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姓氏的起源。据历史文献记载,中国的姓氏有5662个(不含元、清两朝移居中原的蒙、清两族之姓和边疆少数民族的姓氏)。若中单384年,复姓2032个,三字姓146个。现在,中国常见的姓氏有300个左右,人数最多的姓氏是张姓,据说有一亿上下,相当于英国和法国两国人口的总和。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5000年前)就有了姓。秦朝以前,姓和氏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两个单字。姓字古形是“人”和“生”组成的,意为人所生,历生而为姓。秦国刻石《诅楚文》中,始见姓字为“女”字和“生”字的组合字,这一个字最终被汉代人许慎定形,成为会意字。氏字的出现,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清代文学家泉骏声在其名著《说文通训定声》中,释“氏”字本意为木本,是植物之根,为象形字,后来被转注为姓氏的氏,取木之根本之意。
夏、商、周三代,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去。姓起源较早,形成后也比较稳定,氏起源较晚并不断发生变化。商周以前,姓是用来区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者有名无氏。氏同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
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分野已经微乎其微。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成为不可分割的同一属性了。
姓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若干民族组成一个部落,部落内各氏族又独立存在;同时各氏族之间有着密切的婚姻关系,姓就作为识别和区分氏族的特定标记符号应运而生。
氏最迟在原始社会晚期形成。黄帝时已有“胙士命氏”。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和阶级、国家的形成,而渐趋式微。
再说姓氏的发展和规律。中国汉族姓氏的来源虽然十分繁杂,但细析之下,也有许多共同的规律,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以地为姓。我们的祖行在取姓氏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居住的地名,因而以地作姓十分普遍。如黄帝,因居住处有条姬水,取以姬为姓,又因为他曾在熊当过首领,又号有熊氏。又如西门豹,因住西门,所以以西门为姓,人称西门豹,等等。
(二)以图腾为姓。如黄帝之子少昊帝,以鸟为图腾,因而他手下的官职,也以鸟命名,于是有了凤氏等等。
(三)以族号为姓,古代,一个部落花流水或一个氏族,均有自己的族号,这些族号后来都变成了姓氏。如商族的商姓、夏族的夏姓、周族的周姓等等。
(四)以国名为姓。这种情况在春秋时最为普遍。周初,周武王封了数百个大大小小不等的诸侯国。即以国为姓,因而产生了许多姓,如朱、郭、齐、楚、鲁等等。
(五)以食邑为姓。在古代,对一些大臣或功臣,各诸侯普遍的做法就是划出一块地盘封给他做食邑,又叫采邑。这邑就成了受赏者的私有财产,他的采邑俨然如国中之国。因而以采邑为姓,在春秋时亦十分普遍。如邴、郦、令狐、钟离等等。
(六)以官职或职务为姓。在众多的姓氏中,以职务或官职为姓的占不小比重工业,如以乐师为姓的师氏,以史官为姓的史氏,以制陶为业的陶氏,巫师的巫氏,又如复姓司马、司徒、司寇则是典型的以官职为姓。
(七)以上辈的名或字为姓。这种情况,大多数为上辈中有人的业绩非凡或遭遇奇特,以纪念他,子孙就以他的名或字为姓,如时姓、卞姓、车姓等等。
(八)以排行或辈份为姓。古代,尊卑之序森严,排行不同,地位也不同,一般从大到小分别以伯、仲、叔、季等称呼,使人对其辈份一目了然。不少人即以排行为姓,因而有了伯姓、季姓、孟姓等等。又如复姓太叔,就因其始祖太叔仪是卫献公的曾叔祖,辈份较高,为太叔辈,就以此为姓。
(九)外来民族引来的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些外来氏族进入了中国,与汉人通婚后逐渐被汉化,就以原来的部落工氏族名为姓,多数表现为复姓,如慕容、尉迟、宇文等等。
(十)被逼改姓,古代,汉文化中有一种特殊现象,称为避讳。开始是避帝王的名讳,到后来愈演愈烈,子避父讳,孙避祖讳,造成了文字上的混乱。在姓氏的反映上,就是一些姓若与某帝王的名相同,则被逼改姓,甚至以此造成流血事件。最典型的莫过于庄姓改为严姓,有些则是怕株连改姓或为避祸而改姓,如尤姓、熊姓等等。
每个姓都有其出处,也都有其发展繁衍的过程。《百家姓》中对每个姓的“郡望”都有详细的交待,但其大都为古地名,现将这些古地名大至在现在何处附列于后,古今地名未变者未列其中,特此说明。
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
下邳:今江苏省睢宁西部地区
上党:今山西省沁水以东地区
上谷:今河北省张家口至小五台山以东、北京市延庆县以西,内长城和昌平县以北一带地区
上京:今吉林省宁安县西南
山阳:有两处:汉朝山阳郡在今山东省独山湖周围地区;东晋山阳郡在今江苏省清江、淮安一带地区
千乘:今山东省高青县一带,东汉时改乐安郡
义阳:今河北省部永年县一带地区
广平:今河北省南部永年县一带地区
广陵:今江苏省长江以北,射阳湖西南地区
广汉:今四川省通渭县西地区
长乐:有两处:隋代长乐郡在今河北省冀县一带;唐代长乐郡在今福建省闽侯县带
长葛:今河南省中邹
太原:今山西省五台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区
巴郡:今四川重庆市到南充一带地区
中山:今河北省定县一带地区
内黄:今河南省北部、卫河上游靠近河北省一带地区
丹阳:今安徽省宣城地区
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县西南
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地区
平昌:今河南省益都县一带
平陵:今山东省历城县东
平田:今河南省陈留一带地区
东海:今山东省郯城县北
东阳:今浙江省金华地区
东平:今山东省东平、泰安一带
东莞:今山东省沂水、莒县地区
东莱:今山东省东掖县一带
东鲁:今山东省曲阜县东
辽东:今辽宁省阳市一带
辽西:今河北省乐亭以东、辽宁省大凌河以西地区
北平:今河北省满城县北
北海:今山东省乐县一带地区
乐安:今山东省邹平县东北一带地区
代郡:今河北省蔚县西南
冯翊:今陕西省韩城以南、白水以东、渭河以北一带地区
汉阳:今甘肃省甘谷县东南
兰陵:今山东省枣庄及滕县东南一带
西河:今山西、陕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地区
西平:今甘肃省西宁市一带
弘农:今河南省内张经西、陕西省柞水以东及华山以南地区
百济国:今朝鲜半岛西南部
观津:今河北省武邑县东南一带
华阳:今陕西省秦岭以南、四川一带
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西南
会稽:今江苏省东南部及浙江省西部一带地区
齐郡:今山东省临淄一带地区
安定:今甘肃省平凉地区、宁夏西部一带地区
江夏:今湖北省江陵县及川东一带地区
汝南: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
曲阿:今江苏省丹阳一带
寿春:今安徽省寿县西南
扶风: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南
抚宁:今河北省东部临渤海一带地区
杜城: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
陇西:今甘肃省东乡以东及陇西一带
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南陈留城
陈郡:今河南省淮阳一带
吴兴:今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地区
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地区
延陵:今江苏省常州市
庐江:今安徽省庐江一带长江以北地区
怀远:今宁夏银川市东、黄河西岸地区
汲郡:今河南省汲县
武功:今陕南省眉县东。渭河南岸
武威:今甘肃省黄河以西、武威以东地区
武昌:今河北省武汉市至江西省九江市一带地区
武城:今山西省吉县一带地区
武阳:今河北省、山东省两省交界地区
武陵:今湖南省溆浦县东
范阳:今河北省涿县一带
松阳:今浙江省遂昌县东南一带
金城:今甘肃省永靖西北
郃阳:今陕西省郃阳县一带地区
姑臧:今甘肃省武威一带
始平:今陕西省咸阳市以西、宝鸡市以南、秦岭以北地区
始兴:今广东省连江、曲江、韶关一带地区
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北一带
庐江:今安徽省长江以北、庐江一带地区
河南:今河南省境内黄河以南、伊水下游一带
河东: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地区
河内:今河南省黄河北岸地区
河间:今河北省间县一带
沛国:今安徽省淮河以北、西肥河以东及江苏省沛县一带地区
荥阳:今河南省黄河以南、荥阳县至朱仙镇一带
南阳:今河南省熊耳山以南、湖北省大洪山以北一带地区
南安:今甘肃省陇西渭水流域
南康:今江西省南康、赣县一带地区
赵郡:今河北省中部赵县、邯郸一带地区
建安:今福建省西北部闽江流域建瓯一带地区
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以南至乐安县一带地区
临淮:今安徽省淮河南岸一带地区
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
临海:今浙江省象山港以南、天台以东地区
宣城:今安徽省东南部
济南:今山东省定临淄一带地区
济阳: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因镇
济阴:今山东省定陶县一带
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市
秦郡:今江苏省六合县北地区
秦山:今山东省泰安县东南
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一带地区
晋昌:有两处:西晋晋昌郡在今甘肃省安西县东南;北魏晋昌郡在今陕西省洋县一带
顿丘:今河南省浚县北一带地区
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西
钜鹿:今河北省宁晋县西南
高平:今山东省巨野县南
高阳:今河南省高阳一带地区
琅琊:今山东省临沂县一带地区
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
梁郡:今河南省商丘至安徽省砀山一带地区
淮南:今安徽省寿县
清河:今河北省清河至山东省临清县一带地区
涿郡:今河北省涿县
渔阳:今北京、天津一带地区
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安徽省濉溪县至山东省微山县一带地区
博陵:今河北省蟸县南一带地区
雁门:今山西省河曲以北、恒山以西、内蒙古黄族海以南一带地区
颖川:今河南省许昌一带地区
鲁国:今山东省曲阜、泗水一带
敦煌:今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地区
渤海:今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沿岸地区
新蔡:今河南省新蔡县一带地区
新安:今浙江省西北部及安徽省东南部、新安江流域
滇国:今云南省昆明市一带地区
蔡县:今河南省新蔡县一带地区
谯国:今安徽省毫县及安徽、河南两省之间地区
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东
黎阳:今河南省中部凌县一带地区
虢郡:今陕西省宝鸡市一带
薛郡:今山东省大汶河下游、小汝河以南,大运河以东,蒙山以西地区
豫章:今江西南昌至九江一带地区
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北部地区
濮阳:今山东省鄄城北
魏郡:今河北省魏县至河南省凌县,山东省冠县一带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