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听了,很以为然,于是问陈平可有对策,陈平说:“这个简单,派人去沛县将刘邦的妻儿老小接到咸阳来就可以了。”这一来,刘邦彻底无话可说了。
陈平在项羽面前表示了他的忠诚,为项羽解决了难题,于是又乘机上奏:“只是,还有一个问题,恐怕会影响霸王的声名。”
项羽问有什么问题,陈平说:“霸王既封刘邦为汉王,也已布告天下,臣民共知,现在却不让他去汉中上任,这恐怕会让天下人非议。人家也许会说,霸王是一个言而无信的人,那以后执行法令,众人也会阳奉阴违的。”
项羽有些不高兴地说:“这全是亚父的主意,我并不想这样做。”说罢,又顺势问陈平:“你主意多,既然你提出来了,一定有好的解决方法,不妨说来听听。”
陈平说:“范亚父不让刘邦去汉中,无非就是相信天命星象之说,其实,只要有霸王在,量他小小的刘邦还能飞天不成。”
项羽听了,很是受用,自负道:“那是当然,别说刘邦兵微将寡,而且还被分在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就是给他雄师百万,我也不把他放在眼里。”
陈平更加的附和项羽,这让项羽感觉如天马行空,于是就建议道:“依臣下的意思,不如把刘邦的妻儿老小留在咸阳当人质,再把刘邦的军队裁减到一万,并以韩王的生命来威胁张良,不准他随刘邦入蜀。然后遣刘邦回汉中去,这样既可以保全信用,又可以约束刘邦,范亚父那里也无话可说。”
项羽想了很久,觉得陈平的主意可行,于是就同意了。
刘邦心里欢喜无比,回营后立即拔寨起程。陈平使出的声东击西的计策救出了刘邦,不仅保住了刘邦的性命,更为刘邦日后东山再起赢得了良机。
公元前206年四月,张良送刘邦到褒中(今陕西汉中市褒城镇)。此处群山环抱,沿途都是悬崖峭壁,只有栈道凌空高架,以度行人,别无他途。张良观察地势,建议刘邦待汉军过后,全部烧毁栈道,表示无东顾之意,以消除项羽的猜忌,同时也可防备他人袭击汉中。?这样,就可以乘机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再展宏图了。
张良与刘邦道别说:“张良就送汉王到这里了。汉王入汉中后,一定要励精图治,积极休整,不可以有一刻懈怠,以待时机东山再起。”
刘邦听了,默然了半晌,才问道:“你真不跟我一起入汉中了?之前你说要回去助韩王,我以为这是你的计策,怕项羽不准你和我一起去汉中才这样说的,现在都脱离他的控制了,你还是坚持要回去?”
张良也极为不舍,只是点头。刘邦又说:“我之所以愿意忍辱负重去汉中,都是因为相信你。我想,你说的一定是对的,只要有你在,我也相信有朝能再展鸿图,没想到你现在还是不肯跟我去汉中。”
张良急忙解释说:“汉王误解我了。我之所以请求项羽让我回去辅助韩王,原因有几点:首先我家世代身为韩相,只要还有韩王的一天,我都不会离开韩王;另外,听项伯说,范增时时建议项羽杀汉王,但项羽都不以为然,后来范增只好妥协,但前提是不准我与汉王同去关中,项羽肯让我送汉王到这里,都是韩王以生命作担保才得其同意的;我这样做,最主要的一点,是想借机留在中原,为汉王你做几件大事。”
刘邦听了,觉得他说得很在理,就问张良:“什么大事?”
张良说:“一我得想办法让项羽迁都彭城,如果有项羽守在咸阳,汉王这一辈子都无法走出巴蜀半步;
另外,我要暗中联络各诸侯,让他们起兵反抗项羽,只有这样,汉王才能有机会返回关中;
三我得为汉王寻找一个能统天下兵马的军事天才入蜀中为汉王练兵,不然,汉王拿什么去与项羽争天下。
总之,我留在中原,于汉王只有百利而无一害,我可以随时随地的盯着项羽的一举一动,以便作出有利于汉王返还中原的事。”
刘邦还是说:“可是,没有子房在身边,我觉得六神无主啊!”
张良劝道:“汉王从此得习惯没有张良在身边的日子,凡事都要靠自己去作主了。”
说罢,掉头离去了。这是张良第二次离开刘邦,但刘邦相信,他还能再像上一回那样回到他的身边来的。
刘邦直到张良消失了身影,才无奈的率军进入汉中。
此时的刘邦身边,只剩下了原先跟他从沛县起兵到奉楚怀王之命统兵西征时的那些兵将,全部加起来不足三千人。后来在西征路上聚集起来的士兵和将领都一一的离开了他,除了郦食其外。这是很现实的事,如今天下既定,谁还愿意跟着他去巴蜀那种地方受苦,谁都想依靠在项羽身边,去享受那太平盛世的生活。
刘邦率大军过了栈道后,按照张良的意思,心一横就将所有的栈道烧毁了。他看着那燃烧的栈道在大火中灰飞烟灭,甚是有些感慨。他也许在说,从此之后,恐怕再也出不了汉中了。
范增到了彭城后,与楚怀王叙过旧情,怀王想起自己的身世和现在的遭遇,不免感叹起来
范增伤感地说:“时势如此,人实难改变。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不拥立你为王,我们还在乡下平淡的生活。你仍然放羊,而我则无忧无虑的采药、钓鱼。”
楚怀王听了,更加的伤心起来,范增问:“说实话,你后悔了吗?”
楚怀王只摇摇头,说不知道。范增最后才说:“我这次回彭城是带有使命来的。项羽尊你为义帝,要你让出彭城,迁往郴州。”楚怀王听了,没有大吵大闹,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终于来了。”
范增知道楚怀王心里的苦,只好安慰道:“去郴州好好生活吧,那里虽然偏远,但无疑是最好的安身立命之地。远离项羽,远离是非。一路上要安分守己,不该说的不要说,不该问的不要问,不该做的不要做,以免惹是非,害了自己。”
楚怀王自然明白范增的用心良苦,既然范增亲自来彭城劝说他,他自然知道,除了老老实实的去郴州之外,一切都不可改变了。
不日,范增成功完成说服楚怀王迁往郴州的使命反回咸阳,他本想高高兴兴的去见项羽,无奈却听说项羽已放刘邦离开咸阳,现在已经进入汉中地了。
于是,范增才回到咸阳,连水都没有坐下来喝一口就马不停蹄的来找项羽问:“我去彭城之前三令五申,一定不能让刘邦离开咸阳,可是我刚离开,你就把我的话当成耳边风了。你要称帝,我成全你,你要迁都,我也没有反对,但我只要你杀刘邦,你就是不当回事。看来,你非要把我活活气死你才高兴。”
项羽急忙解释道:“已经分封刘邦为汉王了,这是天下尽知的事,其他的诸侯都各自回到封地,独把他留在咸阳,这恐让天下人笑话我项羽无信且胆小,所以我才放他走的。”
范增气得半死,一句话不说,只是愤怒。项羽又劝道:“羽儿知道亚父是为了我好,但刘邦的妻儿老小都留在咸阳作人质,张良也没有跟他入汉中。他的兵马大多逃的逃,走的走,进入汉中时只有跟随他从沛县起兵时的那些,加起来也不过数千人。刘邦进入汉中后,更是命人将唯一能进入汉中的栈道放火烧了。我又让三秦王镇守在秦岭外,就算刘邦有三头六臂,他也休想走出汉中。如此还有什么可担忧的。”
范增听了这些话,此时刘邦已进入汉中,也只好作罢,于是再次叮嘱道:“命令三秦,要时刻监视刘邦的一举一动,不能有一时疏忽。”
项羽遵命,下令三秦,看好刘邦,这事才算了。
楚怀王不日从彭城出发,路线是经安徽、过江西,然后迁往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