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很快就高中毕业了,参加了全国高考。
微微凭自己的实力,考取了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学。
这一下,小镇上可热闹了。微微一接到大学通知书,小镇的领导、山子的邻居、微微的同学都前来祝贺。
镇里的领导为了鼓励优秀学生上大学,送来了一千元奖金。因为微微是镇里第一个考取名牌大学的,为了优化全镇教育环境,扩大影响力,镇里还准备在微微上学离开小镇那天,组织学生敲锣打鼓欢送。
左邻右舍见微微考了这么好的学校,都投来羡慕的目光。在人们的眼中,微微的形象一下子就高大起来。
山子的家中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四邻八舍都前来祝贺。人们的赞美之词不绝于耳,相互招呼与攀谈的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小屋。
山子更是喜形于色,虽然说话不多,却是一天到晚合不拢嘴,眼睛眯成一条缝,额头也显得比以往宽了许多,眉纹舒展,喜气洋洋,高兴的表情挂在脸上。
微微快乐得像一只欢乐的小鸟,不时地哼着歌儿,一天到晚笑着说着,迎来送往。与同学,与闺密有说不完的话,谈不完的心。
同学们各奔前程,以后又不在一起读书了,所以相互往来,交流谈心,恋恋不舍,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快乐的日子最容易过,很快,微微上学的日子就到了。
这一天,镇里公开性地组织了许多学生,举行了欢送仪式。
镇领导是想借这次微微上大学的机会,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教育宣传活动,号召全镇中小学生以微微为学习榜样,努力读书,学好知识,争做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的有用人才。如果全镇能为国家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也是全镇人民的荣耀。并以此激励家长关心和重视教育,加强和督促自己的子女学好文化知识,从而使全镇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风气。
许多干部、许多中小学生家长听说镇里开展这样的活动,都自发地参加到欢送队伍中来了。微微戴着大红花,走在前面,锣鼓队走在微微之后,中小学生排成两排长队,手持鲜花彩带,在老师的指挥下舞动鲜花彩练,喊着口号,一直将微微送到了汽车站,待微微上了去县城的汽车才离开。
山子本来是要去送微微的,微微不肯爸爸去,她说她已经与北去的同学约好了,有同伴,不需要爸爸送,况且多去一个人就要多一些费用,微微觉得没有必要浪费,路途安全自己知道注意的,不需要父亲担心。山子也考虑到微微的独立性很强,自从她妈妈走后,女孩子的自我料理的事,从不要爸爸过问,到县城去读书,山子也没有送过一回,所以山子也就放得下心。加之现在的家庭经济状况也不允许,虽然自己很想去北京看看,但现在还不是时候,今后待微微大了,不要自己负担了再去也不迟。这么一想,山子就依了微微的心意,没去送微微。
微微此次坐上去县城的车,感觉与平时去县城读书完全不同,她独自在美美地享受着进大学读书的喜悦。此时的微微,感到幸福无比,心情舒畅无比。她暗暗地下决心,到了大学里一定要努力学习,决不辜负父亲与镇领导乃至全镇人民的期望,学好本领,回到家乡,回报乡亲,回报社会。
微微到了县城,与几个录取在北京高校的同学,坐上了同去北京的列车。
微微坐在列车上,一切感觉都是新鲜的,窗外一晃而过的景色,令她心旷神怡;车内的同学,陌生旅客,都使她产生着与以往不一样的感觉。几个同学到一起畅谈着自己的感受,设想着大学生活,展望着未来。二十多个小时的车程,不知不觉就完成了。
一下列车,各学校都有校车来接。同去的几个同学,因为不同校,就相约安置好了以后再联系,便匆匆分开了。
微微看到了自己学校来接的人高高地举着牌子“欢迎新同学到我校学习”、“XX学校欢迎新同学的到来”,就提着行李箱朝那里走去。微微提着的是一个木箱子,又旧又笨。虽然只是一些生活用品,但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显得十分吃力。
那个举牌子的同学见微微朝他们走来,就知道是新来的同学,立即将牌子交给了另一个同学,主动迎上前去,伸出手来与微微热情地握手,并微笑着打招呼:“新同学好,欢迎你的到来。我们是高一年级的同学,特意到此来接你们的。我叫方正正。”说完,就替微微提东西。
微微正是觉得很吃力,巴不得有人来帮忙。那师兄的热情迎接,使微微异常温暖,很是激动。微微是第一次出远门,来到了祖国的心脏,全国人民向往的文化中心,那种激动的心情不言而喻。
方正正替她将行李提上了校车,便坐在微微的旁边。
车子还等待了一会儿,从四面八方来的同学,一会就坐满了。
校车就载着他们向学校驶去。
这时,同学们虽然都是第一次见面,但从心理上觉得以后都是同学了,都可能会成为朋友,所以也并不感到孤独和陌生。他们相互打量,看看对方是什么样子;相互介绍认识,自我说出叫什么名字,家在哪里。大家都高兴得很,车子里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微微年龄还小,只有十七岁,虽然是南方来的女同学,个子却不矮,已经长到了一米六八,这个尺度对于南方女孩来说,可是偏高的了。微微不仅身材好,更有脸蛋儿长得漂亮,大家都很惊艳。尤其是方正正,一看到微微就眼睛一亮,目光不愿意离开她的脸。主动提行李,主动与她说话,显得格外热情,像是微微的老同学老朋友一般。
方正正是北方人,长得高大帅气。微微见他像大哥哥一样热情而关心她,心中充满了温暖与感激。这第一印象特别好。
很快,他们就来到了校园。下了校车后,方正正又帮助微微提行李,一同送她去新生报到的地方,报了到之后,又帮微微找到所在的系,所在的寝室,帮微微安置行李,整理床铺。打理好这些,方正正又告诉微微到哪里买餐票,到哪里打饭。学校一切的生活、学习所需,他都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微微。
微微被方正正的热情所感动,对他也产生了一定的好感。当然,这还是同学般的、师长般的感情。
那方正正呢,可就有所不同了,他已经在大学里念了一年的书了,学习成绩不错,由于性格比较外向,系里又选他当了学生会主席。进入大二,便达到了加冠之年,心中也有了要谈恋爱的欲望。原来同系里的女同学中,虽然也有一个他觉得挺不错的,但还是不如他的心意。他觉得那个女孩子虽然学习上不错,身材也过得去,就是没有那种一见钟情的感觉。当他看到了微微,却一下就产生了一种无名的冲动,使他有了强烈的恋爱欲望。因此,他在安置好了微微离开时就丢下了一句话:“我们今后有机会多多交流交流哦,你如果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
微微也高兴地答应了:“好的,谢谢师哥今天帮了我的大忙,今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还请师哥多多关心多多关照哦。”
过了几日,微微就掌握了大学校的学习与生活规律,自己从心理上也逐渐习惯了大学生活,感觉到自己已经进入了角色,完全适应大学里的学习、生活了。
傍晚时分,她也偶尔与同系同班的同学到校园里散散步聊聊天。
一些男同学看到了微微,都主动上前打招呼,并询问她是哪个年级哪个系哪个班的。问一问,聊一聊,大家一起开开心心地聊理想,聊现实,聊规划,聊生活情趣,说到天真烂漫处、幽默可笑处,大家都会开怀地大笑。聊一聊,笑一笑,一个傍晚就很快打发完了,太阳一下山,就散了,各自去安排晚上的活动。微微觉得校园生活简单、纯净,安全、惬意。
微微将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进行一番对比,便觉得大学生活有诸多不同。
中学生活,老师管得多而细,不仅仅是上课时间老师要管,下了课,饭前饭后,休息时间,老师都要管。学生的行为举止,都在老师的干预之中。
可大学不同,老师上完了课,大多就见不到人影了,学生的自由性大多了。上午听了课,下午可以自由活动;选修课,你想听什么就去听什么,有的同学甚至懒得去听课,也没人去管,休息时间超过了一半以上。
这还在其次,更令人吃惊的是:
中学里的学生如果谈恋爱,老师是严格要求,严重干预的。
而在大学里,虽然也有校规校训,却没有老师关注同学们在想什么说什么干什么。那校园外、公园里,校园内假山旁、小径上,小溪边、大树下,草地上、转角处,男男女女,三三两两,有的成群结队,有的单形只影,有的一双双一对对,说说笑笑,打打闹闹,没人去说没人去管,大家习以为常。学习上也是两极分化,有理想的求上进的就认真学习,但有一部分同学一进大学校门就以为进了保险箱,学习丢到了一边,专心志致谈情说爱去了。
也别怪同学这样子,还有老师也是这样子,有的年轻老师,在同龄人中找不到合适的对象,也有打学生的主意的。也难怪,有的老师与学生的年龄悬殊并不大,就是年龄悬殊大的,甚至也有女学生钦佩教授而产生恋情的。
微微有自己的志向,对那些喜欢与异性接触的老师、同学的做法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她将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到了学习中。老师与同学的关心,她很感激,谢过了之后,又投入了学习,也不去多想什么。
微微刚到学校时,同系同班的男同学,对她都投来了热情的目光,都想接近她。
后来,渐渐有一部分同学打了退堂鼓,都公认她是系花校花,但觉得她是个冷美人,不知道是未到年龄的缘故还是看不中别人或者是性格原因,同学们多有猜测,不敢与她接近。
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不怕碰壁撞南墙的同学向她伸出了爱情的橄榄枝,传递爱情信号:有的同学约她散步,有的同学约她看电影,有的同学约她去喝茶,还有的同学写来了长篇情书。她都一一婉言谢绝了。她的理由是:自己对大学生活还不大适应,完成学习任务还有困难,没有精力用于谈情说爱,自己年龄还小,不能过早地过走进成人式的家庭生活,想将精力集中放在学习上。
只有高年级那个方正正同学,偶尔来看一次,她就热情地接待他,与几个女同学一起同他出去散散步。
其实,微微也并不是没有思考过男女之爱的。在高中时,她就是因为收到情书太多的缘故而苦恼了很久。她要吸取高中阶段的教训,再不能在大学重犯此错而影响学业。虽然那件事情并不能怪她,但她觉得自己处理是不恰当的,因此自己也有一份责任,所以她决心在大学里不谈恋爱。
但是,社会是个大熔炉,大学校园并不是在真空中,它也是熔炉的一角。在这个熔炉中许多事情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微微以这种坚毅的心态度过了大一大二,到了大三,年龄上也大了许多,已达上二十虚岁了,身体方面也基本发育成熟了,心中对异性的渴望也强烈了许多。渐渐地,她的潜意识中对异性也没有以前那么拒绝了,甚至有了些渴望。渐渐地,与男同学接触的次数多了起来,男男女女同学一起散步,一起逛街,偶尔也进进舞厅、进进卡拉OK,甚至单独与男同学接触也放开了一些。
微微的这些变化,男同学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些同学便蠢蠢欲动,对她展开了爱情攻势。班里的副班长(班长是个女的)、班报主编、生活委员,还有家在北京的、父母有一定权势甚至是高官的同学、家在外地的“土豪金”大款之子弟,都冲着她的美貌而乘风破浪、急起直追。那个方正正也在持之以恒攻坚克难。
还有高中时的班长,虽然没有完全实现自己的心愿考进微微的同一所大学,却也考进了北京的一所重点高校。在大一大二时,那班长也到微微的学校来过多次,每次来了,微微都会看在既是同乡又是高中同学的份上,热情地接待他。但在涉及男女朋友方面,微微心中一直存在芥蒂,过不了这个坎,一口拒绝了他。那班长觉得微微与他的心距早已拉开,很难走到一起了,就放弃了对微微追求的念想,到了大三,就来得很少了。微微听另外的老乡同学说他已经找了一个同班同学做女朋友,已经放弃了对自己的追求,感觉轻松了许多。
对于那些众星捧月般的追求者,微微都没放在心上,只有两个人一直令她在心中纠结:一个是方正正,一个是朱竺。
这两个同学都长得高大帅气,又求上进,微微有些动心。
方正正是高年级系里学生会主席,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性格开朗,待人热情,是一个优秀的大学生,系里已经保送他读研了。只是他是吉林人,离江南有点远。
那朱竺虽然没有方正正那么优秀,但是人也不错,学业成绩也是一流的,与自己同班,为人诚恳,做人做事专一,他的家乡虽然与微微不在同一个城市,但也离得不算太远,在湘南的一个中等城市里。只是他性情比较急躁,做事有些毛手毛脚,不太成熟老练。
微微将那些追她的人都筛了一遍,觉得这两个同学还不错,心中不免有些好感。
但是,她并不着急要将自己嫁出去,所以也不动声色。她要考虑自己毕业后的去向,考虑自己的事业与前程,志不在情。
正当许多同学都在校园里谈情说爱,你亲我热地享受男女风情时,微微却在埋头读书。正因为这样,她的学科成绩门门优秀。微微是有志向的,她要学得真本领,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拿得下岗位职能工作,让人们对她不可小视。她要使人们消除对漂亮女孩子的偏见,决不做一只能看不中用的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