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听了,有些很不自信地说道:“如果没有韩信、英布、和彭越的帮助,我军有胜算吗?”
张良分析说:“楚军现在兵疲马劳、粮草不济,且归心似箭,只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必有胜算。总之一句话,不能让项羽站稳脚根,更不能让项羽安全地回到彭城,无论如何都要将其击败于归途。”
听了张良的狠话,刘邦才放心了,于是下达命令,拼尽全力追杀楚军。
前203年11月,项羽行军至固陵(今淮阳西北),突闻后方楚军大乱,杀声震天,沙尘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项羽知道情况不妙,急寻问原由。后军来报,说楚军遭到汉军主力偷袭,现已伤亡惨重。
项羽听了,发出雷霆般的震怒,大骂道:“刘邦,你这个背信弃义的小人,我看在天下苍生的份上,有意放你一马,你却恩将仇报,从背后捅我一刀。”
项羽骂完一通,即下令三军:“汉军撕毁盟约,欲将我们置之死地,你们要是想平安地回到家乡,就拿起武器和我一起将汉军消灭!”
项羽才说罢,已掉转马头,手挺无敌霸王枪,身先士卒杀向汉军。
楚军得知刘邦违背盟约,不打算放他们回家,于是个个拿起武器,同仇敌忾,奋勇当先,跟着项羽回头找汉军拼命去了。
有道是项羽一怒,鬼神泣哭。
项羽这台巨大的杀人机器一旦运转起来,不杀一个天昏地暗、鬼哭狼嚎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所有的汉军,不管是兵还是将,凡是敢于靠近项羽的都被他不是打死就是打残了。
楚军个个英勇奋战,都拿出玩命的架势,找汉军厮杀。
双方交战不多时,汉军便怯敌了,逐渐地往后倒成一片,一是因为楚军玩命,再就是项羽太恐怖了。
为了彻底打击汉军的信心,项羽单枪匹马向前冲杀,奔向刘邦。但汉军实在太多了,别说是杀了,就是看都看不过来。
于是,项羽又望准了刘邦,使出了拔山之力,向他投去了一支标枪。
刘邦见标枪迎着自己飞来,吓得魂不附体,大叫一声:“项羽疯了,撤军,撤军!”边说边调转马头率先逃跑了。
还算刘邦跑得快,才躲过了一枪,汉军见势,都掉头开跑。
项羽率楚军追杀了一阵,斩杀汉军无数,为了早日赶回彭城,他停止追杀,率军继续前进。
本来,到了固陵,项羽就应该率军沿东北方向北上彭城了。可是,就在他与刘邦大战期间,韩信已从齐地派兵占领了彭城,于是,项羽只得舍弃彭城,一直向东挺进。
就在刚才,项羽和楚军都还有一个欲望和方向——那就是回家的欲望和彭城的方向,可是转瞬之间,项羽和他的楚军都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军。
此时的项羽和楚军心情都非常沉重,他们没有了方向,同时也就没有了力量,一个个死气沉沉的,跟着项羽走一步算一步。
楚军可以消极下去,但项羽却不能不振作,因为他手里还有十万楚兵将领,他要平安地将这些人带回江东去。
为了鼓励士气,项羽对三军将士安慰道:“虽然彭城没了,但东南半壁天下都还是我们的,周殷还统领着南方九江地区,他可以随时援助我们。请大家相信我,只要有我项羽在,早晚有一天会带你们夺回彭城,救出我们的家人。”
楚军见项羽信心百倍,情绪这才稍稍好转些。
彭城是去不了了,项羽于是有了南下的打算,因为直到此时,楚军大司马周殷还统领着九江军镇守着南方。
可是,项羽刚率军南下不久,他便收到一个惊天的消息——周殷叛楚投汉了。
项羽听到这个要命的消息,他居然没有说一句话,只是闭上眼睛沉思了好久,然后淡淡地说:“周殷已叛楚降汉,南方不能去了。现在南有英布,北有韩信、彭越,西有刘邦,三面都是敌军,我们要想活命,唯一的出路是直线向东,突破汉军的包围圈回到下相(今江苏宿迁市,项羽的家乡)驻守。”
原来,英布被龙且打败投靠刘邦后,南方九江地区(今安徽南部)就被项羽派周殷占领了。
公元前204年12月,英布投靠刘邦。次年正月,张良以深谋远虑的眼光劝刘邦善待英布并封他为淮南王,之后又让刘贾率军与他潜回九江地区,收集旧部,招兵买马,以再次统领南方。
至前203年秋,英布已统兵三万,军势复振。
英布要想重新统领九江,要么就打败周殷,要么就劝降周殷。在张良和刘邦的大力支持下,为了减少伤亡,扩充势力,英布选择了后者。
然而,英布本就是叛楚之人,他要想以自己作为光荣模范来说服周殷叛楚是不大可能的。
因为楚国很强大,项羽很强大,他身为楚国之大司马,统领南方,可谓是封疆大吏了。人生若此,夫复何求,他没有理由要叛楚降汉。
于是,英布想尽一切办法,说尽了一切好话和谎话,三番五次地想要说服周殷都失败了。周殷不仅不降,还要派兵消灭他。
在周殷看来,你刘邦能给我的(无非土地、金钱、美女、地位、权力之类的东西),项羽都已经给我了,我没有理由背负一个叛楚的名声去追求我本就拥有了的东西。
所以,英布最初注定是失败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楚汉形势的改变,周殷的心也在随之变化了。当他听说彭城被韩信占领,项羽被汉军追得走投无路时,他毅然决然地接受了英布的劝降。
所以,与其说是英布说服了周殷,还不如说是利益所致和时势所趋。
英布说服了周殷叛楚后,收编了周殷手下的九江军,与他原有的兵马合并一处,可谓声势浩大,兵强马壮。
英布、刘贾统一了九江地区(今安徽南部)后,随即率军北上,很快攻陷了寿春(今安徽寿县),然后继续北上攻克了城父(今安徽毫州、涡阳一带),从而占据了整个安徽。
为了让周殷彻底绝了与楚的关系,城父被攻破后,英布命周殷率他的部下进行屠城,周殷进退两难,只得下令将城中军民屠杀殆尽。
刘邦本想借盟约打项羽一个措手不及,从背后一刀要了楚军的命,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因为韩信和彭越阳奉阴违地没有按期赴约,使得他反被项羽打了个落花流水,现在只能躲在深沟高垒背后当缩头乌龟了。
刘邦和张良等人总结了固陵之败的原因,并一致认为,此次偷袭没有成功,完全是因为韩信和彭越没有按时到位,否则,一击必杀项羽。
张良对刘邦分析说:“韩信和彭越之所以不肯赴约,是因为他们想以此来要求更多的好处,汉王只要满足了他们的胃口,必定能招他们前来效命。”
刘邦战败,本就一肚子的火,现在听了张良的话,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张口便骂道:“这两个贪得无厌的白眼狼,难道本王给他们的还不够多吗?现在居然又来趁火打劫,要是把我逼急了,现在就率兵灭了他。”
陈平急忙劝道:“汉王息怒,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千万别跟他们一般见识。将来整个天下都是汉王的,即使现在给他们些什么,早晚都会回到汉王手里的。”
刘邦明白陈平的意思,当下立誓道:“早晚必杀此二人。”
张良见刘邦气消了,这才建议道:“汉王可划陈(河南淮阳)以东至大海广大地区为齐王韩信封地;正式(以前嘴上封过)封彭越为梁王,划睢阳(河南商丘)以北至谷城(山东东阿南),为其封地。并拜韩信为伐楚大元帅,全全指挥灭楚之战。”
刘邦无法,为了消灭项羽,他只好答应了。
从封地上来看,张良确实是谋划长远。
封给韩信的土地现在还是楚国的,韩信要想得到他的封地,就必须杀了项羽,打败楚军,将西楚的势力从他的封地上全部消灭,这一招足可以让韩信卖命。
而封给彭越的土地,原本大多都是彭越占有的,有些是韩信所有的,这一来,韩信和彭越便会为了争夺土地所有权而发生矛盾,他们两个闹矛盾,是刘邦最想看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