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念初和文静螽相差不到两岁,是真正的青梅竹马,两家是世交,看两个孩子相处的好,早早定下了白头之约。
儿时的冯念初活泼开朗,文静螽稳重大气,倒也和谐,原本文静螽还担心这么熟稔怎么过渡到情侣,结果冯念初十三岁那年父母离了婚,母亲带走了弟弟向初,嫁给了落魄画家柳澄。冯念初一下子受到刺激,时时觉得自己身世可怜,认为自己同时被父母抛弃,极度需要依靠和温暖,于是主动投怀送抱,反而促成了这段姻缘。
当时家里的变故冯念初似懂非懂,干脆躲得远远的,出于逃避的本能一门心思和文静螽谈恋爱,文静螽那时已经在准备出国留学的事,两人约好文静螽先打前站,再过一年多冯念初也去,顺利的话将来就在国外定居。
事情出现转变是几个月后,父亲冯儒生娶回了年轻的顾曼桢,还带来了幼弟顾印桢。
顾印桢比冯念初大一岁,不爱讲话,又被姐姐养得十分骄纵,冯念初还没对这姐弟俩表示排斥,顾印桢倒处处给她使绊子,激起了她的坏脾气。
冯念初从小心思多,只是不乱欺负人罢了,这下来了对手。与文静螽对她的处处包容不同,新来的这位可是下手不留情,于是两人日夜斗得如火如荼,家里一时鸡飞狗跳。
可是当冯儒生和顾曼桢终于忍不下去想要插手管一管的时候,发现这俩忽然不斗了。
也许是敌逢对手格外惺惺相惜,也许是天天吃住在一起日久生情,总之自从有一天他们互相不再忍心冲对方下手的时候,他们意识到,这是相爱了。两个年轻人都是直性子,丝毫没有隐瞒这份情,立刻就干柴烈火,喷薄汹涌。
一贯好脾气的文静螽变了脸,狠狠给了顾印桢一巴掌,咆哮着骂他:“这就是你的承诺?!”
顾印桢脸红了,不是因为这一巴掌,倒是因为羞愧,十五岁的少年其实已经很在乎所谓江湖道义,他没做到,这是赤裸裸的背叛。
一旁的冯念初看的发愣,她并不知道在这之前文静螽找顾印桢长谈了一次。
文静螽毕竟年长又稳重些,他看得出顾印桢不是本性坏,骨子里也值得托付和依靠,因此郑重地劝告他不要再跟冯念初斗,首先该以维护姐姐的地位和家庭的稳定为重,以及,拜托他在自己出国后好好照顾冯念初。
说起来顾印桢本来就并非对冯念初有意见,他与姐姐相依为命多年,在他心目中姐姐是最美好的,忽然嫁给了年长且离异带孩子的冯儒生,以及姐姐微肿的双眼和虽努力掩饰还是难免泄露的坏情绪,他认定是姐姐吃亏了,他对付不了冯儒生,就处处对着他女儿搅局。
文静螽一番长谈,让顾印桢清醒了许多,再加上十几岁的少年最容易被侠义之情充满心胸,他立刻拍了胸脯打了保票,说一年后将冯念初完好无损的送出国去,而自己,愿意跟他们做一辈子的好朋友。
可是背叛就这么毫无征兆地发生了,十几岁的少年惊恐地发现自己没有办法也并不愿意控制来势汹汹的感情。
“你选谁?”那是文静螽第一次咄咄逼人,也是唯一一次。
冯念初有些懵,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垂下了头。
文静螽冷笑一声,转身走了,没多久就出了国。
这件事已经是有着良好出身且十几年来过的顺风顺水的文少爷所经历的最大的波折,可是也足以使他改变许多,比如,他从此以后嘴角总带着一抹无所谓的调笑,对人对事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随心所欲地交女朋友,像极了游戏人生的花花公子。
再次见到冯念初已经是四年之后,玩腻了的文静螽终究放不下心里的执念,决定回国看一眼。
这一看,就再也没走成。
他心中的那个单纯少女冯念初,早就变成了寡言少语冰冷无情的女子,她改名作秦念初,跟父亲决裂,随了母姓,只身一人在青东省立大学读大三,然而更意外的不是这个,文静螽学的法律,对事情有些职业性的直觉,擅长抓住蛛丝马迹和对方言行的漏洞,仔细一查,发现如今的念初并不是一名单纯的学生,她背后拥有了一座小岛,手下有无数店面,以及她不停的抓些少年去凌辱施虐。
文静螽直白地发问,秦念初竟也没有瞒他,向他坦诚自己在寻找弟弟,细节却懒得跟他多说。
文静螽一边心存质疑,一边出手帮忙,逐渐也就了解了期间发生的事,知道念初经历的变故,渐渐开始倾心相助,即便她恢复不到从前,能开朗些也好。
而且,他也知道了顾印桢并不在念初身边,如果有一天顾印桢回来,念初主动提出解除婚约,他愿意成全他们,但既然念初不提,他也不想主动提起,面对此时心事重重性格阴晴不定的念初,他决定不逼不问,一切顺其自然。
这个夜晚,念初终于明言提出让他走,他却犹豫了,他几经思索之下终于确认,不管是年少时活泼开朗的念初,还是后来暴虐成性的念初,再或者如今心平气和的念初,他都很爱,比自己以为的还要深爱,从他们还是两个婴儿并排躺在一起的时候,仿佛就注定了一生的吸引,他其实没有办法再过她不在身边的日子,那样的四年,他再也不想经历第二次。
是的,他以为自己可以云淡风轻的离开,祝福他们白头偕老,但,仅仅是自以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