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当时是这样想的:我当初在项羽面前以人头担保,绝不会让刘邦走出栈道一步,而今却事与愿违,不如等我率军把刘邦杀了,再去请罪不迟。到那时,我再报一个诱杀刘邦之功,项羽不仅不会问罪,甚至还会论功行赏的。
三秦的四路大军同时朝陈仓杀来,意图趁刘邦还未站稳脚跟就给他一脚,把他踢回汉中去。
虽然三秦的军队都被章邯调遣,但四路大军却不能同时杀向陈仓。章邯意图调重兵将汉军一举歼灭的做法只是一个幻想,事实上四路大军是不可能同时到达陈仓的。
原因很简单,这四路大军的出发地不同,因此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也会不同。还有一点,三秦的将领接到命令的时间也有差异,当时因为没有通信设备,传递信息只是靠人力,所以,近的就会先接到命令,远的当然要在后面接到命令。另外,将领们召集兵马所需的时间也会不同,也就是出发时间会有差异,这诸多的差异最终导致了一个结果,四路大军不可能同时到达陈仓。
为了更准确地说明四路大军不可能同时到达陈仓,我们有必要来看一看三秦的出发地。
从地图上看,章邯的驻地废丘(今陕西兴平县东南,位于咸阳西不远处)离陈仓最近,即使他马不停蹄,起码也要两天的时间才能到达。
虽然司马欣的驻地在栎阳(今西安市内,在咸阳东不远处),而且假设传递命令的人与章邯同时从废丘出发,在没有意外的情况下,司马欣最多比章邯晚两天就能到达陈仓。
但意外确实很多,司马欣可能出去旅游了,也可能正在生病,也可能心情不好,也可能正在度蜜月,更有可能不想去帮章邯等等。这些都会成为他迟迟不能出兵的因素,因此,他有可能要在十天半个月之后才能出兵。
那董翳就更不必说了,单看他的驻地就没有多大希望。他被项羽封在高奴(今延安市延河北岸),即便他一接到命令就出发,也可能要在十天半个月之后才能到达陈仓。但是别忘了,他也有可能会受到司马欣的那些因素的影响,所以,一年半载的到不了陈仓也是可能的。
但栈道外的守军却是可能及时到达陈仓的。一者,守栈道的将领是章邯的弟弟章平,这是他最亲信的人,有血浓于水的关系;另外,他又有放刘邦逃出汉中的过失,所以,无论如何他都会尽可能拼命去陈仓帮助章邯打刘邦的。
韩信也是这么分析的。所以当他听到章邯命四路大军向陈仓杀来时,他没有丝毫的慌张。
当刘邦惶恐地催促韩信快点备战时,韩信说,我已经在头脑里面战胜章邯的四路大军了。
韩信胸有成竹地下达了军令:“第一路,命樊哙率一万兵马在陈仓以东九十里安营扎寨以迎战章邯,先要虚张声势让章邯认为汉军势众,在交战之后佯败撤退。”樊哙起初很高兴,终于可以与章邯一决高下了,可当他听说要佯败时,就有些脾气了。
韩信知道樊哙不服,又接着补充说:“别忘了,你的命还在我手里,你若敢再次违抗军令,坏了大事,我必杀你,以示三军。你要知道,这次能否战胜章邯,关键就要看你是否败得像样。”樊哙不是想抗命,他只是不想打假仗。听了韩信的话,也不再执着,反正在他眼里,韩信说的肯定没错,于是欣然领命。
韩信接着又下达第二道军令:“命周勃率二万兵马在樊哙败退的大路两旁埋伏,等章邯率军追来时,即切断楚军后路,与樊哙前后夹击章邯军。”
听到这里,樊哙才明白了韩信的用意。但他又有疑问了:“万一章邯不追来怎么办呢?你说过,当年他就是用这一招杀了项梁的。”
韩信说:“此一时,彼一时,我相信章邯一定会上当的,这主要看你是否败得像样。”周勃又问:“元帅何以如此肯定?”韩信长吸了一口气,本来是不想说什么的,但他还是说了一句:“凭感觉!”
刘邦又问:“那司马欣和董翳呢?派谁去迎战?”韩信说:“他们暂时不会来。如果我军胜,他们就不会来了,如果章邯胜,也不用等他们来,我们就得再回汉中去种地了。所以不用考虑他们两个。”韩信的话让众人听了一头雾水,没人敢相信他这种靠感觉来打仗的人能百战百胜。
萧何又问:“那栈道外的章平呢?谁去迎战?”韩信说:“早在兵出陈仓之前,我就派夏候婴和曹参去对付他了。只要章平一旦拔营,夏候婴带去修栈道的本部兵马和曹参新招练的兵马就会从栈道杀出,从章平背后捅他一刀。”说罢,就狂笑起来。
萧何似懂非懂地暗自说道:“原来你让他们二人留在汉中,就是为了这一天。”
韩信笑罢,又转对刘邦说道:“请汉王随樊哙一起出征。”刘邦当然明白,韩信这是要让他当诱饵,引章邯上钩,当时很是不爽,于是反问道:“那你呢?”韩信说:“我现在只是一个无名小辈,章邯并不喜欢我,所以我就在陈仓睡觉。”刘邦听了,更加气愤。
幸得樊哙说:“汉王放心,有我樊哙在,一定会保你安全的。”刘邦这才无可奈何地答应了。
两日后,刘邦与樊哙所率的一万兵马在陈仓以东90里处摆下阵势,与章邯军对峙。
刘邦代表汉军,章邯代表楚军,双方不约而同的走到阵前聊天。
章邯脾气要大点,他先发言:“刘邦,果然是你!霸王封你在汉中称王,你不知感恩也就罢了,还敢违抗命令,私自兵出汉中偷袭我陈仓。今天,我章邯亲率大军至此,你要是识相的话,就赶紧给我乖乖的滚回你的巴蜀去。不然的话,我定要叫你有来无回,死无葬身之地。”
刘邦听了章邯的话,心里很不爽,于是反驳道:“章邯匹夫,你原本身为秦臣,却为了活命而无耻地投降了项羽。你不忠不孝也就罢了,居然还亲自下令让二十万秦军脱下装备,结果被项羽杀得一干二净。你这不忠不孝不义的‘秦奸’,还有什么脸在此说话,我要是你,早就当着三军的面撒泡尿淹死算了。你这个‘秦奸’,‘楚犬’,你别忘了,这关中之地本来就是我的,你占了主人的地几个月,现在见了主人还不伏地迎接吗?”
这主帅阵前对话就像农村的泼妇吵架一般,谁的嘴巴大,谁就是赢家。你说我偷汉子,我说你找男人,反正无的都能说出有的来。
这次吵架,明显是刘大姐占了上风,这章大妈劣迹太多,只有被数落的份。但是,吵不嬴可以打啊,嘴巴不如你,难道死缠烂打还怕你。
章邯被刘邦骂了个狗血喷头,实在忍无可忍,就直接扛起家伙挥军来杀刘邦。刘邦哪敢冒犯章邯的虎威,只得掉转马头找樊哙来帮忙。樊哙正想与章邯一决高下,还没等刘邦开口,他已经杀向阵前去迎战章邯了。
一时间,战场上刀光剑影,人仰马翻。各种各样的声音汇集在一起,汇成了一曲惨绝人寰的战场交响乐。
战场上,章邯与樊哙大战了数十个回合后,渐渐处于下风,但是章邯军是刘邦军的三倍多,虽然汉军骁勇,但也不可能以一敌三。所以,渐渐地,活着的汉军就越来越少了,刘邦眼看着章邯军像洪水一般杀过来。
樊哙越战越勇,他想一举斩杀了章邯,但刘邦那边快支撑不住了,听他大呼:“樊哙救我,这该死的韩信,你把本王害惨了。”樊哙怕刘邦出事,只得很遗憾地弃了章邯来救刘邦。章邯于是率军猛杀,樊哙只得护着刘邦率领数千残兵败将往后退,汉军眼看就要抵挡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