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是经管学院课业负担最重的一年。不但有概率、线性代数,更有无数选修课。表面上说是选修,可为了凑够学分,基本上都是必修。大二还必须过英语四级。像蔚雨这种理科出身的还好,对于文科出身的卢惠和沈娜娜简直就是要命,对宛平来说那就是虐杀,而她的跳高成绩却在此时直线上升,令校队教练大喜过望。
由于学校又进行了扩招,校园人满为患,活像万恶资本主义社会的监狱。为此学校大兴土木,推平了两个旧教学楼新盖了宿舍。在万物复苏的春天里,教学楼旁第一任校长亲手种下的核桃树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挂满嫩芽的树枝在阳光下变为一地狼藉。
到排课表的时候教学科才发现,光顾着凑宿舍的数了,教室又不够用了。难为那些排课表的老师绞尽脑汁,恨不得一天有48小时上课才好。蔚雨他们拿到课表一看,比明星走穴码得还紧。以周一为例:第一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8:00~10:00),第二节英语(10:00~12:00),第三节大学物理(12:00~2:00),第四节计算机C语言(2:00~4:00)。更倒霉的是,这些课还都不在一个教学楼上,课间十分钟都在路上奔波了,别说吃饭,连休息时间都没有。因此上到第四节计算机课的时候,所有人都半死不活地趴在桌子上,教室里腹饥之声此起彼伏仿若蛙鸣。
当蔚雨和宛平互相搀扶着走到食堂,正碰见顾人和萧潇。宛平虚弱地问:“你俩不会已经吃完了吧。”蔚雨站直了腰,谴责萧潇:“你又逃课!”萧潇大言不惭:“不吃饱怎么能好好上课。”
第一次体验后大家都有了经验,蔚雨这样有男友的,可以享受送饭待遇;孤家寡人的要么早饭吃顿大的,要么连午饭一起买好,上课饿得扛不住的时候拿出来啃两口,于是中午那节课教室里总是飘着各种食物的味道。后来发展到很多人觉得对方的午饭好吃交换着吃,每当老师背过身写板书的时候,就有无数食物在空中交接。有一次老师忘了要写什么猛然回头看笔记本,结果还有一堆食物飞在空中,谁都没敢去接,掉在桌子上的还好,掉地上的就只好饿肚子了。最精彩的是一个肉夹馍,落在桌子上滚过所有人的笔记本,留下一溜肉汤,最后掉在暖气上,让主人万分庆幸。最后一种就是萧潇这样的,什么时候饿了什么时候去吃,管你上不上课。由于上课时间分散,学生去食堂吃饭的时间也越来越不规律,最后宛平说:“我终于知道是谁把课表安排成这样了,是食堂的大师傅,为了给食堂减负。”由于中午逃课的人越来越多,老师忍无可忍开始抽查点名,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代替别人举手答到的人多了起来。有一次老师点完名站在讲台上发牢骚:“你们替别人答到也就算了,能不能有点技术含量,别一个人举完左手又举右手,你以为你左右移动我就看不出来了。”全班哄堂大笑。
建筑系的专业课管得比较松,中午还能吃口热的,他比较心疼蔚雨,蔚雨好每次都忍到下课才吃,多好吃的东西放长了时间也没法吃了,大夏天的饭闷着还特别容易馊。余碧若很少抱怨,这回他跟袁小秋把学校数落了一顿。袁小秋一边打游戏一边说:“还是他们自己太怂,我们系中午直接集体罢课,一周之后学校就把我们的课表调了。”余碧若开始游说蔚雨,蔚雨回去实践时才发现,系与系之间的差别就是这么大,所有人要么怕耽误课,要么怕罢课给自己带来不好影响没有人响应,于是经管学院这群老实的孩子就这样撑了一个学期,直到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