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庄见了,急忙抢上前去问那个士兵发生了什么事,士兵痛苦地说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项庄很惶恐,起初以为这个士兵遭到了韩信的袭击,于是又叫其余的士兵上去察看。
韩信没有猜错,他摸到的正是一把宝剑。不,准确的说,应该是一把神剑。当他拔出宝剑时,那寒光将裂缝里照得通彻透明。寒光从裂缝里挤出来的时候,恰好把那个窥视裂缝的楚兵的双眼刺瞎了。
韩信终于相信,这是上天的安排。他就借着宝剑的寒光从黑暗的裂缝里一直往南走,直到出了裂缝,看到那里又是一个新的世界。
项庄派去窥视裂缝的楚兵一个个都心惊胆战的,生怕有怪异现象发生。当他们壮着胆子再次窥视裂缝时,却发现那里面仍然只是漆黑的一片,但他们谁也不敢进去察看。项庄无法,只得叫众人先烧火放烟,打算将韩信闷死在洞里,然后又叫众人挖石将洞口堵死,这才无可奈何地回去了。
韩信终于逃出生天。他兴奋地看着眼前这片新世界,他要感谢上天的安排,更要感谢那把神剑的帮助。当韩信再次将手中的宝剑拿起来仔细观察时,凭肉眼都可以看出,这确实是一件神兵利器,光看一眼似乎都觉得眼睛被划伤了,虽然剑锋已经没有在黑暗的洞穴里的那般光芒。
韩信将剑还鞘,只见这剑身上刺有虎纹,手柄是虎头状,整把宝剑看上去就是一只猛虎。他虽然不知道这把宝剑叫什么名字,但他知道这肯定不是一件凡物,或许也跟项羽手中的那把天子剑有些渊源。
没错,这就是元戎剑,是天下兵马大元帅的佩剑。跟项羽的天子剑,还有那把尚未出世的宰相剑都是上古三大神器。
韩信回过神来,再次面对现实。当他回过头再往秦岭上看时,他惊奇地发现,秦岭的南面竟是斜坡状,看样子是可以翻越的。他想到了什么,于是忙爬上秦岭。
韩信终于站在了秦岭的顶峰,他向北可以看到关中咸阳,向南可以看见汉中南郑。这真是一个奇妙的山岭,从此可以见证其高度。韩信想起昔日的一切,想起刚刚的死里逃生,再想想未来的美好,他向北对着关中大地慷慨振奋地吼道:“从今天起,再没有人能主宰我的命运。从此刻起,我韩信就是一只展翅高翔的雄鹰,你们奈何不了我了!哈哈哈哈……”笑罢,然后对着北面发誓说:“项羽,你等着,我出山之时,就是你兵败之日,我势要你的命。”说罢,就下岭来,寻南郑去了。
项庄回来见范增,把追杀韩信的一一经过都说了,范增气得当场吐血,一口气上不来,项庄只好叫人将之扶下去休养。
陈平虽然把过关文凭给了韩信,但他一直对韩信耿耿于怀。他自认聪明,可对韩信却猜不透,于是就偷偷来找张良,把有关韩信请他帮忙逃离咸阳的事一一说了。
张良听了也很纳闷。他去过项羽军中不少回,怎么就没听说过韩信此人,他向来观察入微,却没有听说过有韩信这样一个深藏不露的人在项羽军中。
张良说:“韩信绝非凡人,必是大才,只不过不遇明主罢了。我曾在汉王面前说过,要为他寻找一个能为他统兵的将帅之才,可惜到现在也还没有找到。也不知这韩信去了哪里,不然真想找他谈一谈。”
陈平说:“韩信嘴上说是回家乡侍奉老母,但他却没有东去。”张良听了,兴奋地问:“你怎么知道?”陈平说:“我放走韩信后,范增为此与项羽争论不休,范增无论如何都要叫项羽杀了韩信,绝不可放他离开,但项羽不以为然。二人争吵多时,范增见项羽很是执着,于是暗中叫项庄派人去追。刚刚项庄带人回来了,说军队一路西行追到陈仓,眼看就要抓到韩信,可不知怎么回事,韩信突然就消失了。范增听了,气得半死。”
张良听了,更加想不通,他分析说:“看来这是天大的好事!范增不惜得罪项羽都要杀的人,必定是不世大才。更好的是,韩信还活着,而且我敢断定,韩信的目的地正是南郑。奇人必有奇路,我相信他一定能找到一条奇路,然后平安的到达南郑与汉王相见。”
陈平问:“何以见得,韩信一定是去投靠汉王。”张良说:“韩信若是大才,必定别有抱负,他投在项羽帐下可以看出这点。一个将帅之才只有在乱世才能成功,而如今天下既定,凡是有眼光的人都知道,只有汉王一个人想打仗,而且也只有汉王胸怀大志。韩信西行,绝对不是没有目的的,他如此行为,定是想逃避三秦的眼睛,从而秘密地进入汉中。”
陈平听了,觉得很是在理,只是说:“希望如此吧!”张良也点头。
稍息,陈平又对张良说道:“韩信临走前对我说,我们为了让项羽迁都,接下来会火烧咸阳宫,我觉得很有道理,你看如何?”
张良现在正为了让项羽迁都找不到方法,现在听陈平这样说,当时就有了主意,说:“太好了,有办法了。项羽本有迁都的意思,只是范增和许多大臣不赞同。这样,你去劝项羽暗中派人将咸阳宫烧了,到那时,他就有东迁的理由了。我再作一首歌谣,以此来促进项羽迁都彭城的信念。”
于是,就在当夜和未来的几天,咸阳城里有一首歌谣被儿童和路人传唱得很火,歌词是这样的:“世有楚霸王,富贵不还乡。锦衣穿身上,夜行不发光。”于是,言论项羽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的话就在咸阳百姓及楚军中传遍了。
项羽很快就听到了这些传闻,但是,他没有追问是哪些人在唱,也没有下令禁止议论,他只是更加坚定了迁都彭城的决心。
陈平看出了项羽的心思,趁范增在生病期间,就来劝项羽说:“臣下有一计,可以达成霸王迁都彭城的心愿。”项羽知道陈平主意多,就问他有什么好方法能堵住那些人的口。
陈平说:“霸王既然想东迁,留着这么好的咸阳宫也没用,还不如暗中派人一把火烧了它,以免别人占了便宜。这样一来,皇宫都烧了,不可能再建一座,那只能是迁都彭城了,就是范亚父也无话可说。再者,烧了咸阳宫,更让天下人知道,霸王西征推翻暴秦并不是想像秦始皇那样,而是为了给天下人建一个太平盛世。如此,可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项羽听了,觉得此计甚好,于是当夜叫龙且率亲信暗中放火焚烧咸阳宫。
大火起时,有人来报告项羽,说咸阳宫着火了,请命去救火,可项羽却说:“这是秦始皇搜刮百姓的结晶,是秦王朝暴政之所在,烧就烧了,这是天意。下令三军,不准救火,随它去吧。”
虽然还是有些人自发地去救火了,但咸阳宫已被烧得面目全非,已然失去了原来的富丽堂皇。于是,项羽召百官议事,商议迁都彭城的事宜。
范增心里最清楚不过,这火即便不是项羽亲自放的,也跟他脱不了关系。事已至此,他也无话可说了,只得随项羽的意,迁都彭城。但百官中有一个叫韩生的谏议大夫,却站出来反对:咸阳是天下之根本,是帝王之根本,不可以随随便便就迁都。咸阳宫烧了,还可以重建,但人心散了,就再难聚集。
项羽听了,当场大怒,骂道:“你这是要我学秦始皇?如此大逆不道之人,不杀你,不足以谢天下。”于是下令拉出去当众烹杀。
韩生还不甘心,临走了还骂项羽道:“都说楚人沐猴而冠,今天看来,果然。”
烹杀了韩生,百官再无人敢言,只得随项羽迁都彭城。
就在此时,项庄来报,说项羽的无敌霸王枪已经打造好了,请他去看。
项羽转悲为喜,随项庄出军营来看。只见两个士兵极为吃力地抬着无敌霸王枪走来。
项羽见了,喜不自禁。一手抢过霸王枪,掂了掂,很有份量;看了看,虽没有天子剑的锋芒,但异常顺眼;摸了摸,冰寒至极。这柄无敌霸王枪有一般银枪的三倍粗细,有项羽一人多高,有两三百斤重。
项羽看了,难抑激情,于是呼了一声乌骓马,飞上马背,就是一阵狂奔,在马背上还不时挥舞霸王枪练耍。舞得尽兴了,只见霸王枪末点地,乌骓马双脚高高跃起,来了一个回马枪,将马头掉转。
项羽很是高兴,得了这么一件称心如意的兵器,他觉得此时真是一朝拥有了天下最喜欢的东西。美人、名马、宝剑、霸王枪,还有天下……
公元前206年五月,项羽迁都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