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运京对姜颐和的态度一直不冷不热,或许也是因为姜颐和在第一个学期状态不佳,写作和能力看起来都稍逊人后,反倒是班上另一个女生在语文方面出尽了风头。
不得不说,姜颐和每次看到周运京拿着那个女生的作文在班上念,并不加掩饰的以欣赏,而那个女生也同样回以羞涩的笑容的时候,都默默地在心里不耻。“这样的文章都敢拿出来念。”可自己却好像真的施不上力,不管怎么折腾,都写不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
姜颐和坚持认为自己的能力还在潜伏期,等一等或许就好了。她到底是心高气傲的女生,于是真的就一心等着爆发的那一天,不愿与周运京这种“没有眼见”的人多亲近,哪怕她心里是很想和周运京说话的。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高一的下半年。
寒假一个月的时间,姜颐和没有像往常一样出门旅行,窝在家里看完了一整套史记和通传,熬得眼睛发红。像砖头一样厚的两本书上做满了密密匝匝的笔记,又是佶屈聱牙的古文,有些地方连字都不认识。姜颐和硬是凭着“爱好”这股劲把它啃完了。
返校的时候,大家都因过年吃得好长胖了一些,偏姜颐和不但没长肉,反倒更瘦了,只是两眼看上去更有神了。
熊倩听了姜颐和的传奇后,死死抱着姜颐和的大腿,大声地嚎道:“女神啊!我对你的崇拜如涛涛江水绵绵不绝!”姜颐和老神在在地喝了一口热水,一脚踢开熊倩。笑道:“免礼,免礼。”
周运京似乎也有几分反常,唇色苍白。不过性子还是那样,用颐和的话来说,就是无赖加贱。
三月的入学考试,姜颐和的状态终于回来,语文以132分的高分不容置喙地雄踞全校第一。作文更是连老教师都无可挑剔,心甘情愿地给了满分。
得到消息的时候,周运京正在办公室给窗台上的白玉兰浇水。年级主任黎建华拿着资料袋走过来,笑容满面地拍了拍周运京的肩:“运京啊,很不错嘛,继续保持啊!”说完把手中的文件袋塞到周运京的手里就走了。周运京迷迷糊糊地受了一通表扬,莫名其妙地地拆开文件袋来看。瞬间惊呆了,坐在椅子上半天没缓过来。只觉奇怪,怎么会有这么高的分?
自己教过不少的学生,纵是极有天赋的,也只有125分左右,从不曾出现过130分以上的。这次的题他是审过的,并不简单啊。
这样想了一番,他忙展开了试卷来看,一道一道地对答案。文言和诗词都是满分,散文差了点,是主要的扣分区。作文·····作文居然也是满分?实在匪夷所思,学校里那群老头那么挑剔,怎么会给满分?周运京深呼吸,定下心来仔细审读这篇满分作文。
题目是《远方》,很合材料。文章写得意蕴深厚,文笔成熟,力透纸背。不像是十六、七岁的孩子写的,倒像是经历了世事的老作家的作品,充满了沧桑感和看透红尘的洒脱气。
确实是值得满分的。周运京感叹完,才想起看看是哪位神人。于是翻过卷子来看名字。“姜颐和”三个字龙飞凤舞地标在名字那一栏。
周运京的脑中霎时浮现出一张漂亮不足,清秀有余的小脸。还有她足够锋利的美眸。
虽然周围的人都欢天喜地的帮她庆贺。姜颐和却一直淡定自如,寝室里唱歌跳舞,闹翻了天,她也只是坐在桌边,貌似专心地看一本《全球通史》。还好室友们已经快乐得忘记了主角,完全自high。
离关灯铃打响感觉已经很久了,姜颐和却丝毫没有睡意,抬手看了看表,将近凌晨两点。睡不着她也不着急,正好可以想着白天周运京公布她出乎寻常的分数时,意味深长的眼神,她向来不惧和他对视。考到这样的高度是姜颐和早就预料到的事,或者说她始终相信自己应有这样的实力,甚至可以更强。
可她终究不是爱出彩的人。这次却是卯足了劲,定要和人拼个高低。是为什么?她忍不住在黑夜里问自己。那张脸陡然在心里清晰。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周运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深深地刻在心底了。某时会疼,在觉得距离遥远,无法靠近的时候。
写在《远方》里的一句话:我不相信徒劳的泪和汗水,只在乎无尽的远方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