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一开始,教育就与之相伴。人和社会需要教育,教育在促进人类进步中发展。综观当今世界,各国的社会形态虽有差异,各地区的发展也不平衡,但总体却呈现物理世界特征。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改革再次成为全球性的热门话题。
笔者多年从事无线电台工作,对于天馈线铁塔型式感受颇深,联想过去所受教育,观照当今社会大教育局面,还是想潦潦草草地谈一谈笔者的塔林教育史观。
一、从塔型望教育
在地为界,山川异域,人类形成各自的活动空间,从而演变成了各具形态的国家。从地表上的山峰一以经久的建筑,多数具有塔型特征。如果以一个塔式模型表示一个国家,那么,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就出现了塔林世界。站在历史的高度仔细观看,在各式各样、高低、大小不同的塔型中,有的古老,有的新鲜;有的几经装饰,有的只剩残垣;有的在不断上升,有的却维持艰难。从古埃及王陵的金字型石塔,到藏经镇邪的石、砖、木结构的佛塔。深入考察发现,塔林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塔的结构和材质,塔的基础和位置,塔的功能和价值。基础为重,决定塔的稳定性;中部为强,决定塔的成长性;上部为精,决定塔的价值性。
任何社会活动都离不开人,人是“社会塔的结构材料,等级分明的复杂结构系统的进行各有其潜在动力。从人的基因到客观世界的万物,都遵循宇宙结构的差异法则,这才有自然千姿、社会百态、人生万象。由于人先天和后天的素质、能力差别,决定了”社会塔“中人素结构的层次性,不同位置用不同质的材,承担各自的作用,共同实现塔的价值。由社会目标及功能决定的用才机制是启迪人素智能的基本保证,从整体自下而上与发展需要,按功能层次定出用才标准,保证人尽其才、各尽所能;按社会发展变化周期不断更新结构材料,保证良性循环、蓬勃生机;按平等竟争原则创造机遇,保证各有所向、更新素质。错误用才、轻视新才与无才可用,“社会塔”必须衰落。
价值是“社会塔”存在与发展的关键,“造福众生”则是社会价值的最终取向。如果用发光作为“社会塔”的价值标志,光辉的强度和色彩则是价值的量度。塔顶的光辉是全体构成智慧结晶的升华,不仅沐浴自身,而且与塔林世界互相交映。光辉照射的范围是塔高的函数,塔的上长则有广阔的空间,不发光的塔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则必然消亡。
“社会塔”结构中的人素质量是实现价值的根本。人的素质与能力形成主要取决于教育,从教育为少数的人统治服务,到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服务,再到满足人和社会的共同需要,教育也就自成体系而自立。人和社会需求的统一,决定教育的所从与价值取向,教育的价值随人类社会进步而演变。面对经济知识化时代、物理世界,社会发展需教育开发人的智力,人在创造中发展而终生需要教育。
人类从劳动创造世界到智慧开创未来,从物力的争斗到智力的竞争,从开发自然资源、改造社会到开发自身智力资源、改变素质结构,是人类从必然到自由的发展过程。未来社会诸多问题要靠人类的智慧、共识与合作,教育开发的智力宝库永不枯竭,智慧创造的知识经济必将把人类社会带入崭新时代。
二、从教育望塔林
社会在不断满足各群体需求中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群体的共同进货。国家基本职能日趋一致,科教兴国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共识。第三世界国家已清醒地认识到,贫穷落后缘于教育,要发展自己,必须以教育振兴人作为社会的主要目标;国家也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发展教育,国家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才能有效地开辟新市场。经济全球化使国使国家武开口越来越大,走向国际大市场已大势所趋。文化与技术交流日益频繁、渗透,多元文化使人性与自然、社会、人类间的新型关系链正逐步趋于和谐。适应共同需要的国际组织、国际准则与国际性的发展日渐增多,确立未来大社会的理念,保证各群体有有生存与发展权,植根各自的社会环境,开发各自的智力资源,通过平等交流、贸易、合作、投资与援助,共享人类智慧的成果。塔林世界将闪烁各具特色的光辉,映耀着多姿多彩的人类社会。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的聪明才智相结合,将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则是教育的基本功能。教育必须面对世界变化的新趋势,根据“社会塔”式人素结构进程的特点,提高基础的整体水平,加强应用人才队伍建设、产生更多创新人才,促进“社会塔”基础稳固、高度上升、价值增强。
三、大教育质量窗
教育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内涵,如果把人在外界作用下获取知识、增长素质与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的过程统称为教育,社会就是一个大教育系统。社会教育系统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系统相互制约、彼此促进,各具功能和规律性,则围绕人和社会发展的统一目标运行。大教育必须立功于质量,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教育观。从这一点出发,社会大教育质量,应把握社会发展对社会教育需求的变化,把握社会诸系统对教育的作用,把握教育系统运行中的人,建立一种协调发展的新型系统关系。
社会发展不断对人提出新的要求,同样对社会大教育所包括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文化系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因为,人的发展是不断感觉、体验、醒悟与实现的循环,社会教育存在于人类的整个空间与时间,是人作用于社会和社会造就人的交互过程,由此要必然构设质量窗。
中国改革发展,需要千百万各类型人才。所以必然由此产生建制相适应的多体制、多层次、多渠道的遍布全社会的大教育网。学校教育处于教育系统中心,同时,由于社会人的差异性与职业的广泛性,决定学校教育的多样性与层次性。然而,归根结底必将凝聚着各种不同类型学校的功能性,培养高等复合型、高级应用型与师范艺术型人才。
普通教育打基础,提高全民素质;中等教育为择业,提高劳动生产能力;高等教育是面对社会高层次人才需求的重要教育实践。教育与艺术结合,对开发人的智力具有特殊作用。以复合型等三种高校为主体,辅以过渡型,可分别延伸到社会成人高等教育、高等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促使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终生化。
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体系只有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因此,学校教育不能代替社会教育,学校对人生的阶段性教育也不能满足终生教育的需要。教育方向必须充分认识社会教育的广泛性与学校教育的局限性,促进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参与和协调发展。各国教育系统处于国际大教育系统中,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新成果将以更短的周期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以培养提高科技产品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国际性培训网正在建立,各国的教育资源共享与合作将不断得到加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将逐步成为国际大教育系统的总目标,各国教育改革应与此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