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见问不出个所以然来,又转问道:“那韩信是怎么解决新旧粮食混杂这个问题的?”粮官道:“请跟我来。”萧何及众人随粮官转到粮仓后面,见他指着一道门说:“很简单,他从粮仓前后两面各开一道门,前面进新粮,后面出旧粮。”
萧何恍然大悟,大叫道:“对呀,这么简单的道理我怎么就想不到呢?”于是,就转对刘邦说:“汉王,我去把韩信追回来吧!”刘邦点头同意了。
萧何骑上快马,但不知道韩信逃跑的路线,更不知道他现在身在何方。他犹豫了一下,然后暗想:“如果有缘,自会追上,随心吧!”于是,驱马在原地转了一圈,随马而行。
萧何追了整整一天,从早晨追到下午,又追到晚上,还没有找到韩信,此时圆月高照,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一般。萧何没有放弃,他不想停下来,于是抬头看看天空,继续向前追去。
月亮落下去了,崇山峻岭中一片漆黑,四处发出恐怖的夜色之声。萧何有些害怕了,想掉转马头回去,正在此时,他隐隐觉得深山中有火光,他定睛望去,红红的,若隐若现。
萧何想,深更半夜的,在这荒郊野外,会有什么人呢,极有可能是韩信,于是就寻着火光找去。萧何没有想太多,万一是强盗,万一是歹徒,万一是鬼火,那可怎么办。他一心认定是韩信。
萧何悄悄地靠近,生怕惊扰了对方。等靠近了,他发现,确实有人在此生火,但却没有人。他感到异常,就走向火堆,东张西望的看。这时,一个人突然从后面用剑顶在了他的腹背,并喝令他别动。萧何此时才觉得害怕,但他第一句话,却不是问对方是何方神圣,甚至请求放他一条生路。
萧何问:“可是韩信?”对方有点惊奇,问:“你是何人,深更半夜的怎么会来到此地?”萧何听得出,对方就是韩信,于是急说:“我是萧何,奉汉王之命前来找你回去。”
萧何月下追韩信,真是千古奇缘。
韩信听得是萧何,这才收了剑。二人就围着火堆对坐,聊了起来。
萧何:“你怎么会突然出现在我的背后?”
韩信:“我天生的敏感,只要有危险靠近,提前便会察觉,若非如此,我恐怕早就死在进汉中的路上了。”
萧何:“哦。这样啊!我以为你逃跑了,所有人都那么认为。”
韩信:“逃跑?哈哈哈,起初我确实心都凉了,是想过要离开,但天下之大,我还能跑到哪里去呢?颓废了几天后,我想,如果连一个小小的粮仓都打理不好的话,如何能管理百万大军,于是,我振作起来,先把粮仓打理好。我不想让汉王说我韩信一无是处,只会吹牛。”
萧何:“你的本事,我们都见识过了,汉王也非常赞赏,这才叫我来追你回去。对了,你是怎么做到那些的。”
韩信:“哈哈哈,如此小事,何足挂齿。对了,汉王叫你来追我回去,是叫我管粮草,还是叫我喂马?或者是烧火?”
萧何:“这个……当然不是!只要你能拿出真本事来给汉王看,我们一定会保举你做天下兵马大元帅的。”
韩信在沉默中。
萧何:“对了,你刚才说不是逃跑,那你跑到这深山野外来做甚?”
韩信:“我去栈道看过,那里确实不适合出兵,就算花个三年五年修好了栈道,我们也同样杀不出去。此时,汉军就像耗子洞里的老鼠,三秦派兵守在洞口,我们出去一个被杀一个,要想不知不觉地杀出汉中,只有另寻出路。于是,我凭着进汉中时的记忆,想找到一条能带领汉军杀出蜀中的秘密小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躲过三秦的眼睛,将汉军成功带出去。”
萧何:“哦,原来这样啊!所有的人都小看了你,看错了你。”
韩信:“既然来了,想不想与我一起去寻找这条出路?”
萧何:“只是,我出来时匆忙,并未带有足够的食物。”
韩信:“哈哈哈,这不是问题,如果这个问题都解决不了,我恐怕早就死在荒山老林了。”
萧何:“如此,求之不得。”
韩信:“那好,明日一早就出发。”
萧何去追韩信,彻夜未归,至第二日仍不见人影,这让刘邦和他的众兄弟们着急了。这韩信没追回,倒连去追的人也不见了,人们议成一片:
“萧何不会也逃跑了吧!”
“胡说八道,就是全天下的人都离开了我刘邦,萧何也不会离开的。”
“萧何不会是出事了!”
“会不会遭到了韩信的毒手!”
……
刘邦终于作出了最终的决定,加派人手,分多路去找萧何,找不到人别回来。
找了几天,所有派出去找萧何的人都回来了,但还是没有萧何的消息。刘邦和他那些从小一起长大的弟兄们开始害怕起来,心里都有一个想法:萧何已经不在人间了,倘若他没有逃跑的话。
连日来,刘邦和他的手下都为萧何的失踪而痛不欲生,他们谁都不敢轻易说出来,哪怕他们心里都坚信萧何已经死了,因为他们相信萧何只要还活着,一定不会离开刘邦的。
七日后的一天,刘邦仍然和他的将领们聚集在一起,个个欲哭无泪,悲痛难忍,却找不到一个好的办法和一句可以说的话。众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似乎都在安慰对方,其实连自己都安慰不了。
这时,有士兵来报,萧何与韩信二人回来了。刘邦与众人以为是在做梦,都不敢相信,直到萧何与韩信走进来问:“你们都怎么了,一个个愁眉苦脸的,像是死了爹娘似的。”
樊哙性子直,大叫道:“我们都以为你死了,你怎么又回来了。”大家这才镇定下来。萧何见过刘邦,刘邦问:“这些天你去哪里了?害得大家找得好苦。”萧何不作回答,急忙递上一块绘着地图的丝绸对刘邦说:“汉王,你看,这是出汉中的秘密小路,我这几天和韩信就是去找这条出路。”
刘邦不大多看,只说:“回来就好,其它的事以后再说,你辛苦了,先去打理一下。你看,人都变了个样。”萧何却说:“我没关系,大事要紧。”刘邦见了,才不好说什么。
萧何说:“韩信不仅找到了出巴蜀的路,还制定了兵出汉中的方针和平定三秦的策略。”刘邦这下才对韩信刮目相看,于是问:“什么策略?”韩信上前答道:“只八个字。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众人听了,一头雾水,刘邦也听不出个所以然来。
萧何恐怕刘邦听不懂,就又献上破三秦及兵出汉中的策略,说:“韩信的计谋都在这里。汉王慢慢的看。其中的详细,韩信都与我说了,我深感认同。现在汉王唯一要做的就是训练出一支能与三秦作战的汉军,而要练就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军队,首先得拜一个军事天才做汉军的大元帅。”
萧何说罢,当场跪拜刘邦,请封韩信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即日带兵操练。
这事来得太突然了,刘邦有些手足无措。看此时的阵势,他不能一口拒绝,于是灵机一动,顺手拿起韩信带来的那把剑丢给韩信,说:“既然是天下兵马大元帅,那必定能常人之不能。这把剑是你带来的,他们都很想看看你说的绝世好剑是什么样子,你现在就拔出来分大家欣赏一下。”
韩信并不知道刘邦在搞什么名堂,但众人都知道,刘邦同样认为韩信拔不出这把宝剑,想因此来考验他一下,顺便为难为难他,叫他打消做大元帅的念头。
可是,韩信轻轻松松的、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宝剑出鞘了。这让众人看了都傻住了,只有萧何和夏候婴终于松了一口气,露出了笑容。樊哙不服,因为他一直说这把剑生锈了,所以他才拔不出来的。可当韩信把剑出鞘时,屋子里顿时光芒四射,寒气逼人,这哪里是生锈的宝剑,完全就是一把上古神器。樊哙跑过来近前观看,果然看一眼似乎都会被剑气所伤。
刘邦也看呆了,又对韩信说:“你说这把剑削铁如泥,不妨试试!”于是命士兵找来一只铁锤,要韩信当众一试锋芒。韩信迫不得已,只得听天由命,用尽全力往铁锤上一剑砍下。剑锋所至,只见铁锤一分为二,干净利落。这一下,把在场的人都惊呆了,不得不佩服,那确实是一把好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