是“外表”虚超了内在?这就要注意,一些看上去很优秀无懈可击的人,内在不见得一致我的“直觉”已经神化身外,在指引我的行动,越来越明显,真的很神奇。也许她一直存在,只是现在已初长成,出壳。很多时候“想”去做的事情,变成对自己很有利的事情,之前没有理性分析。
寒假没出游,这几天前思后想,受益匪浅;我想我大学期间趴在床上电脑桌上写下的日子是我一生的基调,本质的,切肤的。时隔七年,仍在写,不同的是电子版本。听着粤语歌曲,如此贴心,因为我生长在南方;走到天涯海角都改变不了的根。七年后,我又流着一半BJ的血液。渐渐悉知一些我还知道的不知道的优秀的人,都结婚了,他们思想发育的早,确实成熟些。一个偶然,认识了田磊,一个与孙杨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男生。我不知道出生与人的性格命运有多少关联,田磊跟他女朋友相识在高一,爱情长跑10年。孙杨和他女朋友也相识在高一,爱情长跑10年,结婚了。都长期异地。田磊上了中科大,孙杨上了清华;学习都不错。孙杨,让我忍不住付出和关心,田磊也是;他们都很被动。幸好,不是爱。好些时候,我们会感觉到冥冥中的注定或因果关联,一个谜。
剩下的男男女女,我可以有很多借口或事实,以前所在的地方,他们都不够条件。可是,我为什么会在那个我自己都认为自己不够格的地方?把自己搞得如此狼狈!我没有踏实接受生活,轻视自己轻视他人。现在想想过去七年在BJ最好的朋友是自己,其次课本和QQ;对别人的事漠不关心,一出学校便不知所措,竟也无所谓;混在人群中格格不入。上天眷顾,莱斯大学给了我全奖,莫大的幸运,给了我一条非寻常路。也许你们现在看到我的光鲜了,可是你们知道我的煎熬吗?总之,不能辜负老天的期望,努力活出自我,天下没免费的午餐,没什么好事是不需代价的。我要努力努力努力好好生活,去实现那闪亮的梦想!我可以的,像女王一样光彩美丽,让世人瞩目!
最近跟电脑下国际象棋,发现我很喜欢吃对方的棋子以及所带来的快感,反而对棋局最本质的胜败不是很在意;首先在精神上舍本逐末。第二,想法设法吃对方的棋子,而疏于防范及建筑自己的堡垒。第三,对局势看得不够远,关注眼前利益;缺乏沉着谋略。第四,在没有,也不打算充分了解游戏规则的时候,开始下棋;事倍功半。很多时候,我就是随着自己性子在玩耍,不去学习基本规则,导致很多不必要的浪费和麻烦;没事找事,不干正事。仍然是小孩儿心理,成不了大器。大道理懂得再多,想得再多,说得再多,都是空;没有得到根本没有资格说放弃。跟着规则走,会是庸俗和市侩?非也。在遵守最基本规则的基础上,发扬自我更高级的个性主张,才是高贵和闪耀。假如从最底层就不牢固,在别人都不在乎的层次蠢蠢欲动,突出自我;事实上根本上不了高层次,小打小闹罢了。在他人的俯视之下,他没必要更没义务教化你,只会敬而远之。成长是你个人的事情,看个人本事。在你还未成人,是个孩子的时候,你的父母会教化你;这也使得他们成为你生命中最尊贵的人。成人之后,独立出来,即使与父母也免不了最基本的尊分,何况他人。也就是说,教化与学习时隐时现于人与人的关系中;尊重是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