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蒸汽腾腾,一锅清水烧开了,一大盘白花花的饺子争先恐后地下了锅,恩海垫着小凳子,掂着长柄勺子轻轻地拔着圈圈,饺子在沸水中上下翻滚,不一会就透出了香气。灶台的周围挤满了人,厨工们都放下活来看看这个管事弟子所说的新美食诞生,厨工头头挤着恩海身边,老钱眼睛一眨不眨,一边看着恩海的动作,一边留意着锅里的饺子。
饺子终于熟了,恩海捞起一个吹凉后,“嘶嘶”地吃了起来,陶醉的神情完全无视周围那一双双探究的目光。直到一个饺子下肚,这才一敲筷子,说:“好了,好了,赶紧捞起来,再烧皮就要破了。先给我盛三盆,我带公房去。”众人早就等你这句话了,一个托盘立马递了过来,碗筷汤勺调料酱,一应俱全。老钱连忙接过恩海手里的勺子,小心翼翼地把饺子一个一个地捞上来,待之如宝。
当恩海端着托盘走出厨房时,犹自听到里面如菜场一般的吵闹声。
“那个是我包的,给我……”
“老大,你给我留点,烧火的也是人哪!“
”这东西叫啥名啊,刚才小公子说什么?“
”这叫饺子,笨蛋,问名费一只,谢了!“
”强盗……绿壳……“
管事公房里,桌上摆着三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和一应餐具。铁英怔了一会,问恩海:“这是什么?“
“老师,这叫饺子,面皮里包着芹菜肉馅,蘸着酱吃,味道十分鲜美。“恩海站在一旁介绍道,小脸上神采飞扬的样子,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他的”杰作“。
“这是哪个地方的吃食方法?“铁英夹了一个,蘸了一点酱,放入口慢慢地嚼着,边吃边问,不着痕迹地加快了嚼动的速度。
“嗯,这是先父曾经为我做的一次点心,我在旁帮着,就记下了做法。“恩海不知道怎么回答,只得抬出”死人“来应对,反正死无对证不是。
“哦,不错,味道别具一格!“铁英吃的速度极快,一口一个,几句话功夫,半碗下肚了,指指另两碗,示意恩海一起吃。
当老钱亲自来公房收碗筷时,师生二个正摊坐在椅子上,腆着肚子,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四大陆上的风土人情,而托盘上的餐具如同洗过一样干净。
聊着聊着,就聊到工坊里的混乱。铁英长叹着说:“民伕匠工从各地抽调而来,各种随意习惯了,小工坊倒无所谓,这军营大工坊,场地物件乱放乱丢,账上的数目盘都盘不清,现在营地初创倒无妨,若是日后全部建成,换防移交,这笔糊涂账就要人命了。“
“老师,学生以前在家中帮父亲整理铺子,总是出错。后来有一位客人路过,指点我用牌子分地块,再把各种不同的东西归类,各自存于一处。他还帮我做了一些牌子,上面有字有画,我不认字也能看懂画。所以我按图放东西取东西,就一点都不乱了。“心里犹豫了好久,恩海又编出一个无法对证的“过客”出主意,什么现场管理5S、6S的概念太复杂,说出来就跟说鬼话一样,还是讲故事方便一点。
铁英眼神一亮,一拍案桌,叹道:“真是寓道于简,这么简单的法子,却叫人恼了半月没想出来。你真是个有福之人,想必那个过路客是个高人,没准是双岩书院的学生或老师呢!“
“双岩书院?”恩海一头雾水,确实没听说过。
“嗯,双岩书院是我们人族精英向学的最高殿堂,凡是书院出来的,无不是人族各国争相聘请的高才。你以后若有机会,定要全力争取入学名额。”铁英说完,沉思片刻,拿起笔继续对恩海道:“既然你曾用过这个法子整理铺子,那就给我说说当时是怎么分类的?”
……
整整一个下午时间,恩海和铁管事都没有从公房里出来过,晚饭都是老钱端进去的。晚饭后,公房里灯火通明,米家木匠奉命送了几十块木板进去之后,也就没出来了。
当恩海披着星光回到集体寝室时,大通铺上早已鼾声如雷,疲惫之下,竟也能倒头便睡,鼾声过耳不入。若不是自己老师体恤他年幼嗜睡,今晚恐怕要通宵了。
当恩海一觉醒来时,营地里没有听到打钱的声音,也没有锯木的声音,人们都在营地广场上听铁管事说着什么。恩海不管了,反正他是小孩,干搬运的活还轮不到他,于是就一头钻进饭堂,随便摸了几块黄米糕,狼呑虎咽地吃起来。老钱很体贴地给他弄了一碟黄豆酱,坐在对面欲言又止。
恩海翻了一个白眼,也不知是噎的还是给老钱脸色,边吃边说,口齿含糊地说:“伯,有话快说,这么看着我,怎么吃得下!”
老钱嘴角一撇,笑着说:“小公子,昨天包饺子时你说补回我十斤盐的事,你没忘吧?”
“嗯,没忘了,昨天不就用了你一点精盐嘛,至于这么小气,一大早就讨债,晦气不晦气!”恩海没好气地回道,昨天为了美味,翻遍厨房找不到盐,只有发着溲味的卤盐水,无奈只得用铁管事的名头,硬逼着老钱拿出私房盐来,并夸下海口补给他十斤盐。
“我的小祖宗,这官家盐产供不上,我们这里真的没有更多盐,万一上面来大官,这盐还要应急的。”老钱急了。
恩海这才很认真的说:“你放心,这几天抽空我们一起干,保证不止十斤盐。”
老钱听了恩海当面又一次承诺,这才安了一点心,去忙自己的活,顺手抄走了那碟黄豆酱,气得恩海直想掀桌子。
外面已经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搬家景象,工匠们一早都停下活,按照铁管事的要求,搬的搬,扫的扫,米木匠在到处钉着木板标识牌和告示牌,另一个漆匠则跟在后面画线条、画框框,铁管事站在人群里一手叉腰一手作指点江山状,好一幅和谐劳动的感人画面。
其实大家心里还没闹明白,只是纯朴的服从天性,便忙碌开了。不过恩海相信,等整理好后,这个面子工程就算是立项了,整齐的环境谁不喜欢,一旦习惯,就再经离不开这种管理方法,这是最能直观出成绩的现场管理。此事开头容易,后头的维护与保持才是最难的,不过好在这里算是半个军营,行的是军法,令出必行的氛围能最大限度的吓阻规矩的破坏者……恩海站在饭堂门口,远远地看着,仿佛看到了一个规范整洁的古兵工厂在眼关前蜕变。
几天功夫,营地焕然一新,整齐得令人惊讶,即使无人督查,人人都能自觉按图上的标识存取物品,竟然丝毫不乱,恩海不得不佩服这里人的执行力,简直就是为军事化而生的。
铁英让恩海跟在后面,盘点着物资,但恩海记数的能力让铁英这个当老师的都暗暗心惊,有些甚至抽了部分清点之后,便能算出总的库存数量。铁英不信,差人一件一件地数,总量竟然一致。于是便放心地让他独立记账,同时配了两个壮汉供他调遣,自己乐得回房看书去。
记账当然就得有记账的样子,恩海抛开了记事文一样的账簿,自己装订了一本皮纸,边盘边画格子,将账簿的格式做了简单的改进,一页一种物资,表上一进一出一结余,简单明了,至于一些不会写的字,就照着旧账本抄。
盘点仓库是烦琐枯燥的,但若能落点小利就是愉快的,一柄黑色的直刀在恩海手里把玩了好些时间了,兵器成品库里,这把刀在众多刀枪堆里很不显眼,因为它太黑了,连锐利的刀锋都没有亮头,不知是什么材质,反正很轻,像是女人用的。刀锋处处斫口,并有黑色的血迹残留,显然是战场遗物被收存在这里。挥舞过很趁手,一定要带走,以后跟老师学刀法就用它了,一把残刀,老师是不会说什么的。
营地的物资说来也简单,原料就是木材、毛竹、石炭、铁料,半成品与成品就是枪杆、箭杆、枪头箭头和刀剑,以及少量简易的攻城梯、投石机。是以,三天不到,恩海就交账了,这下好了,面子工程算是完成了,此时要是上面领导能适时过来检查就好了,一准惊艳,自己的老师没准还能升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