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呼唤素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史观认为,不断提高教育素质,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是社会发展需求,是人性追求。历史呼唤素质。
(一)从古说起
自从国家产生,“教育”这个国家的附属物就同时问世。奴隶制时代的夏、商、周时期“学在官府”,由奴隶主贵族所独控,即国家独裁教育。教育的目的只有一个,为各自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服务。“学”的内容只迎合各个朝代的奴隶主(国王)所信奉的学说。虽然每个国家当时的“王”的信奉的学派有所不同,但教育的体制总是基本不变。经过夏、商、西周三代近十五世纪的缓慢发展,至春秋时期奴隶制瓦解阶段,这个“学在官府”的独制地位,受到了新的挑战。因为它已不能适应“礼崩乐坏”的大变革时期的需要。而孔仲尼则顺应这个历史潮流,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束缚,办起了私塾。提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创了平民接受教育的先例。“因材施教”的思想,更说明了孔子重视育人,以人为本,培养人的综合素质的教育思想。这个观点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诚然,孔子的学说在于维护行崩溃的奴隶制大夏,但其教育思想的合理内核说明,孔子仍然是奴隶制教育体制和教育思想的改革家,不失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到了西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在京办“太学”,令天下郡国立学校官,初步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系统。太学和郡国完全以孔子的儒家学说、“四书”、“五经”作为教育内容,旨在培养封建官僚,其积极意义是对传播文化起了巨大作用,但也为其后代的选官制度奠定了基础。三国时曹魏创立的“九品中正制”,以及隋唐时期创设和完善的“科举制”,便是在这种教育体制之下形成的。“九品中正制”造就了昙花一风的“士族”,在短短两百多年便很快设落和衰亡。代之而起的“科举制”显然较之进步,打破了选官的界限和范围。延至唐代,认识到“技”的重要作用,把医学、算学、天文学等列入教学内容,但并没有把“技”作为“选官”的考试内容。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仍然未能挽救封建制度必然灭亡的命运。吴敬梓笔下的“范进”,以及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已”,深刻揭露了“科举制”的设落和对读书人的摧残,向人们警示了封建教育思想、体制消亡的历史必然性。
(二)话说近代
中国封建社会末期,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浪潮和中国人“挨打”的切肤之痛,维新变法和洋务运动推动了“废科举、兴学校”的进程。辛亥革命的炮声摧毁了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民主共和深入人心。中国人把强国富民的梦想放在大办学校的教育基础之上,确立了“国民教育”的理念,以此启迪“民智”。这样,无疑击中了中国贫穷、落后、挨打的根本要害,从而引发了一大批有识之士投身国民教育,全国“国立”、“省立”、“县立”国民小学、中学、大学纷纷涌出,其办学指导思想旨在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力图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国民教育的兴起,极大地冲击了封建的教育模式。近代教育制度初步确立起来,很多爱国教育家为此作出了孜孜不倦的奋斗。投身艺术教育的徐悲鸿创办“北平美专”,意在为提高国民的艺术素质,他敢于冲破世俗的偏见,三次登门聘请自学成才的齐白石任教。主张教育要同社会实际紧密结合,把教、学、做结合起来的教育家陶行知,创办“晓庄师范”,推行乡村教育,为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作出努力。然而,出于当时种种势因,预期的目标总是难以实现,想达到目的,必将继续奋斗。
(三)现代简录
新中国建国初期,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即行创立人民教育制度,迅速发布一系列有关教育法规性文件和指示,确立了社会主义教育体系,规定了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即教育必然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接班人。这个方针从根本上界定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场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教育战线进行拨乱反正,重新回到社会主义的轨道和方向上来,党中央再度确立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
小平同志,从新时期国内外形势出发,作了“教育要面向四个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进一步为素质教育思想的形成与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党中央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论。经过几年的探讨和论证,素质教育的理论迅速完善,形成了我国素质教育科学的思想体系。
198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九年义务教育在全国范围开始逐步实施。到1989年,全国百分之八十的地区普及了小学教育,并发展中等专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也得到迅速发展。
随后,我国陆续颁布了《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律,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和保障全体国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法制体系基本确立和健全,使教育开始走上法治的轨道,素质教育的实施得到法律的促进和保障。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素质教育的思想理论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对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的步骤和要求提出了具体部署和总体规划,在基本实现两基(基本普及九的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至此,我国的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国民教育。
二、素质有赖教改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道的是人和自然界的因果规律。人类在寻求希望之果中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就是造因与控因获取的过程,“因果律”是教育系统理论的精髓之一。教育改革同自然与社会诸大系统中的一切事物产生、发展、变化一样,均有内外原因,因此都有必然性和合理性。社会造就了人,人作用于社会。今天吃着昨天教育之果,明天吃着今天教育之果,自己的果必须吃,社会的果大家吃。子女的成长无不包含父母的内外之因。素质有赖教改,教改反馈信息和由因追果的跟踪研究,皆为因果整和。
凡作用于教育个体部的一切条件等可视为“缘”,但教育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需求。人的各种需要促使产生进取的愿望,人只有在满足需求和实践中,才能充分发挥能动作用与潜力。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决定其物质的精神需求,必须要与外界进行各种交换。教育促使个体将自己的才智转变为社会所需,从付出与获取的相对平衡中得到个人之需。个体主动接受教育,教育促使人不断去实现自身的目标,也就与人终生相伴。个体的存在、觉悟、生命进程及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依心理结构的自我需求则行为的动因,教育则应按需求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促使因与缘合,产生希望之果。
教育始终面对的人,人的因素是贯穿教育系统的基本要素,教育改革必须人与物并重。教育效率和质量,无不凝聚着园丁们的辛勤奉献,体现着教师间的和谐共事和校园里环境的净化、优化,离不开确立滨主体地位、增进主体意识和主动性,离不开全社会尊师重教。要让教与学的价值心理处于最佳状态,促使学生全面成长,则是教育及其改革的宗旨。
三、改革中求深化
教育始终处在矛盾中运行,全社会应对教育及其改革寄予关爱和支持。从人和社会的需求出发,以此分析系统,努力实现预想的主客观辩证统一。即:个体内部和因与外部的缘,变其因、造其缘,开辟各种途径,促进因与缘合,从而产生出需要的成果。
当今,为教育开设的“科技园区”、“知识创新基地”等则是外部条件对人智力开发的重要渠道。把握人的动因及其规律性,以适当的方式、时间、空间与力度对个体作用,乃为处理诸多教学问题的依据。随着生物基因工积、人体科学与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加之新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人的素质培养进入一个新阶段。
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不满足的人,人的自然属性不会根本改变,教育的基本功能也不会根本改变。虽然社会发展的周期性决定了教育的阶段性,但教育发展过程仍然伴随着时代进步而得以延续,并在改革中不断深化。各国的教育改革,应结合本国国情节,充分利用国际、国内教育资源,借鉴过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