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离开巨野后,为了弥补被他浪费掉的时间,于是率军沿西南方向直插陈留(在今河南开封属县)。
从地图上看,河南开封与陕西咸阳一线直望,也就是说,刘邦西征,从开封到咸阳距离最短。
陈留不仅是一个军事重镇,里面更屯有充足的粮草,如果攻下陈留,进可向西,退可据守,所以这是兵家必争之地,刘邦自然明白其战略地位。
在此之前,刘邦和项羽军就攻打过一次陈留,后面因为项梁战死,才无功而返的。
刘邦如今再次率军至陈留城下,他惘然的看着高大坚壁的陈留城,大有一种望洋兴叹的感慨。
要到咸阳,必须先过此关。其实是可以绕过去的。
只是,两次北上昌邑把所有的粮饷都耗尽了,攻不下陈留一路西行吃什么?喝西北风。最可怕的是,即使可以绕行,又怕驻守陈留的秦军从后面来偷袭,到那时,前有秦军,后也有秦军,这种处境可不妙。
不用说了,陈留势在必得。
刘邦没有项羽的万人莫敌,也没有项羽的兵强马壮,所以他一向避实就虚,遇强则绕行,遇弱则攻克,见到散兵就要收,见到粮草就要抢,可是这陈留太让他头疼了,绕又不能绕,攻又攻不下。
他的部下个个主张强攻,可他不同意:如果强攻,就算攻下陈留,我们也会损失惨重,我好不容易才壮大的队伍岂不又要因此而削弱了!
在刘邦看来,陈留必须要,但最好是不费一兵一卒,不花一分一角就能得到。天下哪有这种好事,白白的就想得到一个城池。
此时,刘邦想起了他攻打沛县时只往城中射了一封信,沛县就白白的得到了。后来,他和项羽攻城阳,项羽也是往城中射了一封信,不过,这是一封威胁信,虽然没有起到恐吓的效果,但往城中射信这一灵感可以借鉴。
于是刘邦竟异想天开的认为,何不打起项羽的大旗,也学项羽往城中射一封信,说不定这陈留的秦军守将会因为害怕项羽的威名而开城投降。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但结果却像是上演了一场滑稽戏。
刘邦发怒了,但他没有项羽的本事,发怒了就推着撞城木车去破门,他只能用手撞自己的脑门。
刘邦这一招行不通,又想下一招,他想,要是有人认识这个陈留县令就好了。
这刘邦真是想什么就来什么,他的话在军中传开后,就有一个骑兵跑来向他报告说:“小人家在陈留县高阳镇上,高阳有一位老者,名叫郦食其,他与陈留县令交往甚厚。”
郦食其(公元前268年~公元前203年),战国末期魏国开封市陈留县高阳镇人。早年爱好读书,关注各国局势。
魏景湣王三年(公元前225年)秋,秦国攻灭魏国,郦食其家贫落魄,沦为陈留门吏,孤傲不驯。但是尽管如此,县中的贤士和豪强却不敢随便役使他,县里的人们都称他为“狂生”
刘邦听了这个骑兵的话,喜出望外,恨不得马上就得见到这个老者,然后与之商议取陈留的大事。
骑兵又接着说:“听说郦先生早年是陈留的门吏,后来赋闲在家,无所事事,逢人便说自己有纵横捭阖之术。他扬言只需凭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就能说下一座城池来,甚至说他一张嘴巴就能胜过千军万马。于是就有人问他,你这么有本事,怎么不去谋个将军或者大官做做,却在此看门守城,他说不是我不想去,是值得我效力的人还没有来。因此,大家都说他狂妄自大,但是他常常反复强调他自己并不是一个狂人,他是实话实说而已。”
刘邦听了,似乎在想,这个狂妄的老者要等的人莫非正是自己。
刘邦实在不能再等了,他当即让这个骑兵在前面带路,去高阳寻访名士。
很不巧的是,刘邦寻到了郦食其的住处,却没有得遇主人。于是刘邦叫他手下的骑兵过来交待说:“今天很不巧,没有遇到高人。这样,你就暂时不要随我回军营了,既然到了家,还是回去看看,跟家里人吃顿饭。另外,等郦先生回来,你就跟他讲,沛公刘邦今天前来寻访他,欲请其出山相助,恨无缘会面。”
这个骑兵点头一一记下,很是喜欢,等刘邦说完,才问:“沛公有没有什么需要我转交给郦先生的?”
刘邦想想,就把身上披着的红袍脱下来递给了那个骑兵,说:“把这件红袍留下,给老先生披上挡风!”言罢,就与萧何、樊哙回军营去了。
第二天,刘邦手下的那个骑兵听说郦食其回来了,就前去拜望。二人喝了一通酒,表明来意后,那骑兵就走了。
酒话中,郦食其问:“在你看来,刘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骑兵说:“我也说不好。反正我觉得跟在沛公身边很有安全感,他对手下的士兵非常的好,只要有他在,我们就什么都不用担心。”
正是这么一句平实的话语深深地震撼着郦食其的心,他明白,这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肺腑之言,这是心灵的流露,没有半点的虚假。
那个骑兵走后,郦食其看着刘邦赠送的袍子,久久的不能释怀,他决定了,这就出山相助刘邦。
刘邦在军营,听士兵来报,说郦食其前来拜见,他镇定的对小兵说:“请老先生到旅舍!”
郦食其来到旅舍,请人通报,刘邦正坐在床边伸着两条腿让两个女人洗脚,就叫郦食其来见。
郦食其进去,看见刘邦如此无礼,心中很是不快,于是直立而不下拜,忍了许久才说:“沛公如此,恐离死不远了?”
刘邦只顾让女子伺候,很是享受,听对方如此说话,即问道:“噢!何以见得!”
郦食其再不想多说,他只恨自己不该来此受辱,于是立定不语。
刘邦见了,表现得非常愤怒的样子,将洗脚盆一脚踢开,大声喝令道:“来人,将这狂徒拉出去斩了!”
随着刘邦的命令,身边的护卫立即拔出了明晃晃的刀,就往丽食其的脖颈上压了上去。
经过这一下,郦食其豁然开朗,明白了刘邦的用意,当时狂笑道:“我量沛公不敢杀我!我死了,沛公就得不到陈留,得不到陈留,你就到不了咸阳!”
刘邦终于见识了郦食其的狂傲和利嘴,于是急推开两个女人,穿整齐衣裳,把郦食其请到了上宾的座位,然后向他作揖道歉:
“请郦先生恕罪,刘邦此举,只是想见识一下先生的本事,别无他意,有不妥之处还望多多包涵!”
郦食其大笑道:“痛快,痛快!沛公果有识人之明,我起初都险些为表象所迷惑了。”
沛公起身问:“先生何时识破我的用意的?”
“你命令手下欲杀我之时,我一下就明白了,试想,沛公寻我出山相助,即使对我无礼,也不至于要杀我,这是不合常理的。”
刘邦甚喜,说:“有先生这张利嘴,陈留唾手可得了!”
郦食其于是请辞道:“我这就去为沛公说陈留县令开关献城!”
刘邦还是有些不放心,就说:“要不我派几个人跟先生一起去,也好有个照应!”
郦食其当场拒绝道:“不用,人多反而会误事!沛公放心,如果郦生连陈留都说不下,那活着还有什么用!”
说罢,胸有成竹的向陈留去了。
郦食其在去见陈留县令前,就先把自己绑缚了,等见到他的故交时,他开场就说:“刘邦仁义爱人,胸怀大志,跟着他前途无量,所以我隐居了这么多年也要出山相助。现在我已经不是你的故人,而是为沛公前来劝你献城的说客,所以我先把自己绑缚了,如果我最终都不能说服你,那么请你杀了我。我们朋友一场,我真不想看到你独自赴黄泉去。”
陈留县令看了,感慨道:“你这又是何苦呢?刘邦真的值得你为他这样做吗?”
“我已年过花甲,在世上已经活不得几年了,对于我来说,值不值得倒不重要,主要是看你值不值得。不可一世的秦军在巨鹿被项羽打败,元气大伤,短时期内很难有所作为。这都没什么大不了的,最主要的是如今秦国的气数已尽,朝政为赵高所把持,他早晚要篡位夺权,再看当今天下形势,起义军无处不在,依你看,跟着这暴秦还会有甚前途?”
这些道理,但凡不是傻子都自然明白,所以陈留县令并无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