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唐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革,对促进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是我国封建帝王的佼佼者。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十八岁时便随父在晋阳起兵,参与了推翻隋王朝、统一全国的战争。唐王朝建立后,由于唐高祖晚年用人不当,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一举夺得唐王朝最高统治权,即皇帝位,称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在位达廿三年之久。
唐太宗在位期间,吸取历代治乱的经验教训,采取举贤任能、抚民于静等到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乐业,史称“贞观之治”。“贞观之治”能取得成功,大唐帝国能日趋强盛,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唐太宗“任贤至治”。他和群臣在贞观廿一年(公元647年)总结成功的原因时,得意洋洋地说:“朕所以能及此者,此由五事耳,自古帝王多疾胜已者,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所其所。不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阼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曾黜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花流水皆依朕如父母。眼五者,朕所以马今日之功也。”
综观唐太宗在统一战争期间和贞观期间的言行,可以看出,唐太宗有一个适应当时历史发展需要的进步的人才观。
现结合唐太宗用人所举,试论如下:
一、治国必须选择贤佐
唐太宗在总结历代治乱兴亡教训,深刻认识到治国必须依靠贤佐的重要性。他说:“任忠贤,则享天下之福;用不肖,则受天下之祸。”又说:“国之辅,必待忠良,任使得其人,天下彼治。”“致安之本,惟在得人”、“能安天下者,惟在得用贤才”。
他还从观察、寻思亭榭楼阁之所以能建成的道理,深有启发地说:“人欲构大厦者,先择匠,然后栋材;为国家者,先择佐,然后定民。”
他重视人才用于金银财宝,在论述人才的重要性时说:“虽然车十二(言珠宝之光,能照十二年),黄金累千,岂如多士之隆,一贤之重!比求人之贵也。”
他在自己的诗词文章中,经常表露出思贤若渴的迫切心情。在《金镜篇》就写道:“治主思贤,若农夫之望岁:哲君求才,若旱苗之思雨”。
唐太宗不仅这样想,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即位后,公开颁布求贤的诏书,如《令河北淮南诸州举人手诏》、《荐举贤能诏》、《令天下诸州举人诏》、《示访贤良限来年二月集泰山诏》、《令州县举孝廉茂才诏》等篇。至于平时与辅弼之臣在谈话中要求推举贤才的,更是数不胜数,他在位廿三年,亲自任命的宰相有22人,其中如房玄龄、杜如海、魏征、马周、岑文本等,重用大批杰出将领,如尉迟敬德、李靖、李绩、秦叔宝、程知节、薛仁贵等。唐太宗得到了这一大批文才武将,在治国安邦中真正起到匡辅的作用。
二、人君要职必须致力于选拔人才
唐太宗除亲自选择了象房玄龄、李靖、李绩等将相外,还身体力行地考察、选拔了一大批各方面的人才,并要求身居要职的宰相应把主要精力用于选择人才。他不仅本人随时随地注意观察、发现人才,还多次要求身居高位的宰相,要为他广开耳目,求访贤才,不要纠缠于日常琐碎事务。贞观二年,唐太宗对高祖遗臣右仆射封德彝不重视选拔人才,给予严厉的批评。
此外,他还强调“任官唯贤才”,“官在得人,不在员多”。他认为“官不必备,唯其人”,“若得其善者,虽少亦足矣,其不善者,纵多亦奚为?”为此,唐太宗制订了一整套选拔、奖惩官员的制度,颁布了《职官令》,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官员的数额;制定了官员的奖惩制度,亲自对中央和地方的各级主要官员进行考核。
三、选才必须德才俱兼舍短取长
唐太宗在选拔任用人才时,十分注意对人才进行具体分析,把德行放在选用人才的首位,按照“人无完人”的道理,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舍其所短,用其所长。
贞观三年,他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比见吏部择人,惟取其言词刀笔,不悉其景行(即道德品质),数年之后,恶迹如始彰,虽加形戮,而百姓已受其弊,如何可获善人?”贞观六年,他与魏征在讨论选择人才时,又再次强调把“用得正人”的标准和慎择善人放在重要位置上,他说:“古人去,王者须为官择人,不可造次即用……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赏当其劳,无功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故知赏罚不可轻行,用人弥须慎择。”魏征也提出:“今欲求其人,必须审访其行。若知其善,然后用之,设令此人不能济事,只是才力不及,不为大害,误用恶人,假令强干,为害及多。但乱唯求其才,不顾其行。太平之时,必须才行俱兼,始可任用。”
唐太宗按照“人无完人”的道理,“用人如器”、“舍短取长”,充分发挥各人所长。有的用其“多谋善断”、有的用其“善处理杂务琐事”、有的用其“忠直、秉公办事”、、有的用其“敢于犯颜执法”……这样,就在他的身边,聚集了一大批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各种人才,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人才群体结构。贞观期间,在文臣武将群体中,有的“材推栋梁,谋猷经远,绸缪帷帐,经论霸图”,有的“学综经籍,德范光茂,隐犯同致,忠谠日闻”,有的“竭力义旗,委质藩邸,一心表节,百战标奇”。在一次宴会上,他对王圭说:“卿识鉴精通,复善谈论,玄龄以下,卿宜悉加品藻,且自谓与数子何如?”王圭回答:“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才兼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李靖。敷秦说明,出纳唯允,臣不如温彦博。处繁治剧,众务毕举,臣不如载胄。耻君不及尧、舜,以谏争为已任,臣不如魏征。至于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臣于教子,亦有微长。”唐太宗深以为然,众人亦服其确论。从王圭的评论中,可见唐太宗的用人“舍短取长”、“知人善任”是十分成功的。
四、并用老、中、青人才,尊、重、提兼举
唐太宗并用老、中、青人才,在长期的征战过程和贞观期间,他始终始终尊重老者、重用中年,并注意提拔青年新秀。在封建帝王中,能够任用好老、中、青个年龄层次人才的,当推唐太宗。
唐太宗善于和功臣相始终,贞观十二年,他颁发诏令,命将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24位开国功臣画像于凌烟阁,以青彰他们的勋德,使之“永贻于后昆”。对年老多病而辞职的功臣,唐太宗在其生前给予各种优厚待遇,给其荣誉职位。“参朝之日,宜在现任品之上”,使他们安度晚年。为了尊重老者,使这批与他共患难打天下和治天下的文武功臣能继续发挥作用,唐太宗还设置了“散官”以备顾问,随时听取“这些老臣的意见和建议。”如李靖、肖禹、魏征年老时任“特进”(正二品散官)。
贞观期间,一大批开国功臣年事渐高,根据治国安邦这一新形势的需要,唐太宗特别注意提拔、重用中青官员中的优秀人才。
贞观后期,唐太宗仍不忘随时发现、提拔青年新秀。在亲下辽东攻安地城时,高丽25万兵拒战,太宗亲自观战,发现有一白衣战士握戟杀入敌阵,所向无前。敌兵尽披靡败溃。太宗立即派人询问先锋白衣者为谁,回报白衣者名叫薛仁贵。唐太宗即在阵中召见了薛仁贵,破格提拔为游击将军。大军胜利回师后,太宗对部将和仁贵说:“朕旧将并老,不堪受困外之寄,每欲抽擢骁雄,莫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并封薛为右领军郎将。
五、崇文重教,培育人才
唐太宗在安邦治国的过程中,深感人才的重要,他除了广开才路,知人善任,注意发现、考核、提拔人才,在各民族、社会各阶层中广泛征集人才外,还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崇文重教,培育人才。他说:“弘风导俗,莫尚于文;敷敷训人,莫善于学。因文而隆道,假学以光身。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不游文翰,不识智之源。……性怀辩慧,非积学不成。是以建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立辟雍(天子所设的大学),博览百家,精研文艺。端拱而知天下,无为而鉴古今,飞英声,腾茂实,光于天下不朽者,其唯为学乎!”因此,早在武德四年“于时海内渐平,太宗乃锐意经籍,开文学馆以待四方之士。”
唐太宗办学取士,学校分六种:“国子学收高级官(文武三品以上)子孙,名额300人。太学收中级官(五品以上)子孙,名额500人。四门学收低级官(七品以上)的儿子和普通民家聪明子弟,名额1300人。其中官家子500人,民家子3800人。又有律学,名额各50人;书(写字)学、算学,名额各30人。这三等学生收八品以下官家子和普通民家子。以上六学统称为国子监。……京都、都督及府、州、县,各设地方学校,学生名额最多80人(京都),最少20人(下等县)。”
唐太宗还在各地大建校舍,仅京师“增建校舍1200间,增加名额满2260员。各地学校相率来京师,高丽、百济、新罗以及高昌、吐藩等国,也派遗贵族子弟来入国学,生徒多至8000余人,学校可称极盛。”
综上所述,由于唐太宗有一个比较进步的人才观,任用了一批文臣武将,经过君臣的共同努力,终于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
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贞观之治”也就是任贤致治。这种情况是前代或后代所未有的。王船山对唐太宗的人才政策给予高度的评价,他感慨地说:“唐多能臣,前有汉,后有宋,皆所不逮。”
当然,唐太宗在用人方面也有其阶段局限性,晚年对一些名将也有所猜忌(如对李绩)。但这是次要的,我们是不必苛求于古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