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正午,苏秦来找乐毅,叙礼罢,苏秦说:“燕王请将军到黄金台一见,说是相商燕、魏结盟之事,请将军这就跟我一同前去。”
乐毅先是欣喜,接着就将信将疑,说:“黄金台是燕昭王礼遇天下贤士之圣地,想我乐毅区区魏国小使,怎敢妄登高台!不会是苏公听错了?”苏秦坚定道:“没错,就是请将军登黄金台。”
乐毅忐忑不安地跟着苏秦朝黄金台走来,远远的只见黄金台高高在上,独有一条石梯从中攀云直走。
苏秦指着黄金台笑说道:“也许天下寒士都会认为黄金台定是修筑得如天堂一般富丽堂皇,可实际上不过是一座朴实无华的高台而已。”
乐毅看了看,回道:“没错,黄金台在天下士人眼里俨然是天堂,也是每个有志者梦寐以求的归宿,然而,贤士们在乎的却并不是黄金台,也不是黄金台上的黄金,而是燕昭王的爱才之心,是一个能让人们展现抱负的机遇,是一个能让人们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
“所以,就算黄金台只是一块石头,它也会牵动天下士子的心,就算千年后黄金台不复存在,但燕昭王筑在世人心中的爱贤之台却永世不会腐朽,它的美名必将像黄金一般,流芳千古,光照万世。”
苏秦听了,甚喜,见说道:“你听,黄金台上已锣鼓宣天了,想必大王早到了,我们还是快走吧。”
乐毅才见台上旗帜飘扬,乐声不断,看起来甚是隆重,故问道:“看来燕王把燕、魏结盟之事看得极重,否则怎会如此排场。”苏秦戏说道:“这是黄金台自筑台以来最隆重的时刻,就算燕王当年拜我为上卿也不曾如此盛大过。”
苏秦与乐毅来到黄金台前,早见燕昭王笑迎着在台下等候了。
燕昭王见了,急上前执苏秦、乐毅二人的手慢步上云梯。
苏、乐二人受宠若惊,但见燕王执意,也不敢不恭,就一左一右随燕王步上台来。
可以说,燕昭王携乐毅、苏秦二人齐上黄金台的壮举绝对是旷古绝今的无上风景,也足可让前世今人以至后代陶醉仰慕一生。
三人如大鹏展翅般默默地既缓慢而又迅速地登上了黄金台,当三人一同回首再向黄金台下俯瞰时,那更是一道难以言说的风景了。
此时,黄金台上如上朝一般,郭隗、邹衍等文官侍立右路,剧辛、屈庸等武将位列左道,中路一道红毯铺地向前,直到黄金台上的那个拜贤台下。
乐毅本就心有介意,当他上台来看到此情此景时,更有些不安了,只是不好说。
燕昭王携苏、乐二人步中路前行,直上了拜贤台立定,这时,台上歌声管乐立即安静下来,听燕王叫郭隗道:“良辰已到,及时宣召。”
郭隗会意,捧召上拜贤台来宣道:“应天意民心,奉燕昭王之命,今燕王代燕国臣民特拜乐毅为燕国上将军,外统兵马,内整军政,以大兴燕国,造福百姓。”
“今有上将军印符一枚,黄金甲一副,羊头双角戟一柄为凭,有燕国文武百官为证,更有苍天和百姓为见。从此后,望将军以一身之心志,创燕国万世之基业,为身后流亘古之芳名。”
接着,郭隗就大声呼道:“请上将军乐毅接召!”这一举动,不知让多少寒士羡慕,让多少臣子嫉妒,可乐毅听了却是如闻晴天霹雳,大脑都炸开了。燕昭王以为乐毅必不会拒绝这等莫大的荣誉,还微笑着扯乐毅的手说道:“请上将军接印甲剑戟,就任上将军一职。”
苏秦也劝道:“人生得此一回,死而无憾了。你看,都羡煞了在场的文武百官,妒杀了天下寒士,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是天地难容的荣誉,是空前绝后的美谈。”
乐毅当下叩头拒绝道:“感谢燕王给乐毅的天高地厚之恩,但我已是魏臣,不能再接受燕王的恩宠,请燕王谅解乐毅。此生造化弄人,无份结此千古良缘,若来世再见燕王,定不辞犬马以报。”
燕王听了乐毅的话,当下傻了,等了半时才指天痛哭道:“天哪!天哪!我前世究竟造了什么孽了,你竟这么捉弄我!”
屈庸、剧辛等人见乐毅无情,见燕王痛心,当下挥剑大骂乐毅:“好个不识抬举的东西,你何德何能让燕王如此待你,可你却不知感恩,如此忘恩负义,实在该死。”
有文官骂道:“天下不知有多少人做梦都想得到燕王的赏识,可你却不知好歹,更惹得燕王痛心,真是该死。”说着都要上来找乐毅的不是,幸被燕王止住。
乐毅心已死,只对燕王道:“今天燕王就是杀了我,我也还是要回魏国去。我乐毅绝不是那等忘恩负义,不忠不节之人。”说罢,掉头就要下台来。
燕王见了,伤心欲绝,当场大声道:“燕国若不得将军相助,我活着也不能灭齐雪耻,如此不如早死的好。”说着已掣剑在手,就要挥剑自刎。
在场的人都吓傻了,愣在一处不动。
乐毅闻得剑声,方知不好,就在燕王自刎之际以鬼神之速一把握住剑刃,跪地大哭道:“燕王,你要杀就杀我吧!你若因我而有所闪失,让乐毅如何去面对天下士人!今天燕王果真要以死来逼乐毅就范,那乐毅就当以自刎而报燕王之恩,用鲜血来表忠义之志,拿生命来谢天下士人。”
燕王自刎不成,见乐毅握剑的手已是鲜血直流,看了极不忍心,又见乐毅要以死明志,也不敢再逼,就放手弃剑道:“你走吧!我成全你的忠义大节!”乐毅当下拜了三拜,就下黄金台来。
乐毅刚下台走不远,就有亲信迎面来报:“大人,大事不好了!”
乐毅问何事,亲信急递过来一张状子,乐毅看了,是一张魏昭王亲发的通缉令,上书:
“告魏国上下,但有人见叛徒乐毅在魏国境内出入者,当速报官府,官府对之当格杀勿论。若有拿得乐毅者,当加官进爵赏钱无数。若有与乐毅勾结者,诛灭九族。”
乐毅看了,当下脑子一片空白,稍息才哽咽道:“为何会是这样?”
亲信细说道:“有人在魏王面前进言,说您已经被燕昭王拜为上将军,还说你将以燕、魏结盟为幌子返回魏国作内应。如今看来,将军不回魏国,燕魏不结盟反而还好,最多也就被说成个不忠不义,否则,您将被骂成是叛国卖主之徒。”
乐毅又痛声道:“魏王为何就轻信了?”亲信回道:“天下又有几个人能相信你上了黄金台还不会变心的!我敢说,就是大人你自己也怕没那么坚信过自己能拒绝燕王的恩情吧!就这一点,魏王又岂有不信之理。”乐毅方信无疑。
黄金台上,燕昭王伤痛欲绝,苏秦来劝道:“大王莫要悲伤,我相信乐毅下了黄金台就会回心转意的,你只需等着拜将纳贤吧!”燕昭王以为苏秦是安慰之言,也不当回事。
话不多时,乐毅果又重返黄金台上,燕王和众人见了,都呆了。
乐毅走至燕王面前,倒地大哭道:“乐毅遭奸人陷害,今已走投无路,本想一死了之,然燕王之恩未报,不敢轻易就死,故来请燕王发落。”燕王听了,方明白这是苏秦使的计。
燕昭王急扶起乐毅,喜得泪流满面,劝道:“这几番的周折,都是上天的安排,或许是为了试探我们的意志。燕国上将军一职永远非你莫属,还请将军不要再推脱了。”
说着就拉着乐毅的手,说:“燕国得将军,是上天的造化,就让我们共同来拜苍穹以谢天恩。”
三拜九叩上天罢,乐毅对燕王说:“燕王果真要用乐毅,就请先答应我三件事,否则,乐毅宁死不为。”燕王应声道:“只要你开口,我必一一应允。将军只管说便是。”
乐毅才说道:“一,我统兵在外,燕王不可有半点疑心。二,国中改政训军之事,燕王不可插手。三,必须举贤任能,罢免亲亲贵贵,把国家和百姓的利益放在至上。”
燕王满口应声道:“如果一个人宁可去死也不忘忠义和人格,那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地方不可信的呢!”
乐毅又说道:“如今乐毅尚无半点功劳,不敢就任上将军一职,只要做个亚卿,居苏秦之下。等我哪天把燕国打理得如我所愿了,再拜将军不迟”燕王喜道:“都依你就是。”
公元前293年末,乐毅被燕昭王拜为亚卿,与苏秦一内一外打理燕国。
从此,燕昭王为燕国的崛起聚齐了人才,也标志着燕国开始走上昌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