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皇宫深处有一座极高的塔形建筑,是为观星殿;其顶部有一露天阁楼,是为观星台。
观星殿是历任燕国国师生活起居之所,而观星台则是其观天象、测国运之处。
启天三年九月初八亥正三刻,观星殿中熄灭了最后一盏油灯。
时值晚秋,夜深寒重。完成了每日工作的现任国师王澜,拖着略有疲惫的身躯踱至床边,正欲解衣就寝,忽地心有所感,急忙推开窗子,仰望夜空。
只见北方漆黑如墨的苍穹中,一颗璀璨无比的光球正飞速划过,异样的光明驱散了浓重的夜色。
老国师脸色大变,顾不得半解的衣裳,慌忙便向观星台跑去。
与此同时。
越国国都上阳城。方过不惑之年的越国国师慕容衍负手立于东城楼之上,眉头紧锁,注视着同样的异象。
往南数千里,有一片大草原。大草原广袤无边,水草肥美,其中生活着唯一的一个部落---南蛮。
草原深处,王庭帐前,大巫祝侍于南蛮王身后,脸色凝重地说道:“吾王,只怕大乱将起!”
南蛮王看着有如白昼的夜空,轻笑道:“乱了,不是正好吗?”
东出草原,再往东数百里,有一片重峦叠嶂的山脉,世称绝断山脉。山多险峻,常有毒虫野兽,故人迹罕至。
然而,在异象发生的瞬间,一个高大的身影却凭空出现在某处悬崖边缘。他静静地看着那光团出现、而后划破夜空、最终落在不知何处,握着书卷的左手有些轻微的颤抖。
然后红光一闪,高大身影便如来时那般,凭空消失了。
只有一道虚无缥缈的感叹还回荡在山间。
终于来了啊!
......
子正三刻,万籁俱寂。燕皇的御书房里却灯火通明。
白如山坐在御座上,處眉沉思。
片刻前,他刚刚批完奏折,神思劳累,正欲安睡时,却听到殿外突然传来求见之声,无奈披衣推门而出。拱手立于阶前的老国师闻声抬起头来,满脸焦急。
“北斗落星,世道不宁;若为天枢,天下必争。”
白如山念叨着方才从国师那里听来的星偈,从御座上起了身。
他望向立于书桌之前的老国师,疑惑问道:“这前八个字似乎是说北斗落星预示着天下大乱,这一点朕想得明白。可是,这后八个字,又是何意?”
王澜略一拱手,答道:“回禀陛下,北斗分为七星,分别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其中,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星为魁,玉衡、开阳、瑶光三星为杓。而这天枢作为魁星首星,是为魁首,寓意第一。据臣方才的观星,此次所落之星正是天枢。”
白如山点点头。
“那这天下必争又作何解释?争的又是什么?”
“回陛下,天枢星落,终归于地,化而为人,是为不世之材。”
白如山闻言惊讶问道:“国师是说,这天枢其实是个人?”
“正是。若能得到此人,凭其天降之才,便能一统天下,故言天下必争。”王澜恭敬回道。
白如山负手走到窗前,望着崇和殿前晃动的宫灯,沉思许久。
王澜微微抬头,看着窗前那渊淳岳峙的背影,竟生出些萧索孤寂之感。
燕皇白如山,十六岁入军历练,二十岁凭军功任征伐大将军一职,其后五年吞并周遭大小国家十余个,打下了如今燕国这辽阔宽广的疆域。二十五岁承袭皇位,其时年轻气盛、野心勃勃、意欲一统,多次御驾亲征,讨伐当时最为强盛的越国,然始终无果。
几多征战。国内土地荒废,民不聊生。白如山意识到战争再进行下去也没有意义了,便主动与越王缔结合约,转手治理国内。
十年来,燕国在其治下日益强盛,国力蒸蒸日上,隐隐有赶超越国之势。
然而,如今年近不惑的燕皇,虽壮志未酬,却不愿再轻启战端。一来没有必胜的把握,二来,也是舍不得燕国这百万民众再次遭受战火的荼毒。
可王澜明白,陛下那颗一统天下的心仍然还是热的!
白如山从窗外收回视线,看向王澜。
“国师,可能算出天枢其人?”
王澜微涩答道:“回陛下,不能。”
白如山怔了怔,片刻后摇头失笑:“是朕多想了,人力如何能算得出天心呢。”
“不过,”王澜拱手道,“根据星落方向,可以算出天枢所在的大致方位,臣之前已算过了。”
“哦?可有结果?”白如山神色微动,追问道。
王澜沉默顷刻,继而答道:“回陛下,已有结果。天枢……便在渭城。”
白如山也沉默了下来。
片刻后。
“他也知晓?”
王澜知道陛下所说的他指的是越国皇帝,脑中想到的却是慕容衍那张不苟言笑的脸以及丝毫不弱于自己的占星术。
于是,他点点头,答道:“是。想必此时此刻,他和越国国师也正在商议此事。”
白如山微微思索,突然想到一个关键问题。
“国师,天枢可有何特征?该如何辨别?”
“回陛下,天枢既化为人,形貌自然与常人别无二致。然,既是天外之人,行事言语必有奇特怪异之处,亲眼所见自能轻易辨别。”
白如山感叹道:“只是这渭城人口数万,每日进出过千。在这里寻一奇特怪异之人,岂不啻于大海捞针?”
王澜拱手回道:“陛下莫慌。天象显示,北斗定位,七日内将不再轮转。天枢也必将在渭城停留七日。天枢本为天星,虽化为人,冥冥中仍有其轨迹。陛下只需派人前往渭城,尽人力,顺天意即可。”
白如山挑了挑眉:“你是要朕赌一把?”
“天心难测,只能如此。”
白如山沉思片刻。
“既如此,国师立刻遣人前往渭城!务必找到天枢,将其带回!”
王澜轻轻摇头,说道:“渭城地处北方,距燕越两国国都皆有千里之遥,马不停蹄,也须三日方至,陛下不必急于一时,天亮立时出发即可。”
“也对,是朕有些心急了。”白如山颔首道。
“只是,此事事关重大,陛下觉得,指派何人较为合适呢?”王澜拱手问道。
白如山思索了片刻,一张英气逼人的俏脸忽然跃入脑海。
“那就派芝儿去吧。”
王澜先是一惊,而后迅速释怀:“陛下圣裁,公主殿下确是此次任务的不二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