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刚蒙蒙亮,张云天就驾驶着小船,和其他几条运送客人的船一起,匆匆离开了小镇,往第二防区赶去。
库客第二天自然要找工匠修船,又和柳家男子一道在镇子上寻了半天婉娘,那婉娘早已在百里之外,哪里还能找得到啊?
出了小镇后,张云天划船的速度很快降了下来,慢慢就和别的一起出发的船拉开了距离,不久,四周再出现的都是从别处赶来的船了。苏少阳暗自赞叹,这做过水贼的张云天,确实是极为谨慎。
这时候,张云天看看再也没有了可能相熟的船只,就招呼那女子也出了船舱。她静静地坐在不远处,一句话也不说,只是一眼也不眨地看着张云天,眼中却流出一股似水般的柔情,连苏少阳这样未经过人事的年轻男子都看的有点痴了。
苏少阳在另一侧船头坐着,细细打量了打量婉娘,约有三十多岁的年纪,眉宇间藏了些许沧桑。不过可以看出,这婉娘的确曾经是一个千娇百媚的美人,现在,即使年龄大了,也算是风姿卓越,远不是寻常人家的妇人能相比的,也怪不得能让库客出一二百两银子。
二人并没有向苏少阳讲那些陈年往事,苏少阳自然也不会去主动打听。
当天傍晚,船停在另一个小镇。二人去镇上的小店买了两件新衣,请苏少阳和二傻子一起吃了酒饭,叫苏少阳做见证,在月光下拜堂,算是结成了正式的夫妻,彼此抱着又痛哭一场自不必说,这多年的晋国梦想来是终于圆了。
这一路上,再没有出别的乱七八糟的事。
船行了约有二十多天,终于到了最后一站,缴了路引银子,众人出了第八防区。
不久,船就到了陵州地界,在一处小码头靠了岸,苏少阳带着二傻子下了船,和张云天夫妻分了手。
陵州地界在大江以南,蛮族的军队现在还没有完全渡过汉水,这中间隔着渭江和大江天险,还有淮州和荆州夹在中间,所以,一点儿也没有北方的紧张气氛,到处仍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致,只是偶尔的一些北来的难民、朝廷的招兵布告和大江边正在修筑的堡垒,才让人想起来,大晋国的一半国土,正在异族的铁蹄下被蹂躏着,大晋国剩下的只是半壁江山。
苏少阳和二傻子朝路人问了一个方向,就沿着官道朝武陵山赶去。
这一天,兄弟二人到了离武陵山最近的一做县城。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凝望,三百二十只蝴蝶都已经能从书中飞了出来,一张完整的地图呈现在苏少阳的眼前,那似乎是一条狭长的山谷,两旁是高高的山崖,在山谷的尽头,地图上清晰的有一个迥异于别处的亮闪闪的标示。说起来,那组成地图的蝴蝶真是奇特,它们组成完整的地图后,不停地沿一个方向旋转,可每一个经过那个标志处的蝴蝶,都会一下子变得比别的蝴蝶更耀眼,发出更多的亮光。
而且,当三百二十只蝴蝶都能召唤出来后,苏少阳在无意中发现,即使在白天,他也可以把蝴蝶召唤出来了,只是颜色比夜晚淡了许多。
几年前,边患还不是那么紧迫的时候,苏少阳曾和郑伯一起游历过北方的几座名山,知道像地图上那样的地形,每一座稍微大一点儿的山脉,几乎都有无数个,这寻找起来,着实叫人头痛。
更何况,让苏少阳疑惑的是,这武陵山方圆不过百里,怎能藏得下一出世外桃源?他对自己关于宝书的最初判断其实早就有了疑心,不过,千里迢迢而来,就这样空手而回,也实在不心甘,更不用说,现在就是想回去也难于上青天,而去别的什么地方,心里着实也没有个准注意。
既来之,则安之,即使不是什么世外桃源,想那宝书也是非同寻常之物,它指出的地方肯定藏有什么奇异,先找出来看看再说。苏少阳心里暗自想道。
苏少阳决定先去卖一幅武陵山的地图,对那蝴蝶组成的地图在这武陵山中,苏少阳却并没有怀疑过。对照着地图,找起来应该更容易一些。
苏少阳和二傻子一起走进了一家书局。
“客官,不知想要点儿什么?”操着南方口音的店老板热情地打着招呼,瘸着一条腿走了过来。
“我和兄弟一起从北方而来,想去这武陵山的各处名胜游览一番,不知店家可有武陵山的地图?又卖多少银子一幅?”
“哎呀,客官,这地图自从蛮夷犯境以来,早就成了禁物,朝廷是不让卖的,说是怕蛮夷拿了去。谁敢卖,被官府发现了,一个里通外国的罪下来,可就倾家荡产了。别说地图,连徐大才子的《大晋地理志》现今都是禁书啊。”那店老板解释道。
“我倒不知,却是难为店家了。只是,店家可知道这附近可有谁对这武陵山甚是熟悉?”
“当然是猎户了。不瞒公子说,我以前就是猎户,后来摔坏了腿,才开了这家书局。”
苏少阳犹豫了一下,又说道:“店家,其实我梦中偶遇一个仙风道骨的老道,给我画了一幅地图,说是在武陵山中,寻到了自有机缘。店家如果对武陵山熟悉,不知能不能帮我看看,这地图描述的是什么地方?”
那店家听了苏少阳的话,却并不吃惊,只是淡笑着说:“看看却也无妨,这县城里比我更熟悉武陵山的不会有一掌之数。不过,我的生意有点忙啊。“
苏少阳看了看四周,店里一个客人也没有,自然明白了店家的意思,只好花一两银子买了一本《武陵山志》。又向店家要了纸笔,把那地图画了出来。
店家不经意地拿起地图,看了一会儿,说道:“武陵山中,还真有三五处地方和客官画得颇为相似。”随后向苏少阳一一做了说明。这店家没有虚言,确实是对这武陵山异常熟悉。
苏少阳一一记下后,就和二傻子一起,出了书局。才走了不远,就听见后面的店老板自言自语地说道:“这世上哪有什么世外桃源?不过是陶公有感而发臆想的一段故事,后世竟有这么多读书读傻了的来寻。今年都遇到三回了。数这个入魔最深,居然能梦遇神仙。”
苏少阳不禁苦笑起来,原来还担心向店老板询问会暴露了宝书地图,现在想来真是多余。
看看天已经晚了,决定第二天再去山中寻找。
第二天,二人带了干粮、水囊和防身的匕首,一大早就进了山。
沿着店家指的第一个地方,二人花了二天才找到,到了后发现是座小山村。
小山村在山谷中央的半山腰上,有十来户人家,村口真的种了几颗桃树,村子前竖了一块石碑,上书桃源村,苏少阳看了不觉哑然失笑。
沿着山谷往前走,四、五里地后,就到了山谷的尽头。出了山谷,看见一条山溪往山下奔流而去,溪水清澈至极,山溪流动平缓处,几条叫不上名字的小鱼慢慢地游动着,听见人的脚步声传来,迅速向远处逃去,一只蛤蟆也噗通一声跳进了水里。
溪水的傍边有一块青色的山石,表面很光滑,上面留有四、五出刀刻的文字,苏少阳上前看看,写的都是,某某寻世外桃源不遇,怅然而归的废话。
苏少阳正看着时,远处走来两个人,一身山民的打扮,手里带着斧头、刀具,却笑问道:“客官也要留名吗?我们可以帮忙。”
“不用了,我们兄弟只是闲逛逛,看看景致。”
“客官,便宜啊,留个名,只收五钱银子。”
苏少阳不再和他们多说什么,带着二傻子朝店老板指的另一个地点找去。
又走了几天,到了这第二个去处,和第一个也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只不过更靠山的里面一点,也有一个小山村,村里的住户比第一处还多了七八家。
苏少阳找了一家,准备拿银子买了点儿吃食。那村人显然早习惯了苏少阳这样的人,一边准备着,一边笑道:“哪里有什么世外桃源啊?这税钱确实一年比一年多起来,听说和北边蛮人的仗打的越来越厉害,饮水税前一阵一月内都加了三次,现在是一个人头一年一百五十二个铜板。”
苏少阳有点儿惊诧,问道:“只听说过盐铁税、茶叶税、车船税、土地税、人丁税、牛马税,怎么还会有饮水税?”
“哎,那是老黄历了。我们陵州去年来了个有学问的州郡长官,说什么普天之下……”那村人皱起眉头,显然是忘记了词。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对,对,公子一看就是有学问的人啊,就是这句话,和保长说的一模一样。说这天下都是皇上的,现在让我们老百姓住着,就是莫大的恩惠了。如今,蛮族犯境,皇上整天操着老鼻子的心了。我们百姓应该人人为皇上分忧,要饮水思源,所以,就给加了个饮水税。长官还说了,这饮水税是都用到前方打仗的将士身上的。”
“这也太胡闹了吧。”苏少阳不觉皱了皱眉头。
“客官,噤声噤声,可不敢乱说。前一阵,山里发大水,前村二牛家的牛被水冲走,二牛就说,水是皇上的,饮水要交饮水税,现在水把我的牛冲走了,皇上是不是该陪我的牛?这二牛也是个憨汉子,别人顶多发发牢骚,他却胆子顶到了天上,居然去县衙击鼓,要官府陪他的牛。客官,你猜猜最后怎么着了?”那村人颇有点讲故事的天分,甩了个包袱,两眼望着苏少阳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