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抵抗匈奴的战争中,李牧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其中“美马计”尤为著名。
人们都知道“美人计”,似乎很少有人听说过“美马计”。
世人常说红颜祸水,都说很多君王因为爱江山更爱美人,结果成了亡国之君。最为众所周知的恐怕就是褒姒在城墙上上演“烽火戏诸侯”让周幽王亡国的事了。
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的四大美人。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指的是中国古代的貂蝉、西施、王昭君和杨玉环。
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
沉鱼,传说西施在古越国浦阳江边浣纱,水中的鱼儿看到她的容貌,都惊艳得沉入江底。
落雁,传说“昭君出塞”时,王昭君行于大漠途中,悲怀于自身命运和远离家乡,因而在马上百无聊赖,弹《出塞曲》。而天边飞过的大雁,听到曲调的幽怨和感伤,肝肠寸断,纷纷的掉落在地。
闭月,传说貂蝉在花园中拜月时,有云彩遮住月光,被王允看到。此后王允就对人说貂蝉比月亮还漂亮,称为“闭月”。
羞花,传说杨玉环在花园中赏花时悲叹自己的命运,用手抚花,花瓣收缩,花叶垂下。被宫女看见,就说杨贵妃与花儿比美,花儿都羞得低下了头。
四大美女还有一说是褒姒,西施,妲己,杨玉环。并成为:“笑褒姒、病西施、狠妲己、醉杨妃”。
另外,还有紫藤之称的伊平。
紫藤,传说中,伊平虽喜爱一身白色圣洁的打扮,却也十分狂爱紫色之物。有一天,当伊平在赏花时,被紫藤花的光泽所吸引而沉醉在它的花香中,碰巧被皇上目睹这一幕,而因此有了紫藤之称。也因为伊平与皇上的关系,而被人们称为紫藤之恋。
历史上英雄难过美人关的总不在少数,然而,李牧的“美马计”又从何说起呢?
李牧镇守雁门关时,曾见匈奴有良马百匹因酷热被赶到河里洗浴。
李牧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下令放出军中母马百余匹,系在隔河的树阴下。
母马嘶声四起。匈奴的公马听见母马声,立即全部渡河奔驰而来。
守关士兵便将其尽数收入城中占为己有。匈奴将领见状大怒,率众赶过来,被李牧预先埋伏的弓箭手射杀而大败。
总之,李牧在镇守雁门关的前二十年,他从未与匈奴狠狠决战过,偶有交兵都是小打小闹,每次都是他先下令退回雁门关来死守不战。
但是,自从有了李牧这一道活长城横挡在雁门关上,匈奴大军就再也没有越过雁门关南下半步。
然而,李牧的一意坚守,特别他在雁门郡的所作所为,让赵国朝中那些只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文武们非议不休,这些人一天吃多了,只会羡慕嫉妒恨,于是没事之时总要在赵王那里搬弄是非,无中生有。
不过,话说回来,不要说赵王会相信这些人的话,换作谁也不得不信。
李牧在雁门郡的日子过的跟赵王一样,掌握着雁门郡的生杀大权,民政军事大权全权由他作主,何时出兵,他说了算,何时收兵,也是他说了算,要录用谁,要罢免谁,要赏谁,要罚谁,都是他一人说了算。
这权力简直比邯郸的赵王还大,就是赵王有时还得听从大臣们的谏议,而他,可以独断专行,他对军民的好,一看就有笼络人心的嫌疑,他不独立、不称王才怪。
更可疑的是,他手握重兵,戍守边境,却从不与匈奴决战,天天说时机不到,赵王派使者催了几回,仍是我行我素,也不作解释,似乎从来不把赵王放在眼里。
乍一看,李牧肯定是要与匈奴勾结,背叛赵国,以夺赵国的江山。
可是,此时的赵孝成王拿李牧似乎也没有什么办法。
叫人去替换吧,恐怕会打草惊蛇,把他逼急了真的造反。
派人去叫他回来吧,也实在是找不到一个合理的能说服他的借口,一般的理由一定会被李牧以匈奴进犯、无暇回国的借口搪塞了。
叫人打吧,可赵国实在无将可派,这些年,他钟爱的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战死了,廉颇被他替换了,这秦兵围邯郸的危机,燕国入侵的灾难都难以应付,哪还有多余的兵力去打内战。
唉,管他了!只能指望上天,不要让李牧造反才好!只要他不造反,只要匈奴不南下入侵,这赵国勉强还能应付形势。
但是,赵孝成王暗暗地发过誓:“李牧,你等着,我早晚会要了你的命!”
这个誓言,不仅现在的赵王已经刻于骨铭于心了,他还让他的儿子甚至孙子都死死记住,只要有机会,必杀李牧。
在城关上看了好久,李牧才回过神来。
只听他自言自语地说道:“二十年了,足足二十年了!匈奴未破,何以家还。”
然后又自我安慰:“不远了,这一天将会不远了!”
他似乎早有了打算,等他大破匈奴,将北方的胡人部落斩尽杀绝后,就和他心爱的女人养一堆儿女,然后带着他们到关外去放牧。
这时,有一个女人朝李牧走来,这是他的心上人。见李牧想得入神,也没打扰他,趁他不注意,轻轻地靠近,就从背后将他抱住了。
女子轻声地问:“在想什么呢?看了那么久都不回去!”
李牧回过神来,知道是他的女人,就转过头来盯着她,轻轻地捏了一下她的鼻子,笑道:“我在想,哪天才能大破匈奴,然后带你到关外去放牧!”
女子深受感动,就投在了李牧的怀里,小声的说:“嗯,好吧!会有这一天的!”
李牧又说:“你一定要为我生一大堆儿女,等他们长大了,我教他们骑马射箭,放牧打猎。我们要养很多很多的牛羊,今天在这里,明天又赶到那里,每天换一个新的地方,放遍草原的每一个角落。你说好不?”
女子不住地点头,连声说好。
想法是好的,但他的命运不好。
赵孝成王死后不久,赵襄王派来的使者就到了雁门关。
有关兵来报李牧:“将军,赵王派使者来见将军,说有急事相商!”
李牧放开那女人,知道事情不好,不管是哪一次,只要赵王派人来找他,绝对不是给他送好酒好肉的。
李牧告诉关兵:“你先回去,我这就来见国使!”
关兵走后,李牧含情脉脉的看着他的女人,忧虑地说:“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女子急忙用手挡住李牧的嘴,意思是叫他别往下说,然后很懂事地劝道:“不管怎样,我都不会离开你!要生一起生,要死一起死,从我认识你的那天起,我就从没后悔过!”
李牧还要说什么,女子又打断道:“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是你的人,永远永远是你的人!”
李牧见她如此懂事,就再没有说话,只顺手将她搂在怀里,二人抱得很紧很紧,从来没有抱得这么紧过,生怕一放手对方就没了,好像生离死别一般。
二人拥抱了好久好久,都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李牧不能再拖延了,就松开手,将女子的眼泪擦干,然后深情的在女子额头上吻了一下,掉头去见赵王的使者了。
女子望着李牧离去的背影,那种撕心裂肺的痛难以言表。