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絮絮人生,全被一个“情”字包拢和联系。你看古今中外的名著中,何曾有一本书离开了情字?《茶花女》、《基都山恩仇记》、《悲惨世界》、《牛虻》……,哪一部书离开了情字?就是那些封建的,中国古代出的书,也决离不开情字。《水浒传》中的兄弟之情,《红楼梦》中的亲亲之情,《三国演义》中的仁义之情,《西游记》中的是非之情,《儒林外史》中的孽障之情……。无一不是“情”字之因,“情”字之果。
人世中的“情”,曾编导出无数惊人传世之说,演绎出不尽的惊天地、泣鬼神故事。也可以说:情字创造人世,情字铸就人生,情字注定命运,情字左右一切。
情缘所至,事出有因。要说故事,先从众所周知的闲事说起吧:
五六千年前,有个姜姓,号烈山氏的人。他教人民种植五谷杂粮,又尝百草,教人民治病疗伤。用他那伟大的人类之爱,首先展示出了人间之情。当时的人们纷纷归顺他,称他为神农氏。后来,人们尊神农氏为炎帝,称他为火德王。也有人称他为地皇王,与天皇王伏羲氏、人皇王女娲氏齐名。
从此,华夏民族得以兴旺发达,因百姓十分爱戴他,所以在神农氏死后,人们又把他的后代尊为帝王,一直延续着炎帝的政权。
可是传到第八代榆罔当政时,有失仁政,到后期更是昏佣。致使朝野上下暴虐无道,诸侯官僚残害百姓。闹得华夏各族纷纷起来反抗,从此天下再无太平之日。有些诸候国乘机争权夺利,互相攻打,为土地和利益争得你死我活。其中,东方九黎部族的蚩尤闹得最甚。帝王榆罔领着他的儿孙们带着兵马,四处征讨、杀戮,全国上下腥风血雨。
那时,黄土高原,黄河之侧,有个姓公孙的酋长叫少典。他的妻子在轩辕这个地方,生了一个儿子。这小孩子一生下来就很神奇,刚要会爬就会说话了,长得十分精明又聪明,公孙少典给他起了个名字叫轩辕。
轩辕氏长大以后,继承了氏族头领的地位。他看到自己的力量已经很强大了,便以他那无畏的正义之情,带领着自己的部落起兵反抗榆罔家族的欺压,最终在阪泉这个地方打败了炎帝政权的军队。榆罔家族只得向轩辕氏服输,并且带领自己的部族向东南方向撤退。
东南方九黎部族也归炎帝政权管理,但是他们有自已独立的生活方式,在冶金、制造武器等方面远远超出其它部族。他们的首领蚩尤野心很大,也不满意榆罔的统治,一直在反抗炎帝政权。这时见榆罔家族败北,已经再无能力管理朝政,更加心中不服。
于是蚩尤代领自已的部族攻击榆罔的部队,直杀得姜氏人马死的死、逃的逃,纷纷向四方流窜。蚩尤打了胜仗十分兴奋,认为自己是天下最强大的力量。除对炎帝后人穷追不放外,还准备向西攻打轩辕氏。
榆罔不在了,他的孙子想维持炎帝的势力。可是在蚩尤的打击下,榆罔家族的人感到,靠自己的力量不能再重整朝纲了。他们急忙派人,向国内最大、最强的部族轩辕氏求救。还没等报信的人回来,榆罔的后人们已经被蚩尤兵马杀得“九隅无遗”。走投无路下,很多姜氏部族的人投向了轩辕氏,愿尊轩辕氏为王。
炎帝有一个曾孙辈的人叫姜雷,曾被封于西陵。姜雷见天下不安定,带着自己的部族归顺了轩辕氏。轩辕氏让他做了自己的左相,并把他封到六合方山那个地方,当六合方山侯。后来,姜雷就改名叫方雷。
方雷有一个女儿,叫雷祖,十分聪明又美丽,从小就羡慕天下英雄。
轩辕氏早听说方雷女儿的美名,心中有意。后来经人说和,娶了雷祖为自己的元妃。西陵雷祖到了轩辕氏那里以后改名叫螺祖,一心一意地辅助轩辕氏治理天下。螺祖为轩辕氏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玄嚣,一个叫昌意。在后来的战争中,都成了英雄。轩辕氏其他的夫人,先后为他生了23个儿子。这样,轩辕氏共养育了25个儿子。其中有14个,在部族中具有封号。
轩辕氏,收留了炎帝政权下的很多人。听说蚩尤正在向西进发,来攻打自己。便调集有熊部族的兵力,向东开发,迎击蚩尤。
他派先锋大元帅柏鉴,从正前方摆开阵线,堵住蚩尤前进的道路。派自己最小、却长得最高大,最勇敢的儿子昌意。带领本部人马,从北方燕山一带侧击蚩尤。令长子玄嚣带领本部人马,从南方中原地带,截断蚩尤的后路。
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后,轩辕氏亲自率领大军从西向东,直接进攻。迎击蚩尤主力军队,发誓要在这一次战争中彻底消灭蚩尤。
蚩尤见势,发动九黎八十一个部族的全部兵将,向轩辕氏开战。他发挥善于水战,会利用天时、地利的特长。进行突然袭击,接连打了几个胜仗。
轩辕氏见形势对自己不利,重新调遣大元帅柏鉴的兵力。再摆开阵容,在涿鹿这个地方,拉开了战场。
当时,正逢天降大雨。又刮起了大风,接连几天不见晴日。蚩尤乘机发兵,在雨中进攻有熊人。轩辕氏很沉着,按兵不动。他让自己人严阵以待,不准出击。他与一个从南方来的,叫魃的人商量好对策。然后自己摆起祭坛,祭告天地。轩辕氏发明了战车、战船和指南车等,还训练部队夜间作战。
也是凑巧,很快就风停雨住。蚩尤的军队在风雨中劳累很长时间,显得疲惫不勘。都想乘天晴时,休息一下。
轩辕氏却抓住这个机会,驱动大军象潮水般杀向蚩尤的军营。经过一番尸甲遍地的激战,终于击溃了九黎人的队伍。大元帅柏鉴,亲手杀掉了蚩尤。
蚩尤的大军败了。有些残余人马,不甘心屈从于轩辕氏。也有一些人,怕被俘虏当奴隶。所以他们决定逃离中原大地,另寻生存的地方。他们见轩辕氏的大军是从南、北、西三个方面打他们,而东方是大海。他们便仓惶向东北方向打开缺口,然后四散逃窜。
大元帅柏鉴按照轩辕氏的指令,带领一万人马随着溃散的逃兵后面,紧紧追赶过来。他跟着一股最大的逃兵,一直追到现在的贝加尔湖。
那些蚩尤败兵在情急之下,作最后的困兽拼搏。他们一面派人,向他们北方的盟友夸父族求救。一面掉过头来,做最后的拼死挣扎。
高大的夸父族人,很快就赶过来帮助他们。战争,打得特别激烈。结果,蚩尤的败兵分崩离析,柏鉴的人马也全军复没。大元帅柏鉴被夸父族人,杀死在北海边上。
轩辕氏听到这个噩耗,悲痛欲绝。本想亲自带领大军,前来征讨。无奈天下刚定,各地秩序还未安定。还有许多事情等他决断,于是他拨出10万大军。派大将应龙去,讨伐夸父部族。
应龙很会打仗,最后在北方大漠,消灭了高大身躯的夸父族人。
这场战争中,魃的作用很大。所以轩辕氏,把魃留在了北方。因魃是旱神,所以魃所在的西北方总是干旱。
华夏大地上,再也没有能与有熊部族相比试的力量了。于是,大家共同推举轩辕氏为帝。
因炎帝称为火德王。按五行之说,火生土。轩辕氏改朝换代,应为土德王。又因土色黄,故称之谓黄帝。
后来,黄帝命大挠创甲子,仓颉作六书,伶伦定乐律,隶首制算术,歧伯论内经,螺祖教蚕桑,开创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
续续叨叨这一段,似乎与正文无关。其实,正是这场改朝换代的战争,才引出了下面的正文。
榆罔的后裔中,有叫吉甫和慎甫的两个人。兄弟俩的长辈,原先是被分封在渤海以北和以东的地方。他们为了帮助姜氏政权恢复权力,带兵西来,越过医巫吕山。但刚过燕山,就被蚩尤的人马杀得落花流水。
现在,炎帝政权已经不复存在,可是他们又不愿意服从轩辕氏的政权。他们没有了目标,再也没有能力向前开战。只好带着自己的人马,向着过去的封地方向逃跑。
开始时,吉甫和慎甫两支人马是在一起向北逃跑的。他们逃得很狼狈,怕轩辕氏或蚩尤的大军把他们赶尽杀绝。到医巫闾山东侧的时候,他们停了下来,准备休息一下再走。
吉甫叹息着对慎甫说:”天下茫茫九土九州,却没有我们兄弟的去处。”
慎甫不服气地说:”不!虽然有熊人占有正西边的并土弇州,西南的滔土戎州,西北的肥土台州和中土冀州;九黎人还占有东南的农土神州和正南的沃土次州,我们还有自己的土地。”
”可是正东的申土阳州,是我们去不了的地方啊。”吉甫还是很绝望。
慎甫又对吉甫说:”我们在这里分手吧,你向正北,去成土姊州。我向东北,去隐土薄州。让我们在自己的土地上,用自已的力量重新恢复过去的威严。要守住自已的土地,为我们的祖先争回一份产业。”
吉甫也鼓足勇气说:“好吧,我们要吸取过去的教训。以審为要,能够包含和容忍。不要忘记这生死相别的离散之苦,不能忘记祖宗先人。要向影子守人一样,審定而不移。我们之间要象这審箭(古人把十支箭束到一起称谓”審”)一样,束而不散,共建大业。要具备審声以知音,審音以知乐,審乐以知政的能力。那时,治国之道,才能得以施行。”
”对,不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我们决不回头!”
慎甫赞同吉甫的说法,互相鼓励着。两人对今后抱着无限的希望,依依而别。带领自己的部族向北和东北两个方向,也就是自己原先的属地方向分道而去。
现在,开始谈到正题上。——是东北古代铁骊国的原始或前奏。
慎甫与兄弟分别以后,一直向着东北方向进发。渡过辽河,回到了自己的属地上。留在这里的家属们亲热地迎接着回家的战士,对他们象对待凯旋而归的勇士那样。
慎甫的妻子在众人面前,亲吻了自己的丈夫。为慎甫举行了,盛大的篝火晚会。可是,慎甫怎么也笑不起来,他为死去的父兄悲伤。耽心着,这里能否再象以前那样安宁。
果然,很快就传来了战事的消息。
是那些被轩辕氏打败的,九黎部族的一些败兵。也跟着他们的足迹,逃到这里。
慎甫立即发动族人和剩余的兵士,迎向冲来的敌人。在自己的地面上,与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两伙人马在辽东大地上,又杀了个天昏地暗。结果是,九黎败兵纷纷跪地求饶。慎甫杀掉了九黎败兵的头目,把剩余娄兵收做自己部族的奴隶。
慎甫想,这里距中原很近。今天已经成为战场,将来可能还会有战争。要永远不受中原的搅绕,必须远离是非之地。于是他们拔寨向东北,追逐祖先故乡的方向,转移自己的部族。
理念中,祖先炎帝在东方,在太阳升起的地方……。那是他们前进的方向,是他们部族迁移的目标。。
他们看到,东北方向的土地很肥沃。全是一望无际的黑土,象浸透了油一样。跟神话传说,能够永远无限增长的息壤一样。土壤的芬芳,十分诱人。江河的流水,像蜜一样甜。
他们来到一条很大的、向西北方向流的河。带来的粟米快用完了,他们在河里打了很多鱼来充饥。他们把这条河叫作若水(松花江上游),很想在这里驻扎定居。
慎甫捧起河水喝了一口,觉得很甜,他向着众人大声地喊了一声:“息。”
发出息的声音,是古人常有的叹息时的表现。息字也有休息,以此为止,终了、好了等意思,还有向自己发出警示、与肃字相同的含意。过去,人们的发音中,息、肃是同音的。
可是,还没等他们站稳脚跟,后面的报子追上来。报告说:“有熊人派来了官员,正在追赶我们。请求我们留下来,一起作轩辕氏的百姓,共建天下大业。”
慎甫的妻子说:“我们走了这么多的路,就是为了远离他们。为什么要再往回走?”
慎甫说:“说的对。我们要保住自己祖先留下的传统,过不受别人管束的日子。决不做仇人的奴隶,决不走回头路。也不能在这里驻足,要离仇人再远一些。我们继续向东方,寻找先祖居住的地方。”
于是,他带领全体族人渡过了若水,继续向东北走去。一路上,走过的地方全是肥田沃土,又正赶上是春暖花开的季节。草树相映,鸟兽成群。到处生机盎然、一派平和的景象。他们随时可以用兽肉充饥,用清泉水解渴,沐浴在幸福的阳光中。
这里,已是人迹罕至了。慎甫和大家又走了几天,又碰到了一条更宽的、向东流的大江边。后来他们发觉,在南面那条河里丢的东西,漂到了这里。他们知道,南面向西北流的若水,就是这条向东流的河,它们是同一条河流。于是他们顺着这条大江的南岸,继续向着东北走去。那里的土地更宽阔,更肥沃,水流也更大。
又走了好远,最前面的哨子来报说:“前面已经走到大海边了。”
他对众人说:“看来,上天把这广阔、肥沃的土地赐给了我们。我们不能放弃,这么宝贵的地方。这里南、西、北三面都有若水,河流宽大。为我们作屏障,是最安全又理想的地方。将来,我们可以在这里向东方无限的发展、壮大,建设我们新的家园。”
偏偏这时,慎甫的妻子因旅途劳累和战乱的伤害;体力不支倒在地上,再也不能站起来了。临死前,她咽噎着说:”我们的祖先是炎帝,是太阳一般的火神,我们要永远向着东方。”
慎甫抱着妻子的头,对她说。“你说的对,金乌是我们永远的旗帜。这里,就是我们新的家乡。我们将在这里生养、歇息、发展和安息。”
他的妻子用手指了指慎甫身后的众人,嚥下了最后一口气。慎甫很留恋自己的妻子,他紧紧地抱着妻子的遗体,流着眼泪,悲痛欲绝地对族人们说:
“她跟着我,走过南北万里之遥。费尽千辛万苦,来到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却不能,再和我们一起走下去。她要永远孤独地留在这里,她一个人太可怜了。”
慎甫不让人埋葬妻子,一心要陪伴她。但众多的族人在看着他,需要他。他明白妻子死前的意思,必须带领大家找到新的家,安顿好跟着他出生入死的族人们。
终于,慎甫从悲痛中走出来,擦干了眼泪,放下妻子。对着她跪下双膝,亲吻了她的额头。然后站起来,对着妻子,静默了很长时间。然后,用兽皮严严地把妻子包裹好,挂在一棵大树上。对她说:
“我不会把你一个人丢下,你先在这里等着。待我安顿好大家,新建立一座王城,就来接你。我会让你有一个新家,让你永远安静地躺在家里。”
慎甫不想,离妻子太远。又走了一段路后,就命令自己的族人们驻扎下来。他们砍树,开地。驱逐虎豹豺狼,开始忙于建国制兵。
忙了三年才有眉目,新的王城建立起来。规模很是宏伟,跟着他的众族人也都有了自己的家。于是他带着人马去接他的妻子,他妻子已经只剩下了白骨。
慎甫悲痛地让人,把妻子的白骨带回自己住的地方。按照三年前,她倒下去的方向;把她的遗骨头朝西南,脚向东北地掩埋好。
慎甫跪在坟前,抓起两把坟上的泥土。仰天叹息地大叫了一声:”息!这里是我们永远的地方。”
然后站起身来对众人说:”这里,是她倒下去的地方。是上天告诉我们:这就是我们拼着性命,来到这块隐土薄州的终点。这里的土壤,就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息壤。我们要珍惜这块土地,在这里建立起自己强大的国家!”
全体部族的人齐声同呼:”息!息!”
——后来,他们就称自己是”息慎人”。
渐渐地,息慎国人口越来越多。又降服了一些土著的散民,和游牧过来的部落。中原战争中的败兵也常常逃往这边,都成为了息慎国的百姓。慎甫又把自己的子孙,分封到松花江南北,黑龙江上下,牡丹江以东,乌苏里江流域等很多地方。
他们的后人经常与中原保持着联系,不忘记自己的根。息慎的后人,忠实地继承了祖先的生活方式和风土习俗。他们用石头制作箭头和工具,用树木、树皮、茅草和兽皮建造房屋。穿兽皮衣服,以狩猎为主业,也耕种土地,放牧牛马羊等。连殡葬死人的办法,也采用了慎甫对他妻子先殡后葬,三年入土的方式。他们为适应东北寒冷的气候环境,也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夏逐水草,冬避严寒的生活方式。在东北的隐土薄州上,延续着炎帝的血脉。
黄帝得知慎甫和吉甫的去向后,告诉部下说:“吉甫去了东北,建立了審吉国。慎甫去了海东,建立了息慎国。他们都是忠诚守信的人,不要让他们再受战乱之苦了。现在,在他们之间,还有大鲜卑山以南,若水以西的大片土地没有人去管理。这个地方,就赐给有功的人吧。让炎帝和黄帝的后人,共同管理天下吧。”
黄帝的25个儿子中,昌意和玄嚣打仗最勇敢应该得到奖赏。于是昌意得到东北的土地,玄嚣得到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土地。
昌意来到东北,住在“若水”一带。他让大儿子高阳到黄帝身边,持奉黄帝,表示对父亲的爱。把西北的大鲜卑山,分给了他的小儿子。让子孙自己去努力创造自己的事业。
后来,高阳氏很得祖父的宠爱。并继黄帝之后成为中华民族的主宰,就是我们相传“五帝”之一的颛顼大帝。颛顼当政的时候,中国的疆土“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日月所照,莫不砥属”(《史记·卷一》)。国土的广阔,是不用说的。其中南、西、北的疆域,很容易理解。只是东边所至,书中不说大海,而说蟠木。蟠木在古人的书中,是表示天地之极的地方。说明当时,东边的疆域决不仅仅到海边。而是从冀州往东北再往东的广大地方。
尧舜时代,息慎还是常到中原来走动。虞舜称帝后,息慎为舜进贡弓矢等物,感谢舜对全国四方各族的德政。
商周之际,中原战乱频繁。逃往东北的人越来越多,也推动了息慎国的进步和分化。周武王时,息慎曾为武王贡弓箭等物,自称为附属国。周成王讨伐东夷时,息慎国派出使臣到中原祝贺周成王的胜利。成王很高兴,就命令荣伯这个人作了一篇《贿息慎之命》的文章赏赐给使臣。到周康王时,息慎又来进贡。
后来,中原大国战乱纷争,息慎也逐渐衰落。国内矛盾曰益突出,渐渐远离了中原。
在忙于争斗的中原大国中,各路诸侯和天子也就不再顾及那远在薄洲地方的人了。从此,在中国的历史记载中,失去了本是同根的群落。
悠悠岁月,如大江流水。中原民族,变换了很多朝代。生活方式、生产水平、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就连语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文明和进步代替了愚昧和落后,思惟的理性化代替了直观的本能性。
然而,在这块肥得流油的黑土地上,人们却依然沿用着旧的风俗和习惯,固守着祖宗的遗训。
息慎王后代中,有一支部族,分到现黑龙江省中部这块地方。后来,他们成立个索离国。从索离国又向松花江南,分出了个夫余国。夫余国又向东南,分离出个句丽国。
汉朝以后,句丽国把扶余国赶到松花江北。接着,北夫余国又改换为豆莫娄国。
唐朝时期,豆莫娄国曾被黑水靺鞨人驱逐。在松花江南壮大起来的渤海国,又打败了黑水靺鞨。但渤海国,没有到江北来。
铁骊国,就是在这个时期代替了豆莫娄国和黑水靺鞨而出现的。
前面所述,是说黑龙江省古代居民的来源。以及这个地方风土人情,及先祖的根脉。从史料中理解,黑龙江省古代土著人,应是炎帝的后代。这一中华支脉包括:古代息慎人、索离人、邑娄人、勿吉人、濊人、貊人、夫余人、句丽人、契丹人、靺鞨人、女真人等。
而东北的匈奴人、东胡人、乌丸人、室卫人、豆莫娄人、古朝鲜人、三韩人等都是黄帝的后裔。
铁骊人应该是豆莫娄人和靺鞨人的混合的民族。
天地轮回,大千世界不知翻了几个身,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盛唐四百年勿勿过去,东北的盛国渤海国终于被契丹国取代。
这个契丹国本是铁骊国的同根,是当初吉甫的后代。他们牢记“以審为要”的祖讯,在北方建立起个審吉国。以后几经周折,才算在木叶山定了居。经过漫长的拼搏,把审吉改为契丹。他们充分利用中原的汉字和生产手段,很快地发展壮大起来。并在北方号称天子,与大唐、北宋相抗衡。
这时的契丹(辽)国有五京六府,150多个州和城,200多个县。还有52个部族、60多个附属国。东到日本海,西至天山,北起贝加尔湖、外兴安岭,南括幽、云、冀、鲁的大片土地。
铁骊国是在辽国天显元年(公元926年),正式向辽国称臣纳贡。这时的铁骊国南面是松花江东流段,江南是辽国和所属的五国部及兀惹等;西面是通肯河和呼兰河流域的室韦国;北边是黑龙江,江北是靺鞨人;东部是汤旺河,河东是女真人和靺鞨人。
铁骊这样,附属于宗主国之下的小国。在弱肉强食的战乱环境中生存,他们平和待人,人情为重。他们不为寇盗,老守田园,牢固地遵循着祖先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
此时的铁骊,父一辈的爱情,在不知和不觉中失去。子一代的爱情,则是在冰冷和残酷中丢掉。总之,他们剩下的只是个无爱。
他们的日子过得怎么样?他们怎样处理人间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