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停至茶舍,陈家人欲下车时,从车后冲出两名侍卫拦住他们去路。另有一名侍卫来到明王车前抱拳道:“亲王有命,务必将明王及贵国友人护送到王府。府上已被筵席还请明王速速进府吧!”中途下车没想到楚亲王对自己如此不放心,明王哼笑不语,马蹄疾疾直奔亲王府。
陈妈见状不免担忧道:“王府,明王,这是哪儿跟哪儿啊?王府岂是我等平民进出的地方!会不会有去无回啊!”陈伯虽然嘴上不语,但心亦是七上八下。陈露安慰二老:“事已至此,既来之则安之。”陈妈却是喋喋不休,一旁的陈伯摆手道:“你少说几句吧!听说这楚亲王为人随和,把话说清楚不会为难我们的。”陈露无心搅进二人的对话,撩起车帘再次望向远方,那云朵已退去红晕,灰暗中点点星辰坠入夜幕。心中不免惆怅,再遇故人该说些什么……
马车终于抵达王府府邸,众人下了马车。前方有个熟悉的声音响起:“明王请!”原来是王府的刘管家。刘管家未曾想到明王出使他国竟然携老扶幼的来了七八位,其中不乏女眷。出于好奇,刘管家不禁多看几眼;两位老者外加一年轻女子,女子面纱遮面,身着翠绿裙衫,眉目低垂。只是这眉眼好生眼熟,碍于宴请贵客不好拖延,刘管家急忙在前领路。
厅堂之上,楚亲王与明王寒暄起来,目光时不时扫过站在角落里的陈氏仨人。三人垂首目不斜视,老夫妻两人窘促不安,身后的女孩却显着落落大方。明王看出楚亲王的疑虑,说清事情来龙去脉,楚承得知他们正是湖边茶舍主人后,笑谈有机会再去茶舍品茗。见到楚亲王如此亲民,陈氏老两口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唯有身后的陈露低头不语。既然是不相干的人,楚承命人送出王府。就在三人离去刹那,清风撩起女孩面纱一角,楚承骇然——这侧脸的棱角竟如此熟悉。也不过一瞬间,他回过神来眉头轻挑,斯人早已逝去又何必劳心。迅速抚平思绪,楚承转身投入到另一场权谋之中。
席间楚承拿出圣上密诏,双方就具体战略达成初步共识。一万精兵,五五阵势兵分两路。一路在两国边境造成兵临城下的假象,对常柏国皇室是以压力;一路混入明王私下的五千精兵里,伺机待发。明王没有料想到再次商讨借兵一事会如此顺畅,不禁询问此前三分五次推脱借兵一事是否与公主患疾有关。楚承深知凡各国皇室稍有异动,都会引起他国注意,索性借以公主突染恶疾为由搪塞过去。明王虽然另有猜忌,也只能作罢。接到兵权就好,其余再让探子打探从长计议。二人各揣心事,表面却推杯换盏,不亦乐乎。
南方立夏后气温逐步攀升,面纱下的陈露早已是汗水湿透鬓角。眼看到了角门,陈露摘掉帽纱透透气。陈妈拿出帕子轻拭她的额头:“这一头的汗,小心被风吹着。”陈露随口回应,心头却是另一番惆怅。楚承相见恍若隔世,遥想盛夏时节二人漫步海滩,怎么走着走着竟变成绝念?
子时过半王府请来的客人也已回到驿馆休息,刘管家看到书房的灯还亮着,以为是哪个小厮忘了灭烛火,来到门前看见王爷举杯畅饮:“王爷,急酒伤身,早些就寝吧!”二人正说着话,有小厮急忙跑到书房,趴在刘管家耳边低语几句。刘管家面色难看,急忙随小厮来到内院。丫鬟秋苓在屋内嘀嘀咕咕不停说见鬼了,身边的下人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快去请白大夫前来诊治!”刘管家无不担忧道。
次日,楚承听闻内院闹鬼一说忙唤来刘管家问个究竟。
“回王爷,是长公主身边的侍女秋苓病了,白大夫已诊治过说并无大碍。恐是这一路奔波劳顿,季节更换有些伤风引起得精神恍惚。”
“没事就好。府上人多口杂,莫要传出鬼神这种无稽之谈。”楚承嘱咐道。
倒是秋苓这一早起来,坐在后院的石阶上痴痴地望向角门。
“你看她这个样子,莫非她真是见了不干净的东西?
”素日里属她话最多,争着抢着去前厅奉茶给王爷。今儿是有些不对劲。”两个奉茶丫鬟交头接耳,换做平时秋苓早打上门去,当下她却全然不理,目光凝望角门,一寸不离。毕竟是多年的贴身丫鬟,长公主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几番询问无果,也只好任大夫开几方安神的药方调养。
半月后一日清晨,秋苓突然开口说话,第一句竟是说要出府去探亲。长公主虽然犹豫,但看在她患病的份儿上只好应允。并命另一丫鬟香彤跟随,怕她路上发病不适。次日,秋苓,香彤出了王府一路奔向西湖。
“不思量。”香彤念着牌匾,不解道,“秋苓姐姐这茶馆是你亲戚家?”秋苓看着眼前的茶馆,眼珠转动嘴角诈笑:“虽说不是我亲戚开的,也是老相识了。渴了吧,我请你喝茶。”
陈妈见门口站着两位年轻女子,看这装扮不是大户小姐也差不了,便笑脸相迎“二位姑娘里面请,这大热天的来盏青梅绿茶解解暑气吧!”秋苓选了靠角落的茶座,环视一周。茶馆内八张茶座三五客人,几尺见方的看台上有一人正说这《搜神记》里面的奇闻怪事。待陈妈端来茶水后盈盈笑道:“大娘,这茶馆就您一人忙乎啊?”
“哦,还有一丫头平日里跟我一同搭理茶馆,今日她收茶去了。”秋苓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眼看一壶茶水饮尽,只见一女子盈盈走进茶馆;水粉蝶衣,轻纱遮面,手里挽个草编篮子。陈妈上前边查看花茶,边与女孩低语几句。女孩摘下帽纱,神情略有疲惫的走向楼梯。秋苓上下打量着女孩,若不是香彤提醒,手中的茶杯险些摔落,不过另一只手上的糕点早已捻握得细碎。香彤顺着秋苓视线望去,只看到那女孩转到楼上的翩翩衣袂。“秋苓姐姐你认识那女子?”秋苓摇头不语,默默地喝完杯中茶水后付账离去。
一刻钟的工夫,远远地一男一女向秋苓奔来。“哥、嫂,你们可来啦!”秋苓快步迎上去。
男子憨笑道:“前个接到妹妹你的来信,说要回家探亲,哥哥我以为你在说笑,没成想真的来了。”一旁的女子握住秋苓的手:“一年多未见,妹妹在京城可好?”
“好,好。哥嫂,这是香彤,和我一同服侍长公主的姐妹。”秋苓转向香彤,笑盈盈道,“好妹妹,送到这里就罢了,我哥嫂来接我回去小住几日,你也早些回王府歇息吧。”香彤本不想跟着去,听她一说连忙拜过,回了长公主的话。
傍晚时分,秋苓与哥嫂仨人乘船回到老家西池。眼前是一座三进三出的大院,院内干净整洁,花坛景亭应有尽有,虽比不上富贵商贾世家,也算是麻雀虽小,腑脏俱全。秋苓家中上有已过花甲之年的老母,下有一对不足十岁的侄子侄女。全家仰仗着她身为长公主侍女的丰厚俸禄贴补家用。近年盖了新房,又存些银子给哥哥做药材生意。得知秋苓这“功臣”回家探亲,一家老小早早迎在门口。欢欢喜喜用过晚饭后,秋苓将哥哥叫到一旁,窃窃私语直至夜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