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见楼烦军队犹犹豫豫,知道楼烦军队畏惧自己,不敢与自己交战,于是派使者请楼烦王讲话。楼烦王硬着头皮来见赵武灵王,没想到赵武灵王很客气。
赵武灵王知道楼烦王在被赶到阴山以北后,由于气候不好,水草也不及河套地区,生活得很不如意。赵武灵王便允许楼烦王率部回归河套故地,但要服从赵国的命令。楼烦不许再劫掠赵国的边境,楼烦人可以加入赵国的军队,也可以在赵国从政,赵国不会歧视。
楼烦王见可以回归水草丰美的河套地区,而且没有什么损失,便同意了。
楼烦部众知道赵国骑兵的待遇很优厚,远胜于逐水草而居的漂泊生活,而骑马打仗本是他们非常乐意的职业,而此前他们的许多故人已经在赵军中服役,这令他们很羡慕,因此,他们很乐于归附赵国。
于是,大量的楼烦骑士脱离楼烦王而投入到赵武灵王的军队中来。
公元前296年,赵武灵王大举进攻中山国,本就苟延残喘的中山国不堪赵国骑兵一击,中山国王投降,中山国灭。
赵武灵王将中山国国王迁往肤施(地名)。
部众脱离殆尽的楼烦王不甘从此失去权势,于是,与相距不远的肤施中山王联络。不久,中山国国王与楼烦王谋反,为赵武灵王攻杀。
在占领中山国后,赵武灵王便打通代郡和邯郸之间的道路。几年后,赵国境内的道路就通畅无阻了,各地的交流方便多了,境内的各民族间的交流也更多了。
赵国经过胡服骑射和赵武灵王数十年的努力,最终攻灭中山国,从此,赵国一跃成为战国七雄强国之一,其实力当与秦国相提并论。
特别是在赵惠文王中后期,赵国成为战国中最强的诸侯国。
此后,赵武灵王认为自己的功劳堪比春秋五霸,为了彰显自己的功劳,便令赵成在沙丘(今HB邢台)筑檀台,修信宫,为赵国别都(第二国都)。
之后,赵武灵王定期在信宫大会天下诸侯,诸侯莫敢不来,这一刻是他人生最辉煌的顶峰!
至公元前295年,赵惠文王已即位有三年。在肥义的教导扶助下,天赋聪敏的赵何经过三年的听政,已经很懂得治国之道了。赵国上下都围在赵何身边,渐渐的把赵武灵王摆在了一边,冷落不说,还越来越不把他当回事。
公元前295年的一天,赵武灵王摆家宴,让公子赵章和惠文王赵何陪他饮酒。
在叙礼间,赵武灵王见赵章对他倒极为自然,而对赵王何却毕恭毕敬,这让他十分痛心。
赵武灵王心痛的原因有二,一是觉得对不起赵章,因为这个王位本来应该是赵章的;二来他觉得自己的地位倒不如赵惠文王尊贵了。
赵武灵王还记得,前些天他带兵回朝时,大臣们都是先礼赵王何而对他很是怠慢。甚至一些大臣把他的命令当耳边风,对他说的话不当回事。
还有一日,赵武灵王见一个下人居然不着胡服,唤来问时,说是赵王何允许的。
想起这些日子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赵武灵王越发觉得自己已然不是赵国的君王了,充其量也最多只是赵惠文王的父亲。
这就好比现在的领导,在位时下面的人对他是毕恭毕敬,而他一旦退休或者退位后,就再没有人把他当回事了。
从此之后,赵武灵王每想起赵章的遭遇,想起自己正值盛年却权位不在,想起那些趋炎附势的大臣,想起那些随风倒的下人,就怒不可遏。
这公子赵章比赵王何年长十岁,性格强悍,体魄健壮,大有赵武灵王之型,本来最为赵武灵王喜爱。赵武灵王攻伐中山时,不到十五岁的公子章就被委以统率中军的重任,在赵武灵王的亲自指挥下,取得了攻打中山的大胜利。此后,公子章多次随从赵武灵王出征,屡立战功,为国人所称颂。
公子章虽无辜被废,却毫无怨言,一如既往地孝敬赵武灵王。赵武灵王觉得对不起赵章,因此封他为安阳君,派田不礼辅佐。
这田不礼本是齐国的失势贵族,一直希望能够东山再起。在被赵武灵王任命为废太子章的师傅后,田不礼认为机会来了。
田不礼对赵武灵王废长立幼的做法很愤慨,经常以立长乃天经地义的说辞来影响公子章,时常表示对公子章的遭遇很同情。
公子章被废后,对王位本已心如死灰,但田不礼不断煽风点火,再想到赵王何的得意,那点死灰竟又复燃了,胸中的理想和抱负,愤恨和不满止不住地向外涌。
赵武灵王经常与公子章居住在一起,衣食住行均命人准备两份,公子章的仪仗用度与赵王何的几乎一样。赵武灵王对公子章的厚爱,赵王何虽有隐忧,但却不便明言。肥义也觉此事不妥,但他了解赵武灵王的心情,便也不多计较。
一日,公子章请求赵武灵王同去拜祭亡母。武王同意,二人来到坟前祭拜一番。公子章不知如何心血来潮,竟止不住的在坟前痛哭起自己的遭遇来。
赵武灵王见了,想起韩夫人,也忍不住心痛。
赵武灵王因此劝说道:“本王一生有两个好女人,一个是你的母亲韩国公主,一个是赵何的母亲吴娃。吴娃美丽动人,在短暂的一生里给本王带来了无限的快乐。而你的母亲虽不如吴娃美貌,但贤德无双。此二女,我都甚爱之,可惜都已离我而去。”
赵章不住的呜咽,赵王叹息一番,又说道:“赵国的王位只有一个,给不了你们二人。不过,我会最大限度的弥补你。”
赵武灵王扶起赵章,对他说:“我打算把代郡封给你,让你在北方称王,你可无话说了。”
赵章很高兴,又恐其父骗他的,因说:“父王在我母亲坟前许诺,可要算数!”
赵武灵王说:“当然算数。你也看到了,赵何即位后,就连那些大臣甚至是下人都越来越不把我放在眼里了。我要削削他的权,正好把代郡封给你,以此来教训教训他。”
不日,赵武灵王把要封代郡给公子章称王的事跟肥义说了。
肥义听了,半天说不出话来。赵王逼问道:“你好歹说句话啊!”
肥义叩说道:“大王,自先王托孤以来,我肥义虽是胡人,可有曾对不起赵国的,可有对大王的想法、做法不尽力的!”
赵武灵王说:“没有。你的忠义,自不必说。”
肥义才劝道:“可是,大王今日之举,却是不理智不贤明的啊!赵国经胡服骑射后,虽灭了中山及周边的胡国,成为草原霸主,然这些年国力损耗巨大,百姓方宁,正当发奋图强才是。”
赵王说:“这恐不是你的真心话吧!”
肥义才直言道:“那好!赵国于我有天恩,我也算是三朝元老,今天就誓死直言相谏了。”
赵王听肥义说道:“有道是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大王既选定了立赵何为王,又为何要再立新王以分权?”
“我既为赵王何的师傅,就要对他负责,我既为赵国的宰相,就得为赵国负责,就算我与大王有割舍不了的感情,也不能不负责任。”
“大王想过没有,一旦赵章在代郡称王,以大王的偏爱,定会有无数臣民拥护,再加大王手握赵国骑兵,怎敢保证赵章不与赵何刀兵相见。”
“而如今的赵何得赵成等宗室贵族拥护,又掌国中政治、经济大权,南北一旦开战,赵国又将何去何从?大王你一生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又将何存?赵国内乱,中原各国伺机图赵,赵国的百年江山又将何存?”
赵武王极为不愉,肥义又劝道:“大王啊,若非臣对赵国对大王有不舍的感情和责任,我大可不必说这些。我已是风烛残年之人,活不了多少年了,但赵国还要继续下去。”
“当初的选择既已成事实,不管它是对是错,都且随他去了。至于大王的想法,我明白,大王的感受,我更懂得。”
赵王最后问道:“看来,你是死活都不同意本王了!”
肥义叩头道:“如果有人要害赵国,我会拼死相护;如果有人要害大王,我也会拼死相救。如果救不了,我会死在大王前面。”
赵武灵王见肥义执着如此,便悻悻而去了。
肥义这里所说的有的人也包括赵武灵王在内,而赵武灵王却不知道,他自己的所作所为正是在害赵国,所以他后来被害了,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赵武灵王找肥义商议欲封赵章于代郡,遭到肥义的严辞拒绝,怀恨而去。
肥义在送走赵武灵王后,知道事态严重,就急着进宫见赵王何。肥义把赵武灵王欲封赵章于代的来龙去脉向赵王何讲了。
赵王何听了,惶恐不安,当即跪哭道:“师父救我!父王若偏向赵章,我的王位必将不保!你若不救我,我命休矣!”
肥义难为情地说道:“纵然武王此举不当,也是你平时狂傲和不检点所埋下的祸根。我屡屡教你要大智若愚,韬光养晦,谨言慎行,可你处处让武王不快。武王封赵章为王,其主要目的就是削你的王权,他想再度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