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对蒙恬宣布命令:“经查,蒙恬谋反属实,然皇帝念你曾于秦有功,现令你自尽!”
蒙恬狂笑而说:“我蒙家为秦国出生入死已有三代,代代忠节,何来谋反之心?我蒙恬如果要反,即使现在身遭囚禁,也是易如反掌的事。倘若我要走,就凭你们,谁能拦得住我?我之所以不走,就是想要讨个清白,以免使祖宗蒙羞。”
使者说:“我只是奉命行事,请将军不要为难我。”
蒙恬长叹道:“我怎么得罪了上天?竟无罪而被处死?”
沉默良久又说:“罢了,罢了!我蒙恬一生,为了忠君报国,起数十万民工筑万里长城、挖山填渠,以致数万万民工活活累死,虽说是听命行事,然而我也难逃其过,活该有此下场!”于是挥剑自杀。
蒙恬虽死,但有关他改良毛笔的传说却深入后世人心。
传说,蒙恬带兵在外作战,都要定期写战报呈送秦始皇。当时,人们用竹签写字,很不方便,蘸了墨没写几下又要蘸。一天,蒙恬打猎时看见一只兔子的尾巴在地上拖出了血迹,心中不由来了灵感。
他立刻剪下一些兔尾毛,插在竹管上,试着用它来写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蒙恬又试了几次,效果还是不行,于是随手把那支“兔毛笔”扔进了门前的石坑里。有一天,他无意中看见了那支被自己扔掉的毛笔。捡起来后,他发现湿漉漉的兔毛变得更白了。
他将兔毛笔往墨盘里一蘸,兔尾竟变得非常“听话”,写起字来非常流畅。原来,石坑里的水含有石灰质。经碱性水的浸泡,兔毛的油脂去掉了,变得柔顺起来,传说这就是毛笔的来历。
除去一切阻碍,阴谋成功,赵高就建议胡亥赶快回咸阳继承皇位。
由于气候炎热,始皇的尸体己开始腐烂,一阵阵恶臭从车中传出。为掩人耳目,赵高便命人买来大批鲍鱼将臭味盖住。一行人浩浩荡荡回到了咸阳,这才发丧,公告天下,不久举行了空前隆重的葬礼。
太子胡亥称帝,是为秦二世。赵高自封郎中令,成为了胡亥最亲信的决策者。
从此以后,这对暴君奸臣便合在一起制造出了一幕又一幕令人发指的惨剧。貌似强大的秦王朝,从此走向分崩离析。
胡亥登上皇位不久,就开始追求起穷奢极欲的生活来。
为了显示皇帝的威仪,秦二世即位第一年(公元前209年)的春天,他就仿效秦始皇的排场沿着东线出巡,一直到达海边。又南下会稽,最后由辽东返回。
此外,他还大修阿房宫,征召5万名精壮之士屯卫咸阳,并收集天下奇花异草、珍禽奇兽供自己玩乐,以致于“咸阳三百里内不得食其谷”。
但是,秦二世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满足,他时时忧心忡忡,生怕自己享受不尽天下美事。
一天,他向赵高感叹:“朕虽已君临天下,却唯恐不能在有生之年享尽人间极乐,实现自己所有的心愿!”
赵高明白秦二世的想法,于是趁机说:“陛下所虑极是!沙丘之谋,诸公子和大臣们都在怀疑,这些人难保不怀有二心。臣每每想到这些,就战战兢兢,恐有不测。心腹大患不除,陛下又怎能安乐一世呢!”
胡亥连连点头称是,急急地问:“卿有何高见,但说无妨。”
赵高略一思忖,目露凶光,面显杀机:“陛下只要做到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就可享受尽人间极乐。”
秦二世不懂其意,很是迷惑。
赵高又继续说:“将有罪之人连坐、诛族,对心怀不满的大臣及诸公子逐一打击,同时提拔陛下的心腹,安排要职。这样一来,才可保您高枕无忧,肆志宠乐矣!”
胡亥对赵高早已深信不疑,立刻采纳了他的意见,将生杀大权一并交付给他。
一时间,咸阳城内腥风血雨,魂号鬼哭,惨无人道的屠杀拉开了序幕。
赵高掌握了秦朝的生杀大权后,便开始诛灭异己,培植亲信。凡是巴结他的,他总能找到给这些人加官进爵的理由,凡是跟他作对的,他总会找到一些将其杀害的说辞。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据史书记载,赵高一次就在咸阳杀掉了胡亥的12个兄弟,将10名公主碾死于杜邮(今陕西咸阳市东)。
公子将兄弟三人,被囚在内宫,赐死前,皆痛哭流涕,仰天大叫:“吾无罪”,惨不可言。
另一公子高,见众手足都死于非命,知道赵高不会放过自己,便想逃亡,却又怕连累亲族,遂提出为其父皇殉葬的要求。
此后,赵高就向胡亥报告说:“现在众人整天提心吊胆,自顾不暇,已经毫无犯上作乱之心。”
胡亥大悦,对他深表欣赏。
接着,赵高又排挤掉不少敢于直言进谏的官员,安插了大批亲信。
他的兄弟赵成,封为中车府令;女婿阎乐,当上了咸阳县令。
为了堵塞群议,防止二世与其他人接触,进一步把他控制于股掌间,赵高又编造谎言说:“天子之所以尊贵,就在于要随时保持自己的威仪,使人只闻其声,不见其形。陛下年纪还轻,如果在众臣面前不经意间暴露了弱点,恐为天下人耻笑。故陛下不如居内朝处理政事,由微臣等人一旁辅佐。这样,人人都会称颂皇上的圣明。”
赵高此举,暴露了他想把秦二世当傀儡、而自己独揽大权的野心。
昏庸无知的胡亥乐得把朝野大事交给赵高代理,于是不再上朝,一味寻欢作乐,决断之权大部分落到了赵高的手中。
随着权力的扩大,赵高的野心也不断地膨胀。他不再满足于只做一名郎中令,而将眼光转向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之位。因此,在他的心目中除掉李斯显得日益迫切了。
赵高时时刻刻、日日夜夜的盯着李斯,只要李斯一不小心让他抓到把柄,他就会从后面捅一刀,务必一刀致命。
赵高像一条毒蛇正在静静的等待着机会。蛇是最善于等待的动物,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势要对手的命。
秦始皇虽然死了,但秦二世又来了,所以,秦国的暴政统治并没有随着秦始皇的死而结束,反而在秦二世的手里更加变本加厉。
所以,不推翻秦王朝,天下之人难以安生。
率先举起反秦大旗的是陈胜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陈胜(?-公元前208年),字涉,阳城人。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与吴广一同在大泽乡率众起义,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不久后在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
陈胜生逢秦朝的残暴统治时期,阶级压迫极深。
陈胜虽迫于生计而受人奴役,但他骨子里却不甘心永世为奴,他不仅同情和自己一样命运的人,而且还私怀大志。
有一天,他对一起耕田的伙伴们说:“苟富贵,无相忘。”就是说,以后如果有谁富贵了,可别忘了一块吃苦受累的穷兄弟。大伙听了都觉得好笑:“咱们卖力气给人家种田,哪儿来的富贵?”陈胜不免有所感慨,叹息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从此可以看出陈胜的与众不同之处,其他人都是认命的,而独有他想过,或许有一天,自己也能富贵,自己也能出人头地。
被统治阶级“富贵在天”说教欺蒙的贫苦农民,一时还不能理解实际上代表了他们自己阶级摆脱贫困、压迫的先进思想。
而陈胜的杰出之处,就在于他率先看到了这种贫贱、富贵的不平,并提出了改变这种不平的朴素而勇敢的要求。
反抗命运的决心犹如一团烈火在陈胜胸中燃烧。不久,他便以实际行动向人们证明了自己的豪言壮语。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朝廷大举征兵去戍守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陈胜也在征发之列,并被任命为带队的屯长。他和其他900名穷苦农民在两名秦吏押送下,日夜兼程赶往渔阳。
当陈胜一伙人行至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寺坡乡)时,遇到连天大雨,道路被洪水阻断,无法通行。大伙眼看抵达渔阳的期限将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
这些穷苦老百姓虽然大字不识几个,对秦律更是知之甚少,但大伙心里都明白,按照秦的酷律规定,凡所征戍边兵丁,不按时到达指定地点者,是要一律处斩的。
于是,大伙都窃窃私语,议论起来,嘈杂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