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说说笑笑的一路行军,不过两日,刘邦已率军来到了昌邑城下。
众将领迫不及待的要求攻打昌邑,但刘邦却阻止了他们的冲动行为。众人不服,说大军兴师动众的到了昌邑却不让打,这有点说不过去。长途跋涉,耗时耗力的来这里,难道是为了旅游观光的,就算是来玩的,现在也累了,得进城去大吃大喝一顿,然后洗个热水澡,泡个脚,舒舒服服的睡上一觉。
刘邦无法,只得向大家解释说:“在半路就已经说过了,我们北上昌邑的目的不是攻打昌邑,而是为了收编彭越的队伍。这昌邑又没有阻挡我们西征,你们说,攻下来有什么用!”
樊哙不高兴地说:“要收编就收编,直接去找彭越就是,跑到昌邑来作甚鸟用!”
刘邦指樊哙骂道:“莽夫,一辈子的莽夫!这彭越要是说收编就能收编,那他早就投靠别人去了!”
刘邦深知,如果直接要求彭越加入西征军队伍,他肯定会被委婉的拒绝,于是他就以楚怀王西征军统帅的名义给彭越写了一封信。
大体的意思是说,我们大家同为起义军,现在我正奉命西征,有幸从你的地盘上经过。不巧的是,我们西征军的粮草不足了,想向你借个十万八万担暂用,等我们攻下了昌邑,夺了城内的粮草就马上还你。大家同是反秦义军,这个忙你一定要帮,要不然,我手下的兄弟们很是不讲道理,一旦饿疯起来我也拦不住,到时要是伤了和气,可就不好了。
刘邦的话说得很随和,但彭越一看就知道大事不好,刘邦这是变着法的要吃掉自己辛辛苦苦拉起来的队伍。但是,彭越也不笨,你又没明说要我投靠你,只说要借粮草,我一个穷乡僻壤哪里拿得出那么多粮草来送你,于是将计就计想出了一个妙计。
刘邦在昌邑城下焦急的等着彭越的回复,现在形势有些不好,部下要攻城,他快要压不住了。而攻城可不是开玩笑的,消耗粮草器械不说,整不好还要赔进去自己许多士兵的生命。我是来收编队伍的,而不是来牺牲队伍的。再说了,这个昌邑城与咸阳相距千里,别说要我攻打了,就是送我我也不要,还要白白派一支军队驻守。
此时正是公元前208年十月,北方天寒地冻的冷得要命,士兵们排着队立在城外,又不让打,又不让走,这简直是要人命。
樊哙最是一个急性子,实在是受不了,就对刘邦说:“不管了,我现在就带兵攻城!”
刘邦才想阻止,樊哙和周勃已经冲出去了,士兵见了,也跟着跑,实在是太冷了,活动活动就舒服点了。
这时,只见东北方向黄沙漫天,一支大军向刘邦军冲来,刘邦军惊慌不已,先以为是秦军偷袭,才要准备迎战,刘邦看得是彭字大旗,于是对部下说道:“别慌,应该是彭越!”
果然是彭越率军前来,见了刘邦就问:“可是西征军统帅沛公刘邦?”刘邦甚喜,还问道:“可是彭越彭将军?”表面看来,两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很是亲切。
彭越说:“沛公的信,我收到了,只是关于借粮之事,实在是爱莫能助啊!请沛公明察,彭越兵微将寡,又驻扎在山野湖泽之中,所产粮食勉强只够度日,实在没有十万八万担粮草借与沛公啊!但是,既然沛公打算攻昌邑取粮草来还我,我看甚是多此一举,不如由我助沛公打昌邑,破城之后,我分文不要,所得全归沛公,你看如何!”
刘邦自以为他设下的是一步死棋。他原本想,彭越肯定是借不出粮草的,但又不敢跟自己作战,那就只有投降了。但他万万没想到,彭越却跟他来这一手,现在倒反将了他一军,让他骑虎难下了。
刘邦举棋不定,彭越早看出了他的心思,于是下令自己的人马先攻城。刘邦见了,迫不得已,也只好下令攻城。
但是这二人都是各怀鬼胎的,他们没一个想真心的攻城。两支队伍蜂拥而上,但被守城的秦军一番还击,刘邦军和彭越军都败退了下来。
刘邦算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很是恼火,但他又不能把事情做绝,公然命彭越跟自己去西征。弄得不好,两军打起来,那又要两败俱伤。
刘邦无奈,只好下令撤军。彭越见了,笑问:“怎么,沛公不打算攻城了?”刘邦找个借口说:“如今天寒地冻的,等来年开春再攻打!”
彭越貌似很客气的羞辱刘邦说:“天气冷,要不请沛公去我家烤烤火、喝喝茶、聊聊天再走!”
刘邦震怒到了极点,但是他只能认栽,正可用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俗语来形容他此时的心情。
从西汉建立后,刘邦称帝,彭越被告谋反,最后被灭三族、枭首示众的结局来看,此时的刘邦肯定在心中这样想:他日我若大功告成,定要诛你三族,杀你全家。
刘邦撤军后,率军直线南下,还军至栗(今河南夏邑,位于刘邦出兵的砀山西南面不远处)。
于刘邦来说,这次北上昌邑简直是他人生最大的失败,花了那么多天,费了那么多力,跑了那么多路又回到了原点,到头来两手空空不说,还遭到彭越的一顿羞辱,这无疑是奇耻大辱。
驻兵栗县期间,刘邦得遇刚武侯。可以断定,刘邦还军至栗的目的,应该就是为了这个人。
刚武候名唤柴武,早期生平事迹和出生年月不详,应该也是一个起义军首领或者强盗混混的老大,反正他手下有四千多人。从他离楚都彭城那么近却没有率兵投靠项家军这一点来说,他要么就是彭越那种待价而沽的人,要么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那种街头混混。
刘邦要召收彭越军不得,反受其侮辱,于是便打算把之前失去的通通从柴武和他手下的数千人身上捞回来。
很明显,刘邦要对柴武下手了。
这一回,刘邦变聪明了,他不想再玩什么花招,而是直接请柴武来他军中喝酒,并与之称兄道弟一番,然后就叫人将之绑了。现在人在我手里,要想活命,就率军投降,不想投降就得死,死了军队还是我的,于是,柴武只好投降了。
得到了柴武的部下,沛公军队增加了四千多人。
此后,柴武又告诉刘邦,魏王魏咎被章邯消灭后,魏王手下大将皇欣、申徒(官名)武蒲就成了孤魂野鬼、无业游民,可喜的是,他们两个现在正率军在栗县一带混,于是,刘邦又有了吞并这两支魏军残余的想法。
通过柴武的引见,刘邦很快就与皇欣、武蒲二人混在了一起,不久,这二人也像柴武一样,成了刘邦的手下。
刘邦现在似乎是兵强马壮了,但一想起前次北上昌邑就鬼火冒,最恨的是那个彭越。
不行,这口气一定要出,得不到彭越的军队誓不罢休,不能让彭越笑话我。
于是,刘邦不顾众人的反对,毅然率军再度北上攻打昌邑。
但沛公的真实目的,彭越最清楚不过,他不是要攻打昌邑,他是要趁我不备,回来夺了我的军队。来吧,我已经作好准备了,大不了拼个鱼死网破,要我做你的手下,没商量。
刘邦为了不打草惊蛇,他出了一招声东击西。他亲率一些老弱残兵假装攻打昌邑,想以此来麻痹彭越,而让他手下的部将率主力及原柴武、皇欣、武蒲的部队去进攻钜野湖泽。他想,叫彭越来喝酒聊天然后将他活捉,这肯定是不可能的了,只有出其不意的攻入彭越的老家,才有可能将其招降,招降不了就全部杀掉,好歹出一口恶气。
然而,刘邦的如意算盘又打错了。彭越一直在派人观察着他大军的动静,他的那支秘密大军还未进入昌邑地界,彭越就作好了准备。等刘邦的秘密军进入钜野湖泽时,彭越早就不见了踪影。刘邦军对沼泽不熟,大军多有迷路而死于沼泽之中的。现在人没见着,自己先损兵折将,无奈之下,只好撤军。
你怎么不想想,人家彭越在钜野湖泽经营多年,他从小就在这块水泊中长大,你一个外来人,想从他那里占便宜,这不是自讨苦吃吗?人家这样躲避你,还算是给你面子了,不然,给你全军弄死在沼泽中也不是难事。
顺便说一下,从地图上看,巨野湖泽离梁山水泊很近。现在知道,彭越为什么不投靠别人也能自保了吧!
此一役,终于让刘邦死心了,他决定舍弃昌邑不打,率军西行。
刘邦两次北上昌邑都失败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他的部下都不支持他的行为,即使强行跟他去了也是不卖力的,结果肯定是得不偿失。
项羽的北路军在安阳停留了46天,而刘邦也两次北上攻打昌邑浪费了46天,所以,他们的时间是同样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