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真好
一
人生好运不可能全让你一人占尽,更不会事事如意,处处随愿。便宜一时占得太多,也许会毁了你一辈子。
什么好事都让你得了,厄运也许就等待着你了。前面事事顺心,春风得意,也许后面就是坎坎坷坷,乐极生悲。
有关书的锦言数不胜数。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俄国作家赫尔岑的话:“书——这是一代对另一代的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这是将要去休息的站岗人对未来接替他的站岗人的命令。人类的全部生活,会在书本上有条不紊地留下印记:种族、人群、国家消失了,而书却留存下去。书是和人类一起成长起来的,一切震撼智慧的学说,一切打动心灵的热情都在书里结晶成型,在书里记述了人类的狂热生活的宏大规模的自白,记述了叫做世界史的宏伟自传。”
读几本好书,悟点个中的哲理,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会处乱不惊,坦然处之。
读几本好书,能淡化对功名利禄的过度追逐,领悟人生的真谛,以真、善、美为理想境界。
什么东西都可以今日占有,明天失去,唯有从书里汲取的思想,却永久盘踞在你的脑海里,不作转蓬之客。这些思想,有的可以焕发激情;有的又使人心胸开阔;有的可以勃发灵感;有的又可以磨砺意志。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而尽收眼底,实乃人生一大享受。人,最可怕的是精神上成为乞丐。
二
读点历史,就像回眸一卷壮阔浩大的人类画卷,探寻中外成功者的奋斗足迹,在无数闪烁着勇敢、智慧、勤劳的星座中游弋,有时感到自己是多么渺小,又觉得自己增长了许多见识,明白了人世间很多事理。自己许多迷惑不解的东西,豁然开朗。
读点名人传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别人经历的挫折和打击中,汲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增强一种精神动力和执着追求的勇气——自己那么一点微不足道的成绩何足挂齿;自己所受的那么一点挫折算得了什么。
读点游记随笔,帮你松弛紧绷的神经,理清烦躁的情绪,跳出固有的生活小圈子,让书作导游,到广袤的世界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
三
古人有的把柴挑在背后,拿书在手里读;有的骑在牛背上,将书挂在牛角上读;有的在蚊声如织的夏夜,囊了萤照着读;有的在寒风冻指的冬夜,捧着书映着雪读。看似在这种环境中读书条件太差,也太苦了点,那么为何还孜孜不倦?道理很简单,兴趣使然。
读一本好书,如饮醍醐,渐渐净化的心灵似乎与书中的智者心灵得到感应,也渐渐地抹去了浮躁,淡化了功利,颐养了灵性。读一本启心益智的书,会终身受益无穷,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读一本好书,能给你鼓满远航的风帆;读一本好书,好似细雨洗去身上的浮尘;读一本好书,如同哲人与你促膝长谈,你会物我皆忘,坦然面对人生。
读书与打球
读书与打球是本人业余生活不可或缺的。对我来说,读书并非要拿什么文凭,打球也并非要夺什么冠军,这两种爱好让我坚持了这么多年,完全是兴趣使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最好的动力。细细想想打球的种种滋味和场景,于是对读书与打球之间的相通之处,有了新的认识。
一曰入。读书不是装饰门面,不是摆样子,也不是读点书去糊弄别人,炫耀自己,是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按体育上的行话,打球要进入状态,状态的好与坏,进入状态的快与慢,直接影响到比赛的成绩和结果。保持良好的心态,一门心思投入进去,就能达到锻炼的目的,球技提高就快,赢得比赛胜利的机会也就大得多。
做任何事情,只要一门心思投入进去,就会有所成效。王蒙曾言:“任何正常的人只要肯集中时间精力做好一两件事,都能显现出过人的才智,都可能叩响天才的大门。”读书只有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一门心思钻进去,做到眼到、心到、手到,书,才能读出味道,得到收获,有所发现,有所心得,有所提高。否则,如果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即便书也读了不少,但也是一知半解,派不到用处,思维迟钝,脑中空空,这种把读书作为摆样子的做法,只能有害于自己。
二曰勤。如果说“投入”是读书的前提条件,“勤”就是手段和途径。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不是心血来潮,一时性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读书关键是养成习惯,读书的前提是勤奋。读书不是一时的兴趣,有了兴趣,仅仅是开头,关键还要持之以恒。对于大部分人来讲,没有整块的时间去读书,要工作,要做家务以及应酬等,读书只能忙里偷闲,利用“零布头”时间,没有一种勤奋精神,读书不可能有所收益,有所长进,有所提高。打球也同样是硬功夫,一招一式,过硬的基本功,那是每天每日练出来的。自己从学生时代就进篮球队、排球队,以至于工作后学打乒乓球、羽毛球,摔伤过,出过血,却一直坚持下来了。虽说球技不很出色,但也能参加一些正规比赛,从中品尝到了运动的乐趣,生活的充实以及战胜对手的兴奋,也练就了一副健壮的体魄。
三曰独。打球取胜的因素除了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充沛的体力、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等因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具备独有的特长,也就是能制约、取胜于对手的“怪招”。打球常常有这种情况,有的人基本功不错,就是关键时刻缺少制服对方的一招。有的人打球动作虽不太正规,但就是能赢球。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他有独到之处,是别人所不及的。读书也一样,最忌讳的是读死书,死读书,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没有自己的东西,完全被书中的东西所束缚,越读越呆,越读越愚。这就涉及到读书的方法问题,要将书读活,将书读薄,将书读新(新意),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体会,边读边思考,这样才能长学问,长见识,长知识,长才干。
四曰悟。独特的见解和特长如何得来?要靠悟。大凡球类运动都有它的技巧。掌握这种技巧,除了靠勤学苦练,多打多找球感之外,更重要的是多有些悟性,也就是要善于琢磨。有的人技巧掌握的较快,长进也快,因为他的悟性比别人强;有的人打了多年球,不善于动脑筋,悟道道,他也没多大进步,成了“球油子。”读书也一样,也要悟,就是要善于琢磨。古人所说的读书明理就是这个意思。
这种悟性就是指理解、晓理、学习、明白、钻研。读书中最大的快乐就是从阅读中感悟到了一些真谛,体会到了一些东西,发现了一些奥妙,再联系实际生活产生一种愉悦,找到一种感觉。这是不读书的人无法体验到的一种快乐。正如一句老话所言:“读书所得,火烧不去,水冲不去,贼偷不去”。
读书与打球,乍一看,似风马牛不相及,读书属于静态,打球属于动态;读书属于意会,打球属于感观。打球看似动态的行为,实则也离不开静态的东西;打球时,精力必须集中,脑子必须灵活。读书貌似静态的动作,实则少不了动态的行为;读书时,必须勤动手(做笔记),勤动脑(思考,归纳)。读书与打球之间的确有不少相同、相通之处。其实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理同读书与打球,重要的是在于善于发现、总结和归纳。
是“揭秘”还是“臆测”
——读《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刘心武曾在1977年以短篇小说《班主任》一举成名,被认为是“伤痕文学”的发轫之作,获得首届全国短篇小说奖。从1990年开始,刘心武开始红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以探佚小说形式发表。后来陆续形成了4本书:
《秦可卿之死》《红楼三钗之谜》《画梁春尽落香尘》《红楼望月》。
刘心武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演讲了他重读《红楼梦》的心得。随后,根据这些演讲稿整理出的《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第一部于2005年8月推出,不到3个月的时间,销售突破20万册。第二部也随后出版发行。
刘心武“揭秘”的主要观点如:秦可卿是废太子家庭的公主;贾元春揭发了家庭藏匿秦可卿而成为两派斗争的牺牲品等等。刘心武的“揭秘”重新引发了读者对《红楼梦》的兴趣,从这一点上看,刘心武功不可没。但红学界对刘心武的“揭秘”大为不满,以致双方发生冲突,被称为“2005年度中国文化圈最大的口水仗”。
笔者断断续续地听了刘心武的“揭秘”讲座,又将此书翻阅了一遍。总体上感觉,他讲每一个话题总是绕来绕去,有时不着边际,这件事刚刚提了个头,又绕到另外一个话题上去,以至后来远离了话题的初衷,这绕来绕去中,不免有卖弄学问之嫌。如“揭秘”中第4讲“秦可卿抱养之谜”,拉拉扯扯,绕来绕去,切近题目的文字不多,扯得太远。“揭秘”中有不少地方或捕风捉影,或牵强附会,或生编硬造,或证据苍白,或神乎玄乎。有些地方连他本人都吃不准,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就凭主观想象和臆测妄下结论,这本身缺乏学问的严谨性和治学的严肃性。
“揭秘”的开头部分,刘心武多次强调《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都能找到生活原型,“我越细读,就越相信书中的人物都能找到生活原型”。《红楼梦》中一共有400多个小说人物,仅12钗就有正、副、再副36人,甚至60人之多。如果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原型,曹雪芹的家该有多少人哪?且不说《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是不是像刘心武所说的都有生活原型,即便是有,当原型进入文学作品,成为文学形象,那么生活原型与文学形象并不完全是一回事。这是基本常识。况且,《红楼梦》不是曹雪芹的自传,也不是清史实录,它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我们不能用政治图解的办法或者主观猜测、臆断和片面地研究一两个小说中的人物,这样容易混淆了生活素材、生活原型和文学创作、文学形象的关系,也会容易把读者引入误区。
刘心武认为,秦可卿的生活原型是“破解《红楼梦》的总钥匙,在她的身上,隐藏了《红楼梦》的巨大秘密”。所以,“揭秘”一书的第1部中,有近一半是专论秦可卿这个人物。但所论述的不少地方经不起推敲。如依刘心武的观点,秦可卿的原型是皇家之人,具体讲是康熙皇帝的废黜太子胤的女儿,她为避祸而藏匿于曹家。
但据史料记载,太子胤根本就没有这么一个女儿。而且,曹家与康熙皇帝关系比较密切,康熙6次南巡,有5次都以曹家的江宁织造署为行宫。这样一个对康熙忠心耿耿的曹家,怎么会在第二次废掉太子之后,还敢私藏废太子的女儿,对皇帝图谋不轨呢?这,从一般常理上讲不通。
另外,据刘心武的推断,秦可卿身份的败露是由于贾元春告的密。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贾元春最早在胤身边,然后又与胤的儿子弘皙生活过,后来又有了二次分配。这位曹家女子幸运地“从弘皙那边,拨到了弘历的身边”,而且“她到了弘历身边以后,很可能在弘历还没当上乾隆皇帝的时候,就已经得到了宠幸,成了一个王妃”。这些情况,宫廷秘史中不见任何记载。刘心武像在写小说一样想象出这么一个情节。
还有不少牵强附会的东西。如:解读《红楼梦》应从秦可卿人手;秦可卿和贾蓉是假夫妻,因为全书没有任何地方描写他们的亲密行为,所以完全没有性生活……以上种种表明,刘心武与其说是“揭秘”《红楼梦》,不如说是“臆测”《红楼梦》。
《世说新语》的现代版本——读《非常道》
我久没有读这样的文字、这种文体、这种叙述风格的历史书籍了。《非常道》的内容几近由历史“边角料”组成,以一种不刻板的语言和行文方式述说历史。本书体例近于《世说新语》,编者从近人史书中搜罗摘编、汰选截取自晚清、民国而至解放后的历史片段,记录了大量历史人物的奇闻逸事。读来别有意趣,也引人思索。
正如《非常道》封面语:“近代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值此非常时期,必有非常话语……”非常话语,非常道。书的副题为“1840~1999的中国话语”,有立此存照的意思。自1840年以来,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把这个转型期的社会称为“历史三峡”。
《非常道》在选材方面极具时代色彩,巧妙地通过1000多个片断揭示了百年大变局时代的人文思潮和变迁机制。全书分为:史景、政事、文林、武运、革命、问世、人论、英风、狂狷、骨气等共32编,生动记录了晚清、民国以及解放后的诸多历史片断,涉及到众多历史人物——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代表的同治重臣;以孙中山、袁世凯为代表的辛亥豪雄;以胡适、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先锋;以毛泽东、蒋介石为代表的国共两党;以钱钟书、陈寅恪为代表的传统文人;以李敖、王小波为代表的文坛斗士等等,堪称近代版的《世说新语》。
《非常道》的编者有着独特的视角,他把自己对历史的理解隐藏在整部书中,但并不是以说教的方式强加于人,而是用事实去感染读者,因而本书读起来十分轻松。
书中每个片断大都不过百十字,且内容互不关联。它的编排方便、顺眼,可以从任何地方读起。同时,这本书还有一个不同之处,就是没有序和跋。
《非常道》还可以称得上是一部细节史书,一部逼真的人性细节大全。没有细节的历史或者没有细节的人生是乏味枯燥的,而且让人难以相信。与以往的史书不同的是,《非常道》集纳了大量的历史细节。这些细节丰润、真切、逼真地再现了过去的种种情境,或引人发笑,或让人辛酸,或悲怆,或动人,能让人捶胸顿足。如书中一节:张爱玲为出版小说《传奇》,到印刷所去校稿样。她那天穿的奇装异服,使整个印刷所的工人停了产。百分之百的回头率,让张爱玲深感满意。于得意之中,张爱玲告诉某女工:“要想让人家在那么多人里只注意你一个,就得去找你祖母的衣服来穿。”那女工诧异不已:“穿祖母的衣服,不是跟穿寿衣一样了吗?”张爱玲说:“那有什么关系,别致就行。”这一段文字编入“虚荣”义项之下,入木三分的人性细节,远远胜过那些抄来抄去的“张爱玲传”。
我从这本书里,读到不少名人有趣的话语。这些不平常的话语,能见证出这段历史的沧桑人生。如本书第17编“世道”一节:“文革”后期,曾有一首顺口溜在民间悄悄流传,准确地概括了极左路线的整人史:“挖不完的敌人,清不完的队;做不完的检讨,请不完的罪。”夏衍根据清代一首《剃头歌》改写的《整人歌》说:“闻道人须整,而今尽整人。有人皆须整,不整不成人。整自同他整,人还是我人。请看整人者,人亦整其人。”还如:胡适曾对唐德刚说:“共产党里白话文写得最好的还是毛泽东!”冯友兰说,他的高寿秘诀就3个字:“不、着、急。”
吴昌硕70岁前曾纳一妾,不到2年,其妾跟别人而去。吴慨叹说:“我情深,她一往。”……这些闪烁着明丽或暧昧人性之光的“非常道”,有别于当下无数饭局上的无穷八卦乃至于日渐升级的情色谈资,并同时提示我们,在我们花样繁多的交流互动中,如是高端“谈资”已属稀罕。
自《世说新语》以来,各个朝代均有类似作品出现,比如《唐语林》《大唐新语》等等,已经成为具有中国传统色彩的一种图书体裁。但从近代至今,一直没有相应作品出现,《非常道》也算填补了这个历史的空白。
《非常道》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2005年4月底5月初上市,3个月的时间里,印刷3次,迅速突破了5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